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用户#32719731 -
关注数: 128 粉丝数: 266 发帖数: 9,154 关注贴吧数: 110
我想写张毅城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多多批评。 第一章 小张刚从高铁站出来,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哈尔滨的深冬,不刮风的情况下室外达到了零下二三十度。这是在天津长大、美国留学的小张是没有经历过的温度。小张本是一名实习律师,美国留学回来,刚刚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正在叔叔给找的一家律所挂证实习。先说说这小张的父亲张国忠,在天津可谓是有名的“先生”,师从正统全真掌门,现在是茅山、全真两教掌教,在道门中可谓是一跺脚,茅山、全真的祖庭道门颤三颤。但是老张是并未出家,而是在家修行,年轻时跟随师兄闯荡国内国外的大江南北,也结识了国内外的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富商官员。在此期间也遇到了无数普通人一生遇不到一次的奇闻怪谈,收集了不少上古名刃,而小张小时候也跟父亲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还多次受到生命危险,但每次都化险为夷。父亲老张不想让儿子重复自己危险而又精彩的一生,选择让他出国学习深造。如今小张学成归来,刚上了两个月的班,其亲叔叔就来找他,说起了这么一件事……第二张 鬼扒皮叔叔,父亲的弟弟,天津称为伯伯(音掰掰)。小张的老伯张国义退休前是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纪检监察,在班子里排名靠前。这次他的一个在北京开会时认识的,一个姓王的黑龙江的官员找到他,说他家遇到点事。要说小张的老伯有个毛病,就是酒一喝多嘴里就没有把门的,当时在北京跟这位大官喝了一个相见恨晚,说了好多酒话。但是这位黑龙江大官就记住了这一句::“老王,别的不敢说,我哥哥是天津有名的先生,有嘛事你就找我,绝对不含糊。”这次老王找小张的老伯,说起来这么一件事:老婆的侄子,也就是自己小舅子的儿子,突然一天早晨起不来床,目光呆滞,口水横流,也不会说话是也不会动唤,喂饭也不知道拒绝,而且时间长了皮肤还开始发烂、脱落、流腥臭的黄水。可把这一家子急坏了,哈尔滨、北京、上海的大医院都跑遍了,检查说除了长时间不进食的营养不良没有任何别的毛病。但是这肯定不能让一家人相信,毕竟人是越来越瘦,眼看就皮包骨头了,只能打营养针度日。因为皮肤溃烂,不能埋预留针,时间长了打针的地方都给扎烂了,孩子妈妈和奶奶真是眼泪都流完了。为了不让自己丈母娘太过伤心,无奈老王只好在东北发动自己的人脉,打听会“看事”的出马先生,毕竟过了山海关就是老马家的天下了,就这样找了一个多月,先生来了一波又一波,愣是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天通过自己秘书的关系,请到了哈尔滨最有名的两个40多岁的先生,一个姓崔,一个姓易,二位来了看完了病人,也只是说:这个病叫鬼扒皮,我们治不了……听到这孩子奶奶已经快心梗了,眼看着马上就晕过去,姓崔的先生说:“老人家稍安勿躁,这个病我们治不了,但是我身上的老仙说能给您找个人。”听到这,孩子奶奶马上跪下,跟崔先生说:“大仙啊。您快发发慈悲吧,我家就这一个独苗!要多少钱,我都给!”崔先生心里暗暗一笑,但是表情确实拿捏的恰到好处,不动声色的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您给了我,我也是回馈给社会上更需要的人。现在我就告诉您能治孩子病的人。正所谓:日有纷纷梦,神魂照吉凶,庄生虚幻蝶,吕望兆飞熊,这位有缘人只有您的女婿能给您先来!”老太太一听,立马看向老王,老王当时一脸懵,说:“我哪认识什么有缘人啊,就是你们二位还是我通过自己秘书找的呢!”只见崔先生微微一笑:“您肯定认识,我没算错的话,应该是您在北边认识的这位朋友。”老王想了半天,猛然想起来在北京认识的张国义和自己说了这么一嘴,但是这么多年了,人家想不想得起自己还不一定呢。但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打开通讯录搜索到了张国义,毫不犹豫的打了过去:“喂,是张哥吗,还记得我不,我是哈尔滨的老王啊,咱们在北京……唉对对对,不是我们同事调过去的事,还记得您跟我说您哥哥是先生的事吗,啊,对,我这边遇到了点事,我侄子的事。啊?不给看了?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人都快不行了,嗯,嗯,你侄子?他行?行,回来我去高铁站亲自接!行了张哥,别的不多说了,您把孩子名字,电话,告诉我,我给他订票!”挂了电话,崔先生问:“事情办成了?”“不知道行不行呢,我这朋友说他哥哥在天津挺厉害的,可是年龄太大了奔波不动了,让他儿子来,他儿子刚毕业,我怕道行不够啊,毕竟您和易先生也不……”“嗨”崔先生摆了摆手,“这种事就是看缘分,缘分到了孩子病自然就好了。”崔先生说了几句宽心的话,收了老王给老仙的“香火钱”,和易先生美滋滋的回家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