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zx163 wwzx163
关注数: 17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461 关注贴吧数: 33
TNT不同强化组合方式成功率分析 首先,作为T吧的一名新人,敢在各路高手面前班门弄斧是需要很大勇气滴。所以,为LZ的勇气鼓掌先。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切入正题。之前也在网上找了一些人写的强化心得。什么垫手啊,什么先上1个晶体,后上几个晶体,再一起上啊。我只想说,这些都不具有可复制性。也许在你身上成功了,但是并不适合其他人。不能拿一次偶然事件当真理。So,才有了我写下文的背景。本文意义在于运用概率论的知识分析各种强化组合方式的成功率,以供参考。 首先,强一。 每个晶体25%成功率。假设我们现在拥有4个晶体。有以下几种强化组合: 一次用完;分两次(1+3或者2+2或者3+1);分三次(1+1+2或者1+2+1或者2+1+1);分四次。 要分析成功率,我们先来看看各种方法的失败率。 一次用完 失败率为0 成功率100% 两次, 第一种情况1+3组合失败率为0.75*0.25=18.75% 成功率81.25% 两次,第二种情况2+2组合失败率为0.5*0.5=25% 成功率75% 两次,第三种情况3+1组合成功率与1+3组合一样。 成功率81.25% 三次,第一种情况1+1+2组合失败率为0.75*0.75*0.5=28.13% 成功率71.87% 三次,其他两种成功率与第一种相同 四次,失败率为0.75*0.75*0.75*0.75=31.64% 成功率为68.36% 可见,同样的晶体分的次数越多,成功率越低。但是也有可能节省几个晶体。例如,分四次加一,虽然总体的成功率是68.36%,但是如果RP爆发,第一次就成功了,就比一次上4个晶体的方法节省了3个晶体。引用投资领域常用的一句话上:风险越大,回报率就越高!就看你在拥有相同资源下,是哪样的风格,是保守求稳?还是上搏搏更健康? okay,写先这么多,超过10L继续分析强二成功率。
内涵肤浅基本功不扎实:中外动画差距在哪里 日前,在内蒙古大学,对第六届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参赛动画作品进行了初评。500多件参赛动画作品由中、美、日、加等国的评委进行评选,胜出作品将于10月份在江苏常州动漫周上角逐各项大奖。由于参赛作品大部分为中外学生作品,因而,这一赛事演变成中外动画专业学生角力的竞技场。      记者在评选现场发现,尽管国内学生的动画作品质量逐年提高,但与动漫发达国家学生的作品相比,无论是在制作技巧还是在故事的编创上仍有相当差距。      题材单一 内涵肤浅      “这次评选作品中,国内学生的作品很少能让人眼前一亮,反观英、美等国学生的参赛作品则显得很成熟。”谈到本次动画作品初评活动,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史国娟对记者说,“国内的动画作品相比国外,技术上本身就有差距,但这次参赛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也普遍过于肤浅。”      记者了解到,本次参赛作品多为动画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动画专业学生作品的最高水平,但与动漫发达国家学生的作品比较,中国评委们还是感觉到明显的差距。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专业主任陶雯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于两点:在校生心态浮躁和文化课课时不足,“学生早早地就开始为就业发愁,很难踏下心来潜心创作。”      心态浮躁、缺乏内涵反映在参赛作品中,就呈现出题材单一、叙述语言贫乏的弊病。对此,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李一凡表示,本届参赛的国内作品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两个极端:参赛选手选择大题材而又缺乏生活体验,表现起来力不从心,难以驾驭,造成大题小做的效果;而选择小题材又缺乏细节和幽默,看不到完整的故事,使观者难以融入作品。      基本功不够扎实      有专家认为,和英、美、日、法、韩等动画发达国家学生相比,国内学生动画作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意平淡、思路狭窄、动画语言贫乏。      对此,本届初评评委、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意总监王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动漫创作的硬件、软件上,中外没有很大差距,但硬件、软件并不代表技术。从本次中国学生的参赛作品来看,其制作技术中普遍存在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现象。      “动画创作中的透视、结构、体积,一定要做得很精确。”他强调,这对学生的动画制作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国内学生对硬件、软件的练习普遍不够熟练,“熟能生巧”就更无从谈起了。      记者了解到,国内动画的教学观念一般是从美术转换过来,但是,用美术的训练技巧进行动画技巧的训练,这些方法与动画的实际要求并不相符。譬如,在动画片创作中,透视关系相当于机位的具体表达,确定了机位,恰好是表现了这个观察点和被表现物之间视高和视距的关系,学透视实际上是学镜头。而大部分学校对于透视教学不够重视。      陶雯对这一看法表示赞同。她解释说,如果透视有错误,作品就会有硬伤,缺乏视觉的真实感。一些国外作品虽然看起来简单甚至粗糙,但人家的体积很准确,透视没有错误。      应向最优秀作品看齐      虽然国内评委对此次国内参赛作品的整体质量评价不高,但三位“老外”评委还是买了主办国的面子。他们说,中国学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民族色彩的应用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从中发现了一些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好苗子 来自美国的评委、动画片开发顾问希瑟·凯尼恩说:“我注意到有一些中国学生的作品,尽管技术上还显得不太成熟,但本身的故事不错,我很喜欢。在一部学生作品中,教师就是制片人,片子失败了,责任其实在于老师,因为老师应当在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个故事是行不通的。如果动画片中缺乏好故事,即使把动画软件操作得再熟练也没有意义。”      加拿大评委阿萨兰·索拉布卡尼则称,中国学生作品中中国元素的应用令她印象深刻。索拉布卡尼认为,对于学生创作,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她举例说,在本届参赛作品中,有一部法国的参赛作品只有3分钟,但有八九名学生共同创作;而中国的有些作品长达20多分钟,却只有一个人完成,这令她无法理解。      “动画片要表达的概念应当十分简洁又明确,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些片子在概念和故事上都非常模糊。学生显然想得太多,却又找不到适当的表达方式。”索拉布卡尼还说,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定位,比如你是要成为一般的动画工作者还是要做一个动画艺术家,如果是后者,那么你就应该多看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品,并努力向这些作品看齐。      负责大赛评选活动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大型项目部总监张辛表示,鉴于中外参赛作品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组委会将特别设立中国作品奖项,以鼓励中国学生的参赛积极性,从而推动国内的动画教学。
漫画大师黄玉郎畅谈中外动漫差距 “应该承认,《功夫熊猫》的制作和营销的确很出色。目前,我们还不能跟他们比。”7月11日,有“香港漫画之父”之称的黄玉郎,面对南京媒体表现得十分坦率,“在内容、制作方面,中国动漫与日本、美国等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      《功夫熊猫》在一片争议声中赢得完胜,无论其票房高得多么离谱,好莱坞又一次具备了中国动画电影应当拜师的理由。      “《功夫熊猫》的成功,实际上是给了中国动漫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动漫产业资深人士、中视唯我数码公司技术总监任世焦在谈到这一点时表情严肃,“"美国熊猫"的功夫击中了中国动漫产业的痛处。”      10年前,迪斯尼公司用一部《花木兰》首次将中国的古代民间故事成功改编成商业动画片;10年后,梦工厂以《功夫熊猫》再次品尝“文化嫁接”的甜头;而据了解,迪士尼将投资8000万美元开拍动画巨片《宝玉》,故事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预计2009年夏季公映。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在汲取中国元素拍动画,把中国热带到美国,再把美国电影热烧到中国。很多人都在问: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但中国的“功夫熊猫”又在哪?中国动漫企业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赚钱?中国的原创动漫究竟路在何方?      70mm宽的胶片,中国动画电影人能否玩出新意,看来仍有许多地方要向好莱坞学习。      漫画大师来宁说动漫      7月7日,中国原创动漫《神兵小将》在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后,收视一路飘红。7月11日下午,香港著名漫画大师黄玉郎来到南京,为他的这部力作举行了江苏首播专访会,并畅谈原创动漫的未来。      “南京的动漫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机会还很多。”黄玉郎说,动漫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除了漫画大师之外,黄玉郎还有一个身份——玉皇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作总监。如今,他在北京、深圳等地都有投资。因看好南京市场,2007年,玉皇朝收购南京鸿鹰动漫,正式在南京落地开花。      从8岁开始至今,黄玉郎已经有40多年的漫画创作经历。其名作《龙虎门》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带动了香港漫画市场起飞,老少皆知,风行30多年,创造了香港长篇连载漫画的历史纪录。      与创作漫画一样,年轻时的黄玉郎也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制作一部动画片,并像《西游记》一样家喻户晓。“这个愿望源于当时日本动漫在香港地区的风靡。但是由于动画制作成本高、投资大、回收难,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直到2004年,中国内地开始关注动漫产业发展,国家对动漫行业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黄玉郎觉察到推广原创动漫的契机。在动漫行业朋友的帮助下,黄玉郎将自己之前的作品《神兵玄奇》进行改编,并用了两年的时间制作成现在的动画片《神兵小将》。      据了解,Q版卡通动画片《神兵小将》由黄玉郎旗下的香港玉皇朝集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历时一年半,耗资3000万港元。日前,《神兵小将》已在南京、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地播出,深受全国小朋友的喜爱。      本土动画为何多亏本      “我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宣传自己的作品,更希望能向内地的同仁介绍更多更优秀的动漫作品,与大家一起交流动漫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心得。”黄玉郎看来,在内容、制作方面,中国动漫与日本、美国等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      “应该承认,《功夫熊猫》的制作很出色,特别是在动作方面。但这是美国动画行业的游戏,中国不应该与他们比。这部片子的制作成本是2亿美金,在中国花这么多钱去制作并不现实。中国的市场回收率较低。”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