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孤落 边城孤落
关注数: 62 粉丝数: 156 发帖数: 8,192 关注贴吧数: 36
碰巧招募成功了哈莫托娥,简单分享一下经过 楼主之前根据网上的办法招募成功了沙克三杰还有海克斯,听说哈莫托娥也可以在游戏中招募,简单尝试了一下 首先还是照惯例通过敲晕的方式把哈莫托娥带到了眼圈镇,但是把晕倒的哈莫托娥带到奴隶商人那里,他们并不接收,估计自由商人和奴隶商人是联盟关系,于是临时招了个工具人把她放到了笼子里,放之前记得接触关系,不然就算我们放的了,之后从奴隶商人那里把牢哈买了下来,牢哈的状态就变成了跟随,但是鼠标放上去还是红的,一路跟到了中转站也啥都不说,楼主感觉可能是初始性格不对,就敲晕了跑远,她醒了以后也就自己走掉了,然后等属性变空以后,就立马去恒城再敲晕她一次,带过来这次放到了二楼,趁警卫还没有给她带镣铐就放了她,她还是在一路跟随,我以为这次又不行,就跑远拉开了距离,没想到她这次隔着老远边说话边入队了...这里和奴隶商人打架是因为她没武器跑去偷商人的武器被打了,我们上去帮了场子 后来想着能不能不和奴隶商人敌对也可以让她入队就读档了一次,这次跟了老远她也没跳出入队的通话,然后自己说要走了,结果可能是在路上碰到了敌对的,又自己入队了,总结下来,哈莫托娥的入队条件可能是她先跟随一段时间,然后在自己跑路的间歇如果遇到了敌对势力,就有可能报团取暖选择自行入队,可以详见她每次最后说的话
关于游戏的背景,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第一帝国的覆灭很有可能是因为古人在服从地区消灭了大部分的巨型骨人之后,导致普通的骨人反叛了帝国而发生的。 骨人们亲眼目睹在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巨型骨人都能被古人利用其忠心杀死,因此对人类不再信任,更加担心自己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从而下定反叛的决心。 那么骨人们是如何反叛第一帝国的呢? 如果只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然后宣布反叛,那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第一帝国拥有现在游戏时代里人类无法想象的科技水平,各种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畏惧巨兽的力量并不代表畏惧普通的骨人,对于反叛的骨人,第一帝国只需要简单的把它们除掉,然后再重新造一批听话的就行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骨人们必然没有把自己的反叛的想法公之于众,至少没有让古人察觉出来,那一定是在暗处进行的反叛,最终达到了使第一帝国消亡的目的。 在游戏里,骨人们对曾经自己的所作所为都缄口不言,科技猎人中的骨人领导层伊予也在竭力掩盖历史,并且声称不会让任何人知道真相也可以证明骨人曾经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甚至后来卡特龙创建了第二帝国都有一点要为人类赎罪的意思,这个反叛的行为可以说是罪恶的了。 那么骨人是如何“卑劣的自己都不愿意提起的”颠覆了帝国的呢? 我猜想很可能是骨人在第一帝国的人类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偷偷动用了他们发明的各种高科技武器进行了突然袭击,古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直接击垮了他们,造成了文明的断代。 这种猜想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上的,第一是古人们虽然对能够作用于战场上的巨型骨人的威力感到害怕而毁灭了他们,却对普通的骨人不是很放在心上,就好比联合城的奴隶贩子并不需要担心奴隶们造反一样。 第二是古人十分依赖于骨人。因为骨人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好用的工具人。古人发明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用处,比如P4单体就很适合用来制造武器装备等。那么这些用于制造高科技武器的骨人们就很容易接触到他们,也很容易在人类没有觉察的时候,用这些东西反过来毁灭人类。 骨人是没有表情的,因此它们在想什么只有它们自己知道。正是因为骨人无法表达它们的情绪,也使得人类和骨人之间并不能进行深入交流,才能让骨人之间的联合变成可能,也让人类无法发现端倪。 那么假设骨人的确是这样做了,那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人类并没有灭绝,但也绝对在这场骨人的反叛中死伤惨重,文明断代,一蹶不振。值得一提的是斯托伯,唯一没有被古人杀死的巨型骨人,牺牲了自己接住了一发导弹,保住了一方水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努力才使得人类没有灭绝,但它的行为至少证明了巨型骨人对于古人的确是忠诚无比的。 另外反叛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制造骨人的技术伴随着第一帝国从此失传了,在这之后再也没有一个新的骨人被制造出来,这也为后来骨人主导的第二帝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能做罗姆苏丹的狗真是最大的荣幸啊 一万多突厥勇士护送东罗正统科穆宁家族重返金角湾,将君宝人民从拉丁人的蹂躏中解救出来。罗姆与特拉布宗亲如一家,就连苏丹的加冕典礼都必须要有阿莱克修斯皇帝的参加作为见证。正是在突厥人的热心帮助之下,东罗才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就完成了复国。但此时的罗姆已经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内战,为了帮助自己的邻国稳定秩序,重现繁荣,阿莱克修斯皇帝决定帮助正统的罗姆苏丹恢复王位。阿莱克修斯为了帮助他还将自己的女儿兼帝国继承人索菲亚下嫁给了他,从此科穆宁家族和塞尔柱家族为一家,以往的不愉快统统抛之脑后,一切皆付笑谈中。在平定罗姆苏丹国的征程中,竟然有一位来自天朝的蒙古教官因为卓越的战功而被一些愚蠢的人认为应该得到和他武功相匹配的地位,好在秃满教官深明大义,知道自己是大元派来教育罗马军官的老师,是大元和罗马友好关系的象征,没有过多理会这些流言蜚语。平定安纳托利亚的战争功败垂成,万万没有想到卑鄙的蒙古帝国趁着罗姆苏丹国内乱吞并了它在东方的大片领土,只有西部的部分地区被合法正统的苏丹所得到,不过万幸的是罗姆苏丹这个尊号还是得到了大部分突厥人的认同(指古拉姆卫队)终于经过两代人努力,拜占庭的版图也恢复到了科穆宁王朝最鼎盛时的样子。
先哈里发阿卜杜拉三岁的时候继承了祖先的家业,这时的阿巴斯家族早已没有几十年前在阿拉伯世界说一不二的地位和声望了,眼下仅仅剩下哈里发的虚位以及巴格达的一座清真寺,沦为白益王朝的附庸。 阿卜杜拉成年以后,恰逢中亚的土库曼部落塞尔柱崛起,一路进军波斯,攻伐白益王朝,为求自保,阿卜杜拉先与塞尔柱汗之女定亲,再册封其为苏丹并东方与西方的王,以此获得塞尔柱的认同。 白益王朝被灭后,阿巴斯家族正式归于塞尔柱的统治之下,并且在其默许之下,率教众夺取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一举成为两河流域的霸主。此后的十几年里,阿卜杜拉一直致力于加强自己在两河流域的影响力,在他四十七岁去世之前,其统治区域已经基本囊括整个伊拉克地区,成为塞尔柱帝国封臣之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阿卜杜拉死后,其子穆克塔迪尔继位,穆克塔迪尔虽勇武不及其父,但却更善治理,在他的统治之下,两河流域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教众相处友好,互不干扰,传为帝国美谈。为了拉拢这个强大的诸侯,塞尔柱帝国沙汗沙阿尔斯兰将帝国摄政的重要职位授予了穆克塔迪尔,可能当时这位皇帝认为这只是一个嘉奖性质的荣誉头衔,毕竟自己还那么年轻,大权是不可能沦落到这个异姓人手中的。 但他终究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终结在二十岁的那个夏天,战场上的刀剑无眼,他最后看见的是敌军中那名女将手中滴血的长枪。 皇帝战死,而新皇帝阿尔斯兰二世才刚刚出生,眼下帝国的大权完全落入阿卜杜拉的手中,在首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阿卜杜拉发现这里虽好,但却并不适合自己,尤其每次议事时塞尔柱宗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嫉恨更让他感觉如芒在背,必须要离开这里,他想,带着皇帝离开这里。在将婴儿皇帝安置在巴格达之后,穆克塔迪尔感觉轻松了很多,但这几年的操劳国事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年仅29岁就生病而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