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虚空渡己渡人 灵虚空渡己渡人
关注数: 21 粉丝数: 79 发帖数: 1,235 关注贴吧数: 65
雌雄同体。角度很好的一篇文章,转给诸位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讲了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最初的人是球形的,一半是男一半是女,男女背靠背粘合在一起。球形人体力和智慧超凡,因此常有非分之想,欲与诸神比高低。宙斯担心球形人冒犯神灵,便令诸神把其劈成了两半。 于是少了一半女人滋润的男人,虽然巍峨如山,铁骨铮铮中却缺了一种似水柔情;而少了一半男人支撑的女人,虽然温柔袅娜,情思婉转中却缺了一种侠气英姿。 所以,柏拉图说:「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缺失的那一半。」这缺失的那一半不止是另一个异性个体,还有另一半异性特质。 最早观察到人类心理具有雌雄同体现象的,是著名心理学大师荣格。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荣格把她叫做「阿**」。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刚毅的男性原型意象,荣格把他叫做「阿尼姆斯」。 荣格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结构,都被上帝预装了这样一套双系统。」只是社会文明过分重视性格的一致性,歧视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或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这种歧视早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所谓「假小子」「假妹子」就经常遭到嘲笑。 人们总是希望男孩成为符合文化传统的男人,期待女孩成为符合文化传统的女人。「久而久之,人格面具就占据了上风,压抑了阿**和阿尼姆斯。」于是,便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在气质上,女性常偏于柔弱,男性常偏于刚强;在智力上,女性常偏于感性,男性常偏于理性。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故事:隋朝时,吏部侍郎薛道卫游开善寺时,见寺内金刚与菩萨形象各异,就好奇地问旁边小和尚:「金刚为何怒目?菩萨为何低眉?」 小和尚答:「金刚怒目是为了降伏恶人,菩萨低眉是为了摄取善人。」小和尚一语道出玄机:一个人要想得「道」成「佛」,心中既要住怒目之金刚,也要住低眉之菩萨。 所以周国平说: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两性特质孤立起来都是缺点,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优点。优秀的男女往往集两性优点于一身,既有自己性别的鲜明特质,又巧妙揉进了另一性别的优点。」 「如果没有另一性别的特质,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有缺憾,男人只刚不柔,你会觉得他生硬,女人只柔不刚,你会觉得她软弱。」 民间流行「男戴观音女戴佛」,缘何?男人戴观音,是希望内心多些柔软和细腻。女人戴弥勒,是希望心胸更加洒脱和开阔。一个趋于完美的人,必得雌雄同体。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名画,但《蒙娜丽莎》为何叫蒙娜丽莎?埃及传说中,男性生殖神叫阿蒙(Amon),女性生殖神叫伊丝(Isis),古文又读Lisa,两者合起来就是Amon Lisa,即蒙娜丽莎(Mona Lisa)。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何如此神秘迷人?就因为达·芬奇将心中理想的男女关系,平等而协调地融合在了一起。 「一个好导演一定是雌雄同体,理性和感性都要具备。缺乏理性的架构能力,做出的东西就会乱成一锅粥,而缺乏感性的理性作品,就像一块冰冷石头,没有灵性。」著名戏剧导演曹克非说。其实,何止是绘画、电影、小说,尼采说:「任何顶级艺术都是雌雄同体的。」 第一次听人说自己是雌雄同体的,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她对爱情、事业和大自然的看法,格局广阔、视角独特,完全跳出了女人的小心思和小性子,但她一举手一投足间,却又是那样柔美婉转、女人味十足。 几年前,柴静采访54岁的杨丽萍:「不要孩子是不是为舞蹈作出的牺牲?」杨丽萍这样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真正的高手就是这样,往往具有双性心理,他们与世界的反应和交流是加倍的,不仅拥有自己性别的优势,也占有了另一性别的优势。高手性非异也,自成阴阳。 恰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男人通过女人来认识自己。女人通过男人来认识自己,实现了阿**与阿尼姆斯的整合。你看那些深情款款的神仙眷侣,无一不属于这种互补的模式。」爱情到极致,必是雌雄同体。 一个人要想成就更好的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自己性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然后再去学习另一个性别的优势。从而使自己刚柔相济,雌雄同体。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人活到极致,必是雌雄同体。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成为「东方不败」,在你的那方世界里——笑傲江湖。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