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懂的幸福💯 心懂的幸福
关注数: 639 粉丝数: 824 发帖数: 35,074 关注贴吧数: 102
【菊花·史话】 菊花,“菊”字也写作“鞠”。“鞠”是“掬”的本字。又名鞠、菊华、节华、黄花、秋菊、傅延年、更生、金蕊、阴成、女茎、女华、帝女花、九华等。菊花原产于我国中部河南等地,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时期。 菊花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了 蘜(jú),治蘠也。——《尔雅·释草》,鞠即为菊花。孔子著的《礼记、月 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花”记载。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山海经》亦说“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等。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菊花经过人工栽培,由野生变为家菊。最早栽种菊花的记载见于南朝盛弘之《荆州记》:“郦县有菊水,太尉胡广久患风赢,恒饮此水,疾遂愈。此菊甘美,后广收此菊实,种之京师,处处传植。”,如果此处记载属实,那么,中国育菊第一人当属东汉人胡广。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 茶菊,菊花之一种也。《花镜》云:“一种单叶紫茎、开黄白小花、气味甘甜者,名茶菊。虽不足观,泡茶入药所必需。”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 菊花茶,是一种掺茶菊花于茶制作而成者,香气扑鼻。唐代的菊花茶,以茶菊人茶。 皎然与陆羽为忘年至交,重阳佳节,皎然与陆羽饮茶,遂赋《九日与陆处土羽饮茶》诗云:“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是古代关于菊花茶的最早记录。 陆处士羽(773—804),字鸿渐、季疵,号竟陵子。唐复州竟陵(今属湖北)人。安史之乱时,避乱于江苏湖州,与诗僧皎然结为忘年之交,于江南浙江等地考察茶事,著中国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被后世尊为“茶圣”、“茶神”。 据北宋的《宣和画谱》记载,晚唐画家滕昌佑入蜀,在住宅旁栽植菊花,因此颇得菊花的形状与特征,所画《寒菊图》等,“宛有生意,笔迹轻利,敷彩鲜泽”。这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绘画史最早的有关画菊的明确记载。只是可惜,作品无传。 宋徽宗崇宁甲申年间,刘蒙泉所著的《刘氏菊谱》(110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世界第一部菊花专著。宋出现了《菊谱》、《百集菊谱》等。 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未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 广东小榄是“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清乾隆元年遂有赛菊之举。据《香山县志》记载,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菊艺作品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称为“菊试”。 我国最早发行的“菊花”邮票,是在1958年发行的“普通花卉图”邮票中,这套邮票由孙传哲设计,共三枚,分别为牡丹、荷花和菊花,这也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花卉邮票。其中的“菊花”面值为五分,邮票图案以白色作为底衬,素雅大方,展示了傲霜竞放的菊花形象。
菊花·品种分类 菊科是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共有1000多个属25000多种,所以广义的菊花有25000多种;人们一般所说的菊花是指菊科菊属植物中的人工培育的园艺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 依花径大小分类:花朵直径在18厘米以上,称为大菊;花径在6-18厘米之间的称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称小菊,属满天星型。 依开花季节分类:分为夏菊、秋菊和寒菊。 依花型分类:菊花的头状花序,因其舌状花的排列形式不同,构成不同的花型。主要有单瓣型、卷散型、舞环型、球型、莲座型、龙爪型、托桂型、垂珠型、垂丝型、毛刺型等。 菊花按应用方式应用分类:分为多头菊、标本菊、立菊、悬崖菊、高接菊、扎菊、花坛菊等。 依光周期反应分类:依开花早晚,把品种分成早、中、晚三个类型。按反应类群则分成6-15周品种,即指从开始短日照处理,到开花所需周数。广东大面积栽培的切花菊品种有“黄秀菊”、“舌黄”、“金黄”、“台红”、“大白莲”等, 依花色分类:根据菊花的色泽进行分类,分为白菊、黄se菊、红菊、橙菊、青色菊、赫色菊、紫菊、绿菊又称绿荷、墨菊即为紫黑色的一类菊花。 依菊花舌状花的瓣形分类:分为平瓣、宽瓣、爪瓣、筒瓣、针瓣、丝瓣、钩瓣、扭瓣等。 常见的菊花种类: 墨牡丹:颜色通常为红色,如同牡丹一般大气典雅。 白牡丹:洁白无瑕,似仙子一般。 瑶台玉凤:是珍惜菊花。白色花瓣层层包裹着黄色花心,有一种雍容的美感。 仙灵芝:花瓣纤细,尾部呈橙黄色。 天鹅舞:菊花花瓣一部分向内,一部分向外,如同一只起舞的天鹅。 我国园艺界普遍采用的是依花的舌瓣瓣形和花形来分类的方法。共分5类30型。 一,平瓣类(共6型) 宽带型 舌状花宽平瓣1~2轮。平展直伸或带状下垂。盘状花正常,外露。如“帅旗”。 荷花型 舌状花平瓣3~6轮,含抱。盘状花正常盛开时外露。如“太液池荷”。 芍药型 舌状花平瓣多轮,内外轮近乎等长。外轮瓣直出,内轮瓣向心内抱。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或微露。如“绿牡丹”。 平盘型 舌状花多轮至重轮,直狭平展斜出,外轮瓣长,而中、内轮瓣层层缩短,全花顶部稍平如盘状,心花正常,盛开时半露到不露。如“红旗”。 翻卷型 舌状花平瓣多轮,间或有狭匙瓣,外翻内卷。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或微露。如“永寿墨”。 叠球型 舌状花平瓣多轮,外瓣是有匙瓣或管瓣,内轮排列紧密整齐、鳞次栉比呈球形,或疏松呈半圆形,内抱或乱抱。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如“西厢待月”。 二,匙瓣类(共6型) 匙荷型 边花1~3轮,拱状匙瓣。全花整齐顶平或略呈球状,心花正常或稀少、露心。如“墨麒麟”。 雀舌型 舌状花多轮至重轮,外轮狭匙瓣直伸,瓣端匙口的底部扩大,端尖形如雀舌。心花发达或稀少。如“金雀”。 蜂窝型 舌状花多轮,短匙瓣,全花呈球形,短小诸瓣近直立,排列整齐,露出瓣口如铃口状,全形如蜂窝。如“白银雪球”。 莲座型 舌状花匙瓣多轮,外轮长、内轮短,内抱呈莲座形。盘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外露或微露。如“太真含笑”。 卷散型 舌状花多轮,多为狭长匙瓣或狭平瓣,内轮卷曲,内抱或散抱,外轮长而飘垂,总为外卷内散。盛开时盘状花外露或微露。如“平沙落雁”。 匙球型 舌状花匙瓣,间有平瓣,多轮,排列整齐,花瓣内曲,合抱呈球形或外轮下垂。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如“仙露蟠桃”。 三,管瓣类(共11型) 单管型 舌状花1~3轮,中粗直管,间或有钩拱匙瓣。四出辐射如光线状。心花发达,显著,或内有轮短曲瓣,如颈饰。如“月明星稀”。 翎管型 舌状花管瓣多轮,中管直伸,内外轮近等长,盘状花稀少或缺如。如“黄香梨”。 管盘型  舌状花中管瓣多轮,外轮长、直伸,内轮短、内曲盘状。盘状花稀少。如“旭日东升”。 松针型 舌状花管瓣多轮,管细长,直射,盘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如“白松针”。 疏管型 舌状花管瓣,中直管多轮,疏松,内外轮近等长,盘状花稀少。如“千尺飞流”。 管球型 舌状花中管瓣,多轮,弯曲多封头,旋抱呈球型。盘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如“黄夔龙”。 丝发型 舌状花管瓣,细管,长而下垂,盘状花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外露。如“十丈珠帘”。 飞舞型 舌状花管瓣、疏松,外轮长飘垂,内轮渐短、内抱。如“朱砂夔龙”。 钩环型 舌状花管瓣,间有匙瓣、平瓣,多轮,尖端弯曲呈环状,内抱或乱抱,外轮下垂。盘状花显著,盛开时外露或微露。如“碧玉钩盘”。 贯珠型 舌状花管瓣,细管尖端卷曲珠状,外轮长、平伸或下垂,内轮短。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如“珠落玉盘”。 针管型 舌状花多轮,主为细钩管,四出直伸或下垂。花心稀少或缺如。盛开时不露心。如“阳炎”。 四,桂瓣类(共4型) 平桂型 舌状花平瓣,1~2轮,盘状花显著管状。如“银盘托桂”。 匙桂型 舌状花匙瓣,1~2轮。盘状花显著,星管状。如“雀舌托桂”。 管桂型 舌状花管瓣,1~2轮。盘状花显著,星管状。如“蟾宫桂色”。 全桂型 全部花瓣为桂瓣。 五,畸瓣类(共3型) 龙爪型 舌状花管瓣,间有平瓣,尖端破裂呈龙爪状。盘状花稀少或显著。如“千手观音”。 毛刺型 舌状花为平瓣、匙瓣或管瓣,1至多轮,瓣上附有毛刺。盘状花稀少或显著。如“麻姑献瑞”。 剪绒型 瓣短宽,尖端开裂。如“黄剪绒”。 菊花的品种繁多,变异也很大。新品种不断出现。虽然菊花的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统一,但尚在研讨探索中,在进行菊花的系统分类工作时,必然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因看法不一致或因有的品种介于两种类型之间(中间类型),以致归属不一等。这也不必强求一致,可暂并入接近的类型,以待进一步研究。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