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焰红
血焰红
关注数: 104
粉丝数: 265
发帖数: 6,860
关注贴吧数: 16
颀身东海岸,长望在西川 临江仙,细细秋声~梦蝶三首 ~ ~其一 细细秋声翻织绣, 不知梦里何年。 百花开败蝶栖残, 镜屏移烛影, 明月下阑干。 来世今生真亦幻, 红颜枯骨荒山。 缠绵缱绻转眸掀, 醒时说妄我, 醉后是他言。 ~ ~其二 细细秋声人将暮, 红炉白发沧桑。 紫箫轻度入梦乡, 一翻蝴蝶舞, 三处恨无常。 不胜庄生赊逸志, 苦情难上新妆。 驰光晓夜卒思量, 夏呤春叹, 皆在悔相逢。 ~ ~其三 细细秋声萦青冢, 苍山白鹤西归。 菊枝摇曳恨霜縻, 雨蒸照壁下, 盈夜沾漓漓。 别后长使魂消瘦, 黯然皆在情痴。 千回百转是相思, 杜鹃心戚戚, 几度上楼台。 ~ ~闲言 一日扇风一日雨,枝头打落多少秋? 银杏林中心满地,俯首不堪拾又愁。 ~ ~秋思 一座荒山半秋雨,扉门两页度残生。 流云刻遍皆离恨,沾尽当时惆怅名。
标了个题?不能少于五个字 岁日空悠漫如烟,回眸已是百千年。 长风浮雪书过客,漠雨秋声隐月弦。 病酒糊涂倚窗坐,不知旷味几多篇。 且持般若金刚定,但凭狸奴戏鬼仙。
无聊了,写首长句来玩韵 押一韵 题目 重阳随想
乌夜啼~ ~~ 树老勤无力, 寒鸦暮,啸悲凉。 奈何巽羽喳喳闹,且作绣衣娘。 穿墨线,调文字。 一针挑,两头量。 为卿做的霓虹美,好嫁称心郎。
城市窗景~十年 云来窗外潾潾淡,水近城前渺渺霞。 矗目高楼埋远嶂,人间烟火换年华。
亲爱的,我想你了 微风吹我醒,柳月钓星河。 太白开山壑,长庚接海波。 瑶人彼于夜,泉客恸绡歌。 只影嗟人间,相思苦奈何。
关于作诗和做诗,我有些话要讲。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做”这个字的由来,“做”这个字出现在宋元时期,属于后造字,为什么呢?我的猜想是以前这个“作”字是个双音字,其支撑点在南方方言的结合“作诗”两个字念起来和“作死”“找死”是十分相近的,有鉴于此,作为礼仪之邦的国人总是要将它们区分开来的,于是便有了“做”这样一个字。 所以请现在写诗的朋友,在一定情况下,把“做诗”和“作死”区分下。
从《将进酒》到宋词的猜想 很多人都说《将进酒》是古体诗,不讲究格律,但个人猜测,这应该就是李白即兴的劝酒毒鸡汤。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一个登高望远风景秀美的山上小屋旁,三个官几代对席而座,侍者筛着浑浊的酒汤,乐者在角落鼓乐助兴,当李白酒正酣然,主人却怕好友过量,假说自己零花钱都被喝完了,这个时候,因官场失意,心情郁闷的李白,拍拍桌子,举杯对远处的河流大声嚷嚷。来两句人生毒鸡汤“君不见,那啥啥啥啥……”然后,开始敲筷子,来了个短调(参考莲花落)“人生得意须尽欢……”好友们听得开心一起打起了拍子,李白开始点名“岑夫子,丹丘生……” 然后咏起了长调“钟鼓馔玉不足贵……”,最后为了尽抒前面铺垫的情感,吊起了长音(参考梦回唐朝里念白的那一段)“五花马,千金裘……”至此,主人又得上酒了。 从中可以感受到,言不足抒,而诗吟咏之,情不足抒而以声唱啸之。 全段可谓高潮迭起,毒鸡汤不断。唯一缺憾的,有是有点犷放,少了格律的工整。 而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作品不断向底层深入普及,到唐末宋初,这类作品开始变化,文风变得艳丽婉转,吟者多辅以丝弦竹鼓,作品工整有序。 又譬如词牌浣溪沙,就是情不足抒,再补一咏。再而着眼整个宋词,也是无脱这一规律的窠臼。 所以个人猜想,宋词是先入情后吟唱,也就是要先把整个作品理解,从而找到情感脉络再去找调。
吟诗要谱曲吗? 文字源自与声音,声音来自与自然。音乐,语言皆与自然之音息息相关,譬如,雀,很多方言发声就和雀的叫声非常相似,又比如,鹂,鹰,虎,猴无不因其叫声而取名。 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的声音,就是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最基本认知。又比如日,这个字代表太阳,在一些方言和热不分,为了区分热和日的差别,便加头,日头,既形象的代表热在头上,又代表是热的源头,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 比如死,方言多见于嘶声,类似有蛇,猜想一下,猴类发现危险,比如蛇的出现,就会发出尖嘶声警示猴群,所以因此死,蛇,一个是危险的结果,一个是危险的起源。 又比如烫,痛,啊,哀,这些声音的内在密切联系。 可见,语言可以调动情绪的来源在哪里了。 你们说了,这和吟诗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很大!首先我们知道格律诗源与古代建康地域,那么我们吟诗的语音就要尽量接近当时的语言,也就是说中国南方的方言,我们在学方言的时候,往往都能找到很多,发音接近字或词。有的长短不一,有的词语顺序只是调了个,有的音近,举个例子,愿吾皇万岁和愿吾皇万随,儿孙自有儿孙福和儿孙自有儿孙笏。 从我看来,这里边都有音近产生的,美妙误会。 所以我们在方言接近的地域,往往只要对方语调放慢,双方就能八九不离十地交流。 所以吟诗,不要谱什么曲,因为方言的语调平仄变化就是基础旋律。 我们要做的只要发对的音,放空心情,根据平时长,仄时短,勾时袅娜,上时扬,去时抑,有轻有重,自然如歌曲一般好听。待到共情共感,就会有花腔出现,此时便会因之或唱或啸,手舞足蹈。
格律猜想,聊博一笑 自习诗以来,感触颇深,今人多好诗词者,常以格律自傲,且不知今古文字,时代更迭,多有佚失。 又,国学复兴,网络常有古音复拟,可与诗一和读之,多丑怪难听。何也?盖牛头马嘴焉。 遥想孔圣教化,有著者诗经,诗者,何也?翻开章篇,常有周南,郑风之名者开篇,何也?盖乃当时,诸地之雅乐也。 故,今人当可抒发想像,诗者?实可释为,今时之歌本也。 后有格律出现,亦当时文华之大家,总结前人之规律,为五言七律者肖,由唐宋盛,至明清微。 为何而微,概因废八股取士也,古人应试,为何只见文字,却无乐理?而又文人为何多以琴棋书画之称雅好?盖,古之诗者,实今之乐也,故,古之通诗者,乃今之音乐大家者也。 故,吾常以南越方言吟咏唐诗,又常因音韵之妙化,感生悲哀喜悦之共情,每每至不能自已也。 后,王朝腐朽,东方文明多受西方文明冲击,继而,国语初现端倪,国语者,普通话之前身焉,其语言节奏明快,韵节简洁,易说易学之优点,为今人用也。 至如今,诗,歌,分离已,比如之老干体者,惟以白话诵读方能直抒胸臆,又何来古之低吟浅唱,抑扬顿挫之美焉? 又常见网文格律诗篇者,文字每多华秀丰美,但每每一经吟咏,又多生拗折,唯只能丽与普通话之谓律格焉。 至此,常于深夜潸叹,古诗之佚者,何也?根在语言改换焉。
瞎聊,不服莫来顶 古来诗从地里长,溢美流香咏志气。 前人精通疏格律,用做栏杆扶诗行。 后人可以为工具,莫扣镣锁枷自身。 三万浪漫百万言,千十百年语韵衍。 爱者莫忘美是骨,嫌者莫疑律作衣。 风光霁月中华魂,纵放诗心浪人间。
劝己 山人寻路向高,极峰顶上有天。 提笔琢句虚心,莫为意气一时。
这茶以玄幻的方式打开 传说⋯⋯
还有没睡的猫没有?出来写写诗,喝喝茶 天晚独饮茶, 销个魂儿醉! 醉去解银月, 河汉弄星澜。 飘飘渺渺间, 泛入神仙居。 瑶池莲花雨, 广寒嫦娥飞。 蓬莱杨太真, 巫山云中女。 来,来,来,莫再要独寄刻苦相思,且与我一同干了这杯热翔。
致福鼎白牡丹 夏夜雨急且淋漓,风追叶鸣作莎莎。 凉衣爽面舒闷气,沾地浥尘侵月光。 月光惆惆走斜瓦,鹭雁涓涓过西窗。 它飞暮雪千山外,我伴窗月试晚茶。 绿腹白毫仙姿色,清隽富贵牡丹名。 团香过水弄清波,持盖犹做鼓浪蟾。 三伏三起出碧侬,一闻一嘬得芳华。 喫热犹甘喉间冽,入腹还作火团团。 绵柔反复舌尖绕,糯润更生玉脂凝。 云出百色氤氲绮,雾过霭林雪露霪。 肚里勾连百脉畅,遍体毛孔喷香汁。 轻、轻、轻、 此饮令人轻三斤,再饮又复短三斤。 五碗六碗数下去,瑶台会月也不远。 ~~ 图片来自@梅山森公园
献给茶吧和茶 给我一座山,我要种满茶, 山顶种奇兰,山肩栽普洱, 山腰龙井树,山腹铁观音。 南峰日照绿,北岭祁门红, 溪畔九曲梅,川阴碧螺香, 小潭映银针,篱前绕白茶。 春来采新芽,夏至浇碧枝。 秋天填沃肥,冬护荼下根。 日日绿如画,时时香成诗。 -- 茶吧就是我的茶山,水货就是茶的清泉,大神就是茶的沃肥,吧务就是辛勤的茶农。 筒子们!辛苦了!
@亲爱的Mel 本来想扔那帖子里的,翻好久没找着 真是深不见底啊 为什么放盐,我对凉的绿茶有恐惧感,放点盐止止酸水。 下面看图,盐只用了一丢丢
半夜好无聊,谈谈泡妞心得,碎觉去。
转帖:属于茶器的名份 女人出嫁一定要“有名有份”,军队征伐必须得“师出有名”,强词夺理也应做到“名正言顺”。茶器之爱,亦应如是。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都这么说,可见中国人很重视“名”。既然有茶器之爱,自当念其名、顺其型、入其中、悟其情。
最难舍得是最后一杯茶 最香的时候你没这么美,最美的时候你已经不再生香。与你早已注定了的别离,我还需要存下多少,用来割舍的勇气?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试茶,(铁观音,重焙火(秋)) 银杏镇楼
万般有量,非茶之过。 水下多了就是涝,茶喝过了就是祸! 本来宁和的茶吧因一老茶头,瞬起风雨,这个说这是不要的,原本该丢弃的垃圾。那个说这是曾经遗失在角落的明珠,现在重放光明。 有人说错了吗? 我觉得都对。 中国茶从鲜叶烹煮,到萃粉冲调,到现在热水冲泡,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与接受的过程。 铁观音的茶梗是挑掉了的,黑茶的茶梗是留下了的,绿茶是保留茶鲜的,红茶是发酵了的,有些茶是焙过火的,有些茶是揉捻成团的,有些茶是压成片捏成条的。如果只有一个标准,哪还有现在的百花齐放的景象。 营养不营养,毒与不毒这事不能搁在茶里面说。医生有句话叫是药三分毒,还有一句话叫万物皆有药性,人参可以吃死人,砒霜同样也能活人性命。 万般皆有量,非茶之过也。 与其为一茶头之说喋喋不休,还不如明细其优缺,述用其所度。 方是我辈茶人该做的事!
与茶无关 什么才是 家
这茶不舍得喝,肿办? 诗中瓢,杯中茶,欲饮心不舍,相对苦无言。昨日滋味思犹新,此时此刻更难为。 举杯如山重,落唇还复休,患得患失患情薄,患下相思无药解。而今翻进秋风词,方知古人似我情。
我来建设一下,朋友圈看到的,挺好
你懂茶吗?茶路人生,何以为悟
乌龙茶的大概冲泡程序 凝神沐意参三才,活泉新沸涤玉盏。 叶嘉轻把仙颜扣,乌龙入玄收翠芸。 高山冲瀑洗青浪,春风拂面香重圆。 奉上佳茗酬新朋,共解茶禅一道香。
汲泉山边井, 晚来试新菊。 玉盏承金汤, 且与陶氏茗。
请问这把壶泡什么茶合适? 如题
发首旧词水经验,喜欢的留爪 比翼飞·折翼鸟 昨日情份散,欲断难忘,心若枯草,冷冷凄凄惨惨, 伤心难觅旧,往日翻澜,迎风独吊,反反复复扰扰, 总难忘,重逢一刻喜欲狂,几忘天年不假时,牵手笑,闻香醉, 刻刻时时念,指点一处,待君有信。 却罢了,夜雨霖淋斯憔悴,相忘江湖当更好,别离后,淡心肠, 哭哭忍忍放,情兰一束,葬花别爱。
赏花,吃饭,我的中午不喝茶 墙间花意浓, 郁色沁心扉。 洗手作庖厨, 要把桂香烹。
寂寥了,发帖水经验。 解马南山坳,冼剑翠冷泉。 无由持一瓢,山寂泪行行。
申明我不是卖杯子滴 一怀相思引,浮色映愁颜。 此情堪遗恨,不饮孟婆汤。 ~~ 红豆碾为泥,落花护春暮。 浅刀刻相思,三分亦入骨。 ~~ 友赠一杯,喜,题小品两则
午后茶一杯,秋风抚心头。 情雅何需幽,笑面往来人。
【素食初语】◇141031◆素食没那么多神奇的功效 不管是哪个砖家叫兽宣扬什么,素吧的原来只是一群不喜食肉的亲们交流的地方,食素也好,食肉也罢,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习惯才是健康的源泉,最近看到很多的帖子都在问神马排毒,减肥,治病,美颜等等众多问题,我只想说一句,亲们,你们是真心为了茹素才进这个吧的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