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分手残😈
AA啊啊啊AAA啊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2,181
关注贴吧数: 6
请问大家实际gdp数字临时调整的原因 名义gdp调整可以理解,受五普等影响比较正常。实际gdp居然也会临时变。 有大佬能解释下吗?比较好奇
南方黑的越来越过分了 第一步:4个人吃140元说天津物价高。 第二步:下面有评论甚至声讨天津菜量比南方小,说天津菜量大的都是营销号; 第三步:声讨天津工资极低; 第四步:天津不宜居。
典中典之本地人自黑V2 小红书博主说天津省考比山东省考强多了,每一步都发短信提醒,而且还给考生提供旅游优惠券,天津比山东发达。客观说这个举措对于吸引外地旅游消费有很大促进作用,也给考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本地人立马就出来了,有讽刺天津发达的,有说天津穷的没钱了才想这个招的。
季节也能用来黑天津
天南大地铁站俯瞰一张
历年双十一各城市成交额 根据历史的数据和今天吧里的今年数据得到。注:由于历史数据缺少东莞,所以暂缺。
有人今天坐地铁,发一下实时客流照片吗? 有人今天坐地铁,发一下实时客流照片吗?
用云量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8) 用云量 “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云化程度。工业时代,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指标就是用电量、耗电量,工业用多少电、民用多少电。未来数字经济时代,大家通过计算云的数量,来衡量发展程度。” ?马化腾 “数据”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性要素,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云,就是存储、输送、加工、应用这一“新能源”的基础设施;而“用云量”就是衡量这一“新能源”投入和消耗的关键指标,是一时一地数字经济发展热度的“晴雨表”。 “数据”作为生产性要素,与电力等能源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特性,例如,数据不会因为使用而被消耗、湮灭,反而会衍生出更多的数据,在合适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这给直接度量数据的价值和使用效率带来困难。 换个角度,从成本计量的角度来考虑,为了使用数据,企业、机关等市场主体租用了多少带宽、消耗多少算力、占用多少存储、使用多少数据库服务等等,可能是测算当地使用数据创造价值的相关经济活动总量的更可靠途径。在此指导思想之下,腾讯研究院与腾讯云携手,共同编制覆盖全国35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用云量”指标,完成《用云量与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8)》。 报告将“用云量”定义为客户使用包括服务器、存储产品、数据库、IDC带宽等数十种IaaS服务项目;云安全、大数据与AI等十多种PaaS服务项目;以及域名、金融云、中间件等十多种SaaS服务项目在内的标准化后加权平均的总和指标。“用云量”以城市为单位,可以比较精确地反应当地市场主体在云端的活动状况。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各界理解数字经济,搭建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参考。 地域分布集中、总量快速扩张 2017年全国“用云量”快速增长 国内云计算市场处于爆发增长期。2017年下半年全国“用云量”总量较上半年环比增长66.5%,年化增长率133.1% 。2018一季度增速再上台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8.6%。 2017年“用云量”年化增速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依次为海南、陕西和河北。三个省份的“用云量”基数较低,增速都在400%以上。“用云量”总量最高的三个省级单位bj、广东、上海(三者合计占2017全国“用云量”总量的72.8%)当中,广东和上海的增速分别为 172.6%和16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用云量”最大的bj市年化增速为121.5%,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速。*为了全面显示各省差异,对部分省、直辖市的色差做了调整*为了全面显示各省差异,对部分省、直辖市的色差做了调整 “用云量”地域分布高度集中 地理分布上看,全国“用云量”高度集中在bj、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等一线城市。特别是bj、上海、深圳三城,2017年全年用云量占据全国总量的65.3%。其中单bj一个城市就占到35.4%。另一方面,“用云量”地域分布高度集中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纵向比较2017年四个季度的“用云量”地域集中度,“用云量”最高的城市(bj)占全国总量比重(C1)和最高的五个城市(bj、深圳、上海、天津、广州)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C5)均持续而显著下降。C1由一季度末的38.9%下降至四季度末的35.2%;C5由一季度末的86.0%下降至四季度末的81.0%。说明其他城市“用云量”增速高于头部的大型城市,云计算正向规模较小城市快速渗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