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ssl alpssl
关注数: 40 粉丝数: 94 发帖数: 4,242 关注贴吧数: 3
今天学了一门经济学知识,我才知道以前自己有多笨!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钱? 如果你回答赚了2块,说明你不懂经济学!因为他第一次买卖赚了1块,第二次花10块钱买亏了1块,第三次花11块卖掉赚了1块,所以最后赚了1块。但你回答赚了1块你还是不懂经济学,因为他本可以赚3块却只赚了1块,所以答案是他亏了2块! 这就是经济学就是要把利益最大化! 所以应该立刻学以致用 我今天玩拍拍出了祭品去打肉山,打了一半刚开始吸血但发现对面都从地图上消失,我以为他们来抓我果断逃跑,但跑了一半发现他们又都出现在地图上,我只好贴个大药膏回去继续打肉山,最后成功打掉肉山。 如果你回答结果赚了肉山盾加经验加钱,说明你不懂经济学!因为你完全可以不亏这个大药膏就打掉肉山,但如果你回答亏了一个大药膏你还是不懂经济学!因为逃跑的时间至少还够打一组远古野,如果说结果亏了300块你还是不懂经济学,因为大药膏不等于100块,它可以让你少回一次城,而一个回城卷轴可以用来支援,最理想情况是捡到5杀暴走!还可以破掉对面一路!而对拍拍一个后期这么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胜利。但如果你回答亏了一场胜利那你还是思维太简单,因为即使亏了这么多也不一定会输。所以正确答案是,这次打肉山亏了一个大药膏,一组远古野,至少1次暴走和若干人头,以及所有敌方建筑,和敌方老家的3999血量。 学了经济学真是受益匪浅啊
当父母说“你长大了,懂事了”的时候,他们就要当心了 当父母对你说“你长大了,懂事了”的时候,对他们自己其实是一个很好地讽刺。 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就是天地,在你的生活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你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他们,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父母并不能事事都和你有相同的看法,或者说不相同的时候更多,他们——尤其是中国父母,往往会让你遵从他们个人的意志行事,这些事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当然在他们看来都是正确的。孩子当然不懂正确或错误,只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遇到不喜欢的事,由于表达能力和思想程度的关系无法和父母据理力争,只能采取以小孩子的能力唯一能表达的反抗形式——哭闹。大多数父母当然不会理解,只是简单的归结为“不懂事”或“不听话”,之后就是以训斥或动手的方式来“纠正”小孩子的“坏毛病”。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了过于重要的地位,不能像对其他事情那样哭过就算了,而会深深的印在他们的脑海中。这种长期的积压在青春期时会全部释放出来,表现为叛逆、过于自我,同时由于人以长大,父母再也难以“管教”。青春期过后人会逐渐成熟起来,不会再反抗父母跟父母作对,大多会顺从他们。这时父母就会说“你长大了,懂事了”。但实际上你的顺从只是表面上的,由于你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经济能力,不论精神上或物质上都不再依靠父母,所以父母在你心中的地位也急转直下,他们的言行举动都不会对你再有多大的影响力。小时候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他们的一句训斥就会让你委屈很久,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他们是否理解,你都不会再放在心上。对于父母的意见,为了减少麻烦大多时候都是嘴上答应手上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因为人成熟了处事也就圆滑了,表面的敷衍让父母很满意,但个人的生活却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父母满意后就会说“你长大了,懂事了,不用父母操心了”等等。所以当你的孩子长大后开始变为一个“孝子”的时候你就要当心了,因为他正在逐渐离你远去,作为父母的你将越来越无能为力。
大观园题词其实贾政完全输给了宝玉 虽然表面上贾政一直在训斥宝玉,但其实贾政是完完全全的败者。一开始贾政听宝玉题词后的态度是微笑点头,之后继续点头但嘴里却骂,大家不可惯坏了他,或畜生畜生,或你能知道几个古人!可见贾政起先点头微笑表示肯定,但后来却渐渐变得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虽然心里肯定宝玉的才华但口中却不愿承认。尤其让贾政气恼的是宝玉每次题词都要加上一通议论,并且都说得头头是道,让贾政和清客们脸上无光,未免有点功高盖主超过你老子的意思。比如随后他们进入一所清净院落,宝玉说道不好,贾政训斥你只知道奢华富丽不懂得清幽雅致,但宝玉没借机奉承贾政而是又发了一通议论,说道这里人工雕凿明显,无自然风光之美,景物互不相宜,还没说完,贾政就喝命“叉出去!”紧接着他们来到一处见到鲜花盛开,贾政问道这些花是什么,大家却说不出个道理,这时又是宝玉发了一通议论,引古通今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又是没说完,贾政就是大吼一声“谁问你了!”可见这两次贾政恼羞成怒已极,自己的观点被宝玉驳斥得体无完肤,自己无力反驳便蛮横无赖让人把宝玉叉出去,而第二次又是宝玉压倒了自己的众清客完全解答了自己问题,倒好像自己向他请教问题倒要感谢他似的。这两次都让贾政丢了大脸,好在后面贾政又稍微找回了点颜面。在下一处景观众清客题词后贾政也想说一个,但一时想不出,又命宝玉来,这次宝玉说完贾政又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这是套用古人诗词不足为奇。”这次贾政笑了并非因宝玉作词好,反而是因为不足为奇,这足以说明贾政的小人之心,终于找到机会议论你小子一次了!虽然比起宝玉的议论他自己这一句话未免太简陋了点,但还是让贾政找回了点面子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后来宝玉触景生情若有所思一时没答上贾政的题词要求,贾政终于又拿出了主子的威风,把宝玉呵斥了一顿还说限一天想出来否则家法伺候,算是找回了大半面子。再后面宝玉题词后贾政的态度基本都是摇头说不好,但如何不好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无非都是口是心非,虽然心中不得不承认宝玉的才华但表面上又要架子不愿承认,而之前的威风也耍够了这时候气焰灭了大半也只是嘴硬而已。而更能说明说明宝玉才华的是最终大观园定名还是使用了宝玉的命名!
死神与天使 天使赋予人类以生命,带给世间万物以美好;死神则注视着每一个生命,那阴深深的镰刀最终将把一切美好的事物砍得血肉模糊。从出生那天起死神就在遥远的黑暗中注视着我,那恐怖的镰刀时刻准备砍向我的喉咙。有一次我患重病,躺在床上痛哭的呻吟,死神出现在了我的房间,一步一步向我逼近,就在它要靠近我的床前时天使出现了,天使用她那巨大的翅膀保护着我,于是我继续因病痛而呻吟。又有一次我受了重伤,全身无法动弹,就在我因高烧昏迷不醒时死神再一次出现了,就当它举起镰刀要向我砍来时,天使再一次用她那巨大的翅膀保护了我,于是我继续因高烧昏迷不醒。这一次,我受到了世人的歧视唾骂,我再一次感到绝望痛苦,死神又一次出现了。这一次我清晰地看到了死神的面孔,那白色的骨架那恐怖的骷髅,给世间万物带来灾难带来痛苦的就是这可怕的死神。我清晰地看到了那阴森森的镰刀,它在黑暗中忽隐忽现,时刻准备砍向我的喉咙。就在我恐惧绝望时天使出现了,那洁白的翅膀、那金黄的头发、那湛蓝的眼睛、那温柔的微笑,我感到全身被温暖的阳光所包围,这里没有绝望没有痛苦,我再也不惧怕死神,微笑的投入了它的怀抱,它用那巨大的洁白的翅膀永远的将我包裹起来。死神则永远消失在了那无尽的黑暗中。
其实自杀比被迫面对死亡还要幸福呢 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死亡,但一般只有老年人才会真正的想到这个问题,一般人对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情都是不太关心的,但有时候死也是一种解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精神上极度痛苦,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活着只会给别人添麻烦,每天都在胡思乱想,幻想着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也许因为过于痛苦所以完全否定了今生,也许只有死去才能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也许因为长期的这种自我暗示,好像幻想变成了现实或现实变成了幻想,人本应对死具有的本能的恐惧渐渐被消除了,死亡这件可怕的事情渐渐不那么可怕了,甚至还有点可爱了,在那种极度痛苦的环境中我突然看到了一点点光明,这光明就是死亡。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只有死亡才会给我的心灵一点点慰藉,因为不论什么痛苦都不可能战胜死亡,而我就拥有死亡这张王牌。 我常常会想,有一天我收拾起行装,只带着最简单的东西,来到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独自拥有这个世界,然后在这里静静死去,我死以后就会和这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永远以这秀丽的景致存在下去。这已经不是幻想了,因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每当想到这里我总会微笑起来,原来生活的动力就来源于可爱的死亡。 后来我终于走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每当回想起来我总是庆幸自己没有履行那个美好的愿望,我没有选择美好的死去而是选择了痛苦的活着,但有时我也会想,我当时的选择真的正确吗
在公园里看到几只大鸭子,突然觉得好恐怖 本来公园池塘里有很多金鱼成群结队的沿着岸边游泳,因为旁边有专门的鱼食卖给游人供他们扔给鱼儿,所以鱼儿总是沿着岸边游等待人们扔好吃的给它们。但最近突然多了几只大鸭子混在鱼群里,一开始总是看到它们在仰头吞咽什么东西,我一下想到是在吃鱼,突然觉得一阵恐惧,但仔细一看原来它们是在吃游人扔给的食物,原来这里也有卖鸭子吃的东西。但是我却突然感到自然界真是太残酷了,虽然这里的鸭子和鱼儿和谐相处,但肯定有很多鱼是被别的动物直接吞到肚里的,虽然小时候也常常听说大鱼吞小鱼的故事,但只觉得像匹诺曹那样很好玩。但是现在想来却觉得非常恐怖,我想人或者动物的肚子里一定有非常强腐蚀性的液体,不论吃下什么都会被这些液体融化,如果先被咬死再吞下肚可能还不会怎样,但是如果直接被吞下去就会被这些强烈腐蚀性的液体慢慢溶化,不知道要多久但一定非常非常的痛苦,也许就像把人扔进硫酸里一样无法想象的痛苦。人类也许很难碰到这种事,但动物界却天天都在发生,很多动物吃东西都是直接吞下去的,每天有数不清的动物是这样极度极度痛苦的死去,自然界实在实在是太残酷了。有时候我真庆幸自己是一个人类,不知道我当初来到这个世界是不是被随机分配到了这个生命体上,如果是的话那概率一定非常非常小,一只昆虫一次就能产下成千上万个卵,不知道我成为人类的概率是多少。有时候我真的很怕有轮回转世,那样我肯定不会再成为人类了,与其痛苦的出生到痛苦的死去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我。
人长大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一个暑假好像现在的一年,漫漫长夜遥遥无期。很多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回忆起来其实都是在那几个月发生的,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短短的几个月怎么能发生那么多事情呢?再看现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好像一眨眼就过去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也没有,简直是虚度光阴。但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谁也不会多得到一分钟或少得到一分钟,那为什么现在的时间却过得这么快呢?我想可能因为人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什么事物都不会再感到新奇,世间万物不过都在经历着千篇一律的生老病死,再没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小时候却完全不同,那时候我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对什么都感到无比新奇,花开花谢秋去冬来,天上地下世间万物,都是这么的有趣又新鲜,从早到晚从花开到花谢从叶子变绿到叶子变黄从河水结冰到河水溶化,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世界的生生息息,每一件事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起来简直像天上的繁星充满了那些岁月。但人长大以后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什么都觉得平淡无奇,一年过去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情帮你留住那匆匆掠过的时间,充盈着回忆的已经不是那满天的繁星只剩下寂寞的虚空。
皮埃尔在很长一段时间感到迷茫痛苦,其实这和我们很多人都很相似 皮埃尔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有花不完的钱,但他却并不快乐,每天都要面对无数虚伪的面孔参加虚伪的聚会,那些人表面阿谀奉承其实真正目的只是为了皮埃尔的钱,在背后都说他是个神经质的怪人。皮埃尔当然明白这些,他认为自己只是个被利用的棋子毫无存在价值,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为了寻找人生的意义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加入教会开始了宗教信仰,可惜他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真正让他改变的是俘虏时期的生活,曾经由于他的财产来的太简单太突然,以至于世间用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他都可以拥有,他所要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也就是精神上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但在俘虏时期的生活让他完全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饿的时候有饭吃,冷的时候有衣穿,累的时候有床睡,尤其是跟他一起的乐观的普拉东教会了他如何生活。普拉东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难题总是可以乐观的面对,认真用心的对待每一件事物,从不抱怨从不诉苦,似乎生活就是他的爱人,他随时都以自己的爱去面对他的爱人。皮埃尔在和普拉东一起的时间充分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虽然普拉东是一个没文化又没钱的乡巴佬,但却可以如此积极的面对人生,即使在被俘时期也不例外,那么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苦恼呢?果然皮埃尔在被救后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再也不迷茫不痛苦,而是像普拉东一样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每一个人,就像安德烈最后觉悟的那样,要“爱所有人”。
曾经看过一部讲述克隆人的电影,我在想人真的可以死而复生吗 电影里面有一个研究克隆人的组织,表面上是研究暗中却找了很多人做实验,之后再派杀手去暗杀那些试验品。不过这些杀手的任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人在任务中死亡或思想出现了变化开始质疑克隆人是否正确。每当出现这种情况,这个组织就会再派其他杀手去干掉这些“叛徒”,然后提取这些已死亡的杀手生前最忠诚时期的样本让他们以最完美的状态“复活”。就像他们对外宣传的那样让曾经的伟人“复活”这不是很美好的事吗。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复活”,这个组织老大的夫人就不希望“复活”。她因为得绝症每次死去后都被提取生前的样本重新“复活”,但只几年她就会又得绝症死去,最后她已经恳求丈夫请不要让自己再复活了,当然她的丈夫并没有同意。可惜最后这个组织的老大也身遭不测,被敌人——也就是正义的主角们打成重伤,眼看要死去的时候立刻嘱咐同伙让自己复活。可惜在仓促中他复活的并不完美,在自己还没有死掉时那个克隆人就站了起来,然后脱掉他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俨然这个还没死的老大已经是个死人了。最后这个老大说了句“你至少应该等我死了再起来”就在一片骚乱中死掉了。可见他并没有复活只是制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出来。 现在科技认为判断人的死亡标准是脑死亡,因为大脑是不可自行修复的,一旦脑死亡那么这个人就完了。假如将来科技进步可以帮助修复大脑或甚至可以复制一个大脑移植到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人真的就被“治好了”吗?他无疑还是他自己不论性格为人记忆一切的一切,不论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一模一样,但是,他的灵魂还是他吗?也许曾经的他已经死去现在的他已经是另一个灵魂在控制这个肉体了。 “复活”有时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80后90后00后的素质低?父辈这么说不是没有理由的 就让我来举例说明吧 我们经常听老一辈人说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受父母溺爱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导致现在没有责任感好吃懒做不能承受压力,即使是电视新闻报纸评论专家教授分析也离不开此种论调。就拿婚姻来说,现在人闪婚闪离不要孩子或尽量晚要孩子或甚至只同居不结婚,这都说明现在年轻人对婚姻家庭没有责任感,为了多玩几年甚至可以不要孩子或甚至不结婚,比起我们的上一辈素质简直低到极点。那么我们的上一辈素质真得那么高吗?就让我来告送你们吧。 在以前人的观念中,人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应当结婚,婚丧嫁娶是每个人必须的任务,这种观念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正常人所必须完成的,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个意思。而光棍或嫁不出去的女人在旁人眼里是极其异类的存在,“光棍”一词对人也是一个屈辱的称呼,以至于现在人已经用“剩男”“剩女”或其他词汇来代替有侮辱性的“光棍”一词了。那个时候如果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结婚或甚至没有对象,那么别人就会对你议论纷纷,会有各种围绕你的匪夷所思的流言蜚语出现并不停传到你耳中,诸如这人懒惰无能没人看得上他,或性格有毛病或甚至生理有缺陷或更甚者说你有神经病是个疯子等等,否则为什么每个人到这个年龄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你却做不到呢?所以你在旁人眼里就会成为一个异类,所有人都会用另类的就像看一个疯子一样的眼光来看你。 而且以前和现在不同,现在大多数人都住楼房,邻里关系很淡,住了很多年可能都不认识邻居是谁,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天地,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不需要去关心。但以前不同,人们大多住在“大杂院”里,院子里盖满房子一间挨着一间,几乎没有私人空间,你在屋里干什么旁边一过人就能看见,甚至你一说话隔壁都能听见,而且很多院子需要大家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头,连厨房都是好几家共用。所以你在这个环境里是不可能不与人接触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的,如果你是一个这种“异类”那么你就需要承受无比巨大的压力,每天都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当中但又不能不与他们来往,这种痛苦是无法形容的。所以你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就必须赶紧结婚,当初很多人就是这样做的,经人介绍找一个凑合差不多的忙忙叨叨就结婚了,因为一旦结婚你就不用承受这种精神压力了。要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们结婚后没有孩子那旁人的各种猜测就又来了,这种猜测的庸俗程度不言而喻,所以结了婚就要赶紧生孩子。而离婚更是一件极丢人的事,这和结婚是一样的,以前有劝和不劝散之类的话,如果你离婚了一大堆的流言蜚语又会蜂拥而至,和不结婚不同的是,别人的眼光里更多的是鄙视嘲笑的目光,他们会认为你的人生是失败的你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所以两口子即使矛盾再大再没法过日子也不能离,即使受一辈子罪打一辈子冷战也得凑合过日子,而且在别人面前还要假装感情很好只有这样才会被人瞧得起。所以以前人到了年龄就会结婚,结了婚就会生孩子,而且不会离婚,这就是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 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高素质的上一代。
什么是代沟?什么是观念不同?就让我来举例说明吧 我们经常听老一辈人说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受父母溺爱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导致现在没有责任感好吃懒做不能承受压力,即使是电视新闻报纸评论专家教授分析也离不开此种论调。就拿婚姻来说,现在人闪婚闪离不要孩子或尽量晚要孩子或甚至只同居不结婚,这都说明现在年轻人对婚姻家庭没有责任感,为了多玩几年甚至可以不要孩子或甚至不结婚,比起我们的上一辈素质简直低到极点。那么我们的上一辈素质真得那么高吗?就让我来告送你们吧。 在以前人的观念中,人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应当结婚,婚丧嫁娶是每个人必须的任务,这种观念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正常人所必须完成的,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个意思。而光棍或嫁不出去的女人在旁人眼里是极其异类的存在,“光棍”一词对人也是一个屈辱的称呼,以至于现在人已经用“剩男”“剩女”或其他词汇来代替有侮辱性的“光棍”一词了。那个时候如果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结婚或甚至没有对象,那么别人就会对你议论纷纷,会有各种围绕你的匪夷所思的流言蜚语出现并不停传到你耳中,诸如这人懒惰无能没人看得上他,或性格有毛病或甚至生理有缺陷或更甚者说你有神经病是个疯子等等,否则为什么每个人到这个年龄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你却做不到呢?所以你在旁人眼里就会成为一个异类,所有人都会用另类的就像看一个疯子一样的眼光来看你。 而且以前和现在不同,现在大多数人都住楼房,邻里关系很淡,住了很多年可能都不认识邻居是谁,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天地,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不需要去关心。但以前不同,人们大多住在“大杂院”里,院子里盖满房子一间挨着一间,几乎没有私人空间,你在屋里干什么旁边一过人就能看见,甚至你一说话隔壁都能听见,而且很多院子需要大家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水龙头,连厨房都是好几家共用。所以你在这个环境里是不可能不与人接触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的,如果你是一个那种“异类”那么你就需要承受无比巨大的压力,每天都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当中但又不能不与他们来往,这种痛苦是无法形容的。所以你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就必须赶紧结婚,当初很多人就是这样做的,经人介绍找一个凑合差不多的忙忙叨叨就结婚了,因为一旦结婚你就不用承受这种精神压力了。要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你们结婚后没有孩子那旁人们的各种猜测就又来了,这种猜测的庸俗程度不言而喻,所以结了婚就要赶紧生孩子。而离婚更是一件极丢人的事,这和结婚是一样的,以前有劝和不劝散之类的话,如果你离婚了一大堆的流言蜚语又会蜂拥而至,和不结婚不同的是,别人的眼光里更多的是鄙视嘲笑的成分,他们会认为你的人生是失败的你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所以两口子即使矛盾再大再没法过日子也不能离,即使受一辈子罪打一辈子冷战也得凑合过日子,而且在别人面前还要假装感情很好只有这样才会被人瞧得起。所以以前人到了年龄就会结婚,结了婚就会生孩子,而且不会离婚,这就是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 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高素质的上一代。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