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发展吧☞👀 冷寒冰lunar
美好中卫,美好家园,欢迎加入中卫发展吧
关注数: 86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2,887 关注贴吧数: 72
我市建立环境指标定期发布制度 目前,空气质量、水质安全等环境问题已成为老百姓最为关心与关注的问题之一。“建立环境监测指标信息定期发布公告制度,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被列为2014年我市确定的15件民生实事之一,我市环保部门从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与建立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制度两方面提高百姓对环境质量的知晓度。   为此,我市环保部门今年向自治区争取环保专项资金350万元,新增了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采样、分析系统;更换了原老三参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分析系统,并对原有的空气子站进行了更新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为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   我市还制定了《中卫市环境监测指标信息定期发布公告制度》,建成并投入运行沙坡头区3个PM2.5、1个PM10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每日通过中卫新闻传媒中心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向广大市民播报当日沙坡头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监测指标由3个参数增至6个参数;建立了黄河中卫断面水质周报制度,每周在《中卫日报》发布黄河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水质状况,监测水温、PH值、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浊度、溶解氧7个参数;各类报告中涉及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噪声等相关内容的,每月以简讯的形式将当月沙坡头区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概况发布于《中卫日报》和中卫市政府网站;建立了环境质量报告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制度,较好地发挥了监测信息服务于环境管理和公众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   市环境保护局副调研员袁波说,这样做是让广大群众能够具体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让市民心中对环境指标信息如明镜一样清晰明白。另外,2015年,我市还将增加中宁县、海原县环境空气质量的日报内容,将完整播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来看看2015年中卫市要干点啥 本报讯在29日召开的中卫市委第三届五次全会上,该市2015年的民生工作思路逐渐明晰,将实施扶贫工程、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提高社保金等多项惠民工程。 2014年,中卫市新增财力的70%、压减公用经费的5%全部用于改善民生,中卫市区公交全覆盖、中小学冬季取暖资金财政支付、老旧小区改造等15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以中阿科技大学为办学目标,先行创办的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目标,并成功迎来了该校的第一批新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公租房、廉租房并轨管理,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7823套,加大公租房的审批、复核力度,一些超标户被公示后及时清除,一批困难家庭也因此圆了住房梦。 2015年,民生工作依旧是中卫市的工作重点。该市将加快26个乡镇85个重点村的扶贫工程建设,启动中阿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完善乡村医疗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1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外墙节能保温改造工程建设,同时,全力解决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并通过扩大中卫市社保覆盖面和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等进一步完善其社会保障体系。 另外,明年,该市继续加快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沙坡头水镇、腾格里湖湿地旅游度假区提质扩容,高庙周边环境治理,光伏沙漠明珠等项目建设。完善云计算产业园的基础设施,优化其功能布局,推进亚马逊AWS、云创公司两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加快干武铁路增建二线建设,推进包兰铁路扩能改造以及中卫火车站迁建、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等项目的建设。
2014:中卫记忆(全市经济建设重点报道大盘点)   2014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和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任务,中卫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正确决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自治区对中卫产业发展定位要求,扎实推进“四主一化”,突出优势调结构,立足实际转方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年来,西部云基地新一代数据中心开工建设,成功引进中国物流集团、中陕物流集团建设中卫、中宁两个现代综合物流园,枸杞、硒砂瓜等优势特色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一些科技含量高、技术支撑力强的新型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中卫,这块神奇的土地活力迸发,正阔步前行在改革发展的金光大道上,实施着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中卫铁路运输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机遇———   兰铁为我市“量身定制”“3213”战略   9月12日,在对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和铁路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及城市特色等进行调研后,兰州铁路局局长王峰和他带领的决策团队,专门为我市铁路运输业发展“量身定制”了“3213”发展战略,并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卫经济社会发展。此举,将加速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现代物流业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王峰就“3213”战略作了详细的介绍。“3”是指以沙坡头区迎水桥为中心,每天开行3条快运环线,打造西部货物快运中心;以沙坡头区镇罗为中心,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左右的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以集装箱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制造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打造现代化物流中心;以迁址新建的中卫火车站为中心,统筹规划发展商贸、金融、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商业圈”,打造现代化客运中心。“2”是加快银兰线、太中银线增建二线步伐,时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时,开通银川—中卫—太原和银川—中卫—兰州动车,打造两条快速铁路通道。“1”是以西部地区沙漠、绿洲、戈壁、湿地为主要产品,开通到沙坡头、沙湖、崆峒山等主要旅游景点的文化观光旅游列车,打造一条全国前所未有的西部特色原生态旅游通道。“3”是以沙坡头治沙博物馆为主,打造治沙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沙坡头漂流、滑翔、滑沙等特色旅游产品为主,打造沙坡头特色旅游基地;以沙坡头旅游新镇为主,培育核心区、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休闲旅游城。   (《中卫日报》2014年9月16日一版报道)   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3亿元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紧紧围绕“1050”工作任务,研究制订了“五定”方案和“2211”工作要求。8月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93.7亿元,增长0.3%。5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46个,开工率92%,完成投资133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76%。其中,沙坡头区30个重点项目开工27个,中宁县10个、海原县8个重点项目均全部开工,海兴开发区2个重点项目开工1个。   目前,二干渠改线、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十里水街、紫光一期5万吨蛋氨酸等10个项目已基本建成。云基地数据中心、中电投热电联产、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等32个项目进展顺利。   (《中卫日报》2014年9月30日一版报道)   4·28市庆日十个项目集中开工   4月28日,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西部云基地云数据中心等10个项目在中卫工业园区集中开工。   当日,中阿科技大学暨教育园区项目,宁夏金银岛大宗商品交易所项目,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项目,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中卫智慧产业城项目,北京梅泰诺股份公司智慧通信产业项目,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300MWP光伏电站及300MWP光伏组件项目等十个项目集中开工。   马廷礼在开工仪式上说,这十个项目开工标志着中卫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现代物流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实现中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中卫日报》2014年4月29日一版报道)   中卫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   日前,2014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大会暨IDC产品展示与资源洽谈交易大会(简称DCIC 2014)在京召开,中卫市脱颖而出,荣获“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之一。   DCIC是针对数据中心领域专业听众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会议,也是业界唯一专注数据中心高端用户与决策人群的专业盛会。该会议被称为是数据行业的“两会”。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推荐材料,组织专家进行了评议审查,确定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分别为贵州省贵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中卫日报》2014年4月17日一版报道)   5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项目蓄势待发   日前,沙坡头区5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区土地流转基本完成,分别由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和项目区各村、各村委会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2014年,我市将依托自治区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建设项目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在沙坡头区建设5万亩高效节水示范项目,涉及东园、宣和、镇罗等7镇33个村10917户农户。目前,项目区土地流转已基本完成。计划种植供港蔬菜1.19万亩、制种玉米0.71万亩、青贮玉米1.1万亩,大田玉米及其他2万亩。   (详见《中卫日报》2014年2月28日一版)   7月4日至6日,中国西部(银川)房·车博览会中卫分会场暨中卫首届房车生活文化节在市区五馆一中心及应理南街成功举办。展会共展出40多个知名汽车品牌的数百辆汽车,同时有10多家房产公司也在展会上推出各自开发的各类商住楼盘。   中卫首届房车生活文化节开展的3天时间里,共吸引来周边观展群众数万人次。汽车首日销售额达217万元,3天销售额1344.56万元。3天时间里共达成楼盘销售意向数万平方米。
宁夏宝路通公司向宁大中卫校区捐助50万元   12月25日,市公益慈善基金会、宁夏宝路通市政集团公司向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捐赠图书及设备仪式在市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宁夏宝路通市政集团公司向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捐赠50万元,用于购置图书及设备。市委常委、副市长、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管委会主任刘向兵向市公益慈善基金会、宁夏宝路通市政集团公司赠送了牌匾。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市公益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长张武出席捐赠仪式。   据了解,今年8月份,宁夏宝路通市政集团公司了解到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缺少图书及设备的情况后,慷慨解囊,捐助50万元,通过市公益慈善基金会购置了图书及设备。   宁夏宝路通市政集团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近年来主要在区内各城市承接政府项目工程,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该公司先后荣获中卫市“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大学生先进集体、爱心助学先进单位、宁夏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刘向兵希望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的每位学生都要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学习钻研课程,用刻苦学习的方式把感恩的心变为感恩的行动。   当日,宁夏大学中卫校区还举行了“感恩青春季”迎新年文艺晚会,与会市领导与该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文艺演出。
我市与北京牡丹电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首页->首页中卫新闻   12月26日,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委常委、副市长万新恒,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家彬出席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管委会主任刘向兵代表我市与王家彬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在中卫西部云基地建设牡丹大数据中心,并享受中卫西部云基地对所有云基地投资者提供的优惠政策;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卫大麦地岩画保护项目提供包括数据编辑、数据检索、数据查询等技术支持,并在其北京的数字文化体验中心不定期进行大麦地岩画展览展示,市政府积极协助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沙坡头旅游集散中心沙漠博物馆及数码创意部分项目,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文化创意、数字显示等技术支持。同时,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支持。   王家彬表示,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将积极与中卫市开展包括教育、旅游、文化保护在内的多方面合作。   万新恒说,此次战略合作应积极对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数据存储基地建设等相关国家战略,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在校企合作中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
估算总投资4.5亿元  黄河航道银川段项目通过审批   估算总投资4.5亿元   黄河航道银川段项目通过审批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鲍淑玲)12月15日,记者从银川市海事局获悉,黄河航道银川段建设项目通过自治区发改委、交通厅审批。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前期的招投标工作。此航道的建设是继银川市建设黄河金岸、滨河新区后的又一重大项目,将有力地带动银川旅游尤其是滨河新区旅游景点的建设,将滨河新区8家景区全部串联起来。3年后,游客将乘船观赏黄河两岸塞上江南美景。   据悉,此次黄河航道银川段一期开工建设航道项目估算总投资45059万元,建设期限3年。项目起自叶盛黄河公路大桥,止于贺兰溜山头渡口北7公里处,航道全长85公里,主要新建10处码头,其中包括海事搜救中心1处、4个航标工作船码头以及4个客运码头。同时还将对23处险滩进行整治。航段整治滩险23处,配备航标220座,路柱灯16组,桥涵标4对;建设航道维护基地2个及其它附属设施。   据了解,黄河航道银川段一期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建设叶盛黄河大桥至黄沙古渡景区段,全长55公里,航道尺度为1.3米(水深)×22米(航宽)×270米(最小弯曲半径),最高通航水位标准为十年一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太中银铁路桥至黄沙古渡风景区段的航道整治工程,及航标、航道维护等配套工程;同时,建设银川港务中心码头8个配套码头及其站房、港务服务中心等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4042.99万元。二期工程建设黄沙古渡至贺兰溜山头渡口7公里处。黄河银川段航运工程建设对促进银川滨河新区发展,打造“黄河金岸”,推进黄河银川段水上旅游事业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市获“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 8月16日,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典礼在北京举行,我市从全国294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为最高等级,在中国城市慈善百强榜中位居第29位。在以“开启善时代”为主题的慈善论坛上,副市长王小成应邀作了题为“积极构建现代大慈善格局、奋力打造首善之地”的演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城一园一策一体系”的创建思路,把创建慈善城市作为“造福广大群众、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城市社会事业,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的重要内容,举慈善旗,打慈善牌,以慈善事业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探索并创新性地开启了一条慈善扶贫、慈善兴业、慈善富民、慈善建市并举的慈善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路子,营造了良好城市慈善氛围,初步形成了“大慈善格局”。   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定工作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4个县级以上城市进行了评定,最终109个城市入选慈善百强榜。“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我国目前衡量一个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检测和科学评价最权威的数值结论,包括社会捐赠、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经济贡献、政府支持、慈善文化六大指标体系,由民政部每两年评选一次。
沙坡头区新增5条公交线路即将运营 日前,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加快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使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快捷的出行服务,促进城市公交运营管理现代化,沙坡头区在已开通两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新增 5 条公交线路。目前,新增公交线路经营权招标工作已完成。    据了解,沙坡头区目前已有公交线路为公交 1 路、公交 2 路,即将开通公交 3 路、公交 4 路、公交 5 路、公交 6 路、公交 7 路 5 条新增线路,实现沙坡头区公交线路全覆盖。其中,公交 3 路将以环型线双向对开,起止点为市民政局,途经滨河南路、鼓楼南街、机场大道等,设置往返站点 64 个,全长 20.9 公里,单程运行 60 分钟,每 6 分钟一班,配备公交车 20 辆;公交 4 路为环型线双向对开,计划设置往返站点 50 个,全长 13.3 公里,单程运行 40 分钟,每 6 分钟一班,配备公交车 18 辆;公交 5 路为环型线双向对开,设置往返站点 94 个,全长 48 公里,单程运行 120 分钟,每 10 分钟一班,配备公交车 16 辆;公交 6 路起止点为市区香山公园北侧,设置往返点 42 个,全长 12.9 公里,单程运行 40 分钟,每 5 分钟一班,配备公交车 14 辆;公交 7 路双向对开,起止点为中卫汽车客运总站,全长 15.2 公里,单程运行 45 分钟,每 6 分钟一班,配备公交车 12 辆。    市交通运输局于 6 月 16 日发布中卫市新增公交线路经营权招标公告, 7 月 7 日,中卫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正式中标,中标单位将与市交通运输局正式签订合同,开始经营。
徐力群对海原县及海兴开发区今后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7月9日,市长徐力群深入海原县及海兴开发区办公,对海原县及海兴开发区今后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充分发挥两大优势,坚持五措并举,把海原县打造成黄土高原最美丽的县城,把海兴开发区打造成宁夏最大的清真产品加工基地。   “两大优势”:后发优势和潜在优势。后发优势是:海原县老县城基本未经改造,还是一张“白纸”,新规划的14平方公里城区完全可以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手段来打造;海兴开发区是宁夏南部山区起点最高、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最好的开发区,完全能够“后来者居上”。潜在优势为: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基地、土地资源丰富、穆斯林文化浓厚、劳动力资源充足及可利用的潜在财力较多等。   “五措并举”:给予特别政策。研究制定土地、税收、财政、金融等系列扶持政策,把海原县、海兴开发区打造成中卫的“特区”,形成加快发展的“政策洼地”。锁定优势产业。南华山是半阴湿地区,要突出发展林业,大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积极推进碳汇交易;重点发展草畜、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培育面向阿拉伯国家的薯片、亚麻籽油等清真产品加工业。定位县区功能。海原县要重点发展服务业,做好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基地建设,打造宜居休闲县城。海兴开发区要重点发展清真产品轻工产业。控制县区规划。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县城规划,科学界定环境承载能力和人口规模,不盲目扩张,通过严格控制规划,把人口和产业向新区集中。建立偿贷基金。从2015年开始,基数按2900万元安排,逐年累加,至2030年可积累偿贷基金41亿元,使发展有投资保障、融资有信用保障、还款有资金保障。徐力群强调,只要我们坚持目标不动摇,一以贯之,日积月累,用心每个局部,做好每个项目,建设精品工程,就一定能实现把海原县打造成黄土高原上最美丽的县城,把海兴开发区打造成宁夏最大的清真产品加工基地的宏伟目标。   徐力群对海原县及海兴开发区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与半年前相比,海原县和海兴开发区变化很大,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均走在了全市前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快速推进的喜人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海原县党政班子“领导有方,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推进有效,成效明显”。徐力群指出,山区工作基础弱、条件差、难度大,与川区相比,往往事倍功半,能在山区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奉献。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海原县及海兴开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表示慰问和感谢。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周明新一起现场办公并主持座谈会,市委常委、海原县委书记、海兴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金生平等陪同。
车节:繁荣地方经济的一面旗帜 中国西部(银川)房·车博览会中卫分会场暨中卫首届房车生活文化节7月6日圆满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房车节期间,仅车辆销售方面,就有1000多名市民登记了购车意向,其中成交总额1344万余元。作为本土规模最大的首届房车节,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刺激了市民的消费欲望,对中卫房市、车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活跃市场、方便消费者和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然成为繁荣地方第三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中卫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沿黄滨河城市带“最宜居、最宜业、最具特色美”城市正在形成。但长期以来,中卫市没有属于自己的房车博览活动。中卫首届房车生活文化节的举办,旨在以楼市、车市为切入点,为我市百姓献上一份高品位、高档次的房车盛宴。房车节期间,共展出40多个知名汽车品牌的数百辆汽车和10多家房产公司的各类商住楼盘。3天时间里,房车节共吸引来周边观展群众数万人次,汽车首日销售额达217万元,3天销售额达1344.56万元,3天时间里共达成楼盘销售意向数万平方米。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单,必将有力带动中卫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随着开放中卫、富裕中卫、和谐中卫、美丽中卫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实,中卫房地产和汽车市场迫切要求通过会展这个平台展示品牌,刺激消费,促进销售,加快发展。而百姓需要通过会展这个平台了解产品,方便选择,理性消费。顺应这个新趋势,以“开放拓展经济,创新引领生活”为主题的中卫首届房车生活文化节成功举办,达到了“展示魅力、引导消费、弘扬文化、繁荣经济”的预期目的。   会展经济和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并称为21世纪“三大无烟产业”。现代会展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拥有巨大生机和发展潜力,它已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实力和形象的竞争。专家预测,国际上博览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那么相关的社会收入则为9。本次房车节期间1344万余元的成交额,只是“1”,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让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让这个“1”不断变大,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