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火虫小管家 颖火虫小管家
倾我所能,全心为颖
关注数: 9 粉丝数: 823 发帖数: 7,221 关注贴吧数: 15
【如颖随行】211223#赵丽颖# 分享来自业内人士对赵丽颖演技评价 “【关于表演逻辑】 这篇文章想写两天了,主要是我这记忆一直没想起来哪一段戏“既有潜台词又有反差表演的呈现了”,今天想到了,所以补充一笔。 这篇文章缘起呢是这条长微博http://t.cn/A6xrnyNY。主要是我也没想到,我只是追完了谁是凶手夸了两句赵丽颖,然后这篇稿子就变成了——“我在给赵丽颖演技洗” 第一,赵的演技不用我洗,第二,表演逻辑就是专业领域范畴要求的基本行为逻辑。 但是你既然说我是为了赵的演技洗的文章,那么我就必须把这个【表演逻辑】解释清楚。 …………………………………… 以下先以《北平无战事》中倪大红老师为例子,这一场戏,看他是如何呈现“表演逻辑的。 (是的没错,我上来就先举个顶尖的例子) 在《北》42集,43集中,倪大红老师扮演的谢培东,具有双重身份:明面上他是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的谢襄理,实际上他还是北平地下党成员。 这一段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谢木兰无意中卷进了这场乱局,要么破坏既定计划,要么谢木兰死。 而谢木兰死后,对外宣称是谢木兰去了解放区,虽然北平地下党潜伏在中统的人已经告诉了谢培东谢木兰已经死了。但是不能暴露潜伏人员以及自己的身份,谢培东必须按照既定的剧情,演“他不知道谢木兰已死”。 而这一场戏更具有戏剧冲突的点在于: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担心谢木兰的生死,梁经纶更是见证了谢木兰死的全过程。梁经纶(廖凡)必须撒谎,这是为了他的目标,而谢培东必须“假装无事”,这样才能延续剧情,符合他作为北平地下党的潜伏任务。 知道已死要演不知道,很多人都会选择在细微动作去设计,比如捏紧拳头,比如浑身抖动,比如眼角含泪,比如…… 很多人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有演技”。 再回过来看倪大红老师的处理方式,他除了发言有迟钝以外,再没有过多的设计了,而这样的设计,才符合【人物的行为逻辑】,也就是我说的【表演逻辑】。 这种场合,所有人都明显怀疑谢木兰生死情况下,任何多余的细节,都会暴露一个问题:他们没看出来吗?他们没发现么? 多余的细节设计,会显得“很有演技”,还能买几个通稿吹一下,但是会把你的对手陷入崩塌的境地。。 而真正有演技,有逻辑的表演方式,是不演,或者说压着演,几乎看不出来,才符合现场看到“谢培东”的反应。倪大红老师用稳重和略微的迟钝,来表达内心的纠结,其他再没多的。 即便有潜台词,不演,收着演,压着演,才能符合戏剧逻辑,先考虑戏剧逻辑,再进行人物行为逻辑,这才叫表演逻辑。 不是所有的“微表情”“细小的微动作”就叫演技,演技最核心的问题是——你理解这个人物,进一步符合故事。 讲道理我一看到“微表情”分析演技我就头大。 …………………………………… 说完顶级的范例,再补充说一下赵丽颖的部分。 对于她的明兰我看完了半部。我从来不认为【盛明兰】没有演技,更不是垮和接不住戏。 相反,作为大女主,她是到位的完成了她的人物。(唯一估计能吐槽的也就是所谓的台词功,但是很多人吐槽台词功都没吐槽到点上。还是那句话,她这一代台词都不行,如果你真的要比,就跟老一辈顶尖台词比,那才叫【台词功】) 台词功跟表演什么关系呢?不是台词不行就等于没有演技。 好的台词能更好的塑造人物,但是台词终归是“声台形表”之一,台词就算差一点,也不等于【没有演技,接不住戏】。 举个例子:港台地区的明星,普通话不好的老一辈,来内地演习,说的普通话那个能叫“台词功底”?但是你能说人家没演技????比如演皇后的那位? 演技是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和展现,台词只是一方面。况且跟跟话剧流派相比,这一代台词没有能看的。 但台词不算好的,并不等于就没有演技。 回到正题: 以《知否》60集,盛明兰去救张大娘子这一段戏。这场戏很明显的就有表演逻辑在。视频链接在另一条微博里:戳👉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n%2FA6xrnyNT&urlrefer=2e36cae8a08fcd4d63ee844a3e9ee33c 先说一个基本的人设,依照剧情分析(虽然我不赞同宅斗这种嫡庶设定):张大娘子是高门贵女,盛明兰虽然不及寒门,但是也是庶女,按照剧情人设,前者敢张扬,后者绝对是谨小慎微的。 所以,张大娘子能横,楚乔也能横(更多的是强硬),但是盛明兰不能横。 而张大娘子难产,委托给了盛明兰,盛明兰又必须处理。所以可以看到她循序渐进的情绪,同时符合人物设定的点: ——进门先问具体情况,先掌握发生了什么事。 ——见到产房里的张大娘子,她起先是没有那么投入的,因为等级差距,这种事她一旦卷进去,搞不好是很难脱身的。 ——但是张大娘子,“临终托孤”的时候,她放不下了。一是自己也怀孕,身为女人,她必然理解这种苦楚。另一方面是她也不能辜负张大娘子的信任,这个时候想到她,她肯定不能辜负她的性命。 于是这里可以看出来,赵丽颖没有用所谓的“张扬”演法,她把盛明兰这个人设的细节“谨小慎微”刻在骨子里,不管什么事,她都不可过度张扬。 但是她又必须出手的时候,她是有点紧张的。 ——盛明兰吩咐嬷嬷去请国公和将军,说有脾气冲她发火。那一刻她很为难,但是也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了。 这些细节,就是演员思考了人物的分寸,在做出的行为逻辑。她说话,说到哪,尺度哪些,都是要符合人物的。 ——紧接着在知道了后院的情况以后,她必须解救太医去救张大娘子。 她听完侍女的话,然后眼珠子转了几下,在思考,看看客厅里有啥,然后提着刀出去了。 这一段细节明显就是小门小户的女孩子,家里没有给那么多宠爱,行事有谨慎,但是又豁出去了的感觉。 但是,这份豁出去,又有一种适可而止。她不是跟人拼命的,她就是点到为止,把人救了,就行了。她一不想弄死妾室,也不想害死张大娘,她就要【适可而止】。 这种点到为止,是不是符合人物【谨小慎微】的点? 拎着刀,走几步,但是拔剑对妾室和砍人的时候,是双手举着,这是没拿过剑的细节。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只想点到为止,没有杀气,也没有过分的地方。 她吓退了妾室,也救了张大娘,同时还没有卷进家族内斗,一切点到为止——是不是盛明兰这个“谨小慎微,有勇有谋,进退得当”的形象就立住了? 这些细节同时说明了顾二为什么要娶她,为什么顾家最后能躲过灾难。 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配合顾二在剧情的设计,才能完美的挑起最后的大戏。 看戏,不是看谁眼神凌厉,看谁撕逼,看谁闹腾就叫有演技。 小秦氏为什么这么演?——因为她不把恶演到明面上,所有的坏就不成立(因为宅斗本身就不高明,纯粹就是看个爽) 康姨妈为什么这么演?跟小秦氏一个道理,她们俩不把恶放在明面上,就不能让这个冲突和善爆发。 相反,盛明兰的善,是从头到尾,刻在每一个细节里,润物细无声的。她的善是最朴实的人性,是最核心的因素。 她不是圣母,这就是她的“善良”最大的点。 在处理表妹那一场戏里,她是经过了思考以后,给了表妹的出路,这种善良是回归人本性的善良。 不是没有来的浑身散发着圣母的光芒对所有人好,如果是这样,这个戏就不好看了。 正是由于赵丽颖把善良,演的人性,演的有代入感,但是同时又和演员配合的很好,对手把该做的“恶”做在明面上。 这样观众才有一种最朴实的价值观感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因为每一个观众都不是圣母,是人。 所以这个戏为什么好看,为什么经久不衰。归根到底,大女主本身是带着脑子在演戏,读懂了剧本的。 她身上有戏,绝不是所谓的“台词不行”“眼神不行”,就可以抹杀的。 “戏”是一种故事感,这种东西需要生活的历练磨砺出来。有一部戏,我截图,网友说女主眼神无光,可是你去看,这个戏最大的亮点就是,女主身上带的“戏”让男主活跃了起来。 表演演技,就是这种戏。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强调演员一定要有生活,一定要有历练,只有这些,戏才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娴熟。 台词,可以练,眼神,可以练,但是戏,也就是对于人物的理解和展现,即表演逻辑,这才是核心! 关于【表演逻辑】的补充,举了两个例子,我想能看完的应该都能明白我说啥了。 以及,不要在说我辛辛苦苦写的科普是什么粉圈洗地稿了,真的很伤人。 我希望大家都以正常的心态,去看戏,去享受,而不是去粉粉黑黑。 ”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