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q87
hbq87
qq:1468703488
关注数: 17
粉丝数: 70
发帖数: 1,449
关注贴吧数: 2
头一次发现这么黑(似炭黑)的麻梨料 第一,二张整个疙瘩开下来部分,第三张与风化料对比,第四张与麻梨红料对比,第五,六张与已抛光麻梨黑料对比。
小件
仙草~木灵芝
摆件~海豚
钱💰
小蘑菇头
红山文化时代就有麻梨饰品的证据~猪龙 仿制品啊
这块小料几次要扔掉,海豚“入水”是受这块料限制不得已,效果欢迎点评。
小疙瘩不到一斤,试验性试做大家评效果。
鸬鹚~鱼鹰 最后一张清晰猴子脸
生机勃发~蘑菇
崩弓子
企望
蛇
这块小料终于有想法了~灵芝 原来还想刻一刻,弄着弄着觉人家已经长成灵芝样了,老师们看下还用雕吗?
海豚
硕果累累~多子多孙
今挖一4.5斤疙瘩,回家剥白皮后只剩1.8 斤。
小朋友专用弹弓
玩近三年的手杖
两趟挖回的疙瘩“剥皮”“肢解”后
疙瘩没挖着捎上几根棍。
玩了整一年的花棍前后对比
俏雕试验用的小木棍
荷叶挂坠(项链)
弹弓~这料算什么色?
不知刻啥好,先磨光再说。
哪位老师给说说琉璃到有多少种,区别在哪? 我曾用根料做个葫芦,至今没见有这个颜色的琉璃成品。求琉璃科普。
终于将这个疙瘩请下山了 为了这个疙瘩往返两趟共150公里。目测20~30斤。挖的时候内衣帽子全湿透~挡不住的诱惑啊!
麻梨黑料欣赏
每日一件~今出的~海豚 只要在家几乎就闲不住了…,“毒瘾”难以自制。
女士用品~发簪 一个拳头大的独瘤,长的非常完美。挖回就剥去白皮,杆子不但没裂且完美到没一点瑕疵。放了两年都包浆了也没想好做啥好。此物因这两天看一古装电祝剧中有一发簪受到启发而做。另一部分根瘤出了两个小挂坠。
疙瘩长出“蟹味菇”
弹弓里清秀的“奶油小生” 琉璃木叉
专门奔这棵琉璃(目测疙瘩20斤左右)去的,两多小时,锯断五条分根,由于阴坡冻土太硬楞纹丝不动!只好等化冻,阿弥陀佛…希望她还在。为不白跑捎个小的。
木头长成的蘑菇~牙口不好者请勿食用
眼镜蛇水盂
进山寻宝 没大的顺手掰两
老师们评评这个“创意”如何? 琉璃叉子不够粗,完全去了白皮红芯做弹弓就细了。
酒后的作品~好事多蘑~麻梨黑料 中午朋友不准开车让喝酒,二点到家干活。
今又一“崩弓子”,麻梨琉璃比一比谁美
亲兄弟~弹弓 尺寸小了点,可手把件可实战。
琉璃笔筒及杆子烟斗
山桃独瘤出的“仙桃”棍~辟邪利器
今年最后一件~迎猴年 祝吧友们猴年吉祥!
从疙瘩到“疙瘩” 前年挖的半风化疙瘩,挨着共生了一个小独瘤疙瘩。今刚打磨出来超漂亮!整个就那点白皮没舍得弄掉,一是可证明麻梨顽强的生命力:二是可请麻友帮创意看能否俏雕点什么。
太湖石~金线山子
山子~横着摆还是竖着好看呢?
昨出的葫芦有麻友提意见说不够细,今一上午改了型,请继续指导。第二张照片和最后一张是改型前。
就一“牛”~蜗牛
葫芦
仿紫砂壶~差的太远了
知足 有点鬼影
随形~金线“烤鸭”
蜗牛~蜗牛……
再添一把壶
关于木头开裂的理论分析和应对 不论什么木材开裂是个让人头痛的事,而且木材质地越密度高,直径越粗越硬越裂的“狠”裂的“深”。根据自已观察,现总结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木材干燥过程不均匀,形成应力是开裂最主要原因。接触空气表面或局部面积大于平均面积的部分,如有凸凹,水分挥发快,先干的表面就会开始收缩,加上木材外部白皮的密技小于芯部,干燥收缩更剧裂,而没接触空气部分水分挥发慢没收缩,可以理解为内径不变,外径缩小,产生应力达到一定值就会开裂。 另一原因是木材天生的“芯裂”,也就是你挖下来它就已经存在,无论你怎样保存,既使干燥过程不裂,但它迟早都会裂。这种疙瘩只能在开料过程尽量减少残损。 自然开裂解决之道:使内径外径水分挥发尽量均勻。很多人用封腊,上油来解决,有埋地下,用水泡方法的都觉得理论上成立。但比较难掌握。 本人采取挖回湿疙瘩,三天之内剥光白皮放塑料袋里干躁的办法,非常成功。无论春夏秋冬挖回的料,无一开裂不说,比没剥皮的干的快,不占地易存放,料可算“净”料,雕刻之前夹皮形成沟坎坑畦一看便知。对于构思策划直观且易让开瑕疵,增加精品率。这种防裂法要注意别“捂”了,隔段时间打开口袋通风,一次别超2小时,别忘再封上就行。 另,有朋友玩棍,剥白皮后缠上纸再塑料袋封办法挻不错,我分三步,第一,有芯裂不用,第二尽快剥掉白皮,第三夹皮下凹处502封后整杆子保鲜膜封。最后湿料上夹板解决弯度过大的弯曲。 本人的些小经验,供交流。
随形~水泡眼金鱼 有刻鱼鳞前后对比,感觉刻鳞比整条鱼都费劲
随形~少儿不宜
又一蘑菇~能健身球玩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