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森涂装 瀚森涂装
河南省瀚森涂装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特氟龙、无机化合物混凝土渗透致密剂及环氧类地坪研发、生产、施工。
关注数: 56 粉丝数: 52 发帖数: 2,265 关注贴吧数: 134
反重力 《简氏防务周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神秘的推力"的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一些美国和俄国科学家一直在探讨一种能对重力进行控制的推力(升力)发生器,尽管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对这种现象给以解释,但由于这类研究可能会对航空器的发展带来划时代的影响,并有可能会发展出一种新型武器,所以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NASA、波音公司以及一些知名的研究机构已开始介入研究   去年7月,美国一家称为 "跨学科技术"公司声称他们完成了一系列"能够改变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试验。这不仅引起了美国NASA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许多其他国家科学家的浓厚兴趣。   能浮起的"升力器"   跨学科技术公司声称,他们设计了一种所谓的"升力器"。这个"升力器"是用一种轻木棍做成一个三角框架,棍上附着一根电线,周围用金属箔片围绕而成。只要将正电接通电线,负电接通金属箔片后,这个升力器就会飘离桌面,升到空中。    这个"升力器"的设想最初是该公司的一位电-光工程师在进行一种激光器试验时发现的。    在他所试验的激光器中也有类似的电线-金属箔片的部件,他发现只要一接通电流,金属箔片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扭曲运动。接着他又发现如果把一个电线和金属箔片形成的三角体作为一个单元体,那么通过多个这种单元体的组合可以做成更大和更重的"飞行器",其外形既不用设计成空气动力外形,也不需要运动部件,只要通上电流就能升到空中。    在跨学科技术公司公布这个试验不久,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就在自己的试验室里再现了这个试验,还对所谓"升力"作了定量的测定。    他所用的"升力器"是由36个三角单元体组成的外廓尺寸为820毫米×700毫米的6面体。材料同样是轻木、铝箔和电线。升力器的重量为32克,使它升起需要的电源的功率约为81瓦(电压40千伏,电流2.01毫安),使它稳定飞行的电源功率为132.9瓦(电压44千伏,电流3.02毫安)。据称,这个"升力器"能很快地加速上升,而且能非常稳定地悬浮在空中。 问题是,这种"升力器"是靠什么力把它推到空中的?    有人曾把这个升力的产生解释为"离子风"效应,即当电子穿过电线与金属箔片的间隙时产生的"微风"引起的结果。但是,跨学科技术公司很快用试验否定了这个说法,他们在电线与箔片的空间设置了障碍物,阻断了电子流,"升力器"照样能升起。    这个试验立刻引起了美国NASA的高度关注,因为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一个叫布朗的发明家,用一个非对称圆盘板进行过类似的试验。   被推动的圆盘   当时,布朗用的金属圆盘一面是平的,另一面略微鼓起,形成了一个非对称的电容器。当布朗在一侧通上负极,另一侧通上正极后,圆盘就会向正极方向推移。    1952年,布朗又利用所谓的"电子能量"推力原理设计了一个直径约1米的被称为M3的圆盘截流器,并向美国空军进行了一系列演示试验。据称,试验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由于整个试验是高度保密的,所以没有公布具体结果,只透露通电的电压高达150千伏。    当时有人就认为是"离子风"效应。但由于这种圆盘通电后即被推向空中的现象显然是违背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整个试验和对它的一些解释,如"电子重力"、"反重力"等都被归入"伪科学"而搁置了起来。 跨学科技术公司的"升力器"的试验公布以后,NASA认为,这种"升力器"应当就是布朗非对称电容器的三维化的扩展,只是这里的电容器就是电线与金属箔片之间的空气。   失去的重力   在地球另一端的一位名叫波德克列特诺夫的俄罗斯材料科学家却用另一个发现支持了这种"失重"现象。他说,他在进行超导体研究时发现,如果把一个物体放在一个以高速旋转的超导体陶瓷圆盘的上方,这个物体就会失去5%的重量。    波德克列特诺夫用了一个2万~1000万伏的电源,一个高速旋转的超导体,这个超导体在旋转时会在物体上产生一个时间极短、速度极高的"重力脉冲",而物体本身却没有可察觉到的能量损失。
直升机飞行简单原理 一、直升机与普通飞机区别及飞行简单原理: 不可否认,直升机和飞机有些共同点。比如,都是飞行在大气层中,都重于空气,都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但直升机有诸多独有特性。 (1)直升机飞行原理和结构与飞机不同飞机靠它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而直升机是靠它头上的桨叶(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 (2)直升机的结构和飞机不同,主要由旋翼、机身、发动机、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等部分组成。根据螺旋桨个数,分为单旋翼式、双旋翼式和多旋翼式。 (3)单旋翼式直升机尾部还装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单旋翼产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机的转弯。 (4)直升机最显眼的地方是头上窄长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桨叶组成一副,由1~2台发动机带动,其主要作用:通过高速的旋转对大气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后利用大气的反作用力(相当与直升飞机受到大气向上的力)使飞机能够平稳的悬在空中。 二、平衡分析(对单旋翼式): (1)直升飞机的大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平衡重力。 直升飞机的桨叶大概有2—3米长,一般有5叶组成。普通飞机是靠翅膀产生升力起飞的,而直升飞机是靠螺旋桨转动,拨动空气产生升力的。直升飞机起飞时,螺旋桨越转越快,产生的升力也越来越大,当升力比飞机的重量还大时,飞机就起飞了。在飞行中飞行员调节高度时,就只要通过改变大螺旋桨旋转的速度就可以了。 (2)直升飞机的横向稳定。 因为直升飞机如果只有大螺旋桨旋,那么根据动量守衡,机身就也会旋转,因此直升飞机就必须要一个能够阻止机身旋转的装置。而飞机尾部侧面的小型螺旋桨就是起到这个作用,飞机的左转、右转或保持稳定航向都是靠它来完成的。同时为了不使尾桨碰到旋翼,就必须把直升飞机的机身加长,所以,直升飞机有一个像蜻蜓式的长尾巴。 三、能量方式分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无中生有,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在低速流动的空气中,参与转换的能量只有压力能和动能。一定质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推动物体做功;压力越大,压力能也越大;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流速越大,动能也越大。 而空气的流速只有来自于发动机所带的螺旋桨对空气的作用,当然从这里分析能量也是守衡的。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