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火山的泪 风林火山的泪
关注数: 33 粉丝数: 1,012 发帖数: 8,856 关注贴吧数: 40
老帖重发 当年卡片时代的大霜塔评测 国庆到了 很多人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啊 可是我等民生行业人员 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还在苦逼的轮班 为了犒赏自己 决定买个自己喜欢的 想到 自己还有150.1元的京东卡 所以上了jd 一看 大霜塔 199 我擦 我hold不住了 作为金属控的我 果断地拍了 ................ 然后 坐等到货..................经过了 几天的等待 激动啊 终于到货了 翠花 上jd 购物单嘿嘿嘿 一些有效信息还是要涂掉的 诶? 368? 不对啊 我199买的 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 结果一打开京东 一看 已经恢复原价了...............发票 好吧 jd 我管你 反正我实付款就是 199的 (150.1的卡 +48.9rmb) 有发票 就能京东保了= = 话说 jd 你不是 这么卖萌的啊 这么大的折扣大霜塔啊 激动啊 ............................. 双风扇 双塔.................... 可是 九州 你的白底灰字 是不是要让人略过的节奏啊另外一面 双塔的凸显 以及镜面底座的特写额 九州 你的那些语言太复杂了 我就选我 看得懂的 哈哈哈哈哈所有东西 一览 看上去很多? 其实就是一塔体 2风扇一个3pin 一个4pin) 然后 三对风扇扣具 一个风扇集线器 一个1g装的散热硅脂 还有就是对应的全平台扣具了...............................风扇与塔体的合照 左边那个 3pin的 固定转速 1300±10%RPM 邮编那个风扇 是可调速的4pin 900±150~1500±10%RPM大霜塔 塔体哦 很通透的感觉 地球人都知道的 6跟u型热管 查查资料 40*2的鳍片 散热面积 7680平方厘米0.4mm的鳍片厚度 采用穿fin的方式 穿fin与热管的接触面积 大概在60~70% 鳍片之间 采用扣fin 来进行固定每个鳍片上面都有九州风神的logo.......... 中间的间隔有26mm 只能塞下1x025的风扇........... 6热管布置方式如图6热管 一边蒸发端 一边冷凝端 分两边排布 穿fin与热管过盈配合 十分的紧密 波浪形的鳍片 具有扰流的作用 增强塔体的风道底座有散热齿 以及t型工字槽的压槽 与底座扣具形成公母配合底座采用镜面加工 已经完全可以当做镜子了....................好重的镜子扣具背板的组装 通过不同的孔位 和固定橡胶的配合 可以配合上775 115x 2011 1366的主板底座用小的塑料圆柱穿过螺柱放在主板上 然后才固定上横梁组合后的样子 再加上一个工字横梁 这样使得大霜塔能够紧密地贴合在cpu表面模拟装机咯 因为没有主板跟cpu 所以 我们看到整个塔体压在下背板上面装上风扇 好亮骚............................... 好了 光说不练都是假把式 我们来上机上机安装 因为我是标准高度 所以 我们看到 风扇放到最下面后 比最下面的散热鳍片低很多 不会与内存相互干扰最高点则高于散热塔最高鳍片 好 装上硬盘 我们进行上机测验吧 因何裸机............H600啊............h600的扣具安装太麻烦了 因为太折腾了 干脆裸机算了 测试完选个最低温度的 装入机箱 本来是要搞B81的..........但是想想 哪个屌丝堆了一堆高级别的散热器测试环境 看看就好 哈哈哈哈哈点亮 成功了.................进入系统先逆反常规 上测试玩的 硅脂分布情况 可以看到 硅脂在散热器以及cpu表面薄薄一层 至于那一条嘛 是因为散热器提起来的时候 因自重掉到cpu表面的 神马 又有人要吐槽硅脂过多? 就吐槽吧 我不会告诉你 我的硅脂是从h600上面挖下来的....................反正不挖下来 也是干了 物尽其用吧首先测试双风扇版本 前面装4pin风扇 中间装3pin风扇 集成显卡 运行aida 单钩FPU进行压力测试 测试将近20分钟 得到上面的图 室温28℃中间3pin风扇测试 还是单钩FPU 测试20分钟左右 得到上述结果 室温28℃翠花 上h600单钩fpu 测试 20分钟 得到上述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 然后做出上述图 可以看到 日常使用之下 单风扇与双风扇 有区别 但是 区别不是很大 日常使用时 单风扇即可满足需求 无论单风扇 还是双风扇 都甩开了h600 但是我们看到h600 温度控制比较优秀 各个核心表面 温度均一 总结 199的大霜塔 你值得拥有 神马 jd恢复价格了? 莫慌 还有亚马逊.............................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