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九纹龙
史进九纹龙
为堕落而努力着!
关注数: 326
粉丝数: 2,139
发帖数: 4,739
关注贴吧数: 83
来现下徽章了。 纳尼,猛然发现这里的徽章居然也有“遗风二子”。
水水更健康…… 恩,一点动静都没有的话,太对不起观众了。
想请教一下各位 一、VCE是什么? 二、它是原来李校长在时就有的,还是新校长后到时出的? 三、关于VCE的比赛是怎么回事? 望各位不吝口水赐教,感激不尽!
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大家。 第64集里掌柜的去牢里看老白的时候掐了一下老白的手,目的是什么?
我眼中的李大嘴 在武林中,似乎大嘴是最少人喜欢的,他身上毛病很多,说实话,从李大嘴第一次进入愚眼球至今的形象一直不好:爱炫耀、没胆气、欺软怕硬等等。 爱炫耀:老爱提自己姑父。 没胆气:(不知道哪集,反正就是洗面奶那集)小郭和秀才吵架,当著秀才说的挺有胆气,芙蓉一来立刻去装睡了。 欺软怕硬:见第十九集,大嘴会武功的那集。 也许还有其他毛病,这里就不提了。 不过,愚以为剧组设置这一个主人公一定有他存在的必要,所以亦对他进行了一点了解。 爱炫耀只是小毛病,人都是有毛病的,秀才也有这个毛病(见秀才当关中大侠那集【貌似49集,记不大清】),拿了关中大侠的牌子不也是炫耀的麼?老白拿了免死金牌,就要去衙门,不也是炫耀的一个表现麼(虽然他的主要目的不是炫耀)? 愚友曾说,最讨厌大嘴是因为十九集,他的形象太差。其实我们可以转到第二集(小郭装病那集)看看。当时大嘴老打断掌柜的的话,一直提出要找大夫。他老不让掌柜的说完,也确实是做的不好,老白完全可以打住大嘴的话,提醒他让掌柜的先说完,但老白二话不说直接点了上去,这也许就加速了大嘴对武功的渴望。所以到了大嘴“会”武功的时候,他自然就高傲起来了,因为他以前一直是被压迫的。 接著就是感情,大嘴对杨惠兰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的,柳来的时候大嘴也是很久才动心,说明他性格也比较单纯。 他的孝顺在他娘来的那集表现的也挺明显。 他无知,也粗中有细,见黑道要杀小郭的那集。 不过到现在,愚对李大嘴这个人物还不是特别有好感,发这个帖子,也只是表明一下愚见而已。毕竟不能人人都是大侠,必须得让一个小人物的错误、毛病来衬托那些大人物的正确,既幸运也不幸的是:李大嘴当上了这个“小人物”。 愚之所见,不过一家之论,愿有高手提出更深见解。
《雷人三国之庞统与周瑜》 本小说与历史有极大出入,要看历史的同学只管笑笑而过。 恩,写完小说没有复查,大家帮我看看有没啥BUG。 第一回:刘备奔波复寄人,关羽报恩返故主。 话说曹操要攻打在徐州的刘备,多数人皆劝道:“如今与主公相争锋者,为袁绍也。刘备要人马没有人马,要城池没有城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曹操笑道,回答说:“我看袁绍就像草卉一样,轻易可打败他。但刘备则不同,他现在虽然什么也没有,但将来与我争霸天下的一定是他!”时曹操有谋士程昱在彼,亦劝道:“要杀虎,就得在他爪子锋利之前杀掉他。现在刘备羽翼未丰,是消灭他的最佳时机!”大将夏侯惇道:“刘备城中亦有人马,若是与我等持久而战,袁绍又来攻,彼时我等撤退,刘备出门追击。似此,如之奈何?”这时,只见一人笑而入内,道:“刘备素惧主公,此一征,就算他吃得熊心豹子胆,也会逃走,莫谈坚守了。”众人视之,乃曹操谋士郭嘉也。荀攸亦劝曹操,曹操遂命夏侯渊为主将,曹仁、于禁、张辽为副将率五千兵马攻打徐州。 时刘备正于徐州欢乐,士兵报曹兵来攻,刘备大笑道:“曹操正和北方的袁绍相持久,怎么会来攻打我呢?”于是登上城楼,看到远方曹仁的旗帜“曹”,以为是曹操真的攻打而来,吓得从城楼楼梯上滚将下来,不顾身上灰尘,急急唤上几个亲信,拍马欲逃。赵云劝道:“主公莫忧,城中善有粮草、士兵,亦可撑一月。曹操又担忧袁绍,一定不会持久,必将速退。关将军又守下邳,见徐州有难,必来支援。彼时曹操退军军心涣散而关将军于外攻之,我等亦从内攻之,两下夹击,莫说一个曹操,十个曹操也可斩于马下!”云字子龙,原为公孙瓒将,后投刘备。刘备不从。赵云只得说:“那可派人先告关将军。”刘备怒火中烧,只待发作,闻城外杀声喊起,乃压怒气,冷冷道:“云长可御曹操也。”云又欲劝,刘备只顾翻身上马,竟连妻、子亦顾不得,率众人投靠袁绍去了。 夏侯渊打下徐州,抚慰民心。未久,渊寻得刘备军马一千多匹,并二千骑,准备急攻下邳。于禁道:“徐州初定,民心未服,将军不可如此。”夏侯渊道:“今日速破徐州,关羽必不晓得。况北方袁绍蠢蠢欲动,日若久,越是不利。”曹仁劝道:“可引步兵,伪刘备之兵也,再寻得刘备将领,赚开关羽城门,关羽兵马至多二千,城门大开,破之易尔!”渊不从,道:“郭军师有言‘兵贵神速,计成于奇’,见天兵降临,必束手就擒也!若要关羽知了徐州被攻之事,必会防备,彼时攻之方难。吾今率二千骑兵攻之,子孝、文远则率三千步兵后到,文则守城。”乃引二千骑兵奇袭下邳。 时关羽不知徐州被占,正与马良二人谈天下事。有军士急入内,道:“远方有数千骑兵奔来。”关羽并上,只见数千骑兵杀来,而吊桥又未起。马良见状,急得似火烧眉毛。急拽关羽手,问道:“关公,若是来攻城,如之奈何?”关羽抚了抚髯,命道:“弓箭手听命,来得人不必问他话!即刻发箭。”又命士兵带盾牌堵住城门口,后面的弓箭手射之。夏侯渊的骑兵虽隔断了吊桥绳,使其无法上拉,却又打不进去。几个时辰过去,关羽寻得渊的位置,张弓拉箭,正中渊的腹部。曹兵急拥之而退,关羽由城内杀出,逐之,渊兵大败,关羽乘胜追击。哪知半路杀出张辽曹仁,把关羽围在核心。关羽兵马又不如曹军,左冲右突不得,被几个小兵擒拿住了,下邳也如此攻下了。 渊因中箭甚恨关羽,欲杀之。张辽劝道:“主公素来爱此人,且不如交于主公处置。”渊从之。辽素日与关羽情深,遂劝关羽投降。关羽起初不肯。辽告之刘备妻子均被擒获,关羽一想如此死去不值得。张辽又提勾践卧薪尝胆之事,关羽乃降。 曹操知关羽投降,甚是高兴。后来关羽为了报曹操的恩德,在官渡之战中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后来辞行,表示要去寻找刘备。曹操赞其忠义,没有派兵追杀他。只命关羽的好友张辽、徐晃二人送行。 张辽、徐晃二将听说关羽要走,又是惋惜又是无奈,快到荆州的时候,张辽开玩笑地骂他道:“你这厮怎么如此没有人性!”关羽问道:“我怎地没有人性?”张辽道:“你这厮先叛刘备投曹公,今又叛投刘备,是为不忠;先与我好,又敌,又好,今又与我敌,是为不义也!”关羽笑道:“我叛刘又顺刘,何不忠?我与阁下感情一直甚好,虽上战场亦不为变,何不义?”三人大笑。徐晃问道:“公真欲去?”关羽道:“然也。”徐晃道:“若是后来日后与明公有战,莫怪晃不念旧日情义也!”言毕泪不止。辽羽见此,亦动情,皆安慰之。三人乃分别而去。后来曹操大胜袁绍于官渡,刘备投靠荆州刘表,孙策打下江东却又死了,其弟孙权续之。接着曹操又打下乌丸,一统北方。
帖子被吞了? 辛苦吧主帮我查一下,我刚发的帖子是被删的还是被吞的。
刘备与关羽是鲜明的对比 1L百度
BL小说《庞统与周瑜》正在筹划中……
大家要觉得韵达不好就用顺丰吧。 顺丰的名气似乎比其他快递公司的名气都好,既然大家觉得选韵达很亏,就用顺丰吧,只不过多花一点钱而已。 多花一点钱就能少生气,少生气就能多活几年。多花点钱去顺丰贴吧高兴地夸他好,比少花点钱在这骂韵达烂要赚,所以大家去选择顺丰吧。 我不是顺丰的托,我只是想这儿清静点而已,因为我最喜欢的还是韵达。
比较了一下各家快递在贴吧的名声 汇通快递:登录看了一下汇通快递的贴吧的帖子(只看第一页),骂该快递的挺多,平反的也有,粗略一看,骂的大约是65,平反的大约是25,还有大约10是无关紧要的。 目前只有一个卖家给我用汇通快递。该快递的速度还是不错,第三天(2号,也可以说第二天)的早上就发了过来,不过那时我关机了,送货员没有联系到我,4号时那边的业务员联系我,让我在家等,总算是收到货了,不过那位送货员给我的感觉不好。 附订单: 订单号:0000123830530 2010-07-31 20:06:34 快件到达 富阳 ,上一站是 富阳 扫描人 富阳 2010-07-31 22:20:26 快件离开 杭州中转站 ,已发往 温州中转站 扫描人 刘武 2010-08-01 07:50:50 快件离开 温州中转站 ,已发往 深圳坂田站 扫描人 默认雇员 2010-08-01 09:04:37 快件到达 温州 ,上一站是 温州中转站 扫描人 温州机场 2010-08-01 09:58:46 快件离开 温州 ,已发往 瓯海 扫描人 办公室 2010-08-02 09:38:22 瓯海 的 瓯海二部 正在派件,扫描人 瓯海 2010-08-04 15:11:29 瓯海 的 瓯海二部 正在派件,扫描人 瓯海
吧主,纹龙求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ousu.baidu.com%2Fbaike%2Fview%2F111691&urlrefer=74c1bd19f7965936bc52276f40f035c2 答复: 【百度百科】请查看投诉的处理意见 您好,您的ID并非吧主ID,不考虑解锁。防止恶意修改。谢谢反馈。
【史涣吧】望与贵吧交换链接 《三国演义》里,史涣是徐晃的部将,因此特来申请交换连接。 当然,我承认我是属于那种不懂得管理的人……
庞统,周瑜 周瑜:软禁刘备。 庞统:席间杀刘璋。 现在的人说这俩计策完全是不可行的方案。 周瑜:冲锋陷阵,中毒箭。 庞统:冲锋陷阵,中箭死。 难道庞统是第二个周瑜吗?
几年前那个提问帖怎么突然沉了?现在建个新的 规矩:提三个线索,然后让楼下猜。 举例: 一楼: 1在落凤坡被杀死的 2刘备手下 3道号“凤雏” 二楼: 楼上答案是庞统 ①曹操手下 ②提出讨伐乌丸的建议 ③早夭而死 三楼: 楼上答案是郭嘉…… 好吧,我先提问 ①此人与徐晃有关 ②曾三回合打败过袁尚(演义里) ③左眼被箭射中过(还是演义里)
《武林外传》里的BUG 不知道之前是否有人发过类似的帖子。鄙人不才,只找出两个。 一:《武林外传》第57集,大嘴在饭桌上讲自己永远不吃蛋,这时看周围的环境是偏黑的,没有阳光、客人,应该是晚上。到了下一场,客栈已经变亮了,也有客人,明显是白天。在大家谈论大嘴疯的事情时,小六问:“你确定他(大嘴)真的疯了吗?”小郭说:“真的,你都没看到刚才那一幕……”大嘴发疯是晚上,而大家讨论是在第二天的白天,小郭却说“刚才”这一词,明显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昨天”才对。可见当时的剧组在拍完大嘴发疯那段然后直接拍这段了,所以给她安排的台词也是“刚才”。 二:31集:(无双第一次来的那集),老白说自己在葵花派倒数第二,还说葵花派“高手如云”。 第44集:老白:“可是这葵花点穴手,除了咱娘俩以外,还有谁会使?”白三娘:“会使的人不少,但有那么强指力的人,除了咱娘俩之外,那就是姬无命的师傅了。”老白:“公孙乌龙。” 如果假设公孙乌龙最使葵花点穴手,那么按他们的话来讲,白三娘似乎是排名第二(根据第43集白三娘的表现),老白是排名第三。这与第31集老白的诉说是完全不同的。可能有人认为那是老白的谦虚,如果是谦虚就解释不了老白为什么这么急着逃命了,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候,何况身边是自己很好的一个朋友(说是情侣也罢),有必要谦虚么?也许有人认为31-44不是过了10+集了么?老白的功力上去了。但前面还说排名倒数第二,现在怎么直接到了数一数二的地步了呢?而且31—44之间没有老白跟哪个知名人士交过手(姬无病是无双点的,老白的能力在无双之上,老白也可以点,但是无双是倒数第一的),老白在31之前打败过平谷一点红,但他到31集还是说自己倒数第二。大概是剧组强调老白的功力已经进步了,而且进步很多,但是没有实例证明,到44集白三娘吐口而出那句话,实在是让人不信服。 当然,我找BUG不是为了挑刺,而是希望武林外传做的更好。当我们挑不出刺的时候,也许是我们最热爱它的时候。文章急急做好,没来得及审查,望各位帮我看看哈!
猛然发现…… 庞统是中流矢而死的。流矢是指乱箭吧?据说古代箭的射程不远吖,那麼可见庞统是冲锋陷阵的。那他应该身著铠甲才是。新三国裏怎麼说他死的?谁愿意透露一下。
纹龙讲故事 近闻同志们无聊至极,同样无聊的鄙人,决定给大家讲故事。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个纪晓岚的故事。 事情呢,是这样的。话说某一天担任鲥的某某和担任尚书的某某某一起去看纪晓岚。纪晓岚家裏养勒一条狗。狗见到陌生人来了,就立刻跑上去“汪,汪”地叫。这是,某某某说了一句话,意思是问这是狼还是狗?但他不这麼说,他说:“是狼(侍郎)?是狗?”这御史没听出来他在骂纪晓岚,就被他郁闷到了,这不明摆著是条狗麼?但如果轻易回答也不合适,因为他问这麼简单的问题肯定有目的。於是就在揣摩尚书的意思。 这时纪晓岚出来,他听出来尚书是在骂他。於是就说:“我有两种办法可以辨别这是狼还是狗。第一种方法就是看他的尾巴。”如果尾巴下垂呢,是狼。如果尾巴上竖则是狗。但他不这麼说,他说:“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这回,这个御史终於是明白了他们俩各自的意思,哈哈大笑,说:“我说你们说了半天在说什麼呢,原来是这回事啊!”纪晓岚打住他说:“别著急,我刚不是说了麼,有两种办法。第二种办法呢,是这样的。”狗如果遇到屎,它会吃屎。但他不这麼说,他说:“狗啊,遇屎(御史)吃屎。”这下把御史也给弄郁闷了,我什麼也没说吖,怎麼把我也给骂进去了。 本故事结束,谢谢大家哈。
一时的沉默可以定一个人的才能么? 常常有人说,曹操攻乌恒到关键时刻郭嘉无用。那吾人想知道:曹操赤壁战败荀攸、程昱、刘晔等何在?难道就因一人一时的沉默,就否定他整个人的才能么?
【原创】荀彧之死 时董昭等皆劝曹操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操密以谘彧,彧曰:“主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操不悦。 会征孙权,操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操军至濡须,送一饭盒赠彧,彧启视之,空无一物,彧叹息不已。 时其子荀恽在彼,问曰:“主公何意也?”彧对曰:“教我莫阻其进公。”恽亦叹息。又见彧起,谓恽曰:“吾投主公时,以为其能兴汉。数年来,自弱至强,无论多少艰难皆度之,待及破袁绍,人皆以为乃郭奉孝、吾、汝叔公达、贾诩、程仲德之功也,乃称五谋,奉孝为首;吾次之;贾诩次之;公达次之;仲德次之。吾尝以为:自奉孝外,吾最为人强,没料终是学艺不精、井底之蛙,识君处世竟不若贾诩、仲德也!奉孝死时,紧握吾手,曰:‘愚死之后,君当尽辅曹公,助其一统天下,彼时,愚眼方闭。’吾点头而应。然今主公欲进魏王,违吾当初之愿,只欲一死了之。彼时,吾无面目以见奉孝矣!”言毕,与恽抱头痛哭。恽曰:“此离江东不远,可近投之。”彧摇头曰:“孙权非汉,吾若投之,又背吾愿。”恽曰:“亦可投刘备。”彧冷笑对曰:“刘备竖子,为人最奸,名称复汉,实为己也。故其众猛将多而谋士少。关羽、张飞皆猛将也,然不识人,故为其用。诸葛亮、马良等辈乃腐儒愚忠,故而投之。吾观其众,唯有庞统、法正乃天下奇才,惜明珠暗投。吾若投其处,如出狼巢而入虎穴也!”恽曰:“可仿贾诩、程公,不论曹公之事。父可名效曹公,实为复汉!”彧大笑而不答,少时,彧倒于书桌。恽急向前,问曰:“父安好?”彧不答。再问曰:“父安好?”彧不答。盖彧见操送饭盒而来,料必逼自己,乃服慢毒,此时毒发。众人皆欲请大夫,恽痛哭而止之曰:“吾父自杀,乃其尽忠,吾等安可止之?”遂准备棺材。 操闻彧死,伤心不已,命厚葬。后人有诗叹曰:鼎足三分现实时,大汉江山早属曹。可怜令君服毒死,自此无人拦曹瞒! 写完立刻上交勒,还来不及查验各个字的正确。当然,这是编的。
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谁愿意告诉一下我,他的一家之言。
我相信王老师是低调的人。 很多人都说王老师想当名人,所以才录完节目去动手术,我想说:“有多少人不想当名人?”现代人当中,我估计10个里9个就想当名人吧?那么为什么王老师要录完节目才去动手术呢?有些人的答案还是“出名”俩字。但谁都知道,王老师是人,不是神,他不知道自己甚么时候会死的。万一他录着节目不做手术死勒怎么办?谁负责?所以王老师冒着生命危险去录完节目,有些人还叽叽喳喳说人家想出名,真是一点感激心理都没有! 第二,如果王老师真的急着出名,那应该去“品三国”。大家去看看易吧里面有多少人,5000+吖。易老师一品三国后全国多少“粉丝”?但王老师没有,为什么?因为人家王老师知道自己出名出够勒,不会往出名的那个无底洞钻,自己要清静的生活,不要整天记者在门外徘徊嘛。不信的话大家去易中天吧转勒一下,易老师够出名的吧?但里面的帖子有甚么“能被易老师骂,是那些主持人的福分”“希望他们能掂清自己的分量、辱骂易中天先生的下场”……于是鄙人一个个点勒过来,真是“受益匪浅”。我倒觉得此吧安静倒是好事,像易吧那样热闹但是有时还会发动人身攻击的吧,我受不了。然可见出名之后,对于此人的争议特别多,王吧并不多,说明王老师低调。 以上均为鄙人个人观点,有话好说,勿喷口水。 最后祝王老师身体健康、益寿延年。
【史涣吧】前来拜访主公 某自初三二模时的一篇作文,奉予主公,以作拜访之礼(从郭嘉的角度写的): 几千年前,我徐徐地走向桌案。那案旁立着一位统帅。我先作了个躬,说:“主公,刘备乃当世英雄,若放走此人。如放虎归山矣!”程昱亦稍稍进了几言,只见他缓缓地转向我们。那利锐的眼睛、挺拔的身姿,然,此人即为曹操。 初,我乃袁绍之谋士。然绍愚昧无知,又不听我之言。故离之,而主公您,却无私的接纳了我,使我有武之地,并夸奖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我甚感激您的功德,所以立誓跟随您到永远。 征吕布:您不惧吕布英勇,多次打败他。后来他回城固守,您又想退兵之时,我才出现。虽然只是几句,却激励了您的信心,您的果断,使我不由钦佩。 拒袁绍:袁绍惟会以势压人,用自己的兵马来压制您。您虽然只有不多的兵马,智谋却百倍于袁绍。这时,我提出十战十败论,想鼓励您的信心,没想到效果甚善,您也努力抗战,终于打败袁绍。 防孙策:众人担忧孙策会在官渡之战时偷袭许昌。我凭我对孙策的了解枉下结论,而您再加三思之后认为我说的对,便全力以攻袁绍。后来孙策果然偷袭失败,众人都夸奖我善识人,但我明白。这全是因为您的果断啊! 伐乌丸:乌丸与许昌相隔千里。我胡乱几言,劝您攻打乌丸。而您分析所有条件之后,答应了我的计策:千里奔袭乌丸。在共其路上,我身体软弱,不能帮您甚么。只对您说:“兵贵神速。”您答应了我的计谋,留下粮草等重物奔袭而去,离走之前,一直回头看我的情况,而我亦只能用眼神送您。但我没想到,这一别,居然使我们君臣阴阳相隔! 主公啊!赤壁之战前夕,您高歌《短歌行》,您得到我的欣喜与失去我的悲伤。主公啊!赤壁之战之后,您在痛苦之余又念起我的名字:“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主公啊!您不停的为我的死亡而难过:“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主公呵!您给我的恩惠,使我永世难忘; 主公呵!您对我的仁慈,使我地下安宁; 主公呵!您赞我的歌声,使我怀念至今! 所以,在今天。我为您歌唱、我为您哭泣、我为您洗去那“奸贼”的骂名!在那碣石上,缓缓地刻下您与我的故事……
我与曹操的故事(初三二模时我的作文)
从我的小说里选出几句烂诗吧 以下的勉强可以,其他的真是很烂…… (第一回)雄姿英发持羽扇,豁达聪慧识人心。天生奇才郭奉孝,张良萧何皆不如! (第五回)羽扇纶巾贤者相,足智多谋结全身。孟德起兵功何人?颍川郭嘉为第一。 (第十二回)料事如神助,出谋胜世人。天下鬼才孰?颍川郭奉孝。 (同上)美眉轻身似仙女,智慧冷静结一身。天下何物世人迷?貂禅一笑倾城覆。 (同上)大汉黑暗无人辅,百官心计皆自同。公子王孙千建言,不如奉孝一语惊。 (同上)董卓当政人皆静,若无王允百官轻。日日上朝数十人,不如郭嘉一书生! (第二十九回)玄德谋者皆高人,孟德军师不可敌。主公莫言智斗事,奉孝死后方可敌。 呵呵 可能好烂吖 继续努力写吧。
从我的小说里选出几句个人比较看的上的诗词(原创) 以下的勉强可以,其他的真是很烂…… (第一回)雄姿英发持羽扇,豁达聪慧识人心。天生奇才郭奉孝,张良萧何皆不如! (第五回)羽扇纶巾贤者相,足智多谋结全身。孟德起兵功何人?颍川郭嘉为第一。 (第十二回)料事如神助,出谋胜世人。天下鬼才孰?颍川郭奉孝。 (同上)美眉轻身似仙女,智慧冷静结一身。天下何物世人迷?貂禅一笑倾城覆。 (同上)大汉黑暗无人辅,百官心计皆自同。公子王孙千建言,不如奉孝一语惊。 (同上)董卓当政人皆静,若无王允百官轻。日日上朝数十人,不如郭嘉一书生! (第二十九回)玄德谋者皆高人,孟德军师不可敌。主公莫言智斗事,奉孝死后方可敌。 呵呵 可能写的还是不怎么好吧 继续努力写吧。
【史涣吧】前来拜访仲德 欢迎仲德兄常来史涣吧。 (此文先在郭嘉吧发过)在讲我的主题之前,先给大家出道历史题目: 曹操曾给刘备兵马去袭击袁术,在其出发之后,郭嘉和谁曾去劝阻? A贾诩 B荀攸 C程昱 D刘晔 E满宠 正确答案是C,程昱。 程昱(yǜ,读音同“玉”),字仲德,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在尾巴的地方。而这位在尾巴的谋士,却常常被人遗忘。看大家在郭嘉吧里的言论,除勒郭嘉之外,常常提到魏国的谋士贾诩、二荀三人。但是惟独这“尾巴”老是被人忘记。我仔读《三国志·程昱传》。此人的计谋亦比较高超。可是,为甚么总是被人所遗忘?郭嘉吧,在我发贴的时候看勒一下,共有908人。再去程昱吧看一下,仅仅10余人!同样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为甚么待遇差别那么大?难道就是因为人家没看破火烧赤壁?!还是郭嘉没推荐此人?程昱在曹操手下当谋士,其本领早就被曹操所了解,而贾诩刚加入曹营,所以郭嘉就会推荐贾诩而非程昱勒。哎,同为曹操手下谋士,二荀的能力被人们所歌颂;贾诩的奇谋为人们所钦佩;郭嘉的鬼才为人们所向往。曹操前期五大谋士,惟独把程昱,留在那深山雪谷之中……
总被遗忘的他 在讲我的主题之前,先给大家出道历史题目: 曹操曾给刘备兵马去袭击袁术,在其出发之后,郭嘉和谁曾去劝阻? A贾诩 B荀攸 C程昱 D刘晔 E满宠 正确答案是C,程昱。 程昱(yǜ,读音同“玉”),字仲德,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在尾巴的地方。而这位在尾巴的谋士,却常常被人遗忘。看大家在郭嘉吧里的言论,除勒郭嘉之外,常常提到魏国的谋士贾诩、二荀三人。但是惟独这“尾巴”老是被人忘记。我仔读《三国志·程昱传》。此人的计谋亦比较高超。可是,为甚么总是被人所遗忘?郭嘉吧,在我发贴的时候看勒一下,共有908人。再去程昱吧看一下,仅仅10余人!同样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为甚么待遇差别那么大?难道就是因为人家没看破火烧赤壁?!还是郭嘉没推荐此人?程昱在曹操手下当谋士,其本领早就被曹操所了解,而贾诩刚加入曹营,所以郭嘉就会推荐贾诩而非程昱勒。哎,同为曹操手下谋士,二荀的能力被人们所歌颂;贾诩的奇谋为人们所钦佩;郭嘉的鬼才为人们所向往。曹操前期五大谋士,惟独把程昱,留在那深山雪谷之中……
申请吧主 如题……有什么话请私聊我吧……留言也成
《三国风云》 我写的一篇小说,大家可以看一看,已经出到40多回勒。可惜我现在学习很忙,没时间去写勒。大家要是有啥意见记得回帖。
嘉迷们除了郭嘉还喜欢魏国的哪位谋士(加强版)?
对郭嘉"生活不检"的看法(原创申精) 个人认为http://tieba.baidu.com/f?kz=176345962 25楼的证明比较可靠,毕竟是有证据的.其中还有一篇也是出于<三国志>的.但是陈寿对郭嘉不检行为并没有像那些人一样加以描写,而是写了陈群的看法.陈群是个老实人,我认为陈寿写陈群的行为的原因应该是郭嘉的"不治行检"已经比较过分了. 虽然身为嘉迷,但我仍然敢发此言.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如果说郭嘉真的一点毛病也没有,那么他便不是人,而是神了.世界上没有神,有毛病有优点才是人.如果像写诸葛亮一样一个个部分都是很"神"的,大家一听就知道诸葛亮被神话了,反驳诸葛亮的人也自然多了.至少郭嘉不是那么神,他有缺点,所以反驳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大家可以发表一下看法,支持也好,反对也罢.
〈三国志〉是参考为好,还是作证据为好? http://tieba.baidu.com/f?kz=521529550里,诸位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大多与〈三国志〉有关,某不发表自己对嘉、亮的观点。而发表对〈三国志〉的看法。总的来说〈三国志〉的言论、其作者的评价确实很重要,但是其作者陈寿是什么时候开始写的?他写的时候三国都统一了,材料大量丢失。文若、文和(贾诩)他们活的比较久,可能声望、事迹都流传甚多,所以陈寿可能对他们的记录会比较多。况且陈寿这个人,对于他相信的事情他记载,但对他不相信的事情(其中也可能有真事)都被他所抛弃。郭嘉帮助曹操统一北方,这是〈三国志〉有记载的,但却因为自己现有的资料的问题是少言之极。拿个比喻来说,郭嘉的被记载的事迹正如“整数”。整数是什么?……1、2、3……那些1、2、3的事情都被归成了“整事”。而诸葛亮呢?其一,他活的久。其二,他重掌大权。可能他的事情归结起来也就那么个“有理数”的事情罢了。只是陈寿将它分成了那么1、2、3的事情罢了。 所以,我认为〈三国志〉大多还是参考为好。 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