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原 缘缘原
关注数: 143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2,381 关注贴吧数: 163
小根蒜属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形,外被白色膜质鳞皮,果为蒴果。花期5~8月,果期7~9月。是中药薤白基原之一。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中文学名小根蒜拉丁学名Allium macrostemon别 称菜芝、荞子、小蒜、薤白[1] 界植物界科百合科属葱属种小根蒜分布区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鳞茎圆柱状,具粗壮的根鳞茎外皮白色,膜质,不裂或很少破裂成纤维状。[2] 叶叶条形,扁平,具明显的中脉,近与花葶等长,宽4-10毫米。花葶棱柱状,具2-3纵棱或窄翅,高20-50(-60)厘米,中部粗(1.5-)2-3.5毫米,下部被叶鞘总苞2-3裂,早落伞形花序少花,松散,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2-5倍,顶端常俯垂,基部无小苞片。[2] 花花钟状开展,红紫色至紫色花被片长8-12毫米,先端平截或凹缺,外轮的宽矩圆形,舟状,内轮的卵状矩圆形,比外轮的稍长而狭花丝等长,略长于或等长于花被片,锥形,在最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子房倒卵状球形,顶端有时具6枚角状突起花柱伸出花被。花果期8-10月。 生于耕地杂草中及山地较干燥处,喜凉爽气候条件,在夏季高温期休眠,冬季土壤冻结后小鳞茎在地下越冬。春秋季节生长旺盛 多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贵州、云南、甘肃、江苏等地 食用方法1、鲜菜择洗干净、蘸酱 、做汤、做馅或炒食。本菜叶近于葱。2、腌制成酱菜或咸菜。3、调味。菜谱选编:小根蒜煎鸡蛋原料:小根蒜300g、鸡蛋3个、精盐8g、食油60g、花椒大料粉、料洒适量。做法:小根蒜洗净切碎;鸡蛋打入碗内搅散、加小根蒜末、精盐、花椒大料份、料洒搅匀;锅放油、旺火烧热后倒入鸡蛋菜液、摊成饼状;底面煎好后翻起、两面煎至金黄色即可出锅装盘。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鱼腥草主要生长在中国西南三省阴冷潮湿的山区,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药品名称鱼腥草别 名狗心草、折耳根、狗点耳外文名称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是否处方药非处方药主要适用症肺痈吐脓,痰热喘咳,清热解毒用法用量15~25g不良反应腹泻主要用药禁忌无禁忌剂 型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运动员慎用非慎用是否纳入医保未纳入贮 藏置干燥处性 味辛,微寒,微苦归 经归肺经
苍耳子去脚底肉刺 作者 圆满-金刚某建筑公司总工高氏,与我聊天,叙述其前几年曾在脚底下长肉刺,疼痛、走路困难,看了数家大医院不效,又经人介绍到一诊所使用西药水浸泡,肉刺一下子全脱落,但疼痛得要命,过不了多久,刺又长回来。说明这种药水治标不治因。后来高总旅途中见一地摊摆卖一本偏方书,查看苍耳子能拔之,方法是苍耳子一两酒精浸泡一周后以泡液早晚搽患部。结果不二三天肉刺脱落,自此不再长。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现代教科书多如是说,无任何拔肉刺记载。去刺的功用可见汪昂的《本草备要》苍耳子: "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肢挛痹痛,瘰疬疮疥,遍身瘙痒,去刺,忌猪肉。"可能由于古人叙述功用时用词惜墨如金——过于简洁,后人粗心没留意“去刺”二字吧,故苍耳子的应用范围被缩小了。 与苍耳子的命运一致,海马,现代中医只认得其补肾壮阳功用,而它的“破癥块,消疔肿,平痈疽,催胎产”(《玉楸药解》)的作用恐怕少为人所知和应用。我曾与一小贩聊天,该小贩就讲了一个治大拇指生无名肿毒用海马研末外敷治愈的真实故事。 至于拔刺,现代中医如果见一个人被竹木玻璃铁钉棘刺钉入深部肌肉处的患者,估计99.9%的医生会叫他去看西医做小手术拔出,说不定还要X光定位。实际上,古代中医根本不必手术,药敷即能将异物拔出,其药用一些虫类,如推车虫、花肚鱼、蚱蜢等。我小时候见过父亲有二个成功案例:一例是我父自己被玻璃钉入脚底,由于刺体小而入深,故用针挑挑不出,只好用药敷,当晚感觉患部有一股力不断地往外拔,第二天就不痛了,异物出来了。另一例是邻村一老汉上山砍柴不慎被长棘刺钉入手肘上较厚肌肉处,始时用针挑,越挑刺越往里深入,痛苦难堪,急找我父医治,采取如上办法药敷,同样第二天就将刺拔出来。这二个案例在反中医者看来,肯定会说我吹牛皮,讲神话。然而中医就是这么神,可惜是现代中医只会化学分析,而不会格物致知,将神话捏灭了。 何谓格物致知?举例,木在水中都浮,惟沉香木下沉,古人便推知沉香其物性是下降,用于降气,治心胃气胀憋闷等病。上述推车虫,该虫善挖洞推土——虫类中的推土机,物性是将里面的东西推出外面,所以能拔刺。多么有趣,在造物主前,任何化学分析均不如这朴素格物致知的方法反映物性本来! 故以愚见,现代中医学校的教科书应该付之一炬,中医学子不可以不读古籍,那里面很多精华值得大家学习,发扬光大。我看现代许多名老中医的书,其实一些用药经验(多是较生僻的)早已载于古著之中,但他们声称是自己发明。过去阅读面窄时我还真的以为他们能耐就是比其他中医大,但当我广泛涉猎古籍后,便发觉那些名医也是欺世盗名。
香椿和臭椿的区别 用鼻子闻啊 香椿是香的 臭椿是臭的 用手触摸也可以感觉出来 臭椿叶子触感是毛茸茸的感觉 香椿摸起来手感较硬 春暖花开的季节,嫩绿的香椿芽令你家的餐桌满屋飘香。使人在满足了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摄取了更多的微量营养素。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据营养学分析,每100克香椿中含蛋白质9.8克(居群蔬之冠),钙143毫克,维生素C115毫克(仅次于辣椒),磷135毫克,胡萝卜素1.36毫克,核黄素1.50毫克,铁4.5毫克,粗纤维1.56克。它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 和生活中许多事情一样,香椿带给人们美好,同时也有臭椿的鱼目混珠。今天,我们特邀我国食疗养生专家翁维健教授撰文,让读者对其增加辨别能力。 在春天蔬菜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可能又想起吃香椿来。俗话说:“房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断。”元代有一首“林庭椿赋”开头便说:“燕山之阳,南冥之滨有大木焉,其名曰椿……”看来,从下个结沦:“今,子之言,大而无用。” 您可能说,我没见到树,而是在市场上买香椿吃,那还有什么方法能鉴别香椿或臭椿呢。我们说,就是从叶子的外观上也能鉴别出香椿或是臭椿来。 香椿叶根部是浅绿色,叶梢部是黄褐色;而臭椿叶根部是深绿色,叶梢部是灰绿色。另外,香椿叶的边缘有稀疏锯齿;而臭椿叶则没有。此外,更大的一个特点是香椿每一枝叶片数目总是双数。比如,六对、七对、八对等。而臭椿每一枝叶片数目则是单数,它总是在几对之外,上端再多长出一片来,形成六对半、七对半、八对半等。 另外,从气味上也能鉴别出香椿和臭椿来。您可以拿一片叶子用手一搓,用鼻子闻闻是什么味儿。如果是清古到今,在北京地区的山野,房前屋后常可见到这种树木。 当清明前后,椿树芽随风飘来阵阵香气的时候,就好像在告诉人们:“快来采我吧,保准让你一饱口福。”可话又说回来,自古以来还有一种植物叫“樗”,俗称臭椿的树木。它貌似香椿然而气味怪异,令人难以接受。如果您来采摘或在市场购买香椿叶芽时,不辨真假,不识货色,把臭椿当成香椿那保准叫您倒胃口。 如何鉴别香椿与臭椿,看来不仅是中医学者,也是美食家的事吧。香椿与臭椿都是多年生乔木,但不是一个科属。前者属于楝科;而后者属于苦木科。因此二者在外形长相方面虽相似,但仍有差别。 香椿树高大,挺直,质地坚实,细腻。古代多用椿木来制作车辕、乐器和家具什么的,堪称上等木料。而臭椿可就不行了。它生来矮小不说,还七扭八歪,质地疏松粗糙不成材。庄子曾描述过这种树。他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匠者不顾……”最后,庄子给臭椿香味儿,就是香椿;如果浊臭刺鼻,就像药肥皂味儿,那可就是臭椿了。 中药文献记载,臭椿有“小毒”,只供煎汤外洗使用。看来吃了臭椿叶虽无大碍,但最好还是不吃为好。 香椿叶,自古以来一直作为上好的蔬菜和中药来使用,具有健胃、行气、利湿和解毒功效,常用它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防止食物中毒,还具有化湿气,利小便作用。现代常应用香椿芳香化湿解毒,来防治肠胃炎、尿道感染以及湿疹、痤疮等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当春天来临的时节,您采来或买来香椿芽叶可以烹调成几道春菜,像凉拌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和炸香椿面食什么的来招待亲友,那一定很受欢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