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鬼世 深圳鬼世
关注数: 19 粉丝数: 468 发帖数: 1,616 关注贴吧数: 10
【潮南区-百度百科】 【潮南区】 潮南区是广东省汕头市城区之一,因地理位置位于原潮阳市(县级)南部而得名,“潮南”一词为“潮阳南部”的简称。 潮南区位于汕头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南邻惠来,北与潮阳区接壤。 潮南区全区总面积596.42平方公里,占汕头市总面积的30%,总人口129万人[1] (2010年),占汕头市总人口的24%,辖10个镇和1个街道,232个村(居)。 潮南区域内海岸线长14.7公里,海域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8.23万亩,耕地面积20.82万亩。 城区距离汕头中心城区34公里、普宁市区30公里、田心高速出入口22公里、厦深铁路潮阳站23公里。 水资源十分丰富,常年降雨量1700毫米,有秋风水库等7座中型水库,年蓄水量达1.4亿立方米。 潮南区境内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大南山革命遗址,以及鹅地温泉、翠峰岩、仙湖风景区、沙滩海色等旅游资源。 【历史变迁】 远古时,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 [2]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百越,置象郡、桂林郡、南海郡3郡,潮汕地区时属秦朝南海郡,但尚未有政权建制。 汉初,秦将赵佗自立为南越王,设揭阳县,始有政权建制。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定南越后,汉朝仍设揭阳县(王莽时改称“南海亭”),属南海郡,潮汕地区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 南海郡揭阳县疆域,包括潮汕地区、梅州地区及闽南一部分。建安时南海郡属荆州,三国后期属广州。 [2] 随着秦汉时代中原人口的南迁和西晋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人民的迁入,潮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公元413年(晋安帝义熙九年)晋王朝于此设立了地区性的政权组织—义安郡,统辖海阳、海宁、潮阳(三县约相当于今潮汕地区)、昭义(今大埔)、绥安(今福建省漳浦地区)5县。 [2] 潮州名称由来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改义安郡为潮州(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水往复,故称)。 唐垂拱二年(686),割潮、泉各半,设立漳州,自此,潮州不再辖有闽南之地。唐代的潮州也只有海阳、潮阳、程乡(今梅县)3县。 [2] 宋代的潮阳,统辖海阳、潮阳2县,至宣和三年(1121),增设揭阳县,史称“三阳”。 [2] 元代,改称潮州路。 [2] 明洪武二年(1369)之后至清代,称为潮州府。 明初,潮州府只有海阳、潮阳、揭阳、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4县。 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先后增设了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安(万历十年改称普宁)、平远、镇平(今蕉岭)等县级建制。 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割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镇平(今蕉岭)、平远3县设嘉应(今梅州)直隶州。 乾隆三年(1738),设丰顺县。潮州府共辖9县:海阳、潮阳、揭阳、普宁、惠来、澄海、饶平、丰顺、大埔。 [2]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 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 9年直属广东省,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 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 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 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2月,潮阳属潮汕专区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 1956年3月,复属汕头专区。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  1983年7月13日,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 [2] 1993年4月9日撤县设为县级潮阳市。 [2]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等12个镇的行政区域作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 2003年3月31日,中共潮南区委、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2] 2003年12月26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同意潮南区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 1:撤销田心镇、沙陇镇建制,合并设立陇田镇。 陇田镇管辖原田心镇和原沙陇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8个社区和23个村委会,总面积70.958平方公里。 陇田镇政府驻原沙陇镇政府驻地。 2、撤销峡山镇建制,设立峡山街道办事处。 峡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峡山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12个社区和24个村委会,总面积46.403平方公里。 峡山街道办事处驻原峡山镇政府驻地。 2003年底,潮南区辖1个街道、10个镇,共有65个居委会、179个村委会。 2004年3月,峡山镇改为峡山街道办事处,沙陇、田心两镇合并为陇田镇。 [2] 潮南区有11个镇(街道),即峡山街道、陈店镇、司马浦镇、胪岗镇、两英镇、仙城镇、红场镇、雷岭镇、陇田镇、成田镇、井都镇,共244个村(居)会。 区人民政府驻峡山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潮南区辖1个街道(峡山街道)、10个镇(井都镇、陇田镇、雷岭镇、成田镇、红场镇、胪岗镇、两英镇、仙城镇、陈店镇、司马浦镇),其中包括232个村(居)。 『植物资源』 潮南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麦、马铃薯、大豆、花生、甘蔗、蔬菜等。 水果主要有蕉柑、荔枝、菠萝、青梅、杨桃、李、柰、乌榄等。 林木主要有松、杉、相思、榕、楝、桉、樟、竹等47科125种; 林下植物主要有芒箕、蕨类、犁壁藤等98科394种; 中草药主要有蚶壳草、益母草、蛇舌草、方骨苦楝、淡竹、麦冬等386种。 『特产』 峡山油麻人仔、 陈店福潭糖葱薄饼、 胪岗蕉柑、 两英番薯粥、 仙城仙门城束砂、 红场青梅、 雷岭荔枝、 沙陇鱼丸、 田心大蒜、 井都菜脯、 司马浦溪美朱花篮和大布明糖。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115613.htm%3Ffr%3Daladdin&urlrefer=a75c5caafdd2eca09161e5ea8aad7696
潮汕儿媳和女儿的区别,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儿和媳妇,我想每位母亲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对待自己女儿和对待自己媳妇的态度那可是大到不得了的。不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真的涵盖了所有的婆媳关系,但至少还是有借鉴性的。 两个婆婆的对话—— 一位婆婆对着邻居说: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事也没做,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给她吃,真是太过份了. 后来邻居反问她:你女儿嫁的还不错吧? 那位婆婆说:对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做家事,假日都到处去玩,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房间给我女儿吃呢! 丈夫看完请多体谅太太,太太看完是否很有同感?我看到流泪了,请未嫁出去的或是已经嫁出去的,都好好爱自己的妈妈。 女儿媳妇大不同: 一:顶妈妈的嘴,妈妈一下子就忘了;顶婆婆的嘴,一辈子牢记在心。 二:妈妈切水果给你吃,顺其自然.;你切水果给婆婆吃,理所当然。 三:肚子饿了,妈妈煮三餐给你吃,很自然;婆婆煮三餐给你吃,很不孝。 四:吃饭时间,忘了叫妈妈吃饭,没事;忘了叫婆婆吃饭,没礼貌。 五:妈妈在忙.,你没帮忙,没怎样;婆婆在忙,你没帮忙…皮在痒。 六:在妈家,出门办事.,不必赶回家,只等吃饭;在婆家,出门办事,赶回家...煮饭。 七:妈妈训话,左耳进右耳出;婆婆训话,心理不以为然也要回答…是..是.. 八:出外旅游没带妈妈,没人说你不孝.;但没带婆婆,可有人说你不孝了。 九:可以在妈妈面前说你先生的不是,但千万别在你婆婆面前抱怨你先生的不对。 十:在妈妈面前,偷懒心安理得;在婆婆面前,这个”懒’字说不得,更别说付诸行动。 十一:在家有好吃好喝的,妈妈舍不得吃,留给你;但在婆家,拍写(台语),是你要留给别人。(顺序是:公婆,老公,孩子,有剩才轮到你) 十二:你的悲,你的喜,妈妈很在乎,但婆婆…这个就很难评估.. 十三、在妈妈面前顿脚,是撒娇;在婆婆面前顿脚,是大逆不道。 十四、妈妈帮女儿过生日;女儿则是帮婆婆过生日(婆婆不知道媳妇的生日是应该的。媳妇没帮婆婆过生日..你惨了~!) 结婚前: 对女儿:多玩几年再结婚 对儿子的女朋友:别再等了啦,等不到更好的了啦! 准备婚礼: 对女儿:东西都买好一点,结婚才一次 对儿子的女朋友:其实鞋子也不用买到专柜的吧,190的就行了,反正以后也不会穿 拍结婚照: 对女儿:组数选多一点,反正是男生付钱 对儿子女朋友:其实结婚后也不会看,不用拍太多 买戒子: 对女儿:去京×买,我帮你挑,选大方一点的 对儿子女朋友:连讲都不敢讲… 结婚后: 有人送花或巧克力 对女儿:哇,都结婚了还这么有行情~哈哈哈 对媳妇:回去婆婆就的说:谁还送花给你啊~(其实是很好的同性同事) 没吃饭: 对女儿:要吃什妈妈去帮你买 对媳妇:看要吃什么阿,那有泡面.. 上班: 对女儿:准备好早点出发,免的塞车 对媳妇:哦,你今天比较早出门哦?那么早出门干麻? 加班: 对女儿:这么辛苦还加班,下班早点回家 对媳妇:干麻加班?又没加班费 下班晚点到: 对女儿:车子很多哦?慢慢来 对媳妇:你下班不是6点吗?公司到家里才20几分,你应该6点半就好了才对啊?怎都到7点才回来?(下班又不是说走就走的) 假日睡的太晚: 对女儿:昨天那么晚睡,怎不多睡一点.. 对媳妇:摆个臭脸给你看 穿着: 对女儿:穿什都好看,真是衣架子 对媳妇:你未免太瘦了吧,穿衣服都不挺.. 生病: 对女儿:按时吃药,早点休息 对媳妇:你是怎样?(带点质疑,连住院都只来看2次..) 逛街/逛夜市: 对女儿:去走走啊 对媳妇:有什好逛的 回娘家: 妈妈对女儿:动不动就说何时回来啊?我再煮东西给你吃 媳妇对婆婆:妈!我这星期要回去:换来的是:哦!(态度很冷淡) 不知道亲们看后有何感想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