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端铭 华端铭
关注数: 39 粉丝数: 98 发帖数: 1,264 关注贴吧数: 23
三国行政区划沿革——益州篇 蜀漢益州部 蜀郡 建安二十五年: 1、成都 2、江原 3、繁 4、郫 5、廣都 6、臨邛 7、汶江 8、蠶陵 9、氐道(湔氐)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成都 2、江原 3、繁 4、郫 5、廣都 6、臨邛 7、汶江 8、蠶陵 9、氐道(湔氐) 汶山郡 建安二十五年: 1、綿虒 2、廣柔 3、都安 4、白馬 5、平康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綿虒 2、廣柔 3、都安 4、白馬 5、平康 漢嘉郡 建安二十五年:(其年有青衣侯向舉) 1、青衣侯國 2、新道(嚴道) 3、徙陽 4、旄牛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青衣侯國 2、新道(嚴道) 3、徙陽 4、旄牛 犍為郡 建安二十五年: 1、武陽 2、僰道 3、南安 4、資中 5、牛鞞 6、南廣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武陽 2、僰道 3、南安 4、資中 5、牛鞞 6、南廣 延熙中: 1、武陽 2、僰道 3、南安 4、資中 5、牛鞞 南廣郡 延熙中:(建郡9年后廢,併入朱提郡) 1、南廣 江陽郡 建安二十五年: 1、江陽 2、符節 3、漢安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江陽 2、符節 3、漢安 朱提郡 建安二十五年: 1、南昌 2、朱提 3、漢陽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南昌 2、朱提 3、漢陽 景耀元年:(南廣郡,延熙中置,建郡九年廢,未知來屬確年,且置於此) 1、南昌 2、朱提 3、漢陽 4、南廣? 廣漢郡 建安二十五年:(其年有陽泉侯劉豹) 1、雒 2、廣漢 3、德陽 4、綿竹 5、新都 6、什邡 7、郪 8、陽泉侯國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五城未知設立確年) 1、雒 2、廣漢 3、德陽 4、綿竹 5、新都 6、什邡 7、郪 8、陽泉侯國 9、五城? 建興九年八月后:(綿竹縣改侯國未知確年,且置於此) 1、雒 2、廣漢 3、德陽 4、綿竹侯國 5、新都 6、什邡 7、郪 8、陽泉侯國 9、五城 延熙中: 1、雒 2、綿竹侯國 3、新都 4、什邡 5、郪 6、陽泉侯國 東廣漢郡 延熙中: 1、廣漢 2、德陽 3、五城 梓潼郡: 建安二十五年:(劍門疑存) 1、梓潼 2、涪 3、漢壽 4、白水 5、漢德 6、劍門?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梓潼 2、涪 3、漢壽 4、白水 5、漢德 6、劍門? 廣漢屬國(陰平郡) 建安二十五年:(廣武疑存) 1、陰平 2廣武?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陰平 2廣武? 建興三年:(改為陰平郡) 1、陰平 2、廣武 巴郡 建安二十五年:(樂城、常安兩縣疑存) 1、江州 2、枳 3、平都 4、臨江 5、樂城? 6、常安?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江州 2、枳 3、平都 4、臨江 5、樂城? 6、常安? 建興十五年:(建興十五年復舊,墊江縣來屬) 1、江州 2、枳 3、平都 4、臨江 5、樂城 6、常安 7、墊江 延熙十七年:(廢樂城、常安、平都三縣) 1、江州 2、枳 3、墊江 4、臨江 巴西郡 建安二十五年: 1、閬中 2、安漢 3、南充國 4、西充國 5、墊江 6、宕渠 7、宣漢 8、漢昌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閬中 2、安漢 3、南充國 4、西充國 5、墊江 6、宕渠 7、宣漢 8、漢昌 建興十五年:(宕渠縣改侯國未知確年,切至於此) 1、閬中 2、安漢侯國 3、南充國 4、西充國 5、宕渠侯國? 6、宣漢 7、漢昌 延熙中: 1、閬中 2、安漢侯國 3、南充國 4、西充國 5、宣漢 6、漢昌 景耀元年:(宕渠郡,延熙中置,9年廢,未知來屬確年,且置於此) 1、閬中 2、安漢侯國 3、南充國 4、西充國 5、宕渠侯國 6、宣漢 7、漢昌 宕渠郡 延熙中:(延熙中置,9年廢,后還入巴西郡) 1、宕渠侯國 固陵郡(巴東郡) 建安二十五年: 1、魚複 2、朐忍 3、漢豐 4、羊渠 5、北井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改為巴東郡) 1、魚複 2、朐忍 3、漢豐 4、羊渠 5、北井 章武二年: 1、永安 2、朐忍 3、漢豐 4、羊渠 5、北井 涪陵郡 建安二十五年:(漢複未知設立確年,且置於此) 1、涪陵 2、丹興 3、漢發 4、萬寧 5、漢複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涪陵 2、丹興 3、漢發 4、萬寧 5、漢複 延熙十三年:(漢平縣,延熙十三年置) 1、涪陵 2、丹興 3、漢發 4、萬寧 5、漢複 6、漢平 漢中郡 建安二十五年:(南鄉未知設立確年,且置於此) 1、南鄭 2、褒中 3、成固 4、沔陽 5、南鄉?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南鄭 2、褒中 3、成固 4、沔陽 5、南鄉 建興七年冬:(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1、南鄭 2、褒中 3、樂城(成固) 4、漢城(沔陽) 5、南鄉 建興八年:(八年,使延入羌中······進封南鄭侯) 1、南鄭侯國 2、褒中 3、樂城(成固) 4、漢城(沔陽) 5、南鄉 建興十二年秋:(其年夷延三族,國除為縣) 1、南鄭 2、褒中 3、樂城(成固) 4、漢城(沔陽) 5、南鄉 西城郡 建安二十五年:(是年歸曹魏,並於新城郡,屬荊州) 1、西城 2、安陽 上庸郡 建安二十五年:(是年歸曹魏,並於新城郡,屬荊州) 1、上庸 2、錫 房陵郡 建安二十五年:(是年歸曹魏,並於新城郡,屬荊州) 1、房陵 越巂郡 建安二十五年:(安上、馬湖兩縣疑存;三縫、莋秦、靈關道三縣建制不明) 1、邛都 2、會無 3、臺登 4、卑水 5、定莋 6、蘇祁 7、闡 8、青蛉 9、遂久 10、姑複 11、潛街 12、比蘇 13、三縫? 14、莋秦? 15、靈關道? 16、安上? 17、馬湖?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邛都 2、會無 3、臺登 4、卑水 5、定莋 6、蘇祁 7、闡 8、青蛉 9、遂久 10、姑複 11、潛街 12、比蘇 13、三縫? 14、莋秦 15、靈關道 16、安上 17、馬湖 建興元年夏:(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建制不明) 建興三年秋:(靈關道廢置確年乏考;莋秦、三縫存廢乏考) 1、邛都 2、會無 3、臺登 4、卑水 5、定莋 6、蘇祁 7、闡 8、安上 9、潛街 10、馬湖 11、青蛉 12、靈關道? 13、莋秦? 14、三縫? 益州郡(建寧郡) 建安二十五年:(存䣖疑存;同勞、律高二縣廢置不明) 1、平夷 2、味 3、滇池 4、勝休 5、俞元 6、昆澤 7、同瀨 8、牧靡 9、穀昌 10、連然 11、秦臧 12、雙柏 13、建伶 14、毋棳(西豐) 15、賁古 16、梇棟 17、律高? 18、同勞? 19、存䣖?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平夷 2、味 3、滇池 4、勝休 5、俞元 6、昆澤 7、同瀨 8、牧靡 9、穀昌 10、連然 11、秦臧 12、雙柏 13、建伶 14、毋棳(西豐) 15、賁古 16、梇棟 17、律高 18、同勞 19、存䣖 建興元年夏:(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建制不明) 建興三年秋:(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律高、同勞廢置不明;毋單建興中來屬,未知確年,且置於此) 1、平夷 2、味 3、滇池 4、勝休 5、俞元 6、昆澤 7、同瀨 8、牧靡 8、穀昌 10、連然 11、秦臧 12、雙柏 13、建伶 14存䣖 15、律高? 16、同勞? 17、毋單? 建興十一年:(疑平夷還屬牂牁郡;同勞、律高二縣廢置不明) 1、味 2、滇池 3、勝休 4、俞元 5、昆澤 6、同瀨 7、牧靡 8、穀昌 9、連然 10、秦臧 11、雙柏 12、建伶 13存䣖 14、毋單 15、律高? 16、同勞? 牂牁郡 建安二十五年:(漏江、談稾二縣廢置不明) 1、且蘭(故且蘭) 2、談指 3、夜郎 4、毋斂 5、鄨 6、毋單 7、西隨 8、宛溫 9、句町 10、鐔封 11、進乘 12、漏臥 13、同並 14、漏江? 15、談稾?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漏江、談稾二縣廢置不明) 1、且蘭(故且蘭) 2、談指 3、夜郎 4、毋斂 5、鄨 6、毋單 7、西隨 8、宛溫 9、句町 10、鐔封 11、進乘 12、漏臥 13、同並 14、漏江? 15、談稾?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建制不明) 建興三年秋:(漏江、談稾二縣廢置不明) 1、且蘭 2、談指 3、夜郎 4、毋斂 5、鄨 6、平夷 7、同並 8、漏江? 9、談稾? 永昌郡 建安二十五年: 1、不韋 2、巂唐 3、哀牢 4、博南 5、雲南 6、邪龍 7、楪榆 建安二十六年、章武元年: 1、不韋 2、巂唐 3、哀牢 4、博南 5、雲南 6、邪龍 7、楪榆 建興元年夏:(建制不明) 建興三年秋:(未知比蘇來屬確年,且置於此) 1、不韋 2、巂唐 3、哀牢 4、博南 5、比蘇 雲南郡 建興三年秋:(1、分建寧、永昌為雲南郡;2、分建寧、越巂置雲南郡) 1、梇棟 2、雲南 3、邪龍 4、楪榆 5、青蛉 6、遂久 7、姑復 興古郡 建興三年秋:(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 1、宛溫 2、賁古 3、西豐(毋棳) 4、句町 5、鐔封 6、進乘 7、漏臥 8、西隨 武都郡 建興七年:(其吏民於建安二十四年內徙槐裡縣,建興七年其地來屬) 1、下辯 2、河池 3、故道 4、沮 5、武都 6、羌道 建安25年(是年三月改元延康,十月曹魏建國,改元黃初,明年劉備稱帝於成都,稱建安26年,則其不承認延康與黃初年號,故蜀中仍沿用建安年號)。 另附年號: 建安(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四月) 章武(元年四月丙午 —— 三年四月),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劉備建國稱帝,並改年章武 建興(元年五月 —— 十五年),章武三年四月,劉備薨於永安宮,五月劉禪襲位於成都,並改元建興 延熙二十年 景耀(元年 —— 六年七月) 炎興(元年八月 —— 元年十一月),景耀六年八月改元炎興,十一月劉禪降魏 魏梁州、益州部 魏梁州部 漢中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南鄭 2、褒中 3、沔陽 4、樂城(成固) 5、南鄉 梓潼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梓潼 2、涪 3、漢壽 4、白水 5、漢德 6、劍門? 廣漢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雒 2、綿竹侯國 3、新都 4、什邡 5、郪 6、陽泉 咸熙元年初: 1、廣漢 2、德陽 3、五城 4、雒 5、綿竹 6、新都 7、什邡 8、郪 9、陽泉 東廣漢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咸熙初省郡,轄縣還屬廣漢郡) 1、廣漢 2、德陽 3、五城 涪陵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涪陵 2、漢平 3、漢發 4、萬寧 5、漢復 巴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江州 2、枳 3、臨江 4、墊江 巴東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永安 2、朐忍 3、漢豐 4、羊渠 5、北井 巴西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閬中 2、安漢 3、南充國 4、西充國 5、宣漢 6、漢昌 7、宕渠 魏益州部 蜀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成都 2、江原 3、繁 4、郫 5、廣都 6、臨邛 7、汶江 8、蠶陵 9、升遷(氐道) 汶山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綿虒 2、廣柔 3、都安 4、白馬 5、平康 咸熙元年: 1、綿虒 2、廣柔 3、都安 4、興樂 5、平康 漢嘉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青衣 2、新道(嚴道) 3、徙陽 4、旄牛 犍為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武陽 2、僰道 3、南安 4、資中 5、牛鞞 江陽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江陽 2、符節 3、漢安 朱提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南昌 2、朱提 3、漢陽 4、南廣 越巂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邛都 2、會無 3、臺登 4、卑水 5、定莋 6、蘇祁 7、闡 8、潛街 9、馬湖 建寧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味 2、滇池 3、勝休 4、俞元 5、昆澤 6、同瀨 7、牧靡 8、穀昌 9、連然 10、秦臧 11、雙柏 12、建伶 13存䣖 14、毋單 牂牁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且蘭 2、談指 3、夜郎 4、毋斂 5、鄨 6、平夷 7、同並 永昌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不韋 2、巂唐 3、哀牢 4、博南 5、比蘇 雲南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梇棟 2、雲南 3、邪龍 4、楪榆 5、青蛉 6、遂久 7、姑復 興古郡 景元四年十二月: 1、宛溫 2、賁古 3、西豐 4、句町 5、鐔封 6、進乘 7、漏臥 8、西隨
漢末三國魏晉年號表 漢末三國年號表,自漢靈帝光和七年黃巾亂始至晉武帝太康元年三國歸一終。 【漢】光和七年 中平元年(十二月己巳) 【漢】中平六年 光熹元年(四月戊午) 昭寧元年(八月辛未) 永漢元年(九月甲戌) 【漢】初平元年 【漢】初平四年 【漢】興平元年(正月辛酉) 【漢】興平二年 【漢】建安元年(正月癸酉) 【漢】建安二十五年 延康元年(三月)【魏】黃初元年(冬十月庚午) 【魏】黃初二年【蜀漢】章武元年(夏四月丙午)【吳】 黃武元年(十月) 【魏】黃初四年【蜀漢】章武三年 建興元年(五月)【吳】黃武二年 【魏】黃初七年【蜀漢】建興四年【吳】黃武五年 【魏】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吳】黃武六年 【魏】太和三年【蜀漢】建興七年【吳】黃武八年 黃龍元年(夏四月丙申) 【魏】太和六年【蜀漢】建興十年【吳】嘉禾元年 【魏】太和七年 青龍元年(二月丁酉)【蜀漢】建興十一年【吳】嘉禾二年 【魏】青龍五年 景初元年(孟夏四月)【蜀漢】建興十五年【吳】嘉禾六年 【燕】紹漢元年(秋七月辛卯) 【魏】景初二年【蜀漢】延熙元年【吳】嘉禾七年 赤烏元年(秋八月)【燕】紹漢二年--{八月} 【魏】正始元年【蜀漢】延熙三年【吳】赤烏三年 【魏】正始十年 嘉平元年(夏四月乙丑)【蜀漢】延熙十二年【吳】赤烏十二年 【魏】嘉平三年【蜀漢】延熙十四年【吳】赤烏十四年 太元元年(夏五月) 【魏】嘉平四年【蜀漢】延熙十五年【吳】太元二年 神風元年(二月) 建興元年(四月) 【魏】嘉平六年 正元元年(冬十月庚寅)【蜀漢】延熙十七年【吳】五鳳元年 【魏】正元三年 甘露元年(夏六月丙午)【蜀漢】延熙十九年【吳】五鳳三年 太平元年(冬十月己酉) 【魏】甘露三年【蜀漢】景耀元年【吳】太平三年 永安元年(冬十月己卯) 【魏】甘露五年 景元元年(六月甲寅)【蜀漢】景耀三年【吳】永安三年 【魏】景元四年【蜀漢】景耀六年 炎興元年(八月)--{十一月}【吳】永安六年 【魏】景元五年 咸熙元年(夏五月甲戌)【吳】永安七年 元興元年(秋八月庚寅) 【魏】咸熙二年--{十二月}【晉】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 【吳】元興二年 甘露元年(夏四月) 【晉】泰始二年 【吳】甘露二年 寶鼎元年(八月) 【晉】泰始五年 【吳】寶鼎四年 建衡元年(冬十月) 【晉】泰始八年 【吳】鳳凰元年 【晉】咸寧元年(正月戊午朔) 【吳】鳳凰四年 天冊元年(春) 【晉】咸寧二年 【吳】天冊二年 天璽元年(秋七月) 【晉】咸寧三年 【吳】天紀元年 【晉】咸寧六年 太康元年(四月乙酉) 【吳】天紀四年--{三月壬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