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来兮风满袖 有风来兮风满袖
关注数: 6 粉丝数: 22 发帖数: 370 关注贴吧数: 5
是锅的错,还是长相的过?                  是锅的错,还是长相的过?     几个月前,在空间里看到一篇好友们转发的日志《用电饭锅制作美味的蛋糕》,感觉无论从制作过程还是成品效果,真的很神奇耶。心血来潮试着效仿,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按照配方说明,打蛋清吧,说打十分钟绝不少打半分钟,放面粉吧,说放六勺尖绝不放一平勺,等到出锅时刻,闻着满屋子诱人的蛋糕香味,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迫不及待揭锅一瞧,什么嘛,就象个小米面黄儿一样,边边鼓起一圈子,中间扁扁地塌下去,切开来看更是离谱,面糊一点也没发起来,薄薄一层很瓷实地贴在锅底。孩子们早已被香味引逗得等不及了,拿起一块来就咬,还直说好吃,我自己尝了尝,其实感觉象没熟。     又仔细回顾了一遍秘方上的过程,终于想明白了,噢,人家说加热十几分钟,可我的电饭锅没法选定时间,到时候自动跳闸了,敢情是制作时间不够,为了做出成功的蛋糕,就买他个能定时的锅!     花了4000大毛,一个电脑版电压力煲被我小心地捧回家中,还没等喘均气儿呢,再来!     蛋黄蛋清分离,蛋清加盐打三分钟,加糖再打五分钟,再加糖再打十分钟,打到最后,蛋清也不是那个蛋清,手腕也不是偶滴手腕了。再来料理蛋黄,加面粉、加牛奶、加糖、加油,打打打!最后和到一起倒入新买的锅中,接下蛋糕键,齐活!偶信心满满地拍拍锅盖,上楼赏花儿去也。半个多钟头后,只听楼下厨房传来尖厉的提示声,哇,袖版蛋糕新鲜出锅喽!一步二阶下楼跑进厨房旋开锅盖,杯具啊,上次失败的一幕重现了!     你别说,偶做的蛋糕也挺另类,真的很有嚼头很劲道。     我边大嚼特嚼象皮带一样的蛋糕,边对着秘方检讨自己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了成功地做出蛋糕,我不光换了新锅,甚至连围裙都换了个更漂亮的,可咋就不行呢?难道真如西门说的,是长相问题?偶就辣了妹儿了!     上网搜搜,此类贴子还真不少,看了半天偶又发现个新情况:人家说普通面粉不行,必须得用自发粉!     豁出去了!跑了趟华林超市,整回一大桶油,一袋自发粉,一箱牛奶,一袋白糖,顺手还捎带个打蛋器,省得再失败了又怀疑是打蛋的筷子不够专业。     重新再来!这次偶都不用对照秘方,已经烂熟于心喽。一顿忙碌后,本以为这次可以亲眼见证奇迹了,谁知杯具再来,惨惨惨,连三惨!     难道真是长相问题?对着镜子瞅了老半天,嗯,倒是真该减减肥了。不过偶就不信这个邪,别人能滴,偶一定能!     仔细浏览了几篇帖子,又从科学角度认真分析,初步得出个结论:不能象上几回那样,先打蛋清再料理蛋黄,流程应该反过来:先把蛋黄跟自发粉、牛奶、白糖和起来的糊糊处理好,再没完没了打蛋清,这样才能让蛋黄面粉糊有充分发酵的时间,这一次,我又在面粉糊里加了一点儿泡打粉(这东东从前闻所未闻,当然也是刚刚从楼下超市买的)。     在厨房展开一片摊子后才发现,牛奶居然没有了!实在不想再下趟六楼,没奈何,敲门跟隔壁长舌妇借了一袋回来(此妇有严重倾诉欲,且表现欲强烈,我轻易不敢招惹她)。跟据我自己重新设计的操作流程,把材料统统处理好倒入锅中,盖锅前还特意在面糊上面撒了一层芝麻和几粒葡萄干,算偶一个小小创意。     按下蛋糕健没多久,屋内甜甜的诱人味道立刻四散飘香,四十分钟后,提示音响起。我是越历练越老道了,根本连眼皮都没撩一下,足足渗了它十分钟才揭盖。只见蛋糕上面微黄松软,四周及底下焦黄酥脆,配上精心撒上的芝麻,活象个满脸麻子的QQ表情,正笑意盈盈地装可爱讨好我。哼哼,小样儿,终于肯给我发起来啦?!
秋风儿凉,腌菜儿忙 大同地区四季分明,刚一入秋就寒气逼人。看着急速凋落的黄叶,想起了儿时听姥姥念过的一首童谣:“秋风儿凉,树叶儿黄,懒老婆,着了忙” 。 天气越来越冷,再往后就很少能看到绿色,我童年记忆中冬季大同人的餐桌上,是吃不到新鲜蔬菜的。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即便数九寒天,也可以从超市里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一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撒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好时节。一入秋,左邻右舍勤劳的主妇们接连几天起大早,相约赶早市一袋袋往回买秋菜,还互相关问“你今年得腌多少斤?”“已经腌了一百斤了,我家人多,还得再腌些!”“还不够?那快买哇,快拦园啦。”大同主妇们都会腌腌制各种小菜:糖醋地榴、绿芥菜红萝卜丝、晒的半干的白萝卜、切成花样的心里美……她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 如果你问一个老大同人,厨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松根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压韭茄子的小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跃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大同小菜鲜脆可口,品种繁多,大同人家吃饭前,总是用餐盘放上各种小菜,以便下饭: 1、花花菜。把松根(又名苤蓝)用花刀切成各种形状,晒至半干,再用花椒大料水泡几天,之后放上味精、醋,吃起来格外脆。 2、闭门菜。是把松根剥皮后,中间掏一空心,里边装上花椒大料,放在日光下曝晒,等它发韧后,好象一个小圆房子闭了门一般,所以叫闭门菜,放在冬天切丝或片泡吃。 3、姜丝儿菜。把松根切成细丝,再浇上花椒油配上细辣椒丝和姜沫腌制而成,腌制时间短,味道美。 4、糖醋菜。把松根块儿、地溜儿、煮黄豆和花生仁儿泡在糖醋中,再放些酱油、味精即成。这种菜可称小菜中的“阳春白雪”。 5、烂腌菜。用圆白菜、松根嫩皮和红辣椒腌成,色彩鲜艳,价廉物美而又大众化,是小菜中的“下里巴人”。 6、沤酸菜。是把白菜放在温水里,撒上咸盐,经过几天的捂制,使其发酸,也是小菜中的“贫下中农”。 7、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压韭茄子”。选料要用最后一茬“拦园”茄子,先将茄子用清水洗净,去掉茄柄和萼片,用刀纵向在茄子上切开深1厘米的口子5~6条;然后上笼蒸制,至软硬适中出笼,均匀地摆在木板上,再用另一块板子压住,上再放重物压制脱水,到不滴水为止。料,有蒜泥、韭菜段、生姜末及其他调味料放在一起拌匀。将脱水后的茄子拌上调制好的调料分层码入坛内,压紧、封口,几天后就可食用。这种腌制菜色泽鲜嫩、香味透人、咸淡适口、清香宜人,十分可口,下酒尤佳。 民谚曰:花花菜、闭门菜、压韭茄子、水萝卜,吃得香,吃得快,喝上小酒也不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