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2022 梁樱桃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0 发帖数: 1,233 关注贴吧数: 25
转帖全旺新闻 衢江全旺:以智慧农业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2-05-18 14:15:21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通讯员 杜丽雯 编辑:韦文静   浙江在线5月18日讯(通讯员 杜丽雯)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在推动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智慧农业等上不断下功夫,2011年引进衢州市三易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6000余亩,是集科研、技术服务、畜禽养殖、种子种苗培育、花卉果蔬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首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省级研发中心和衢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等。    三易易公司秉承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将生态循环放在发展首位,建成了“二个示范区、三个中心、三项工程”,即水稻清洁生产示范区、低碳林果园示范区、养殖中心、废弃物资源化中心、秸秆及其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中心、农业物联网技术与管理工程、生态标准化提升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等。    公司着力发展园区生态循环农业,同时配套建设了三易易美丽牧场,占地面积600余亩,总投资3亿元,建设猪舍及附属设施面积14万平方米,全场猪舍全部自动供料、智能自动温度控制,可年出栏商品猪12.8万头。    在生产管理上,牧场采取全封闭养殖,配备全车洗消设施、移动式装猪台、消毒室、洗澡间,备齐高压消毒机、清洗设备及喷淋装置等各种清洗消毒设备,极力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导入“互联网+”模式,料水自动投放、温湿电脑控制、粪污机械清理、废气装备净化,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    在资源化利用上,牧场购置3辆槽罐车,配套建设16个田间储液池,安装3.2万米沼液输送管和喷滴灌系统,覆盖种植面积3200亩,通过使用肥水同灌技术,实现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率100%。   牧场还通过智能好氧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农场的桔杆和牧场的猪粪)使用在农场农作物种植上,配合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实现化肥农药减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水果、优质米等产品售价高于市场同类产品30%以上。    创新性思维、大手笔投入、智能化管理……致力于打造现代精品智慧农业的三易易已成功用高科技为杠杆撬动了农业企业的兴旺发展,也在不断推动全旺镇农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为全旺镇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韦文静
转发:衢江区投资3.06亿元打造水美富民新样板 衢江区投资3.06亿元打造水美富民新样板 2022-05-06 13:45:28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韦文静   浙江在线5月6日讯 近日,在衢江区芝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现场,只见大型机械来回穿梭,3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河道清淤、背水坡土方填筑及开挖等工作。   “芝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总长度14.5公里,目前已建成12公里,完成投资1.07亿元,预计5月份主体工程完工。”去年底衢江区成功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县名单,并获得2000万元专项激励资金,该工程建设是治理项目主体之一,也是衢江区云水农家县域风貌区创建的重要要素。   衢江区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县项目将从安全保障、生态健康、景观文化、高效管护等6个方面治理,着重治理上下山溪、芝溪等流域,并整合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工程、诗画风光带提升改造工程、交通美丽经济走廊、乡镇韵美河湖工程等资源,着力打造水美富民的“衢江样板”。项目计划分两年实施,计划完成投资3.06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比例55%,2023年12月全面完成幸福河湖试点县创建任务。   衢江区将充分发挥衢江水网生态优势,融合未来乡村、沿江诗画风光带、交通美丽经济走廊、县域风貌整治提升等资源,在衢江干流全线建成幸福河湖,创建完成14个美丽城镇及21个亲水活动圈,着重打造上下山溪、芝溪等流域滨水产业带,计划分两年投资2亿元,预计将吸引带动周边滨水产业带投资6亿多元,让河湖资源转化为城乡发展、农民致富的经济优势。 编辑:韦文静
柯城记忆-之轶事 【柯城记忆】“孝悌⾥”轶事 信安街道沙湾村,旧时叫陈庄保,亦叫孝悌⾥,是⼀个以“孝”⽂化⽽闻名的村庄。村内⼈⼈敬⽼爱幼,邻⾥关系融洽,家家户户和睦相处,可谓是“孝”之美德深⼊⼈⼼、代代相传。⼀⽅⽂化的兴盛,⼤多是因⼈或事,正如孝悌⾥“孝”⽂化的兴盛就与“铁⾯御史”赵抃有关。 赵抃(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衢州西安(今信安街道沙湾村)⼈。赵抃⽣于宋真宗⼤中祥符元年(1008年),⾃幼⽗母双亡,在长兄赵振和继母徐⽒的抚养下长⼤。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中⼄科进⼠,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赵抃在任上弹劾不避权贵佞幸,美誉雀起,京师称之为“铁⾯御史”,与当时的包拯齐名。任成都府知府时,赵抃匹马⼊蜀,以⼀琴⼀鹤相随,在职时,⼀清如⽔。 庆历五年(1045)四⽉,赵抃的继母亡故,赵抃和弟弟赵拊扶柩回衢,并在坟墓旁造了茅屋,守孝三年。他的这⼀⾏为传遍乡⾥,乡⼈纷纷到县衙要求表彰赵抃兄弟的孝⾏,知县遂将“陈庄保”改名为“孝悌⾥”,赠以匾额,并且留下了传世之作《孝悌⾥记》。处⼠孙侔也为此写下《孝⼦传》。 赵抃逝世后,⾝前挚友苏轼将此事写进赵抃的墓志铭《赵清献公神道碑》中,流传后世。北宋神宗为他追赠太⼦少师,谥号“清献”,葬于西安莲花⼭(衢江区莲花镇东⼭边村)。 @资料玄虚尚勤大全 苏轼撰《赵清献公神道碑》拓⽚局部 孝悌⾥因赵抃的慈孝⽽得名,“孝”⽂化更是在村⾥代代相传,并在新时代融⼊了新的⽂化内涵。现任村书记徐新虎介绍,村⾥积极探索“以孝治村”,将原来的村办公⽤房改建成以孝悌⽂化元素为核⼼的新地标,慈孝家庭评选、仁孝礼义培训、传统⽂化课堂、慰问空巢⽼⼈、为长辈洗⼀次脚等各种各样的慈孝活动长年不断,整个村庄慈孝氛围浓厚,既满⾜了群众精神⽂化需求,⼜加强了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宣传。此外,村两委⼴泛征集村民意见,将尊⽼爱幼列⼊村规民约。最美媳妇、最美兄弟、尊⽼有礼⼩标兵……村中的孝悌美谈数不胜数。 2017年4⽉4⽇,沙湾村举⾏了“孝悌⾥”古村碑⽴碑仪式。村民与赵抃后⼈每年都将开展纪念清献公赵抃诞⾠暨沙湾村重阳孝悌节活动,进⼀步传承好、弘扬好孝道⽂化。 图、⽂、制作 | 陈岚(通讯员:李雯)
柯城的由来 引言 至于为什么叫柯城?明代余敷中在《太末集》中认为,衢城称柯城来源于烂柯山,因为衢南“九龙山右支渡河会黄坛诸山,经柯山逶迤入府城而得名。“历史上柯山下石室一带称柯山乡,衢城小南门又称柯山门,都与烂柯山有关。”清代咸丰、同治后,县人郑柏在《衢州竹枝诗》中云:方人看《铁柯城》。”诗中提到的《铁柯城》是一曲戏,内容是太平军两次围城未破,衢城固若金汤,与民间常说的“铜金华、铁衢州”同一意思。由于这个原因,柯城就逐渐成为衢城的别称。如清末郑永禧撰《烂柯山志》,就署柯城人。 其名称的由来是因城南10公里出有一名山,名曰烂柯。柯者,斧柄也。这里还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西晋时有个叫王质的农民,一次上山打柴,王质胆大好奇来到洞口。只见两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下围棋。王质素好下棋,被两位老人精湛的棋艺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两位老人好像未发现有人进洞似的,边下棋边吃大枣,有时也顺手把枣递给王质吃。看完一局棋后,老人对王质说:“你也该回家了。”王质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柯(斧柄)已经烂朽,只剩下铁斧了。王质回到村里,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了,询问自己的老母,才知道他们已经死去一百多年了,从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烂柯山” 。 柯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设新安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衢州,柯城历来为衢州府路道区的治署所在。柯城是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都。境内有天生石梁、如虹凌飞的围棋仙境烂柯山,有阙里气象、邹鲁流韵的南宗孔氏家庙,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记载的“衢州三怪”出没的遗迹,有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门,还有闻名遐迩的天宁寺千手观音……
柯城区“四突出四深化”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石 潇湘晨报: 关注 柯城区应急管理局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以提升本质安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管新举措、新办法,着力提升全区整体安全水平。 一是突出责任落实,深化长效机制完善。积极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和企业标准化建设。探索试行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和领导带队检查制度,落实重要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全覆盖,全力遏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二是突出专项整治,深化隐患动态清零。深化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危化品领域“全链条”安全监管;紧盯重点领域,聚焦重点场所,开展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攻坚,确保老问题“限时清零”、新问题“随时清零”。 三是突出创新治理,深化监管效能提升。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建设,针对新经济、新业态带来的新问题新风险,按照业务相近原则明确监管责任,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是突出实战应对,深化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落实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实体化运行。建强应急综合救援队伍、森林防火救援队伍等;完善应急预案,储备装备物资,前置救援力量,确保第一时间有效处置事故险情,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来源:衢州市应急管理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