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白痴 历史上的白痴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11,795 关注贴吧数: 90
隋炀帝的死,两个说法不一样,哪个是真的? 二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监门直阁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勇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萧后令宫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化及发后,右御卫将军陈棱奉梓宫于成象殿,葬吴公台下。发敛之始,容貌若生,众咸异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隋书》  至旦,孟秉以甲骑迎化及,化及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谒之者,但俯首据鞍称罪过。化及至城门,德戡迎谒,引入朝堂,号为丞相。裴虔通谓帝曰:"百官悉在朝堂,陛下须亲出慰劳。"进其从骑,逼帝乘之;帝嫌其鞍勒弊,更易新者,乃乘之。虔通执辔挟刀出宫门,贼徒喜噪动地。化及扬言曰:"何用持此物出,亟还与手。"帝问:"世基何在?"贼党马文举曰:"已枭首矣!"于是引帝还至寝殿,虔通、德戡等拔白刃侍立。帝叹曰:"我何罪至此?"文举曰:"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帝曰:"我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德戡曰:"溥天同怨,何止一人!"化及又使封德彝数帝罪,帝曰:"卿乃士人,何为亦尔!"德彝赧然而退。帝爱子赵王杲,年十二,在帝侧,号恸不已,虔通斩之,血溅御服。贼欲弑帝,帝曰:"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资治通鉴》 时中夜,闻外切切有声。帝急起,衣冠御内殿。坐未久,左右伏兵俱起,司马戡携刃向帝。帝叱之曰:“吾终年重禄养汝。吾无负汝,汝何负我!”帝常所幸朱贵儿在帝旁,谓戡曰:“三曰前,帝虑侍卫薄衣小寒,有诏:宫人悉絮袍裤。帝自临视之。数千袍两曰毕工。前曰赐公。第岂不知也?尔等何敢逼胁乘舆?”乃大骂戡。戡曰:“臣实负陛下,但目今二京已为贼据,陛下归亦无路,臣死亦无门。臣已萌逆节,虽欲复已,不可得也。愿得陛下首以谢天下。”乃携剑上殿。帝复叱曰:“汝岂不知诸侯之血入地尚大旱,况人主乎?”戡进帛。帝入内阁自绝。贵儿犹大骂不息,为乱兵所杀耳。-------《隋炀帝海山记》 怎么感觉最后一个最合理
被金太宗封的六位帝姬(推测) 金史天会6年被压到金国分配,其中被封的6个及茂德帝姬在押解时应该就应被占或分配了,设也马那个富金帝姬可能是先被占,金太宗顺水人情送给了设也马,斜宝那个是在汴京被抢后,占的,完颜宗望为缓和关系,提的亲,天会8年(建炎二年)为缓和于南宋关系“封昏德公六女为宗妇” 1.完颜宗翰(顺德帝姬17岁); .2.完颜阇母(安德帝姬22岁); 3.额鲁观(宁福帝姬14岁); 4.挞懒(荣德帝姬25岁); 5.蒲芦虎(嘉德帝姬28岁) 6金兀术:(仪福帝姬,17岁) 另外:粘翰的儿子设也马野史中是回国后金太宗就给准备婚礼了,.(洵德帝姬,十八岁,即富金)封妾,斜宝的那个(惠福帝姬,赵珠珠) 1.茂德帝姬(赵福金 二十二岁,即福金。(完颜宗望-死后--完颜兀室)天会6年死   2.成德帝姬赵瑚儿,十八岁。---洗衣院   3显德帝姬赵巧玉,十七岁。---洗衣院   4.柔福帝姬,十七岁,即多富嬛嬛。---洗衣院---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徐   5.保福帝姬,十六岁。死刘家寺 6.仁福帝姬,十六岁。死刘家寺 7.永福帝姬赵佛保,十六岁。---洗衣院 8.贤福帝姬,十六岁。死刘家寺   9..和福帝姬,十二岁。---洗衣院   10.令福帝姬,十岁。---洗衣院 11.华福帝姬,九岁。---洗衣院   12.庆福帝姬,七岁。---洗衣院   13.纯福帝姬,四岁。被分配到金国洗衣院。天会十三年(公元1135年)二月,出洗衣院后,先被分配给完颜宗翰长子完颜设也马,后被完颜设也马嫁给《青宫译语》作者王成棣。 但是这毕竟对于南宋和金国都是一种丢人的事情,金国是继婚制,这些公主的丈夫死后未必不再嫁人,应该这些被占的公主及那些王妃们有子女,而这些人的后代都是金国皇族,自己的祖奶奶是这样得到的也是很丢人的,所以,很可能双方都在毁灭证据。 斜宝那个用不着再封,本身就是宗妇,设也马的已经封完,用不着为缓和关系再封。
转:外卖是现代才发明的?其实是古人玩儿剩下的,早在宋朝就出现 外卖是现代才发明的?其实是古人玩儿剩下的,早在宋朝就出现了 外卖是现代人很喜欢的一种服务,喜欢宅在家的年轻人,忙碌到没时间吃饭的上班族,外卖就是他们的救星。人在家中坐,饭从天上来,就是形容外卖的。外卖行业的兴起,让你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各式各样的美味。 我想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外卖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服务。但其实这种服务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已经用过了,在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到古代外卖小哥的身影。而且在当时还行成了一套单独的外卖系统,比起现代的外卖服务一点儿都不差。在中国古代的宋朝,文化和经济行业都非常发达,人们的生活也非常丰富。除此之外,宋朝也出现了很多吃货皇帝。古代的皇帝不能轻易出宫,想要吃到民间的美食,只能让人把民间的美食带回宫中,递给皇帝食用。 要知道皇帝是天下的统治者,他的一个行为很可能就会引起官员和百姓的模仿,宋朝的官员和百姓们看到自家老大都点餐了,自然也纷纷地模仿起来了。人们懒得下厨吃饭的时候,就会从饭馆点餐,外卖行业也在飞速地发展。再加上宋朝的餐饮行业非常发达,想要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所以这也推动了外卖行业的发展。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连外卖也进行了级别的划分,总共有三种不同的登记,不同等级的店面针对的顾客也是不同的。 最高级的称之为正店,也就是现在的高级酒楼,这些酒楼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承接酒宴,能够在正店里吃饭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服务程序和服务方式,所以这样的酒楼一般不会提供外卖服务。第二种被称为脚店,这种店面面对的是中层阶级,虽然提供了外卖服务,但同时也设置了一个起送价,只有点的菜肴达到了起送价的标准,才能够享受到外卖服务。登记最低的被成为分荣,相当于现在的大排档。 这样的餐馆没有配送要求,只要你在店里点了餐,立马会有人去给你派送,这样的店面也是古代最受欢迎的外卖店。就连古代的外卖小哥们提的盒子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当时这种盒子被称为食盒,还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我们引以为傲的外卖服务,居然是古人玩儿剩下的,实在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转:宋代年夜饭吃什么 那时吃鱼虽能煎、炸、炖、蒸,但最流行的吃法是脍,就是吃生鱼片。最晚距今730多年的宋代,人们辞旧迎新的年夜饭都吃什么呢? 宋代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开封府百姓吃年夜饭的情景:“居室华灯皆燃,举家围坐,长者上首,男女分左右,频举杯觞。” 宋代年夜饭桌上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桌上最大的一盘是脍鱼。那时吃鱼虽能煎、炸、炖、蒸,但最流行的吃法是脍,就是吃生鱼片。早在唐代,已有许多诗词描述脍鱼的鲜美,王维写“侍女金盘脍鱼肥”,王昌龄则有“青鱼雪落鲙橙虀”等。 脍鱼是取三五斤的新鲜鲤鱼或鲈鱼,去鳞取脊肉,锋刀切薄片摆盘,佐以清酱、韭花、椒盐、陈醋,麻辣微酸、鲜嫩爽口。脍鱼不但是百姓年夜饭的主打菜,也是宫廷的御膳佳肴。南宋史家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了“鱼鳔二色脍”“ 红丝水晶脍”“ 鲜虾蹄子脍”等鱼脍御膳30多种。 在东京汴梁郊区,农民已掌握暖棚种植技术,他们利用温泉地热栽培反季节蔬菜,大部分供皇室、高官享用,小部分流入市井。除夕夜,富贵人家的餐桌上会出现一盘绿莹莹的蔬菜:五辛盘。即用大蒜、山葱(小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荽(香菜)五种辛味蔬菜组成的拼盘,宋词“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说的就是年夜饭的五辛盘。年夜饭餐桌少不了肉。在古代,牛是重要农耕工具,宋朝明令禁止杀牛,违者会被施以重刑。老百姓的主要肉食是羊肉,猪肉次之。临近过年,集市上各种野味也开始多起来:熊、虎、鹿、狐狸、孔雀肉应有尽有。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记载,蒸鹿尾、烧鹿舌是年夜饭桌上的名菜,也介绍了鹿肉的做法:“整块肥鹿肉,架炭火上炙,频扫盐水,俟两面俱熟,切片”。强筋壮骨、鲜香浓郁的烤鹿肉,想想,大概会让不少吃货垂涎欲滴吧。 《荆楚岁时记》说:宋代年夜饭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扣肉。用肥瘦相间的大块五花肉,煮至半熟,再炸成金黄,切三四寸长薄片,放酱、醋、豆豉、桂皮、葱蒜等腌制,摆放进大碗上屉蒸透,出锅大盘盖碗,猛扣过来,鲜亮圆润的扣肉浓香四溢。 江浙皖一带的年夜饭还有一道特色菜:蟹酿橙。南宋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述说:“元旦必食蟹酿橙、用黄熟大橙,截顶剜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带枝顶覆之。入小甑,酒醋水蒸熟,香而鲜。”《东坡集》记载,苏东坡不但是诗人,也是美食家,每年除夕他都亲自下厨,独创了很多名菜,诸如“东坡肘子”“东坡墨鲤”“东坡玉糁”等。 年夜饭桌上,酒也必不可缺,宋代多是米酒,用麦稻酿制,也有加入植物、果蔬的“葡萄醅”“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而主食颇有讲究:必须吃元宵类,诸如“乳糖圆子”“山药圆子”“金桔水团”等,因其形状被赋予了“团团圆圆”的寓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