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y11 leiy11
关注数: 4 粉丝数: 159 发帖数: 606 关注贴吧数: 34
现代有轨电车最新进展 淮安新闻网讯 这些日子从翔宇大道经过的市民发现,现代有轨电车工地上的设备和工人少了许多,“难道停工了吗?”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惑。记者昨日从市电车办了解到,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目前正有序推进,除了主城区部分路段外,整个轨道铺设工作已进入尾声。部分机电系统设备已经开始安装,年底实现“电通”、明年6月试运营的目标预计将如期实现。 轨道铺设进入尾声 经过翔宇大道的市民可以看到,道路沿线轨道已经铺设完毕,几人一组带着部分设备正在轨道上作业。 据了解,今年8月份水渡口至淮安区终点站实现“轨通”后,楚州大道和翔宇大道即开始进入轨道焊接等工序施工。 “焊接是轨道铺设完毕后的工序之一,后面还有打磨、应力放散、锁定、精调、包封等工序,施工技术含量高、工序要求严格,施工设备和人力投入虽然不多,但需要一定的施工周期。因此,轨道上也不会出现以前‘千人会战’的场面。”市电车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电车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丁香路-和平路-水渡口大道-楚州大道-终点沿线,已经基本完成轨道铺设和焊接工作,正在进行轨道的精调和包封。“交通路有望在12月25日前完成轨道铺设,整个轨道铺设进入收尾阶段。” 年底电通没问题 据了解,按照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进度,年底前将实现“电通”目标。 “所谓‘电通’,就是指整个项目中所有机电系统设备完成安装,实现单系统上电运转。”电车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电通”的条件主要是机电设备的安装和机电管道的预埋和插线。 目前,供电、通信、信号、职能、交通灯10多个专业工程完成了设计联络和二次深化设计,正进行设备采购、生产、出厂验收工作,部分机电系统设备已经开始安装。而机电管道的预埋工作在轨道铺设之前已经完成,机电线路插入管道后就具备电通的条件,线路连接机电设备后即可实现“电通”。 “‘电通’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里程碑式的节点,机电设备完成‘电通’后,整个项目施工安装工作就基本结束。”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电通后离通车还要6个月 “电通”完成后,整个系统即进入综合调适阶段。“通过不断地运转调试,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为了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先要进行单系统调试,然后再进行整个项目及各单系统之间的联调联试。“在各子系统成功调试的基础上,进行全系统模拟运行和整体调试,验证各系统在整体运行状况下的匹配程度及稳定性,在故障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方案能力等,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匹配。”施工人员表示。 联调联试通过后,电车运营公司及项目各方组织开展线路试运行工作,模拟正式运营的各项条件,在不得低于3个月联调联试和试运行工作后,才能组织有轨电车试运营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开展载客试运营工作。电车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计划,明年六月份现代有轨电车将实现试运营。
京沪等铁路局所辖客车将统一刷漆成绿皮车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颖川 李文姬 张群琛 实习生 徐琨尧) 今天上午,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从今年年底开始,北京、上海等铁路局所辖的客车(除动车、高铁和城际外)车体颜色将重新刷上绿色,全新概念的“绿皮车”将回归大众视野。   消息北京客车大换色重回绿色时代   记者了解到,根据部署,这次列车外皮油漆涂刷改造包括普客、快车(K字头)、特快(T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动车、高铁和城际列车车体没有在此次粉刷改造之中。之前Z、T字头的列车多为蓝白相间车体,而K字头和普快列车多为红白相间车体。   对于客车车体进行粉刷将分拨逐步进行。不仅现有车辆将进行重新涂刷,新造尚未竣工客车都将按照新颜色方案进行。   同时,根据铁路总公司的要求,对于本次客车油漆改造工作,唐山、浦镇、四方三家主机厂抓紧拿出25K、25G型客车美工方案,以区别于现有绿皮25T型客车。   北京、上海、郑州局将会是首批进行更换新客车车体颜色的下属路局,按期完成任务。   解读概念更新这个“绿皮车”与此前不同   这次改造后的“绿皮车”与之前乘客眼中的“绿皮车”不同。   不少乘客一想到“绿皮车”多想到其墨绿色外表,“绿皮车”是对铁路客车的一种俗称。且铁路上之前行驶的绿皮车是一种即将被淘汰的老式火车客车车厢类型,构造速度一般为100或120km/h,烧水和取暖靠烧煤,大多没有空调装置,但是因为票价较便宜,一些乘客会购买绿皮车车票。   随着新型空调车体和高铁、动车车体先后投入使用,绿皮车逐渐退出客车运输主力,在春运或暑运的客流高峰期间,铁路部门会开启一部分绿皮车作为临客列车。2012年7月1日,北京铁路部门正式将绿皮车退出。   但京藏铁路和一些国际列车客车车体仍然刷绿色车漆。   而此次改造粉刷的绿皮车基本上都是空调硬座、硬卧和软卧车体,这些车体不但在乘坐舒适度上比之前的绿皮车有所改善,而且电力供应和速度上也比之前有较大改变。   具体方案   外皮:将所有客车外皮油漆颜色主色统一为橄榄绿色   细节:腰饰带颜色为淡黄色,车顶颜色为中灰色。以腰饰带形状的不同,区别直达特快、特快、快和普快等级的客车   ●第一阶段   京沪线车次为T65/66、Z9/Z10、T31/32、T109/110、1461/1462次列车车体颜色于2014年12月31日前全部调整到位。   ●第二阶段   5695/6/7/8/9、6700次(北京-北戴河)及京广线Z3/Z4次车体于2015年暑运前可结合厂、段修调整到位。   ●第三阶段   其余25K(一般为蓝色、时速在140km或160km)、普通25T(一般为白色、时速160km或200km)型客车在厂、段修时调整为新的颜色方案。   ●第四阶段   其余25G(一般为红色、时速120km)、25B(一般为绿色、时速120km)客车数量多,考虑段修调整工作量较大,这部分客车外皮油漆安排在厂修时调整。   ●第五阶段   今年新造油漆还未竣工的134辆25T型客车,按新油漆方案完工后,替换T385/6(杭州-哈尔滨);T385/6替换下的3组25T客车转属给郑州局,用于开行郑州至乌鲁木齐,如因编组需要不能满足上述调配,安排工厂对部分已竣工车辆进行返工。   新造油漆还未竣工的25G型客车全部按新方案实施。   涉及车型   包括:普客、快车(K字头)、特快(T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   不包括:动车、高铁和城际列车车体。   制图/廖元   文/记者 张颖川 李文姬 张群琛 实习生 徐琨尧   (原标题:火车统一换衣 回归“绿皮” 除动车、高铁和城际 铁路客车将重新刷橄榄绿色 北京、上海、郑州首批进行 年底前完成第一批)
淮安拥有机动车驾驶证者破百万 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9月4日讯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个月底,经淮安车管部门核发的拥有驾驶证实际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达到1003310人,其中,汽车驾驶证拥有者811583人。 ◎五成驾驶人拿C1照 昨日,记者从市车管所获悉,在全市的百万机动车驾驶人中,五成以上拿的是C1照(准驾车型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载货汽车、轻、小、微型专项作业车),人数达到538984人。伴随着自动挡轿车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家庭私用车辆的首选,全市已有817人专门考取了C2照(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自动挡载货汽车)。 除此之外,A1照(大型载客汽车)9957人,A2照(重型、中型全挂、半挂汽车列车)77572人,A3照(核载10人以上的城市公共汽车)861人,B1照(中型载客汽车(含核载10人以上、19人以下的城市公共汽车))28028人,B2照(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大、重、中型专项作业车)124786人,C3照(低速载货汽车)6869人,C4照(三轮汽车)33977人,C5照(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140人,D照(发动机排量大于50ml或者最大设计车速大于50km/h的三轮摩托车)184760人,E照(发动机排量大于50ml或者最大设计车速大于50km/h的二轮摩 托车)203159人,F照(发动机排量小于等于50ml,最大设计车速小于等于50km/h的摩托车)1086人,M照(轮式自行机械车)861人。 ◎八成为男性驾驶人 记者发现,在所有的机动车驾驶人中,男性占到了八成,达到803141。同样,在汽车驾驶人中,男性人数也接近八成:汽车驾驶证811583人,其中男性为625079名,女性为186504名。 通过年龄结构来看,36-50岁年龄段的机动车驾驶实际人数和汽车驾证人数最多。其中,男性为375318人和278667人,女性为83690人和74109人;而在18岁到20岁的年轻人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了C1照。18岁到20岁男性中,有5764人领取了驾照,其中C1照为5637人。在1527名女性18岁到20岁领取驾照的人员中,拿C1照的为1515人;驾驶人男女比例悬殊最大的,应该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全市14806名60岁以上男性拥有驾照,其中汽车驾驶证为8291名;而在这一年龄段,女性拥有驾照的仅为317名,其中汽车驾驶证为252名。 ◎涟水县驾驶人最多 全市百万驾驶人在地域分布上,涟水县以181930人高居各县区榜首,汽车驾驶证最多的淮阴区为137996人。两项最少的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人数为33558人,汽车驾驶证为31182人。 从驾龄上来看,拥有驾证6-10年的实际人数最多,为345337人,汽车驾证为240104人;超过20年的实际人数14196人,汽车驾证为14072人。(记者 何剑峰 通讯员 李映)
徐宿淮盐铁路项目建议书评估会今天在北京召开 据了解, 项目建议书评估会是有关专家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对徐宿淮盐铁路前期有关报告作进一步审查,这将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提供有力的支撑。市铁路办副主任孙恩杰告诉记者,为了争取徐宿淮盐铁路项目尽快上报,加快立项进度,宿迁先期开展徐宿淮盐铁路的预调研、测绘等多项准备工作,减少流程间隔,最大限度争取时间。   徐宿淮盐铁路项目建议书评估会之后,将和评估报告、专家建议一并于近期提交国家发改委,进入审批流程。而这次评估也标志着徐宿淮盐铁路正式进入立项阶段。据了解,评估会不是项目建设方案的最终审定,但按照要求,对项目建设有关规划要提供几套备选方案,以通过测定作出最优选择。    孙恩杰告诉记者,立项之后,将迅速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将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从技术、经济上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编制设计任务书,供设计单位使用。在铁路设计工作阶段,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两个阶段。完成上述各阶段工作后,进入开工前最后程序铁路建设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征地、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电、道路等工程,招投标选定施工单位等。具备了开工条件后,报批开工报告。    “即使立项后,从可行性研究到开工还有不少流程要走,所以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完成徐宿淮盐铁路项目的初步设计。”市铁路办副主任孙恩杰说。
淮海南北路优化完善紧密推进 备受关注的淮海南北路交通改善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昨天,我们从工程指挥部了解到,该项工程道路施工已于上周基本完成,道路附属设施的施工、安装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为打造精品工程不留遗憾,实现道路通达改善的起初目的,同时结合当前社会舆情关注的话题,市政部门于昨天上午组织力量,带着问题回头看、查找问题求完善,骑行南北路体验、察看了工程的实际效果。   在察看过程中发现,目前淮海南北路通达改善总体取得了预期目的,但是在施工细节、垃圾清运以及附属设施安装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据了解,淮海南北路交通改善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内容多、体量大,且涉及市政、园林、公安、公交以及沿线等部门,因此在各项工程的衔接和推进速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暴露出来的部分细节不完美也在所难免。   针对发现的问题,下一步市政部门将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妥善处置,力争将淮海南北路打造成为城市道路中的精品工程。市政部门目前已安排施工人员加强对部分地段斑马线的完善,并协调交警、公交公司等单位推进道路信号灯及标志标牌安装以及公交站台建设、开挖道路修复和施工垃圾清运等工作。   此外,针对近期部分市民关注的非隔离带的高度、中分带的安全岛绿化、慢车道上划分路权等问题,市政部门也组织了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调研。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机非隔离带只是权宜之计,目前安装的机非隔离栏高度为85cm(除底座),该方案征集了规划、建筑、园林等专
北门桥30日起封闭施工 以水护城、以桥通联,历史古城,“铜墙铁壁”是其最典型的写照。而城门、桥梁则是城与外界勾连最重要的通道。淮阴古城的北门通道,也有这样一座桥梁——北门桥。在岁月的长河中,北门桥曾书写了光辉的印记,今后,它将迎来新的历史使命:既是交通要道,又是控制里运河水位的节制闸。 昨天,来自市里运河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处的消息,北门桥控制工程自今年3月25日启动以来,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本月30日起开始封桥施工,“封闭后,北门桥暂时留作场内施工通道,不再承担公共交通职能,根据施工进度需要最终会拆除重建”。 月25日上午,阴雨霏霏,北门桥如常通行。在桥的上游约100米处,施工人员正在对围堰进行围挡加固作业,这里将作为北门桥施工期间的临时非机动车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而在桥的下游也有一座承担相同功能的临时“便桥”。 据市水利局基建处副处长、北门桥控制工程建设处工程科长刘连建介绍,原址重建的北门桥今后除了作为交通桥外,还将承担起控制里运河水位的重任,这就需要对北门桥进行拆除重建,同时增加一座节制闸,因此需要在北门桥上下游约100米处设置挡水围堰,两座围堰在北门桥施工期间,也将作为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便桥”。据了解,“便桥”桥面宽5米,行人、电动车以及三轮车可以通行。19日“便桥”已通过验收,计划于28日正式放行。 除了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便桥”外,在北门桥上游约400米处,一座临时交通桥也已搭建完毕。这座临时桥为钢结构的双幅路面,桥面宽9米,连接起漕运西路与环城西路,仅供机动车通行。根据计划,这座临时交通桥也将于28日正式放行,目前桥首附近的交通标志标牌等交通配套设施已基本安装到位。 需要提醒的是,因施工需要,北门桥南侧的河南西路施工路段在施工期间将禁止机动车通行。与此同时,为减轻周边交通压力,开明中学西侧的环城西路也将由原来的限行通道改为全时段放行通道。此外,在航道通行方面,由于里运河和大运河是“一支两脉”,封河施工期间,过往船只需要绕道大运河。 “考虑到施工和安全需要,此次北门桥工程还从细节入手,以保障通行安全”。刘连建举例说,像围堰“便桥”采取了全封闭围挡,避免行人驻足流连,而围挡则以“山水画”形式呈现,又避免了视觉枯燥;上游的临时交通桥由网状钢结构组成,所以特地加装了安全防护网。另外,为避免非机动车从“便桥”直接进入漕运西路快车道,施工单位还特地在“便桥”首设置了“安全通道”,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慢车道。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镇江线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次公示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镇江线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为了让沿线及关心本工程的公众充分了解新建铁路连云港至镇江线工程的情况,同时也为了让建设单位能够及时充分了解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现就该项目主要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随着项目实施进程及环评工作的开展,相关信息将进行完善或调整。 一、项目概况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镇江线(以下简称连镇线)定位为国家快速铁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快速铁路的骨干,主要承担区域内南北方向客运任务。 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约304km。铁路等级为客运专线,设计速度目标值250km/h,采用CRH动车组系列。 全线共设车站15座,其中新建灌云、灌南、涟水、新淮安东、宝应、界首、高邮、扬州南、扬州北、黄墟等10座车站;新设邵伯、泰安等2处线路所;连盐线董集站、沪宁城际丹阳站、丹徒站为本线接轨站。另有连云港东站、扬州站2座相关既有车站改建。 二、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针对建设项目的内容特点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工作程序: (1)现场调查及收集相关资料; (2)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3)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公众参与; (5)专家技术评审; (6)报告修改完善; (7)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完成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主要工作内容: (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项目工程分析;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公众参与; (5)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三、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内容包括:(1)公众对于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看法;(2)对目前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3)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建设的态度;(4)重点关心的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5)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6)对本次公众意见调查工作的建议。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在信息公示有效期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来访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交书面意见,并请公众提供个人准确信息(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以便根据需要反馈,必要时进行回访。 五、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上海铁路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建设指挥部 通信地址:扬州市江阳中路433号金城大厦D座3楼(225009) 联系人:阮工 联系电话:0514-85068689 六、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名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100080) 联系人:刘工 联系电话:010-51893406 E-mail:[email protected] 七、信息发布有效期限 本次信息发布和征询公众意见的有效期限自次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
画大饼了(最后一段)   从里运河文化长廊全线繁忙工地,到科教产业园启动区16万平方米建筑全面开工建设;从淮安铁路和高铁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到省运会场馆及环境建设的快速推进……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的严峻复杂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破之年”总体要求,以“十项重点工程”为主抓手,坚持重点重抓、交叉作业、压茬推进,各承办单位积极对照年初计划节点全力推进,各级领导深入一线调研会办强力推进,有力推动了“十项重点工程”首季开好局、起好步。   重点重抓 统筹谋划   “十项重点工程”桩桩件件事关全市长远发展,涉及百姓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去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市委市政府着力早部署、早推进、早见效。年初人代会报告明确提出重抓“十项重点工程”,春节前最后一个休息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研究部署“十项重点工程”,落实责任主体和具体任务,形成推进的计划书、路线图和进度表,随后以文件形式印发,并建立了督查通报、“三单”交办、媒体监督、公开评议等制度,特别是将组织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公开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督查员等汇报承办工作进展情况,接受质询督查和评议,通过公开评议传递压力、倒逼部门加快建设。   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工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聚焦重点、高位协调、狠抓落实、靠前指挥。针对工程推进中的关键节点、重要难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进和向上争取。面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铁路建设主导权、主动权都在上面的实际,市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姚晓东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专题提出建议,提高徐宿淮扬镇铁路建设标准,作为京沪高铁江苏第二通道进行规划建设;市长曲福田多次赴京拜访国家发改委和铁路总公司领导,得到国家有关领导和铁路总公司主要领导的重视。通过对接争取,铁路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铁路总公司调整计划,将原定计划明年开工的连淮扬镇铁路提前至今年争取开工建设,原计划2016年开工的徐宿淮盐铁路中的徐宿淮段也提前至今年底争取开工,连淮扬镇铁路我市境内线路己进行优化工作,淮安实现“高铁梦”正指日可待。
淮安有轨电车设计方案初步形成 方案详细解读 多方讨论形成初步方案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24日至26日主持召开了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邀请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淮安等地18名专家,对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局、经信委、住建局、国土局、财政局、环保局、民防局、公安交巡警支队、供电公司,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清河区区政府、淮安区区政府、生态新城管委会、有轨电车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设计和咨询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经过多次讨论和研究,淮安现代有轨电车设计方案初步形成。 翔宇大道上紧张忙碌的施工场景,无时不刻在告诉我们,现代有轨电车离淮安越来越近了。 3月26日,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专家评审会初步讨论结果出台,标志着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全面启动,翔宇大道此前进行的只是为现代有轨电车全面开工所做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串连四区凸显抱团优势 据介绍,淮安目前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投资35亿元,全线长度20.07公里,行经市区最繁华的地段,从体育馆出发,沿交通路到和平路,再上翔宇大道,直至淮安区商贸城,连接清河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新城、淮安区,串联起淮安商业、商务、行政和文体四大中心。 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组长和总体组组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总裁张海军介绍,这条线路联系了淮安区和主城区,加强了城市组团交流,符合国家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要求。同时,现代有轨电车的走向,与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相得益彰。从清江大闸开始的清江浦景区,到八亭桥漕运文化博物苑、山阳湖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区,再到河下古镇文化旅游区,现代有轨电车相伴里运河文化长廊逶迤而行,不仅方便了市民,也方便外地游客更全面地了解认识淮安。 高峰小时运量万余人次 为什么选择现代有轨电车?这是市民们最关心的问题。 据专家评审会初步预测,到2030年,淮安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将达到220万人。有轨电车沿线路段的客流量,2018年将达3804人次/时,8.7万人次/日;2025年达5396人次/时,14.3万人次/日。 “从城市形态、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淮安更适宜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以前规划的BRT虽然相对省钱,但根据测算,有轨电车承接大客流的运速比BRT高10%-15%,高峰小时运量达1.0万-1.5万人次,能满足淮安近、远期的客流需求。”张海军补充,地铁虽然运量更大,但造价高昂,有轨电车每公里投资只有地铁的1/4。有轨电车的建设符合淮安的实际情况。 据有轨电车一期工程项目总负责人李江莉介绍,淮安选择的现代有轨电车,完全不同于传统有轨电车行驶起来“哐当哐当”响的生硬形象。淮安现代有轨电车采用100%低地板钢轮钢轨,地板距轨面低于40厘米,供电制式为超级电容+充电站,没有接触网,车辆到站上下客时,利用30秒钟,就能将电从零充到满。启动时电量损失10%,电能转化为动能;刹车制动时,动能转化为电能,又能补回来10%的电能。这款有轨电车低碳、节能、环保,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时速70公里。 23个站点平均间距913米 据悉,全长20.07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将设置23个站点,1座车辆基地。站点均为地面站,平均间距为913米。 “站点的位置主要分为三大段:第一段是在城区内,结合道路路口繁华程度和客流大小设置,例如淮海东路站、运河广场站、圩北路站;第二段在翔宇大道上,站点分布最多,共有14个;最后一段设在淮安区。”李江莉介绍,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线路中,不同行驶方向的有轨电车线间距为4米,车辆行驶在路中的隔离带上,隔离带上铺设草坪。翔宇大道的道路条件较好,中央的隔离带较宽,为了保证原有绿化带,线间距设计为9米。 对于建在道路中央的现代有轨电车,如何保证乘客过街安全的问题,李江莉解释,根据预计客流量,23个站点中的水渡口广场站、深圳路站、枚皋路站和楚州大道站将设置人行过街地道,其他站点会通过斑马线来实现硬隔离,保证乘客上下车过街安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