无煤也炼焦2 无煤也炼焦2
关注数: 3 粉丝数: 63 发帖数: 5,258 关注贴吧数: 62
朝凌高鐵無砟軌道開始鋪設 建成后錦州進京隻需100分鐘 在朝凌高鐵巴圖營隧道出口路基施工現場,隨著一車車混凝土填充澆筑到軌道板與底座的夾層內,首塊CRTSⅢ型無砟軌道板成功鋪設,標志著朝凌高鐵建設的關鍵階段——無砟軌道施工全面展開。朝凌高鐵自京沈高鐵朝陽站引出,經遼寧省朝陽、錦州后接入京哈鐵路的凌海南站,全長105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自2017年10月開工建設以來,工程建設科學有序推進,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的80%。受疫情影響,朝凌高鐵工程建設於今年初停工,2月中旬朝凌高鐵紫荊山隧道、姜家溝隧道等12個控制性工程陸續復工,3月15日實現全面復工。 工程建設單位京沈客專遼寧公司按照“一點一案一策”的原則,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嚴把復工工點的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關,與沿線地方政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從嚴從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據悉,朝凌高鐵採用的CRTSⅢ型先張板式無砟軌道,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板式無砟軌道。施工人員嚴格技術標准要求,堅持試驗先行、樣板引路,先期開展線下工藝性試驗,對施工工藝進行優化改進:增大底座板凹槽轉角半徑、改變防裂鋼筋形狀、尺寸以及伸縮縫嵌縫材料,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優化灌注孔及觀察孔鋼筋安設工藝,防止混凝土上浮脫落,保証了無砟道床施工質量。 朝凌高鐵是東北地區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銜接京沈高鐵,進一步延伸東北地區進出關的快速客運通道。建成通車后,實現京沈高鐵、京哈鐵路秦沈段(秦沈客專)、哈大高鐵互聯互通,大連始發的動車組列車通過盤營高鐵、朝凌高鐵、京沈高鐵進入北京,壓縮運行時間近2小時。朝凌高鐵建成通車后,將形成東北開放城市大連與遼西欠發達地區的有效連接,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11月客货运输持续发力 增运增收佳绩频传 11月,全路运输系统各单位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一部署,聚焦“三保三增”目标,持续开展增运增收攻坚会战,电子客票推广、新线开通运营、“双11”电商黄金周运输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亮点频现,日均货运装车、货物发送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完成全年运输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铁路客运处于相对淡季。根据客流变化,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加强日常组织,及时调整售票策略,实时监控客票发售,优化票额配置,努力促进客运上量。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长6.4%。其中,动车组列车发送旅客1.79亿人次,同比增长13.3%。全路有17个铁路局集团公司旅客发送量保持同比增长,其中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同比增幅超20%。 四季度历来是铁路货运的黄金季节。11月,铁路部门继续大力推进重点地区“公转铁”,通过强化日常精细化调度指挥,促进有效货源兑现,日均装车数和货运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铁路日均装车继10月超16万车后再创佳绩,达167664车,同比增长10.8%,其中单日装车首次突破17万车大关,11月16日装车达170537车。有12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装车保持了同比增长,其中中国铁路北京、太原、南宁、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增幅达20%以上,中国铁路沈阳、北京、太原、西安、济南、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35次打破本局集团公司的单日装车历史纪录。 11月,国家铁路日均货物发送量首次超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0万吨,同比增长10.4%。重点线路和区域增势较好,主要品类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煤炭发送量同比增长3.2%,港口矿石发送量增长12.5%。集装箱、商品汽车和冷链物流等专业运输持续快速增长,同比增幅均超20%。 在全路施工任务繁忙、普通敞车运用紧张的情况下,铁路部门加强敞车货源装车、交接、卸车、排空各环节的闭环运输组织,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11月,全路日均卸车175509车,同比增长11%;货车周转时间4.34天,同比压缩0.33天;货车旅速达41.4公里/小时、同比提高1.4公里/小时,全路单日装车、卸车、分界口交接、集装箱装车等一系列指标均创纪录。
朝凌高跨沈山铁路连续梁成功转体 9月26日15时31分,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朝凌客专跨沈山铁路连续梁顺利完成转体,这是朝凌客专全线第一个转体工程,为朝凌客专按期通车奠定了基础。 朝凌客专跨锦阜高速特大桥地处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区,全长2391.75米,先后并行和跨越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乡镇道路,构成“七跨两转体”的孔跨结构,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其中,上跨沈山铁路为出入关主要运输通道,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火车通过,是国内货流密度最大的线路之一。为确保铁路行驶安全,朝凌客专跨锦阜高速公路特大桥跨沈山铁路连续梁采用总重5900吨,跨度97.5米长的(48 48)米T构梁,顺时针转体60度后与边跨直线段合龙,在沈山铁路23米上空对接。 在梁体施工中,梁部距铁路接触网回流线最近点距离仅为7.54米,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中铁十二局集团建设者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艺,钢筋绑扎、预应力施工、混凝土浇筑等各项施工均在挂篮内部完成;施工时,吊车与汽车泵均停放在远离既有线一侧,并严格控制吊臂长度、旋转方向及施工半径,严禁侵入既有线安全限界内。 据中铁十二局集团朝凌客专技术负责人姜德海介绍:承台下直径为1.75米的转体球铰是连续梁转体的关键构件。转体开始后,操作人员同时启动两组液压、同步、自动连续牵引系统,通过拽拉锚固且缠绕于直径9.3米的转台圆周上的12根钢绞线,以每分钟0.012弧度的速率缓缓转动,直至转体完成。为防止梁体超转,在转体接近设计位置时,停止自动牵引操作,采用点动控制,精确定位。 朝凌客专是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京沈客专,进一步延伸东北地区进出关的快速客运通道。建成通车后,实现京沈客专、京哈铁路秦沈段(秦沈客专)、哈大客专互联互通,大连始发的动车组列车可以通过盘营客专、朝凌客专、京沈客专进入北京,压缩运行时间1.5小时。同时还将打通辽西与辽南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形成东北开放城市大连与辽西欠发达地区的有效连接,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工会到朝凌客专项目开展慰问活动 8月26日至27日,公司工会副主席李士成、工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部长冯小才、女工委主任兼权益维护部部长杨玲到朝凌客专3标项目部开展主题为“务实担当争一流 竭诚服务惠职工”的慰问活动。活动共涉及朝凌客专二分部、三分部、制梁厂、架梁队、拌和站职工以及劳务队部分职工,共计223人次。 在朝凌二分部会议室内,项目部、锦州北站工段共计60人参加了本次职工座谈会。活动中,两位主席先向职工们转达了公司的关心并介绍了工会2019年的工作情况,随后,听取了职工们在项目部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与职工们进行了交谈,大家畅所欲言,现场气氛融洽。此外,工会还对职工们关于职工权益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并听取了职工们的宝贵建议,表达了公司工会对大家的关怀。会上,职工们纷纷表示感谢工会领导们的关心与重视,并表示在工作中会多出成绩、多做贡献、多创效益,为项目尽自己的一份力。慰问活动共在二、三工区现场发放了工会给项目部职工准备的慰问品,并给劳务队施工人员准备了矿泉水等消暑物品。 本次公司工会慰问活动,不仅体现了工会对公司重点项目的关注,还体现了工会对职工们的关心,更体现了工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慰问活动使职工在项目部大家庭中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温馨,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指数,也是工会打造“职工之家”的重要方式。
朝凌客专三分部承办全线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现场观摩研讨会 8月15日,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在公司承建的朝凌客专3标紫荆山隧道举办全线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现场观摩研讨会。朝盘指挥部指挥长王志鹏、副指挥卢海江,全线施工单位隧道工程师、各工区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监理组长共计30余人参加观摩会。 紫荆山隧道全长3020米,分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施工,此次观摩的地点位于紫荆山隧道出口,现场负责人就隧道的排水系统、凿毛、电缆槽钢筋、模板安装就位、排水管道安装、接地端子设置、混凝土施工和砼养护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研讨会上,项目技术负责人就观摩人员提出的“采用整体滑模式台车,拆模时易出现棱角损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一是在最后一次收面时,用刮刀在混凝土与模板结合处轻轻刮开,防止拆模时粘模导致掉块;二是刚开始拆模时,先使用精轧螺纹钢及上面斜丝杆稍微提升模板,使模板稍微脱离混凝土,再使用油缸提升。” 王志鹏表示:“中铁十二局紫荆山隧道水沟电缆槽工程是一个很好的模板,现场管控迹象明显,模板上浮,混凝土掉块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施工缝错台、排水系统通畅得以保证,观摩会亦是学习会,各标段要与最优者对标,立行立改,不断提高项目施工水平。”
朝凌高铁西团山子隧道顺利贯通 8月18日,经过438天的紧张施工,国家重点项目新建朝阳至秦沈高铁凌海南站铁路联络线站前工程(以下简称朝凌客专)西团山子隧道顺利贯通。 西团山子隧道位于锦州市凌海市境内,全长1080米,最大埋深62.9米。隧道处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57.71米。隧道内Ⅳ、Ⅴ级围岩占隧道总长70%,围岩整体性差,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坍塌。同时,隧道浅埋段共377米,最浅处埋深仅有8米,且下穿通行道路,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安全等增加了难度。 隧道开工前,工区积极组织专家深入现场勘查,结合实际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等,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在后续施工中不断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数据,及时优化各类方案。施工中,以进、出口同时掘进的方式,采用新奥法施工。面对地质条件恶劣、围岩完整性差等难题,工区严格按照隧道施工红线要求,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施工原则,确保各工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浅埋地段,工区采用大管棚和中管棚施工的方式,提前做好超前支护,有效防止了坍塌等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安全质量可控的目标。同时,工区实行领导班子夜查制度、党员干部查岗盯梢制度,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关键工序全程管控,确保施工规范。 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安全质量、推进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工区应用了新技术,创新了管理模式。通过3D全断面自动扫描仪对隧道断面全方位扫描的数据,生成三维模型,及时修正开挖参数,避免了欠挖、超挖等现象发生,减少不必要返工的同时还节约了喷射混凝土。二衬施工中,在二衬台车模板两端各布置5个传感器,实时监测模板受力和变形情况,有效防止了顶部开裂及端头漏浆,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提升了混凝土的实体质量。与以往以包代管的模式相比而言,隧道由公司自主组建的专业化架子队负责施工,全面构成人员统一管理、设备统一调配、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机制,保障了工期可控、安全可控。 西团山子隧道的顺利贯通,为朝凌客专后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朝凌高铁2021年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悉,朝凌客专是京沈高铁和秦沈客专的联络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辽宁高铁网络,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朝凌客专西团山子隧道贯通 8月18日,经过438天的紧张施工,国家重点项目新建朝阳至秦沈高铁凌海南站铁路联络线站前工程(以下简称朝凌客专)西团山子隧道顺利贯通。西团山子隧道位于锦州市凌海市境内,全长1080米,最大埋深62.9米。隧道处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57.71米。隧道内Ⅳ、Ⅴ级围岩占隧道总长70%,围岩整体性差,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坍塌。同时,隧道浅埋段共377米,最浅处埋深仅有8米,且下穿通行道路,为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安全等增加了难度。 隧道开工前,工区积极组织专家深入现场勘查,结合实际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等,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在后续施工中不断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数据,及时优化各类方案。施工中,以进、出口同时掘进的方式,采用新奥法施工。面对地质条件恶劣、围岩完整性差等难题,工区严格按照隧道施工红线要求,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施工原则,确保各工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浅埋地段,工区采用大管棚和中管棚施工的方式,提前做好超前支护,有效防止了坍塌等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安全质量可控的目标。同时,工区实行领导班子夜查制度、党员干部查岗盯梢制度,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关键工序全程管控,确保施工规范。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安全质量、推进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工区应用了新技术,创新了管理模式。通过3D全断面自动扫描仪对隧道断面全方位扫描的数据,生成三维模型,及时修正开挖参数,避免了欠挖、超挖等现象发生,减少不必要返工的同时还节约了喷射混凝土。二衬施工中,在二衬台车模板两端各布置5个传感器,实时监测模板受力和变形情况,有效防止了顶部开裂及端头漏浆,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提升了混凝土的实体质量。与以往以包代管的模式相比而言,隧道由公司自主组建的专业化架子队负责施工,全面构成人员统一管理、设备统一调配、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机制,保障了工期可控、安全可控。 西团山子隧道的顺利贯通,为朝凌客专后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朝凌高铁2021年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悉,朝凌客专是京沈高铁和秦沈客专的联络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辽宁高铁网络,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朝凌客专二分部掀起施工大干高潮 锦州北站扶壁式挡土墙主体完成 7月30日,朝凌客专项目承建的锦州北站扶壁式挡土墙顺利完工,这是锦州北站一个重要工程节点的完成。 锦州北站站场内挡墙结构全部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挡墙全长326.48米,墙身高9.8米,宽8.6米,共由35节组成,其中链接一号、二号旅客地道和行包通道。本次挡土墙的施工完全按照安全、环保、文明等施工规范和要求,针对挡墙的混凝土浇筑及模板安装等难题,现场技术人员还进行了专项的施工方案研讨会,最终采用桁架式的模板,并将扶壁模板开孔用导管导入浇筑的方式,克服了混凝土难以浇筑的问题,使挡墙顺利浇筑成功且确保了其较好地外观,最终提前1天完成了锦州北站扶壁式挡土墙的全部施工。 锦州北站扶壁式挡墙与站内站台墙中间填土形成基本站台,扶壁挡墙南面为站房区域。施工过程中,在不影响架梁及站场施工的情况下先进行扶壁式施工,这样一来,既确保了挡土墙的顺利完工又为锦州北站站房填土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整个工区的施工进度。 帽山村1号大桥架梁完成 8月2日,朝凌客专项目承建的帽山村1号大桥顺利完成架梁任务,这标志着整个帽山村大桥的架梁工作全部完成。 帽山村1号大桥位于锦州市帽山村,为北普陀山隧道和锦州北站的咽喉通道,全长234.02米,线路走向由西向东,该桥主要由8个墩台身以及7孔32米预制箱梁组成。其中,沿线工点跨越一条冲沟,且附近多为山丘或荒地,相关施工工作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西侧路基高度不足,对工程备料和引梁工作提出了考验,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施工队克服一切困难在5天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帽山村1号大桥的施工任务。 此次帽山村1号大桥架梁任务的顺利完成,形成与之前帽山村2号大桥遥相呼应、彼此眺望、相互连通之势,这为之后帽山村1号大桥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更是为北普陀山隧道和锦州北站的贯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朝凌客专锦州北站站台墙等地观摩会 8月2日,京沈客专辽宁公司潮盘指挥部召开月度工地例会,并进行现场观摩施工活动。其中,朝凌客专TJ-3标段观摩内容包括隧道侧沟电缆槽滑模、三屯桥面系,锦州北站站台墙、水沟滑模施工。 在锦州北站站台墙的现场观摩中,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了站台墙的基本情况,站台墙共2350米,其中包括旅客站站台墙2250米,货物站台墙100米,旅客站台墙设计站台高为1.25米。当前,锦州北站站台墙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当中,预计8月可完成20%的施工任务。 本次参会人员包括设计配合组组长、总监、监理组长;项目经理、总工、工区经理;第三方检测、沉降评估单位等现场负责人。参加观摩会的成员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并肯定了朝凌客专TJ-3标项目部的施工工艺。锦州北站站台墙的施工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工程质量均达到了业主的要求,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对朝凌客专TJ-3标段的现场观摩活动是对项目部全体员工的激励与鞭策,朝凌客专二分部将以此观摩为契机,促进整个朝凌客专TJ-3标的施工工作,积极吸取建议并改正不足之处,努力将朝凌客专打造成一流的品牌工程。
朝凌客专二分部开展“试验比武”技能竞赛 七月骄阳似火,七月激情燃烧,在送走党伟大生日的同时,也迎来了在朝凌客专二分部举办的“试验比武”技能竞赛。在此次的标段全线比赛中,项目部参赛人员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7月4日至5日,参赛人员由朝凌客专3标各分部试验人员组成,共计15名。比赛内容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占30%,实操占70%。实操比赛有细骨料的筛分、钢筋拉伸、碎石压碎指标值、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4项。赛中,各位参赛选手一丝不苟,全力以赴,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项比赛。各裁判员细致入微的记录,公平公正的打分,确保了试验比赛紧张有序平稳的进行。 参加此次比赛的选手,来自于朝凌客专3标段内的各个工区试验室。其中斩获本次比赛一等奖的选手是二工区试验室的2018届大学毕业生何科威,“通过此次比赛我认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也重新认识到了试验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谨和认真”。 7月5日下午,在经历了两天的紧张角逐后,朝凌客专3标首届试验比武大赛圆满结束。大赛以“客观、公平、公正”为原则,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奖2名,分别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此次比赛的宗旨在于使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有所收获,查漏补缺,把扎实的基本功细化在日常工作中去;真正地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做一行专一行;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
朝凌客专圆满完成锦承铁路跨线箱梁架设任务 6月28日上午9时,随着百股河特大桥62#-63#梁体防护栏的安装结束,朝凌客专二工区锦承铁路跨线箱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工程历时9天,共27个小时。 百股河特大桥全长5030.74米,起点位于锦州市凌河区农科院,向东跨越S204省道、铁十线、金刚线、大唐热电厂专用线、锦承铁路线,桥跨总计155孔,连续梁6孔。跨既有锦承铁路架梁施工属于营业线Ⅲ级施工,需进行要点施工,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施工时间,且由于上跨既有线制约,施工难度较大,时间紧,风险高。 为了顺利兑现既定施工计划目标,项目部在跨线施工前举行了安全专项施工论证会和施工方案审查会议,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工区经理、总工、副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各部门为组员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并设立专人值班。设立现场“应急指挥中心”,以确保跨锦承铁路架梁施工安全进行,控制潜在的各类事故或紧急情况。在进行每次要点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必须向上级领导汇报施工准备情况,获得批准后向站点联络员汇报准备情况并请求营业线接触网停电,接触网停电后进行封锁施工,施工完成后撤出防护人员,并及时联系站点联络员恢复接触网电路开通营业线。施工过程中,现场负责人李卫民对施工现场动态实时盯控,以保证跨锦承铁路运架施工按要求、按规定安全有序的进行,技术负责人张亚楠对营业线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并在要点内对施工时间严格把控。安全总监杨立中组织安全防护员、联络员进行安全防护,对施工进行安全管控。 锦承铁路跨线箱梁架设施工的顺利完成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肯定与表彰,并寄望项目部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在高难度、高风险施工节点全力抓好组织,制定完善计划,为圆满完成朝凌客专建设任务,安全有序推进关键节点施工再立新功。
朝凌项目喜获首张“绿牌” 5月13日,朝凌项目经理部传来喜讯,在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四电”接口工程质量管理检查中,朝凌项目获得表扬并首获绿牌一张,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绿牌的单位。 据了解,为加强对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对参建单位实行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等级管理考核。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上取得实效的正面典型,下发《绿色通知单》即绿牌,并在京沈客专辽宁公司“三保一比”考核中进行加分,每张绿牌视情况加5-10分。出现较重及以上质量安全问题,依照质量安全问题等级,向责任单位分别下发《黄色警告通知单》《红色警告通知单》即黄牌、红牌。 5月7日,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对施工单位3个标段和监理单位3个标段进行“四电”检查,由于朝凌项目“四电”接口工程质量管控良好,控制规范有序,严格落实首件评估的各项要求,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隧道预埋槽道检测标准规范、清晰,决定对朝凌项目提出表扬并发绿牌。 朝凌项目“四电”接口工程主要分为下部结构、梁体和桥面系,主要内容包括贯通地线、路桥接触网基础、电缆井、上下路基电缆槽、过轨管、电缆上下桥槽道、隧道预埋槽道、接地端子等。项目部按照“统筹规划、均衡生产、平行施工、立体展开”的原则,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四电”接口管理始终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的原则。并安排专人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可控,达到工艺标准,实现了工程质量目标。 目前,正值施工生产黄金期,项目多措并举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有序推进。此次绿牌的荣获,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员工士气,调动了全体参战人员的积极性。下一步,项目将继续严抓质量安全,紧盯工期进度,加强成本管控,将标准化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为完成年度各项指标贡献力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