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云涛
奎云涛
关注数: 0
粉丝数: 17
发帖数: 229
关注贴吧数: 0
云南黑蜂热(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贴吧贴友) 在云南的农村,一提起大黑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谈蜂色变在这里是普遍现象。大黑蜂的知名度如此之高,不仅得益它是蜂中的霸王,更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在云南,大黑蜂基本上分为三种,一种为红头型,一种为粗壮型,另外一种为细小型,这三种类型的黑蜂统称为大黑蜂,它们都喜欢打架和攻击其它蜂类,有时甚至会攻击牲畜和人,其中最旺和最凶猛的当属红头黑蜂。 20年前,要在云南见到黑蜂非常难,一个地区基本上不超过2-3窝大黑蜂。那时候,随处可见的是一窝窝挂在树上的葫芦包和在各种出浆树上打架的大黄蜂。过去,人们很少吃蜂,也不迁养胡蜂。一是因为生活拮据,蜂蛹取来了没有油下锅,弄出来的不好吃;二是因为惧怕,胡蜂的剧毒轻易就可以让一个人丧命,对蜂毒过敏的人更是如此。偶尔会有几个胆大的和放牛娃去弄胡蜂,一来展示自己的勇敢,二来品尝品尝蜂蛹的味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喜欢品尝各种美味和注重营养的平衡,而胡蜂蜂蛹的美味和富含高蛋白的特性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就使得胡蜂蜂蛹的价格一路攀升。正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人们有过去不敢拿胡蜂发展到开始迁养(把胡蜂迁移到自己可以看守的范围并告诉其他人这窝胡蜂归我所有)胡蜂。越来越多的人加到了抓胡蜂的大军中,胡蜂的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从最初的十几元一斤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元一斤,而且还在不断上升。人们在抓蜂的过程中,一味的火烧和用毒药杀鸡取卵式的取蛹使得胡蜂剧减,人们能在胡蜂上挣到的钱也越来越少。这时,抓蜂的人发现,养殖产量高且经济效益好的大黑蜂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他们四处养殖大黑蜂。当地没有就到越南、老挝、缅甸等地引进。国外的大黑蜂因为天气热出来做窝做得早而要比当地的大黑蜂旺得多,并且异常凶猛。一时间,人们纷纷外出买蜂。大黑蜂买回来后,人们意识到光靠买不行,所以在买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大黑蜂的保护,在最后取蜂蛹时保留了一些老蜂和王饼,这样一来,来年本地也就有了外来的大黑蜂。这种大黑蜂的凶猛和喜好攻击其它胡蜂的习性直接导致了云南本土小型胡蜂的消失甚至灭绝。大黑蜂不仅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而且养殖大黑蜂无需管理,不像其它养殖一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养殖大黑蜂,只需迁养后一直看守到取蜂蛹,中间无需任何管理。旺的大黑蜂可以取蜂蛹200斤,甚至更多。一般的也可以发展到60斤左右,弱一点的在40斤左右。按现在市场价格100元一斤算,这中间的利润是相当的可观和诱人。加之大黑蜂的老蜂、蜂饼、蜂盖和蜂尿土都是天然的良药,所以大黑蜂的价格也在一年一年的上涨。景洪市勐腊县的xxx,是一个典型的大黑蜂受益者。每年的4月到6月,他都要开车到国外买大黑蜂到国内销售。在越南、老挝等地,一窝大黑蜂的价格不过区区几百元,经他转手卖给国内养蜂户后,一窝大黑蜂的价格由几百元立马变成了几千元。早期4月、5月的时候,旺的一窝大黑蜂可以卖到四千多元。到了6月,由于大部分喜欢养蜂的人都买到了蜂和伴随着雨季的到来,大黑蜂的价格会随之下降,但都不会少于1500元一窝。几个月下来,xxx就买卖大黑蜂上百窝,从中赚取的利润高达20多万元。与xxx相反的是,思茅的xxx是大黑蜂的散养户,他每年都会在各地养大黑蜂10窝以上,每在一个地方养大黑蜂,他就找一个认识的人帮他看管。xxx养的大黑蜂部分是自己上山找的,有的是他和别人买的。“买大黑蜂太难了,有人通知你有资源的时候容不得半点犹疑,一犹疑马上就被别人买走了”。xxx对今年被人抢走的一窝大黑蜂一直念念不忘,四月中旬时有人告诉他找到一窝大黑蜂,价格3500元,当时他迟疑了一下,结果再打电话问的时候,已经被人买了。“可惜了,如果那窝蜂我买了,绝对是今年普洱地区最旺的蜂!”许多养大黑蜂的人和xxx有着同样的感触:买蜂不易!买蜂不易,养蜂也难。养大黑蜂虽然不用直接喂养和照料,但需要有人看守。大黑蜂因为它的习性使得养蜜蜂和养小型胡蜂的人对它十分痛恨,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大黑蜂毒死,使得养大黑蜂的人遭受损失。除此之外,养大黑蜂也会引来别人的妒忌,不是用药毒死就是像梁上君子一样“拿”走大黑蜂。其次,养大黑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距离人家近的只要有人或动物靠近它就会群起攻击,而且取蜂蛹时稍有不慎就会被蜇。养蜂的这些年,他的大黑蜂被人毒死过,被人偷走过,他自己也被大黑蜂蜇过无数次,每年也会损失几窝大黑蜂,但这些都没有阻止xxx去养大黑蜂,十几年来年年10窝以上,从不间断。只要到每年的9月、10月取蜂蛹的季节,就是他最兴奋的时候了。此时,会有很多人来和他买蜂蛹。他们有的在土里就直接估价付钱,然后再让xxx取蛹,有的是取蛹后论斤购买。不管如何,他的大黑蜂蛹总能卖上好价钱,3000多元买的蜂,可以卖蜂蛹8000多元,一年下来光是卖蜂蛹就会有将近5万元的收入。但是,很多人养大黑蜂和xxx、xxx截然不同,在云南农村的很多地方,他们养大黑蜂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赚人气。他们养大黑蜂全凭兴趣和爱好,平时一起找蜂,一起养蜂,看着满天飞的大黑蜂和飞机般的轰鸣声而倍感快乐。取蜂蛹时,喊上亲戚朋友一起坐下来吃蜂蛹,谈谈谁养的蜂旺,说说哪种蜂好,如若过年一般,欢笑满堂,幸福和快乐挂满脸庞。 说明:文中名字涉及到具体人名,故用xxx,以上全是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海涵并给予指出为谢!
云南普洱今年大黑蜂泛滥 云南今年大黑蜂到处都是,不计其数,以我宁洱为例,以往年都是一个村养一到二窝,今年发展到一个小组养一到二窝。一个山头既然找到三四窝大黑蜂,真是不可思议。前面4月5月的时候很少能看见蜂,现在上山捡菌子不用找都能碰到。不过现在感觉迁养是有点晚了,喜欢养蜂的也都搞到蜂,连找个地儿养蜂也找不到了。上周末,我和我媳妇找到两窝,都愁找不到养的地方,到处养的都是大黑蜂。最后便宜卖了,大的那窝2200元,弱一点的1800元,呵呵,这可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啊。今年,感觉养蜂能旺估计很少。听说我们发现的那地方还有,咂浆的地方还有黑蜂在打架。 可能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无图,信不信由你。如果现在还有想要的和我联系,2000左右,远的你就不用来买了,你也划不来,估计我还能找到几窝的。
周末追蜂,毫无收获 这样的柳树也出浆,还有蜂,不过是花腰蜂,一个就看进洞,觉得没意思。没要,留在山里。哦, 哦 ,有两只大黑蜂呢。瞄来瞄去是朝我们家养的方向去了。不用说,自己养的。这里也有一只,还是朝家里养的那个方向去了,哎,有一窝旺蜂,真的好难找其他蜂了。郁闷。这边走到那边,好远的山呢。到处是浆,却不见蜂,难道没有了?奇怪!看到两只交尾的虫虫,那个……那个……我也想!啊!蜂都被大黑蜂抓了,看见晚了,郁闷。三朵红花,别样的心情,哦嚯嚯……~好不容易看见一窝黑尾,在石头中间挖了半腰深,三米多远,把锄头都挖坏了,却没有找到蜂王和饼子。郁闷了,把夹出来的职蜂都油炸了,发现不好吃。抓到的12只职蜂,可怜你们了,进了我的肚子,可惜了。安息吧,我还是狗残忍的了,在水里泡了你们3分多钟,你们既然还有活着的,阿门,原谅的我的残忍之心。看见黄脚了吗,没有吧,告诉你,其实我也才看见的。其实你——见或者不见,它都在那里!哈哈,老家的杨丝瓜一对一对的,挺好看的呢。这里有三对呢,只是有点歪,哈哈……哎哎……美女一个,那两个虫虫干的那个事情,你懂的!哈哈,油炸老黄蜂。
一个乡内今年最旺的一窝大黑蜂 这是我们昨天晚上关的一窝大黑蜂,7个人找了一天才找到的。不敢说全县第一旺,但敢说这是一个乡内最旺的,原先我们找到的和他们关的,包括他们从江城花3000大洋买来的,也和这窝差远了。如果不出意外,估计到烧的时候可以有个120-150斤了。这窝蜂在这个时候就去抓夜蜂了,好厉害。果然,关出来后饼由草帽般大小,拿了个装啤酒的纸盒饼不能放下去了,只能脱衣服下来包。太给力了。关的时候,一跺脚,职蜂差不多都出来了,只用镊子抓了20只职蜂。在蜂饼上还有三四只幼蜂没有抓进笼,和蜂王留在了一起。遗憾的是没有拍到饱满的封头的,怕蜂王飞起来
云南大黑蜂今年第一窝已找到 今天特别兴奋,经过两天的寻找,找到了第一窝云南大黑蜂,职蜂加蜂王共计16只,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收成,哈哈。
看到胡蜂王咂浆 小弟是云南普洱的,清明节放假期间去巡查了一遍自己挖的诱蜂坑,没有发现一点有蜂入住的迹象,倒是在一棵麻栗树上看见两只胡蜂王(云南大黑蜂)在咂浆,自己一个人看了半天然后去找也没有发现他的窝窝。不过自己认为现在找单王得胡蜂不怎么好,找到了也会影响到胡蜂的成长。以前发现凡是单王的被人发现了以后不久就会不在那个地方或者是死了。 另外,小弟还发现了一只第一批的一只胡蜂,好像是在觅食一般,只是没有时间,没好好的寻找,想着周末再去寻找。去年也就大概这个时候关了一窝,最后烧的60斤,可惜了没有把握好丰满度。小弟不材,以前经常关顾这个地方,但都不敢发言,个个都是大侠。我们这地方落后,没有各位所说的那种养蜂技术,我们这里都是到野外找,找到了1500元大洋左右出售(4月-5月)或者自己迁养。有时候一年在一个山里可以找到10多窝。 可惜了,没有照照片,周末一定去找,赚点开心,挣点小回报,领导不给发年终奖,自己给自己发点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