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钱大桥下丶
来到德莱联盟丶
关注数: 1
粉丝数: 265
发帖数: 1,070
关注贴吧数: 44
紫外LED自由曲面配光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 近日,在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集成光电技术研究中心在紫外LED自由曲面配光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将紫外LED光源用于曝光机领域,产品已在PCB、液晶面板、触摸屏等行业获得应用。相关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用于紫外LED准直的透镜201320875490.0、高均匀度的紫外LED曝光头201420651432.4)。 传统的平行光曝光机采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其寿命只有1000小时,耗电高,且有污染。采用UVLED替换汞灯光源,寿命可达汞灯的50倍,耗电量可减少90%,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环保无污染。 目前,重庆研究院已突破LED多自由曲面精确配光、适用于紫外波段的无机光学元件加工等关键技术,首次研发出基于紫外LED的平行光曝光头,平行半角可控制在±2°以内,照明不均匀性小于3%,照明强度高达40mW/cm2。 自主研制的部分UVLED曝光头及光源模组
这种快速老化试验方法 LED应用厂可以试试! 【LED网讯】摘要:本文以LED封装的五大原物料及五大制程为基础,分析影响LED寿命的的主要因素,以高温、大电流为试验条件,探讨快速老化试验快速分析甄别LED。为快速导入LED厂商做依据。 关键词:LED封装物料、快速老化 引言 随着LED产品的不断发展,LED行业无论是从上游的晶片,中游的封装还是下游的应用都呈现出百花齐放模式。然而现在正从百花齐放的状态往大洗牌的模式发展,如何在LED大洗牌中存活起来,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提高自身产品的性价比。所以目前LED行业无论是飞利浦、OSRAM等LED巨头还是一些国内小规模公司都在进行残酷的价格战。而对于LED照明产品,LED颗粒占成本比例最高,所以LED应用厂会不停的寻找低成本的LED颗粒供应商,而LED颗粒供应商要使自己产品更有性价比就一定要做降本。所以LED芯片、金线、支架等这些原物料就首当其冲被替换。 就目前来讲LED颗粒单价的降本频率已经从之前的季度降本提高到每月降本,所以如何对LED信赖性做好把关非常关键。如果采用LM 80/LM 79的测试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应用厂的要求,LM 80的测试周期一般正常为6000hr,按照这样的方式验证完成后LED颗粒的价格早已做过几次更新。所以对于LED应用厂来说,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一款LED信赖性作出判断,即探讨一种低成本、快速、有效的筛选LED颗粒的方法。 LED封装物料介绍 如上图(1)所示,LED主要的原物料有封装胶、金线、晶片、固晶胶、支架五个部分。每种物料都会直接影响LED性能。例如较差的封装胶不但会导致出光效率低,更会导致材料容易受潮,硫化风险增大。 随着LED封装企业越来越多,迫于成本及竞争淘汰的压力,封装厂使用的线材已经从刚开始的99.99%的纯金线演变成K金线,镀钯铜线,而这些线材导热率会下降,而且延展性降低,这样对于外界产生的应力会很敏感,很容易产生断线,举例来讲,因为LED为潮湿敏感性器件,如果LED中有水汽进入,当贴片完成后过回流焊时会因热膨胀产生应力,如果线材延展性不好会很容易因应力导致断线,从而造成过回流焊后死灯现象严重。 另外迫于成本的压力,很多封装厂是都在减小晶片的尺寸,并且过电流操作例如早期10*30mil晶片只会做到0.1W,驱动到30mA,而现在有些厂商会过载到100mA,这样已经超过此晶片的最大承受电流,光衰的风险太大。 对LED寿命影响较大的另一个重要物料就是支架。 对于同样一颗LED,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要获取更多的光通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过电流来驱动,但是这样操作会造成电流密度过大,从而导致热量的增加非常大,如下图2所示使用同一家2835 1W LED做蜡烛灯,推不同电流对应的温度。 图2 LED不同驱动电流对应温度(测试仪器:红外热像仪) 从上图可以看出,LED驱动电流下降20%,对应的LED芯片表面温度下降17%。另外130°已经超过了LED芯片的最大承受温度(一般中小功率芯片为115°,较好点的为125°)。过高的温度不但导致LED芯片损伤,荧光粉激发效率降低,也会使支架上的反射盖黄化,从而最终都会导致LED光衰严重。 目前中小功率(0.5W以下)使用的还是PA9T,有些厂商出于成本的考量甚至还在使用PA6T,不耐高温。对于耐高温来讲表现最好的为EMC,其次为PCT,然后是PA9T,PT6T表现最差。 LED快速老化的方法探讨 本文基于LED应用厂探讨LED颗粒快速老化试验方法,当LED应用厂拿到LED封装厂提供的样品后,分三部分进行筛选测试:①.对LED颗粒进行初始光电参数测试,包括不同参数下的光电参数,芯片尺寸等;②.常温、1.5倍电流快速老化测试;③.85℃、标称电流快速老化测试。下面以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中的快速老化试验所作出的寿命推估只做参考使用,目前还没有一个快速老化试验的标准,所以此方法仅作为照明应用厂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将多家供应商的LED颗粒进行比较试验,择优选取的参考。 初始光电参数测试及芯片尺寸量测 对A、B两家LED颗粒样品进行初始参数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B两家材料初始光通量相当,其中B厂商电压较低,整体光效会高于A厂商。 表1 A、B两家LED颗粒初始光电参数 从晶片2D图可以看出A厂商使用的晶片尺寸大于B厂商,A厂商芯片的最大承受能力会大于B厂商,即在过电流操作的情况下,A厂商的的光衰会小于B厂商(2.2.4的老化试验也证明了这点)。 图3 A、B厂商芯片2D图 常温、1.5倍电流快速老化 各取5pcs(有条件的可取适当取多点数量)进行常温(25℃),1.5倍电流(225mA)快速老化试验,分0hr、48hr、96hr、168hr四个阶段测试光电参数,以光通量的变化量计算出各节点衰减比例。如表2所示。并根据各节点衰减比例模拟出LED颗粒的寿命曲线,如表3所示。从寿命曲线图可以看出A厂商的LED寿命明显优于B厂商。 表2 常温、1.5倍电流光通量衰减比例表3 常温、1.5倍电流寿命推估图 85℃、标称电流快速老化 各取5pcs(有条件的可取适当取多点数量)进行85℃、标称电流(15mA)快速老化试验,分0hr、48hr、96hr、168hr四个阶段测试光电参数,以光通量的变化量计算出各节点衰减比例,如表4所示。并根据各节点衰减比例模拟出LED颗粒的寿命曲线,如表5所示。从试验结果看,高温老化试验中,A厂商寿命也会比B厂商高。 表4 85℃、标称电流光通量衰减比例表5 85℃、标称电流寿命推估图 小结 通过本章的讨论我们可以探讨出适用于应用厂的快速筛选LED的方法:在同时拿到多家封装厂LED的时候,首先可以对LED进行解剖,量测LED芯片尺寸,一般芯片越大抗ESD、抗大电流能力肯定越好;其次进行常温、1.5倍(或者双倍)快速老化试验以及85℃、标称电流老化试验,根据0hr、48hr、96hr、168hr各节点的光通量衰减比例绘制出寿命推估,比较各厂商的光通量维持率能力,从而比较判断各厂商的优劣,最后可以结合各厂商LED的单价在最短时间内选择最具性价比的LED颗粒。
“虎口夺食” LED封装硅胶引发成果归属专利战 科技日报讯 曾经,市场份额75%以上被两家跨国企业占据。直到2014年国产LED封装硅胶市场规模首次超过进口产品。 尽管已是制造大国,但在为数不少的高精尖产品领域,中国市场依然是跨国公司的天下。中国企业要想在这些领域创新发展实现崛起,势必会触动原有利益格局,必将直面挑战。 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眼下已是LED封装硅胶行业知名企业的康美特公司,就亲历并直面一场跨国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康美特公司总经理葛世立近日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这一经历并分享了其中的启示。 创新助推崛起 2005年创立之初就确立“先导高分子材料国产化”战略定位的康美特,在2008年启动LED封装硅胶研发时,选择当时完全依赖进口的高端高折光硅胶为切入点。 “之所以能够以高端市场为切入点,主要源于一支在有机硅、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团队。”康美特总经理葛世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研发团队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以研发为重心,公司超过30%的人员专门从事研发。 LED封装硅胶是LED器件关键应用材料,对器件总体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技术门槛颇高,到2010年前,LED高端高折光封装硅胶行业75%以上市场份额被道康宁、信越两家跨国企业占据。 基于强大创新能力及出色性能指标,康美特产品很快在原本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市场上打开局面:国内从事封装的上市企业逐步成为康美特客户,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也主动接触康美特并与其达成合作意向。 被市场逐步接受后,康美特产品市场增速很快,公司业绩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凭借价格上的巨大优势以及性能上与进口产品趋于一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不断失去。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国产LED封装硅胶市场规模首次超过进口产品。 一场关乎创新成果归属的专利战 “虎口夺食”自然不会一帆风顺,在康美特崛起的同时,一场风雨洗礼也逐步逼近。2014年4月,道康宁将康美特公司告上法庭,声称康美特公司在市场上销售的含苯基的高折光硅胶侵犯其专利。一场关乎创新研发成果归属的专利战正式拉开帷幕。 尽管事情已过去数月,但谈起这段应诉经历,葛世立言语间仍满是感慨。葛世立坦言,在产品逐步占领市场时,他就隐约感到必有一战,但当挑战来临,他还是吃了一惊:对手企业没有事前沟通,也没有律师函,直接发来的就是法院诉状。 “跨国公司经过多年积累深谙专利玩法,在申报核心技术专利的同时还会围绕核心专利构建范畴极其广泛的一个专利保护圈。”经手专利官司的康美特副总经理王华告诉记者,小的创业公司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踩中其中“地雷”,深陷专利官司无法自拔。 尽管在最初研发立项时,康美特法律专员就曾检索国内外所有与立项技术相关的专利。但当挑战真的降临时,葛世立还是有些紧张,他让法律专员联合专利律师再次检索了所有专利,直到他们说:“OK,没有问题,我们没有侵权!”葛世立才真正放下心来。 果不其然,经过8个月调查和审理,2015年5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正式发文,宣告道康宁公司涉案专利的专利权全部无效,一起民族品牌直面跨国公司的专利纠纷案,最终以康美特公司胜诉谢幕。 专利,商业竞争中的“双刃剑” 尽管最终康美特公司成功扭转被动局面,不但没有让跨国企业占到便宜,还借势给竞争对手一记“重锤”,康美特也因此显著提高业界知名度。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经历也给中国创新类企业敲响了警钟。 一些知识产权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创新型企业想要跟这些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的国际巨头较量,光是把产品做好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LED行业内的专利纠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芯片到封装再到材料,“专利战”一直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由于在意识、经验、资金实力、人员配备上与国际巨头相比,国内企业还存在巨大差距,“专利游戏”从来就是为国际巨头所操控。 “这一课对于初涉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而言并不是件坏事,它让企业认识到过去认为专利的申请会泄露核心技术秘密的观念是有偏差的。”葛世立坦言,原来他们也认为申请专利容易导致技术秘密泄露,因此通常采用保密方式守护核心技术。 王华告诉记者,眼下康美特已及时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从以往以“技术秘密”方式进行保护,转变为尽可能多申请专利,构建“专利池”,变被动为主动。除已授权的1项发明专利外,康美特已完成6项发明专利申请。 葛世立则表示,有时“专利”在商业竞争中已成为一把“双刃剑”,它不再是创新“保护伞”,却成为创新“绊脚石”;他呼吁专利审查部门应严格审查,尽量杜绝一些大企业“种下一棵树,圈下整片森林”这样的专利垄断行为。
从沙子中提取替代LED灯泡中稀土的材料 和白炽灯比较起来LED灯泡尽管具备更高效节能、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但是高昂的价格是制约在普通消费者之间普及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LED灯管中使用的荧光粉采用了稀土元素(REEs)。最近科学家已经成功了找到了替代稀土的原材料,并最终在未来降低LED灯泡的售价。 来自华盛顿大学附属LumiSands公司成功研发这种替代材料,使用这种材料打造的LED灯管在成像方面更加趋向于自然太阳光照的感觉,此外在温度上面也比现有灯泡更加冷。此外这种材料是从廉价丰富的沙子中提取的。
日本开发出能穿透火灾烟雾的太赫兹波照明器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和NTT于2016年3月17日宣布,开发出了可在烟雾环境中确保视认性的太赫兹波照明器的基本构成技术。已经证实,使用试制的用来验证原理的矩阵型照明器,在肉眼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模拟火灾环境中也能获得1.4m远的物体的太赫兹图像。太赫兹波的特性(图:东京理科大学) 太赫兹波是频率位于电波与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大于红外线和可见光,因此,即使在灰尘、烟雾及火焰中传播,也基本不发生散射和衰减。另外,与电波相比,太赫兹波不容易向四周扩散,可以用于查看物体的形状。在使用太赫兹波成像方面,业界早就在研究通过测量被拍物发出的辐射热来成像的被动成像技术,但在火灾现场,周围的高温物质和高温烟雾也成为热辐射源,因此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此次开发的太赫兹波照明器(图:东京理科大学)被拍物的样品(摄影:东京理科大学) 使用此次开发的太赫兹波照明器可实现主动成像,就是由观测者发出太赫兹波,根据物体反射回的波来“看清”烟雾中或对面的情况。通过故意打乱波长为360μm的太赫兹波的相位,集中多个元件发出的太赫兹波,提高强度,可以像相机的闪光灯一样使用太赫兹波。为验证原理而试制的矩阵型照明器由9个元件构成。 太赫兹波照明器的使用示意图(图:东京理科大学)各种烟雾浓度(Cs)下的太赫兹图像(上)和红外线图像(下)。 与被拍物体之间的距离为85cm。(摄影:东京理科大学) 今后,将从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学的角度,验证此次开发的太赫兹波照明器的性能,推进增加穿透距离、减小系统尺寸等方面的研发。此次的研究成果将在3月19~22日举行的“日本第63届应用物理学会春季学术演讲会”及5月16~17日举办的“平成28年度日本火灾学会研究发布会”上发表。
大棚春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 1.培育适龄壮苗 壮苗标准:株高20厘米,8~9片真叶,节间较短,茎粗0.5~0.7厘米,茎呈紫色,叶片厚,色深,根系发达,80%带大蕾,苗龄75天左右。 (1)种子处理 一般大棚春番茄栽培在4月15日定植,往前推算,约在1月末浸种催芽,为防病毒病,先用浸种15分钟后用清水投洗干净。再采用温汤浸种。温水浸泡6~8小时。催芽温度25℃,可先20%以下1~2小时,后高至25℃,在出芽后再稍降2~3℃。50%发芽,即准备播种。 (2)床土配比 马粪3份,草炭3份,炉灰2份,田土2份,每立方米另加1~1.5千克磷酸二铵。 (3)播种 一般在1月末2月初温室播种,越冬棚或多层覆盖栽培者应适当提前。苗床播量为15克/立方米,每公顷需种600~750克。播种时用药土下铺上盖。采用撒播或条播。 (4)苗期管理 播种后床面上盖地膜,保温保湿。白天室温保持25~28℃,夜间15~18℃,地温应在20~22℃。出苗后,在傍晚将地膜撤掉。在2片真叶时移植,土方或营养土中陈马粪或草炭不少于50%~60%,猪圈粪20%,田土20%,另加磷酸二铵1.5~2千克/立方米,并做成8厘米×8厘米~10厘米×10厘米土方或营养钵。缓苗期间白天26~28%,夜间12~20℃。缓苗后转入正常管理,白天23~25℃,夜间12~15℃,不低于10℃。中后期可用叶面肥喷施,也可用肥水浇床。幼苗生长快慢不均时,可倒苗。 2.定植 (1)早扣棚、细整地、多施肥 最好扣越冬棚。春扣棚应抢早,最迟不迟于3月上旬。土壤化冻一锹深进行整地,每公顷施农家肥75000~112500千克,加二铵3175~4500千克;做成1~1.2米宽畦;可用地膜覆盖。 (2)适时定植 大棚内10厘米土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定植。一般春扣棚单层的4月15~17日,双层的4月10~14日,三层棚4月5~10日,越冬棚多层覆盖在3月末至4月初。 行株距为33厘米×50厘米,保苗60000株。另一种是1米畦,畦内行距45厘米,畦间行距55厘米,株距28厘米,亩保苗70500株。深度以土方的1/4为宜,浇足底水,4~5天后浇缓苗水,以后逐渐培土成垄。 3.定植后的管理 (1)温度 定植后缓苗期间,以棚温的升高提升地温,以利于缓苗,即封闭不通风,一般3~5天内棚温不超过35℃即可。缓苗后起垄,白天22~26℃,夜间15~18℃。这时可根据外温和棚温,逐渐开始通风,先小后大、先上后下。第一穗果实核桃大以后,提高温度到白天25~28℃,夜间18~20℃,果实发白时可升到30℃。在6月中旬通大风。 (2)灌水 缓苗时浇一次缓苗水,这期间要加强松土,以利于提高地温。在第一穗果坐住前一般不浇水,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浇一次大水。在第二、第三穗果坐住后各灌一次水,以促进果实膨大,但在每次浇水后要闭棚,提高棚温达30℃以上,再及时通风排湿,防止高湿高温造成病害的发生及流行。 (3)追肥 番茄生长量大,结果期长,需及时、多次进行追肥,一般有限生长类型早熟品种,在底肥充足基础上早追、勤追、少追是关键,使植株在结果前有更多的同化面积。无限生长类型品种,结果前不宜追肥过大,以免枝叶徒长,应到第一、第二花序坐果后才可以追肥。追肥掌握“两头少、中间多”的原则。第一次追肥可在缓苗后进行,称“提苗肥”,要少施。第二次追肥在第一花序果实核桃大,第二花序坐果时进行,追硝铵220~300千克/公顷,此次追肥具有促进下部果实迅速膨大,促进上部开花,提高早期产量作用。第三次追肥在第三穗果坐住后进行,这次应加大用量,以补充底肥的消耗,一般需硝铵375~450千克/公顷左右,以防止早衰,促进果实膨大。第四次追肥可在第四、第五穗果开花结果时进行,主要作用是促进后期果实的膨大和成熟。番茄施肥氮磷钾比例1:1:2。磷肥全作底肥,钾肥可1/2~1/3为底肥,氮肥1/3~1/4为底肥。 (4)整枝绑蔓 一般多用单干整枝,及时摘除侧枝。株高25厘米时插架绑蔓,每隔3叶绑一次。春棚栽培多为3个穗果,在穗上留2—3叶应掐尖。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可摘除利于通风透光。 (5)保花保果 春季大棚中番茄的落花落果比较普遍,是影响早期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落花落果的原因很多,如营养不良、光照不足、水分缺乏、湿度过大等。但主要是低温所致,可以用药剂处理来保花保果。目前使用的药剂主要有番茄灵2.4-D;2.4-D产品一般是5%的商品,使用浓度一般按说明书使用,稀释后再加适宜的红染料,可避免重复使用。 另一种保花保果药剂是番茄灵,使用浓度为30毫克/千克,商品为片剂,一片药加水2~3千克,用水喷雾器喷花,处理时间在上午8~10时,花开1~2天内进行,否则无效。 4.采收与催熟 为了使大棚番茄提早上市,提高结果前期产量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措施。可用乙烯利催熟。 (1)采后浸果 把变色期果实摘下,用2000~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溶液浸果1分钟,取出沥干,放在室温(20~25℃)条件下,可提前转红。要掌握温度和时间,否则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品质。 (2)植株上涂果或喷洒 在番茄果实长到足够大时,用2000~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进行涂抹或喷洒,以利于早熟。 病虫害防治 1.症状 该病常因植株生育年龄和发育阶段不同症状略有变化。生产上把番茄播种在带菌的土壤中,种子因受猝倒病菌侵染而不能萌发,变软呈糊状,后来为褐色或皱缩,最后解体。发芽后的种子受害,最初侵染点表现为水浸状褐变,扩展后受害细胞崩溃,不久就死去,上述两种侵染都发生在出土前,称作出苗前猝倒或烂种。土壤中发生的种子病大家是看不到的,只能从缺苗上判断是猝倒。出土幼苗的猝倒病发生在根部或土面上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变褐,病部缢缩并失去支撑能力,幼苗猝倒在地面上,并很快地萎蔫,称作出土后的猝倒病。 2.防治方法 (1)提倡选用营养钵无土育苗或穴盘育苗等现代育苗方法,可大大减少猝倒病的发生和危害。用营养钵育苗,每667平方米需苗床20~25平方米,宽1.2米、深10~15厘米、长为15~20米的带埂平畦1个,若分苗每677平方米需分苗床40~50平方米。营养土配制需选优质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鸡粪按7:3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磷酸二铵1千克、草木灰5千克、95%恶霉灵原药50克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10克,与营养土充分拌匀后装入营养钵或育苗盘,防治猝倒病效果极佳。目前许多营养土配方中主要加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这两种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枯萎病的,对猝倒病无效。配方2:也可取大田土6份和腐熟有机肥4份混合,按50千克营养土加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0克再加2.5%咯菌腈悬浮剂10毫升,混匀后过筛装入营养钵育苗。也可铺在育苗畦上育苗。 (2)种子处理。种植台湾圣女、亚蔬6号,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5~7克,京丹2号为15~17克,播前3~4天,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毫升再加入35%甲霜灵拌种剂2毫升,对水180毫升包衣4千克番茄、茄子或瓜类种子可有效防止猝倒病和立枯病、苗期炭疽病、沤根等苗期病害的发生。 (3)加强苗床管理。播后在苗床上搭小拱棚,防雨保湿。播后至出苗期白天苗床温度28~30℃,夜间24~25℃,80%幼芽顶土时撤去地膜,并防止营养钵表土龟裂和子叶带帽出土。齐苗至2片真叶期适当降低苗床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防止徒长,并注意清除病苗。必要时在子叶展开和第1片真叶展开前向营养钵覆1~2次细潮土,厚约0.5厘米。3~4片真叶期把营养钵挪稀,白天22~26℃,夜间保持15~18℃,不干不浇水,干时浇小水,并注意通风散湿。 (4)发病初期喷淋3%恶霉·甲霜水剂600倍液或95%恶霉灵精品3500倍液、0.5%氨基寡糖水剂.500倍液、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
如何分辨农膜的好坏 农膜作为温室的主要覆盖材料之一,对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分辨农膜质量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高透光农膜透明度好,而一般农膜颜色发白、发雾。 2、优质农膜耐候性好,在寒冷的冬天,仍然保持很好的柔软性,而一般农膜则变硬,稍一折就会有白痕。 3、耐久性农膜拉力强度高,如剪一小条,拉伸时可伸长6~7倍,仍不会断裂,一般农膜则发脆。 4、防流滴膜用水喷时,水珠呈片状,而且沿膜壁下流。 5、保温性膜当被拉伸时,拉开的地方会变白,在变白的地方如反复拉,则又透明,说明高保温,一般膜则无此效果。 6、防积尘农膜无粘性,铺膜方便,而且用水喷膜面时,集水呈小水珠,而一般农膜粘性强,膜与膜会粘在一起,不易拉开,易沾尘。 7、散光性好的农膜透过太阳光时,光线柔和分散,而一般农膜则有直射的感觉。
江西吉安设施农业助农脱贫 3月10日,记者在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道路两旁看见一排排白色的大棚,这是该乡的设施农业蔬菜基地。近年来,该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引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依靠市场化、科技化,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不稳定增收现状,逐步走出一条“靠棚致富”可持续增收新途径。 该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将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衔接,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农业发展道路。该县推行“公司+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由公司统一育供幼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肥料、统一保护价收购,分户规划种植,同时对贫困户采取赊账供幼苗肥料、收购时扣除成本的“零风险”种植,尽全力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中,贫困户能够赊得到良种、学得到良法、拿得到红利、找得到市场、看得到希望。 该县把设施农业作为一项脱贫致富产业来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并给予优惠政策,对贫困户租赁大棚生产的,租金由扶持资金补贴;对自建大棚生产的,其大棚搭建、土地改良等成本的50%由公司垫付,售后结算抵扣,另外50%由扶持资金补贴,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该县现代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了烟阁、高市、龙源口等8个乡镇的2000多农户,其中有270多户贫困户,发展马铃薯种植2000多亩、西兰花种植500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 农民是财富而非负担 中国几亿农民,缺资金不懂技术的,不是少数。因此,有些偏颇的观点就认为这是个沉重的负担。实际上完全相反,对一个大的市场主体比如农业龙头企业来说,农民是财富而非负担。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生于斯长于斯依赖土地而生存的农民,自然也是关键资源,叫劳动力。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参与,任何经济活动是不可能持久甚至是不可能开始的。失去了农民这个最坚实的底座,农业要做大做强,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些农民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显得进取心不够,自然有见识上的欠缺之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实施组织农民的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地运用市场的手法,把这块没睡醒的资源彻底唤醒。就像太阳与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人把衣服脱下来,北风加大力度吹只能让人更加捂紧衣服,而太阳则加倍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温度一高,人们自然就把厚衣给脱下来了。 在市场中,这光和热就是利益链,在这个链条里,人们都有自己合理的位置、应得的利益。充分认识和遵循这点,就能真正地把农民“加”进来。不管你采取哪种经营模式,只要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这个链条而且享受到合理的利益分成后,他们焕发出的能量、呈现出的市场厚度一定会惊人,这个时候公司想不做大都不可能。 永新县的设施农业,包括我市其他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广受农民拥戴,根子上就是把农民和农村的土地一起当成了财富来开发,深谙舍与得之道。越是成熟,其服务就更加保姆化,农民的积极性就越被激发,一项公司得利、农民致富的双赢产业就是这样形成的。毫无疑问,这样的产业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产业,才是市场的真英雄!
2016年3月14日 LED光源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14日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10号 led光源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10号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9号 LED光源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9号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8号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十三五”河北省设施蔬菜将年递增40万亩 河北省设施蔬菜将每年递增40万亩,到“十三五”末,全省设施蔬菜占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将达到60%,生态栽培无公害标准化集成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从河北省农业厅获悉,从今年起,河北省设施蔬菜将每年递增40万亩,到“十三五”末,全省设施蔬菜占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将达到60%,生态栽培无公害标准化集成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省蔬菜局局长张保起介绍,目前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1040万亩,但存在着生产布局缺乏规划、设施结构不尽合理、集成技术利用率低等问题。今后,河北省的设施蔬菜发展将立足气候资源实际,因地制宜选择设施结构。在北部坝下地区、环京津地区和冀东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坝上地区和中部平原重点发展大中拱棚,南部平原重点发展拱棚叶菜。 在新发展的设施蔬菜地区,大力推广蔬菜节水栽培。同时,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蔬菜微喷技术,实现规模园区和蔬菜大村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全覆盖。
2016年3月8号 led光源吧 大家积极交流
马铃薯火了 未来种植面积1亿亩以上(图)(转载) 近日农业部提出《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总产达到1.3亿吨左右;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意见指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 根据意见,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兼顾;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协调。 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意见明确了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点任务:以资源禀赋为前提,优化主食产品原料布局;以消费需求为引领,开发多元化主食产品;以品种选育为带动,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研发主食加工工艺和设备;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引导居民消费主食产品。
COB与SMD在结构、热阻、光色对比优势 1、结构分析 2、COB低热阻优势 3、COB光品质优势
LED封装的100多种结构形式区分大全(转载) LED封装技术的要素有三点:封装结构设计、选用合适封装材料和工艺水平。 目前LED封装结构形式有100多种,主要的封装类型有Lamp系列40多种、SMD(chip LED和TOP LED)系列30多种、COB系列30多种、PLCC、大功率封装、光集成封装和模块化封装等,封装技术的发展要紧跟和满足LED应用产品发展的需要。 LED封装技术的基本内容 LED封装技术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出光效率、高光色性能及器件可靠性。 (1)提高出光效率 LED封装的出光效率一般可达80~90%。 ①选用透明度更好的封装材料:透明度≥95%(1mm厚度),折射率大于1.5等。 ②选用高激发效率、高显性的荧光粉,颗粒大小适当。 ③装片基板(反射杯)要有高反射率,出光率高的光学设计外形。 ④选用合适的封装工艺,特别是涂覆工艺。 (2)高光色性能 LED主要的光色技术参数有:高度、眩光、色温、显色性、色容差、光闪烁等。 显色指数CRI≥70(室外)、≥80(室外)、≥90(美术馆等)。 色容差≤3 SDCM≤5 SDCM(全寿命期间) 封装上要采用多基色组合来实现,重点改善LED辐射的光谱量分布SPD,向太阳光的光谱量分布靠近。要重视量子点荧光粉的开发和应用,来实现更好的光色质量。 (3)LED器件可靠性 LED可靠性包含在不同条件下LED器件性能变化及各种失效模式机理(LED封装材料退化、综合应力的影响等),这是主要提到可靠性的表征值—寿命,目前LED器件寿命一般为3~5小时,可达5~10万小时。 ①选用合适的封装材料:结合力要大、应力小、匹配好、气密性好、耐温、耐湿(低吸水性)、抗紫外光等。 ②封装散热材料:高导热率和高导电率的基板,高导热率、高导电率和高强度的固晶材料,应力要小。 ③合适的封装工艺:装片、压焊、封装等结合力强,应力要小,结合要匹配。 LED光集成封装技术 LED光集成封装结构现有30多种类型,正逐步走向系统集成封装,是未来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1)COB集成封装 COB集成封装现有MCOB、COMB、MOFB、MLCOB等30多种封装结构形式,COB封装技术日趋成熟,其优点是成本低。COB封装现占LED光源约40%左右市场,光效达160~178 lm/w,热阻可达2℃/w,COB封装是近期LED封装发展的趋势。 (2)LED晶园级封装 晶园级封装从外延做成LED器件只要一次划片,是LED照明光源需求的多系统集成封装形式,一般衬底采用硅材料,无需固晶和压焊,并点胶成型,形成系统集成封装,其优点是可靠性好、成本低,是封装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3)COF集成封装 COF集成封装是在柔性基板上大面积组装中功率LED芯片,它具有高导热、薄层柔性、成本低、出光均匀、高光效、可弯曲的面光源等优点,可提供线光源、面光源和三维光源的各种LED产品,也可满足LED现代照明、个性化照明要求,也可作为通用型的封装组件,市场前景看好。 (4)LED模块化集成封装 模块化集成封装一般指将LED芯片、驱动电源、控制部分(含IP地址)、零件等进行系统集成封装,统称为LED模块,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可进行标准化生产、维护方便等很多优点,是LED封装技术发展的方向。 (5)覆晶封装技术 覆晶封装技术是由芯片、衬底、凸块形成了一个空间,这样封装出来的芯片具有体积小、性能高、连线短等优点,采用陶瓷基板、覆晶芯片、共晶工艺、直接压合等来达到高功率照明性能要求。 用金锡合金将芯片压合在基板上,替代以往的银胶工艺,“直接压合”替代过去“回流焊”,具有优良的导电效果和导热面积。该封装技术是大功率LED封装的重要发展趋势。 (6)免封装芯片技术 免封装技术是一个技术的整合,采用倒装芯片,不用固晶胶、金线和支架是半导体封装技术70种工艺形成中的一种。 PFC免封装芯片产品的光效可提升至200lm/w,发光角度大于300度的超广角全周光设计,不要使用二次光学透镜,将减少光效的耗损与降低成本,但要投入昂贵的设备。 PFC新产品主打LED照明市场,特别是应用在蜡烛灯上,不仅可以模拟钨丝灯的造型,同时可以突破散热体积的限制。 (7)LED其他封装结构形式 ①EMC封装结构:是嵌入式集成封装形式(Embedded LED Chip)不会直接看到LED光源。 ②EMC封装技术:(Epoxy Molding Compound)以环氧塑封料为支架的封装技术,具有高耐热、高集成度、抗UV、体积小等优点,但气密性差些,现已批量生产。 ③COG封装:(Chip On Glass)将LED芯片放在玻璃基板上进行封装。 ④QFN封装技术:小间距显示屏象素单元小于或等于P.1时,所采用的封装形式,将替代PLCC结构,市场前景看好。 ⑤3D封装技术:以三维立体形式进行封装的技术,正在研发中。 ⑥功率框架封装技术:(Chip-in-Frame Package)在小框架上封装功率LED芯片,产业化光效已达160~170 lm/w,可达200 lm/w以上。 LED封装材料 LED封装材料品种很多,而且正在不断发展,这里只简要介绍。 (1)封装材料 环氧树脂、环氧塑封料、硅胶、有机硅塑料等,技术上对折射率、内应力、结合力、气密性、耐高温、抗紫外线等有要求。 (2)固晶材料 ①固晶胶:树脂类和硅胶类,内部填充金属及陶瓷材料。 ②共晶类:AuSn、SnAg/SnAgCu。 (3)基板材料:铜、铝等金属合金材料 ①陶瓷材料:Al2O3、AlN、SiC等。 ②铝系陶瓷材料:称为第三代封装材料AlSiC、AlSi等。 ③SCB基板材料:多层压模基板,散热好(导热率380w/m.k)、成本低。 ④TES多晶质半导体陶瓷基板,传热速度快。 (4)散热材料:铜、铝等金属合金材料 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热率200~1500w/m.k。 PCT高温特种工程塑料(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已烷二甲脂),加陶瓷纤,耐高温、低吸水性。 导热工程塑料:非绝缘型导热工程塑料,导热率14w/m.k。 绝缘型导热工程塑料,导热率8w/m.k。
2016年3月7号 led光源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7号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7号 led植物生长灯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5号 led植物生长灯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4号 led光源吧 大家积极交流
2016年3月4号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草莓种植来引路带领村民共致富(农业资讯) “松原的农民朋友大都知道贺尔其勒村的反季节大棚草莓,这不但让市民在数九寒冬里吃上了新采摘的草莓,还让当地的村民过上了甜蜜蜜的好日子,也让我看到棚膜经济只要有特点、有特色就不愁挣不来钱。”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毛都站镇姜家村村民孙兴红若有所思地说。去年,孙兴红引进了一种个大汁甜的新品种草莓,虽然是第一年试种,可他信心十足。 在孙兴红的草莓大棚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大片草莓秧长势旺盛,绿油油的秧间挂着小巧可爱娇嫩嫩的果实。在过道两旁还栽种了柿子,孙兴红正和他的合伙人王春凤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 黑油油的地膜,防治病虫害的工具,测量温度的仪表,角落里的蜂箱,还有正在采蜜的蜜蜂,这无不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别看这每一棵草莓秧都这么壮实,这里的门道可多了。 王春凤来自辽宁省丹东市,也是草莓品种的引进者。他告诉记者,每天正午时分,大棚里的温度将近30摄氏度,正适合草莓生长。同时,大棚内配有一箱蜜蜂,让草莓秧苗自然授粉,不打农药,施有机肥,这样长出的草莓甜度高、口感好、色泽鲜艳。此外,种植草莓之前,通过高温照射棚内土地,杀灭有害细菌,对于草莓生长十分有益。 草莓是蔷薇科植物,原产于欧洲,其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为肉质聚合果,它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因此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深受消费者青睐。 人们都知道草莓好吃,可是草莓种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耐力。别看冬天在大棚里工作冻不着,可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管理草莓非常耗时耗工,每天都要忙着疏花疏果、拔草浇水、拉帘通风等,几乎没有闲暇时间。 “草莓长势好种植技术是一方面,后期管理也要跟得上。”孙兴红说,“白天要保持棚内高温,晚间又要将温度控制在四五摄氏度,每天打开和铺放大棚卷帘就要好几次,还真是个体力活。”温热的大棚里,娇艳欲滴的草莓映衬着孙兴红的脸颊,正如这新春气象,红红火火。 孙兴红和王春凤的草莓大棚640平方米,种植草莓苗9000多棵,在他们的精心种植下,还没有成熟的果实隐藏在叶片下,娇艳诱人。由于今年天气的原因,孙兴红种植的草莓要等到春节以后才能成熟上市,可是,因为品种好,他一点不担心销售问题。 “自从去年到丹东亲自考察大棚种植草莓的效益后,我就信心满满。如果我的草莓种植成功,我就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乡亲们,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自主创业、勤劳致富之路。”孙兴红高兴地说。
2016年3月4号 育苗吧 大家积极交流
LED植物灯 光源部分分类 (大神可以增加) 光源:仿流明灯珠 UV灯珠 全光谱灯珠 COB生长光源 红蓝开花灯珠 940红外灯珠 1w紫外灯珠 660红光灯珠 普瑞3w白光灯珠 660-670灯珠 20w全光谱光源 100w大功率红蓝比灯珠 1w蓝光灯珠 440-450蓝光光源 660:460植物灯珠 1w35mil蓝光灯珠 3w45mil红光 365-370紫外灯珠 365-375紫外杀虫光源 3w珠宝灯珠
植物生长灯前景 前景可期 毋庸置疑,普通照明是LED未来最大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最大,但是,在植物照明领域,市场规模也不可忽略。植物照明的主要需求对象之一是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GLII预计,未来几年植物工厂数量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有: 1.中国农民数量不断减少,而植物工厂能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植物工厂数量增长成必然。 2.人们对反季节蔬菜瓜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植物工厂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各种蔬菜瓜果。 3.温室效应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植物工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伴随着植物工厂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灯具价格的不断下降,LED植物照明市场需求将日益增大,产业规模将不断增长,进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GLII建议,LED植物照明企业应该加强和植物工厂或植物研究所之间的合作,熟悉不同植物对光的需求,并根据植物特性选择匹配的照明光源,使LED植物照明作用最大化。
LED用作植物生长光源的特点和优势 光对植物的光合效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物质代谢等都有调控效用,根据专家研究,LED无论氮化镓输出光蓝绿光、砷化镓和磷化铟输出黄红光都是单色光,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可,生物效能高,使用LED可以集中特定波长的光均匀照射植物,可以调节作物开花和果实,而且能控制株高和植物的营养成分,具体特点和优势体现如下:一)、特点: 1、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光合作用需要的波长范围在400-700nm左右。蓝色(470nm)和红色(630nm)的LED,刚好提供植物所需的光线,在视觉效果上,红蓝组合的植物灯呈现粉红色。 2、400-500nm(蓝色光)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能促进绿叶生长,蛋白质合成,果实形成。 3、610-720nm(红色光)能促进植物根茎生长,有助于开花结果和延长花期,起到增加产量作用。 4、300-440nm(紫色光)促进植物形成色素和对磷和铝元素的吸收,直接影响植物及果实的维生素D、角质层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 5、LED植物灯的红蓝LED比例一般在4:1--9:1之间为宜,通常可选6-9:1。 6、用LED植物灯给植物补光时,一般距离叶片的高度为在2.5m±1.5m左右,每天持续照射12-16小时可完全替代阳光。 优势: 1、补光效果高 LED光源又称半导体光源,波长比较窄,能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所以能控制光的颜色,用它对植物进行单独照射,在红蓝(9:1)混合光照下,长势最好,不仅强壮,根系也非常发达,同时也能进行改良植物品种。 2、高效节能: 传统的钠灯光谱里面缺少蓝光,汞灯和节能灯光谱里面又缺少红光,而LED植物灯植物生长灯波长类型丰富,与植物光合成和光形态建成的光谱范围吻合;可按需要组合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可集中特定波长的光均衡地照射作物,所以LED植物灯的补光效果相较前期生长灯要高效很多; 产品直流驱动,无需预热时间,瞬间再启动(响应时间100nS),电光转换率接近100%,亮度更高,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具有高亮度和超长使用寿命等特性,相同照明效果比传统光源节能90%以上。 3、增产防害: 通过光源的技术处理,在合适波长的LED光源照射之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有望提高20%至50%,而且节约30%左右的能源;成长速度比一般自然生长之植物快了近乎3倍,比如生命期只有一两天的花,在LED灯的照射下,花期可以延长到20天左右。 解决大棚冬季缺乏阳光的困恼,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中所需要的叶绿素、花青素及胡萝卜素,使蔬果提早20%时间采收,增加3至5成的产量。 可以解决日照不足导致番茄、黄瓜等大棚蔬菜口感下降的弊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冬季大棚茄果类蔬菜提前到春节前后上市,从而达到反季节培植的目的; LED植物生长灯在集约化的植物生产的同时,减少了植物激素或其他化学品的使用,减少病害发生。 4、环保安全: LED属于固体冷光源,热负荷低,近距离置于植物不会灼伤;发光体为“超高亮LED灯珠”,其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电磁防护好,更没有辐射;直流驱动,无频闪,光照柔和,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体的大脑、眼睛、和皮肤;所有用料符合环保的要求,灯具使用中更无有害气体排出,不含欧盟ROHS环保指令禁止的汞和重金属物质,整灯可二次回收利用。 5、耐用长寿: LED灯珠没有灯丝,无挥发物,发热量小,理论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实际寿命至少可以达到50000小时,是普通灯泡的20倍,普通节能灯的4倍;每天照明5小时可使用10年时间(推算结果)。 6、使用安装便利: 灯的照射面积和高度会根据不同的植物和环境会相应地有所改变,技术参数也会变化;LED植物灯体积小,可制备多种形状的器件灯具,占用空间小,可多层栽培立体组合,安装方便。 由于这些显著的特征,节能型LED植物生长灯可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可控制植物生长,提高种苗质量、产量,十分适合应用于可控设施环境中的植物栽培,如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与工厂化育苗和航天生态生保系统等。 要求:无论哪一种植物生长灯蓝光区和红光区是必须的光源,色温要求达到25000K,色坐标达到x=0.285±0.003、y=0.185±0.002.
倒装LED灯丝灯的光学性能有什么特点?(转载) 倒装LED灯丝因其倒装和平面涂覆工艺以及360°立体发光的特点成为市场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国内外的专家致力于LED的发光均匀性的研究,但其实LED是一个光、电、热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其输出的光学性能会受到输入的电流和结点温度的影响。 LED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量无法及时散开,就会导致PN结的温度迅速上升,从而影响到倒装LED灯丝的发光性能。 本文研究倒装LED灯丝在不同直流电流驱动下的光通量、色温等输出光性能随输入电流和温度变化的规律,比较初态和稳态(点亮30min之后)的光通量、色温等,分析温度对于光学性能的影响。 1.样品制备与测试 1.1 样品制备 将倒装LED芯片通过固晶机固定于白陶瓷基板上,陶瓷基板尺寸为60 mm×1.2 mm×0.38 mm,芯片尺寸为12 mil×26 mil,用两层体涂覆方式对灯丝进行点胶。取6根上述方法制备的灯丝,将6根灯丝串联在一起,样品如图1所示。 1.2 测试 采用型号为ZWL-9200的中为积分球测量光通量、色温和色坐标。被测LED采用固定夹具置于积分球中心,LED发射的光经积分球内部白色漫反射层,漫反射一部分光线通过积分球表面的通光孔径光纤传输到微型多通道光谱仪,光谱仪采集的数据通过USB接口发送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光源采用恒流源供电。 2.分析与讨论 采用中为的积分球进行测试。将样品点亮,放进积分球,测试得到瞬态色温,光通量和色品坐标等。点亮30 min后,再次进行测量得到稳态的光学性能。随后,将瞬态与稳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 2.1 光通量分析 光通量随电流的变化如图2所示,无论是在初态还是稳态,光通量都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PN结是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电流增加后,注入到发光区的电子和空穴数量增加,发生辐射复合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LED的光通量增加。理论上,LED 的光通量随电流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但是,如图2所示,在初态且电流为10~25 mA的时候,光通量随电流的变化是1条斜率K=18左右的直线,电流与光通量几乎呈线性关系,而在25~30 mA的时候,斜率K=16.113 2,有了明显的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在初态时,电流和光通量几乎成线性关系,在30 mA点亮时,因为LED芯片趋于饱和状态,才导致斜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在稳态时,相邻两点之间的斜率依次为K1=17.591 2,K2=16.557 8,K3=15.113 2,K4=13.668 4, 光通量与电流不再成线性关系,而且随着电流的增加,光通量增加的量越来越小(斜率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电流的上升导致结温上升,且灯丝没有及时散热,从而导致结温对光通量造成影响,产生光衰。由此可见,热量会导致芯片老化,而芯片老化是光通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根据图2初态和稳态的比较,可以发现点亮30min之后(即稳态),灯丝的光通量均有所下降,且下降趋势随着电流的增加也越来越明显。10 mA驱动时,稳态的光通量为瞬态的99.8%,15 mA驱动时,稳态的光通量为瞬态的98%,20 mA驱动时,稳态的光通量为瞬态的95%,25 mA驱动时,稳态的光通量为瞬态的92.7%, 30 mA驱动时,稳态的光通量为瞬态的91%。 由此可见,当输入电流较小时,光通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现象不清晰,但随着电流的逐渐加大,光衰现象非常明显。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LED 的电光转换效率下降,即输入相同的电功率所产生的可见光的量在减少,所以光通量也减少。 2.2 色温分析 根据图3和图4所示,初态和稳态不同电流下的色温,落点均在bin区内,而且落点集中,符合国际标准。进入稳态之后,色坐标落点仍然十分集中,没有明显的漂移。色坐标的漂移主要因素是荧光粉性能的老化,而过高的热量又是导致荧光粉性能老化的首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倒装LED灯丝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从而保证倒装LED灯丝的稳定和可靠。而色坐标微小的漂移与荧光粉的颗粒,搅拌均匀度,芯片亮度等原因有关。 根据图5所示,在稳态情况下倒装灯丝的色温均上升,在10 mA时,增长量为0.39%,在15 mA时,增长量为0.48%,在20 mA时,增长量为0.68%,在25 mA时,增长量为0.77%,在30 mA时,增长量为0.77%。 色温的增量随着电流增大最后趋于饱和,说明荧光粉的热猝灭效应大于芯片,热辐射的温度大于芯片的温度。而色温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是因为随着电流的增加,倒装灯丝中的芯片发出的蓝光增多,而荧光粉层的厚度是一定的,则出射的白光中蓝光成分增加,从而使灯丝的色温增加,当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趋于饱和状态时,色温的增加也将变得缓慢。 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Kelvin)于1848年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发现了光色与温度的关系。他把黑体(又称绝对黑体,也称完全辐射体)放在密封容器中加热,以绝对零度(-273.16℃)为计算起点,温度每升高1℃,色温相应提高1K。 温度与电流也成线性关系,因此,色温与电流也成线性关系,但是根据图5所示,无论初态还是稳态在15 mA时,斜率从4.5左右瞬间下降到1.4左右,发生了一个突变,由此可见,电流的增大,温度的上升不仅能够激发LED芯片的蓝光,还会造成LED芯片的衰减,而且温度对于LED衰减的影响将远大于其所激发的蓝光。 2.3 温度分析 运用热电偶测量点亮30 min之后灯丝的平均温度。根据公式Tj=Ths+RjPheat=Ths+RjKhPd,式中Rj为LED的内部热阻,Tj为结温,Kh为发热系数, 由此可以看出,灯丝的平均温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灯丝内部的结温。 从图6中可以看出,温度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且温度与电流几乎成一种线性关系,关系式为T=0.908I+22。由此说明,电流的增加并不会导致温度突然的上升而烧坏灯丝,但是电流的增加所产生的热量对于倒装LED灯丝的光学特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结论 倒装LED灯丝是一个光,电,热互相作用的混合系统,其输出光特性受输入电流的影响。通过研究和分析在不同直流电流的驱动下倒装LED灯丝的光通量、色温等输出光性能随输入电流和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以下结论: 在不同直流电流的驱动下,倒装LED灯丝的色温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色坐标比较稳定,而光通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输入较小的电流时并不明显,在输入较大电流时,光通量会有明显的下降;电流的增加会导致温度的上升,过多的热量加速芯片和荧光粉的老化,从而使得倒装LED灯丝的光学性能下降,光衰明显。因此,倒装LED灯丝具有良好的散热是一个关键。
必知!这12位科学家曾为光谱学发展做出贡献 光谱学是光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各种物质的光谱的产生机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光谱是一类借助光栅、棱镜、傅里叶变换等分光手段将一束电磁辐射的某项性质解析成此辐射的各个组成波长对比性质的贡献的图表。 人类观察到的第一种光谱,无疑是天空中的彩虹,自然界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光谱现象是极光。 从牛顿发现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开始算起的话,人类对光谱的研究已经有350年的历史了。现在,光谱学的应用极为广泛而多样化。他提供了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同时广泛应用于分析工作、天文学以及卫星等各个领域。 今天我们来认识12位为光谱学的发展而努力的科学家,别说你只认识第一个...... 对可见光谱所作的首次科学研究是1666年牛顿的著名色散实验,这是人类最早对光谱的研究。 通过玻璃棱镜的太阳光分解成了从红光到紫光的各种颜色的光谱,他发现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可惜的是并未观察到光谱谱线。 1802年,英国科学家沃拉斯顿采用了窄的狭缝。发现太阳光谱中的7条暗线,这是光谱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因为采用狭缝的像进行研究要比针孔的像进行研究容易得多。但沃拉斯顿并未就此深入研究,错误以为是颜色的分界线。 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1787~1826),也独立地采用了狭缝,在研究玻璃对各种颜色光发折射率时偶然发现了灯光光谱中的橙色双线。 1814年,发现太阳光谱中的许多暗线;1822年,夫琅和费用钻石刻刀在玻璃上刻划细线的方法制成了衍射光栅。 图:夫琅和费线 夫琅和费是第一位用衍射光栅测量波长的科学家,被誉为光谱学的创始人。夫琅和费利用自己的狭缝和光栅得以编排太阳光谱里576条狭窄的、暗的“夫琅和费线”。夫琅和费线是光谱中最早的基准标识,对这些暗线的解释一直是其后45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来自海德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基尔霍夫(1824~1887)给出了夫琅和费线的答案。他断言:“夫琅和费线”与各种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处于相同波长的位置。这些黑线的产生是由于在太阳外层的原子温度较低,因而吸收了由较高温度的太阳核心发射的连续辐射中某些特定波长造成的。这种吸收与发射之间的关系导致他创建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基尔霍夫定律。 德国科学家本生与基尔霍夫在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实用光谱学,他们系统地研究了多种火焰光谱和火花光谱,并指出,每一种元素的光谱都是独特的,并且只需极少里的样品便可得到,这样,他们就牢固地建立起光谱化学分析技术。 并利用这种方法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铷和铯。这两种元素的发现是卓越的,因为他比门捷列夫提出的能预言未知元素的周期律还早10年。这是通过光谱分析方法发现的一些元素中的第一批元素。同时人类应用光谱技术共发现了18种元素。 他们研究了太阳光,并且首次对环绕太阳的大气层作了化学分析,指出环绕太阳的大气也是由地球上已知的那些元素组成的。1859年,本生和基尔霍夫还研制出了第一台实用的光谱仪。 1868年,瑞典物理学家埃格斯特朗发表了“标准太阳光谱”图表,记载了上千条夫琅和费谱线的波长,为光谱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标准,而埃格斯特朗也被称为“光谱学的奠基人”。为纪念埃格斯特朗将波长的单位定为埃。 1882年,美国物理学家罗兰(1848~1901)研制出平面光栅和凹面光栅,获得了极其精密的太阳光谱,谱线多达20000多条,新编制的“太阳光谱波长表”被作为国际标准,使用长达30年之久。 从事天文测量的瑞士科学家巴耳末(英:ohann Balmer)找到一个经验公式来说明已知的氢原子谱线的位置,此后便把这一组线称为巴耳末系。 1889年,瑞典光谱学家里德伯(瑞典语:Johannes Robert Rydberg)发现了许多元素的线状光谱系,其中最为明显的为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系,它们也都能满足一个简单的公式。 1896年,塞曼(英语:Pieter Zeeman)把光源放在磁场中发现了观察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现象,并且这些谱线都是偏振的。现在把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1897年,洛伦兹对于塞曼效应作了满意的解释。洛伦兹认为一切物质分子都含有电子,阴极射线的粒子就是电子。把以太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归结为以太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塞曼效应,与塞曼一起获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应用中也是重要的。在复杂光谱的分类中,塞曼效应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它有效地帮助了人们对于复杂光谱的理解。 尽管氢原子光谱线的波长的表示式十分简单,不过当时人们对其起因却茫然不知,一直到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才对它作出了明确的解释。 但玻尔理论并不能解释所观测到的原子光谱的各种特征,即使对于氢原子光谱的进一步的解释也遇到了困难。
1月LED照明行业动态 内容提要 1.全球LED球泡灯价格1月份继续保持下跌,欧美地区由于部分厂商的促销活动,价格下降明显,亚洲地区价格比较稳定。 2.1月份中国LED封装器件价格继续下行,中功率产品呈现较大降幅,包括0.5W的2835和5630。 3.12月份,中国LED照明出口总额为1621百万美金,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7%,出口总额创单月历史新高。4Q15 LED照明产品出口总额为4444百万美金,同比增长13%,较3Q15 10%的增速有所提升。
Cree破LED灯泡光效纪录,实现1Lm/W提升近25%(转载) CREE(科锐)打破LED灯泡光效的纪录,成功让单一高功率的LED模组发出近1,600流明,且达到每瓦134流明,成功达到近似白炽灯泡的暖白光色品质。这样的光效让科锐将LED灯泡的每瓦流明提升将近25%。 这项重要的里程碑将会提升LED系统的表现,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光效。 市面上许多LED照明产品都借由降低光效提升光色品质,连带降低系统表现同时提高了整个产品成本。而科锐的创新LED技术克服了这项限制。现行的60瓦LED灯泡(3,000K CCT、80CRI)能够升级到近似白炽灯泡的光效(2,700K CCT、CRI 90以上以及90+ R9),且不因此而提高产品成本。 根据科锐的LED光效研发,测量到在350mA 1,587流明且结温大约为85°C,达到每瓦134流明、演色性大于90且R9>90搭配演色性2,700K。 LEDinside观察,Cree的这项技术,对于高瓦数的天井灯、投射灯,以及可以在主照明应用的高流明LED球泡灯,取代60瓦以上到100瓦白炽灯泡的产品,都有非常多的发展潜力,并保持相当的演色性。
欢迎各位热爱育苗事业的朋友交流讨论!! l
各波段光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环境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物理环境因素之一,不同波段的光谱对植物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80 ~ 315nm: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315 ~ 400nm: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 400 ~ 520nm:(蓝):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绿):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转换成为热量。
各波段光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环境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物理环境因素之一,不同波段的光谱对植物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80 ~ 315nm: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315 ~ 400nm: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 400 ~ 520nm:(蓝):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绿):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转换成为热量。
led植物生长灯(育苗补光灯)
led植物灯应用实例
育苗的机构 育苗经营户 育苗机构 汇总 大家快来参与!!
LED育苗生长补光灯 LED补光灯是模拟了太阳光对植物的有效波长(红光,蓝光为主),使能促进主光合作用的固定波段最大化,从而使植物加快繁殖和生长,缩短生长周期,有效防止病虫害及畸形果得发生,提高经济效益。
育苗 led育苗补光灯 推广 名称:20WLED植物生长灯|组培育苗灯|单灯管|非一体化灯管 型号:VQ-GLT8020W系列 类型:植物生长灯 描述:VQ-GLT8非一体化灯管主要用于幼苗的培育,促进幼苗健康均匀的生长。 用 途:传统育苗、组培育苗等育苗基地,室内蔬菜栽培等场所。
育苗吧 我们要活跃起来 大家常来交流!!!
LED 植物生长灯 大功率植物灯 植物灯管 灯条 花期灯
LED植物生长灯 灯珠 光源
LED植物生长灯厂家汇总 大家都来参与吧!!
LED T8扥管 育苗专用光谱结构 多家大学实验室合作
LED灯珠光源 LED植物生长灯光源 灯珠 工艺
LED植物生长灯珠 全光谱灯珠 白光灯珠 单色光灯珠(紫外、红外
深圳泛科
深圳泛科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猴年猴赛雷!
低价只是“搅局”者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据营销兵法报道,曾经有一个业务员问老板:“市场上有一个小厂,价格很低,很难对付,怎么办?” 老板反问道:“既然这家厂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直是家小厂,而我们却是大厂呢?” 实际上,低价在市场上通常只是扮演着“搅局”的角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对抗性竞争中,高价经常被低价搅得心烦意乱甚至胆战心惊,但低价最终总是难敌高价,甚至在高价面前一败涂地。 没有利润的支撑,哪来的售后服务和不断的创新! 没有利润的支撑,企业没有创新,产品靠便宜,结果等待企业的就是死亡。 没有利润的支撑,任何企业都难以生存。 客户一直觉得贵,使命压价, 跟我算材料成本,我就很想问他: 研发成本加了吗? 人工成本加了吗? 店面成本加了吗? 管理成本加了吗? 你还要售后吗? 还要质保吗? 服务的前提是利润, 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 但不能消失, 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请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 每个人都要生存, 你拿走了他生存的空间, 服务也就消失了。 请尊重每个行业,每一位尽心尽力为大家服务的人,也包括我们自己! 不好意思!有时候我们会对您摇头,或者说:“NO”,因为我们会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仅是对您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更对自己负责!
“二孩”政策或将影响LED照明行业(泛科转载)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房地产和建材市场的发展都有着一定影响。我们知道,儿童业态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产业,“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会将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给孩子,首先就体现在孩子成长、居住环境方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环保,家长们也更注重家居照明对孩子视力的影响,从婴儿房用灯到孩子学习时的台灯,父母在这些细节上绝不会马虎。 日常家居生活“环保”和“健康”被日益重视。但就儿童而言,安全性能更受关注。以家具为例,儿童家具的国家标准被不断刷新,不仅有着苛刻的环保考量,对产品设计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灯具自然也不例外。除了灯具的安全性能,家长们更多地还会考虑到,什么灯耐用?什么灯省电?“省电!省钱!买奶粉!”由此看来,一大批节能环保LED护眼灯具、灯饰等将备受青睐。 儿童房装修设计还有关键的一点:要让孩子在里面感到舒服和开心。很多儿童灯饰在具备灯光照明功能的同时,还能充当玩具和装饰物。布艺灯饰可以与窗帘等软装完美搭配,更加适合儿童居住环境,因此,布艺灯饰市场或将被带动起来。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具的智能化也是必然趋势;为此,儿童灯具市场将会更加充满竞争力。儿童灯具的功能将不会只是照明而已,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需要融合更多儿童所期望的其它功能。
LED波长相应的植物生长效果 1、植物灯的色温与流明 植物灯的色温与流明是从人的眼睛所看到的,而植物对光的光合作用是不看色温与流明的。 2、光谱范围 对 植物生理的影响 280 ~ 315nm——> 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315 ~ 400nm ——>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 400 ~ 520nm(蓝)—>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绿)—>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 ——>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 ——> 转换成为热量
UV LED如此热,全球核心专利都在谁手里?(泛科) 近几年,随着可见光领域的日趋成熟,研究人员把研究重点逐渐向短波长的紫外光转移,紫外光在丝网印刷、聚合物固化、环境保护、白光照明以及军事探测等领域都有重大应用价值。而紫外LED的功耗低、发光响应快、可靠性高、辐射效率高、寿命长、对环境无污染、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使其最有希望取代现有的紫外高压水银灯,成为下一代的紫外光光源。因此,它也成为了近年世界各巨头和研究机构新的研究热点之一。那么目前全球紫外LED核心专利分布情况如何?主要握在谁的手中? 专利量:中国最多约占56% 根据LED产业专利联盟发布的《紫外LED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外延芯片、封装器件篇》显示,从专利区域构成上来看,近200 份有关紫外LED 外延、芯片和器件封装领域的相关专利中,专利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地区,约占总数的56%;其次是美国地区,台湾和日本,韩国在这一领域也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这些专利中,世界专利的申请占到了约10%,说明对这些专利,申请人都比较重视,相当比例的申请进行了全球专利布局。图1专利区域构成分析 从申请趋势上看,该报告显示,从1998 年开始,紫外LED的申请量逐年增加,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与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一致的。1998 年,一种InGaN/A1InGaN MQW 结构的紫外LED 芯片在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由Mary H. Crawford 课题组研制出来。该芯片辐射峰值波长为386 nm,辐射功率大于1 mW,开启了新一代短波长紫外光领域的大门。此后众多研究者致力于此,在外延层质量、p 型掺杂、欧姆接触、光学设计等关键工艺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2014 和2015 年申请量下降的原因,应该是由于很多申请还是处于未公开阶段。图2专利申请总体趋势 申请量: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取胜 对申请人进行分析发现,申请量最多的是中国中科院的半导体研究所,而且居于前几位的都是来自中国的申请人,国外申请量靠前的有首尔半导体、NITEK、CREE等,国内进入前列的申请人以科研机构和大学比较多,企业有青岛杰生和武汉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说明中国在此领域也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在某些领域可以和国外企业技术相当或者领先,但是中国企业在此领域的研发能力,技术实力还具有一定差距,有待提高,可以引导和鼓励产学研结合,促进中国科研院所和大学技术的向企业转移,促使企业在此领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图3.主要申请人分析【备注:首尔半导体包括:Seoul Viosys CO.,LTD(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SEOUL OPTODEVICE CO. LTD(首尔OPTO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类型:80%以上属于发明专利 另外,报告中显示,在国内申请的专利类型上,80%以上属于发明,说明关于紫外LED领域的专利技术含量较高,专利申请以发明为主。而且PCT申请比例也不低,占到了6%。图4国内专利类型分析 国内专利法律状态:有权专利占30%图5内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法律状态分析表面,国内申请有近一半(46%)处于审查期,有权专利占30%,说明该领域的技术还处于技术发展期,企业近年来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进一步细分,对不同法律状态的专利类型进行分析,表面在有权专利中,发明居多,而且PCT专利占据了近10%的比例。 无效申请主要是国内申请人申请的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这也说明了国外申请人进入中国的PCT申请质量较高,申请人较为重视。图6内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市场规模:2017年可达2.7亿美元 根据法国市场研究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的调研报告显示,到2017年UV LED市场规模可达2.7亿美元,超过整个紫外光源市场的1/3,五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可高达43%,从而形成和紫外汞蒸气灯分庭抗礼的局面。紫外LED已经成为目前LED行业的新蓝海,日益引起投资者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进入该领域,但目前中国的UV-LED企业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外延和器件封装领域,在增加U V-LED的光输出方面,研发不仅限于通过改变材料内的杂质数量、晶格缺陷和位错来提高内量子效率,同时,UV-LED芯片输入功率的不断提升给封装技术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善管芯及内部封装结构,增强UV-LED内部产生光子出射的几率,提高光效,解决散热问题,进行取光和热流优化设计也是UV-LED研发的重要方向。 国内目前的封装形式同一,产品出光功率距离国外LED企业差距较大。未来LED要大规模应用,单个器件的功率必然要增大,输入功率的增大给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必须采用新的封装形式与封装理念。
LED植物生长灯 灯珠 光源 (泛科) 全光谱 各波段 原装进口芯片 金线焊接 进口硅胶 保质2年
LED植物灯珠厂家“泛科 量大从优 全光谱 各波段 原装进口芯片 金线焊接 进口硅胶 保质2年
20WLED植物生长灯|组培育苗灯|一体化灯管 产品特点: 1] 由6063铝合金、PC罩组合而成。 2] 大功率1W灯珠,内置20W恒流电源,具有高亮度低功耗特点。 3] 输入电压为AC85V-265V,使用方便,适用于任何国家。 4] 产品使用寿命达20000小时以上,最大寿命可达50000小时以上。 5] 适用于无光照及弱光环境下的育苗,保证幼苗形态的一致性。 6] 可根据客户植物的不同调整光谱配比。 7] 通过CE ROHS认证,安全环保。
植物生长灯 7W 植物PAR灯 蔬菜种植补光灯 农业照明补光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