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小妞儿 迅小妞儿
关注数: 1 粉丝数: 30 发帖数: 1,267 关注贴吧数: 2
【Our Part】周迅:越熟龄,越清新 中国女星不乏国际亮相,然而此番在巴黎时装周上与香奈儿亲密牵手的周迅,着实以“清新拨千斤”之势(再度)惊艳花都。对于各种盛赞,周迅报以谦逊与感谢;她笑道自己“36岁比30岁时更简单”,因为那些无以替代的经历,成就了内心的强大而干净。请笃信,女人的状态写在脸上;不为时光羁绊、率性绽放的微笑,是比炫耀与争宠更大的胜利。 “妆”点解读   周迅打趣说,相较敢型敢秀的新生代女星、嫩模,自己“像是素人”,那种“眼睛有星星”的夸张妆容和表情,“我可以自拍时装可爱,但在人前真是学不来”。也正因这份真实,以及近似自省的沉淀,令她酝酿出不可复制的质感之美。此番作为香奈儿的时装周座上宾,周迅的“金属调精灵妆”赢得赞美一片:自然、清减却闪闪发光,怎样才能实现?打造此款妆容的著名彩妆师Yooyo为你解读——   底妆:为凸显周迅的气质美,轻透底妆当然是首选。上妆前半小时做个保湿面膜,奠定肌肤饱水基础,就会有健康光泽由肌底透出来。在使用饰底乳适当修正肤色后,选择香奈儿Pro Lumière粉底液为肌肤打底,水润粉底质地能很好地折射光线,面部的立体紧致感自然获得。   眼妆:周迅是前卫与内敛的综合体,千篇一律的洋娃娃眼妆只会掩盖她的个性光芒。眼影选用具有高级质感的慕斯眼影膏,注重上下眼褶和眼尾的晕染,自然渐层的金银色系突显精灵气质;睫毛强调自然浓密而非过分纤长,令周迅原本略圆的眼型更有时尚感。   唇妆:周迅的唇形非常性感,鲜明的M形唇峰尤其突显灵气。完全无须描绘唇线,直接涂抹丝绒质感的玫瑰色唇膏,由双唇内侧涂抹并晕开,再在唇中点上晶亮唇蜜,色度减半、丰润度和时髦度升级,美唇魔法满分。 护肤特选   身为江南女子的周迅,久居干燥多风的北京,对抗干燥是她的护肤第一要诣。尤其是步入30岁以后,肌肤含水量节节下退,“上妆前一定要用高滋润度的妆前乳”就是周迅提供给轻**们的保湿小技巧。对于夜间保养,肌肤之钥的La Crème乳霜是周迅的挚爱法宝,浓稠滋养的质地趁肌肤修护的黄金时段唤醒肌肤活力,即使拍戏熬夜,隔天肌肤依旧有光泽。周迅尤其强调“肌肤断食小撇步”:每个月至少拨出一周或十天时间,什么护肤品都不擦,肌肤就能有机会进行自我调试,恢复年轻、健康的吸收力。
【Our Part】《听风者》上海开机 梁朝伟周迅二度联手 梁朝伟、周迅二度联手 在片中谈情兼斗智斗勇 看过小说《暗算》的读者都知道,小说由5个独立故事组成,而《听风者》正是改编自《暗算》的第一个故事《听风》。故事的主线并不复杂,一个盲人“听风者”,帮助侦听局窃听敌人的军事情报。为了不让自己的特殊听力消失,他甚至在自己恢复视力后又刺瞎了自己的眼睛。 从当年的《无间道》系列到如今大卖的《窃听风云》系列,麦兆辉与庄文强这一编导组合在警匪、枪战、窃听题材方面可谓轻车熟路、如鱼得水。而这次的故事,关键词同样是窃听、情报和潜伏。制作方似乎相当有底气,之前无论是筹备、开机都没有大张旗鼓做宣传。男女主演目前已敲定梁朝伟和周迅。这也是两人继《大魔术师》之后再度联手。 虽然和梁朝伟还没有深入接触,但梁朝伟对小说的喜爱让麦家很得意,“听说他先看了小说,很喜欢,剧本才出来三分之二,他就决定接演了。”事实上,梁朝伟在《色戒》之后,就再没接演谍战剧了。这次他甚至不惜放弃“电眼”,在《东邪西毒 》、《地下铁》后再度饰演盲人。 至于女一号周迅,由于此前合作过电影《风声》,麦家已经很熟络了,评价起来也不吝溢美之词:“她呀,就是个天才演员,就像一只绩优股,而且还在不断走高,谁都不知道她的顶峰会在哪里。” 早早预订明年暑期档 演技、特技都是杀手锏 或许是自己的作品和影视剧频频“联姻”,麦家对影视剧市场以及受众口味的“把脉”都已经相当精道。 在麦家眼里是良莠不齐谍战电影比谍战剧难度更大,“虽然国产的谍战电影不多,但在国际上已经是个大家族,《007》、《碟中谍》、《谍影重重》、《玫瑰陷阱》都是经典系列。类型电影有一批类型观众,他们的口味已经很刁了,不是靠几个场面、一点噱头就可以糊弄的。这对创作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必须站在国际高度,而不是自家门口。” 所以此前《风声》宣传时主打“酷刑牌”,但其实小说是没有什么酷刑,“酷刑是高群书导演为了电影的画面震撼力而加上去的东西,并非我的创作。”这样的博眼球方式在麦家看来并不算高明,“聪明的观众都知道,在内地的电影审片制度下,电影能出位到哪里去。这次《听风者》就不用了,光主创加主演4张名片,就足够抢眼了。” 但投资方显然不满足于此。“设计窃听设备的道具以及后期特技,都会很给力。”浙江金球影业总经理汤震说。 未出炉就有了“好卖相”,片方更是早早预订于明年暑期档或“十一档”,不惧与甄子丹主演的《大闹天宫》、周星驰导演的《大话西游》、刘镇伟的新片《血滴子》甚至是好莱坞大片《蜘蛛侠》展开PK。(记者/徐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