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ling41
xhling41
关注数: 2
粉丝数: 304
发帖数: 4,917
关注贴吧数: 9
昨天看了一场全运会U16的资格赛,这北京队看着挺强的。 我是在微博里的视频用2倍速看的录像,所以可能实际球队的整体传控节奏、能力要不如我看的时候感觉那么流畅。看有球迷说球队强是因为以清华附的足球小将为主,我不了解,人员构成上有清华附的,有北大附的,也有国安的,但整场看下来,没看到一次董路带小将时主打的45度炸,几乎全地面,传递流畅、配合纯熟,跟过往中国足球给人的印象大为不同,几乎可以看做一支日本或西班牙球队,相当赏心悦目。没想到这几年青训水平提高这么大。
昨天看了武汉三镇对浦和红钻的比赛,提一下日本球队中路的推进。 日本球队包括浦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纵向传球推进的时候,接球队员基本不持球,都是一脚直接向侧面拨,而侧面总是有个队友正好站在空当里或跑向这个空当,等待这一脚横拨。这个特点非常明显,说明他们长期就是这么训练推进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中间接应直传的球员吭哧吭哧在密集区背身护球,同时一脚出有突然性,而且两边的空当范围很大,不确定传球路线的话不好防守,传出去后,接球球员往往可以无贴身防守直接在30米区正面发起进攻,选择很多。 国安的比赛里就很少看见这种推进到前场的配合方式,都是直传给前腰或前锋,然后背身护球、强行摆脱,被贴身防得难受得很,没丢球也是再回敲为主,想把球传上去不是分到边上生突硬干,就得靠后场大脚长传了。而日本球队这种配合几乎熟练到条件反射的地步,只要直传,中间就是不停球轻轻一下向侧面横拨,然后一定有一个球员站在侧面的空当里或马上要跑到这个空当里。也就是这种推进必然是至少3个人参与的配合,这就让这种推进显得轻松愉快,防守球员很难抑制。类似的配合也出现在场上很多其它的区域,往往是多人参与的,这是国安跟日本球队差距比较大的地方。最近看了几场日本球队的比赛,他们这种配合方式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希望国安也能具备这种能力。
CETV4在直播国安U15对山东。
东亚杯的简单观感。 一边干着别的事,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了东亚杯,比较粗略,但看了所有比赛。中国队以考察、锻炼新人为主要目的,其实日韩也是,貌似大家都算达到了目的。就国足而言,场上大概有1到2个12强赛首发的水平,2到3个12强赛替补的水平,其他基本是国足3队实力的球员和U23的球员。相比之下韩国的12强主力大概有5个,日本也是1个上下,显然韩国是这届杯赛实力最强的球队,最后大胜日本夺冠也是实力所致。 国足这次招入并首发多名U23的球员,主要是为未来做准备,让他们熟悉国足的战术体系,为以后能够省去融入的时间,也为他们积累一些高强度比赛的经验,同时为下个月的U22亚洲杯的骨架阵容做热身。这些球员也基本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天赋,不能说乐观,因为这次杯赛同样暴露了他们很多人的短板都很短,但带着这次杯赛的经验参加U22亚洲杯,或许对他们的建立自信会有帮助,毕竟参加过成年国家队A级赛事,再去打亚洲的U22会觉得容易不少。 两个U23的中卫都很高大,高准翼脚下技术要好一些,刘奕铭的身体力量要好些,短板也不言自明,高准翼力量比较差,刘奕铭技术不行,屡屡停球直接停给对方,同时两人的回追速度都够慢,一被打身后就只能老鹰抓小鸡似的去拉对方,拉不着就完蛋。好在国足在这届杯赛因为中场很弱,球队回收比较大,身后空间相对小,这些缺点只是在开场时对方还在试探、没全力压上时有所暴露,一旦中国队退半场堆人后,压缩了空间,他们的缺陷或多或少都被掩盖了,不那么明显了。右后卫邓涵文打韩国那场表现比较出色,上下能力有一定展现,但防守能力并不是很好,能攻得上去,但也守不太住。进攻上需要更好的脚下技术能力时,他达不到,所以攻势占优时,他能攻得轰轰烈烈,但往往是大概其、差不多地一脚传中了事,能粗不能细,更精致、细腻的配合做不出来,技术所限。 中场U23就一个何超,从身体特点来看,有点象杜震宇,辽宁出这种类型的球员,有比较好的身体素质、力量,同时不丧失灵活性和柔韧性,这大概也是里皮考察一下他的原因。因为里皮赛前夸了他两句,所以赛后好多人不敢说了,他打的两场比赛,基本是路人的表现,也就是不值一提的水平。有身体力量和对抗,但技术、经验、球商都很有限,还达不到吕鹏的水平。国足的进攻主要靠高准翼大脚开给于大宝,中场完全没有控制、过渡能力,除了看背影有点象杜震宇外,实在看不出一点他象郑智的影子。 前场U23就是韦世豪、杨立瑜了。后者很平庸,可能在低年龄段有一点冲击力优势,但成年组这点反而有点劣势后,他上场就是白白浪费一个场上名额了。除了冲一下,其他都不够,也冲不出什么来。韦世豪进了两个球,成了这次杯赛国足的明星,但如果不进这两个吃饼球,可能批评他的声音会多过赞赏的,主要是他踢得游离于整体之外。这是个让人担心的问题。因为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在场上该干什么,是判断球员球商级别的重要标准。他呢,反击时无球抢点走位出色;阵地战强攻时,个人盘带突击坚决、自信心超强。但其他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站哪儿,该怎么带动整体、梳理、策动整体的配合,象个局外人一样站在边线看着,球过来抢一下,球过不来就消失了。这样的球员要用好,可能挺难的,用优点不用短板,也就是灵活使用,其实就是博阿斯在上港那样用,他大概也不会满意,换下来会直接甩脸那种。所以国安要买这样的球员算有利有弊,往好里说,买到算弄到一个本土爆点;买不到也不是丢了陶强龙那样让人可惜。 整个杯赛看,国足是唯一一个踢得没有什么整体感的参赛球队,基本靠局部单兵的折腾、搅和、反击来进攻,有序的整体控制、配合、扯动、策应创造机会大概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各自为战。这倒不能怪里皮,一点中场都没有的球队是形不成整体打法的,也不可能有什么整体感的进攻。顺带提下傅欢,打了第二场对日本,右后卫,比较出色,跟张文钊配合2过2强吃日本边卫跟玩一样,也就是无球落后一两个身位的距离先启动,两三步就强行把日本边卫甩在身后。他没去跑百米可能对于田径队是一个损失。最后一场右边给了邓涵文,里皮想看看他打左翼位什么样,打了20分钟被换下场,有点郁闷,但里皮对他的能力也算心中有数了。
这场比赛的简单观感。 首先,技术能力达到标准的球员太少,即使于大宝、朴成都跟张稀哲有很大差距,其他人的传接简直惨不忍睹。身体突出的球员也太少。没技术、没身体,那就什么都没了。外援上奥古的续约感觉是个大错,国安并不需要这样的外援,别被巴西国脚的标签迷惑,他在巴西队就是个角色球员,中超需要爆点球员,他和拉尔夫的功能合二为一的球员才是国安需要长约去签的,这样省下一个名额用在爆点上。 比赛乏善可陈,让人昏昏欲睡,不得不经常切过去看会权健跟恒大。pptv的董路、李鑫高潮迭起的嘶吼,以为这是场美国大片式的比赛,看了一会儿,同样水平很低,让人想吐的比赛。这样的中超,也就这样了,一地鸡毛,一堆狗屎。
看了会儿U19亚青赛对柬埔寨,除了陶强龙,全是垃圾。 包括刘若矾,刚打开直播,刘若矾一个反越位后的肋部横传2打1的机会,横传的球被刘若矾传的从球门前门柱出了底线,传球地点距离底线还很远。看了一下网上反馈,被柬埔寨压半场打,贾秀全还是5个后卫加大脚开战术,最后第三人才把陶强龙换上来,我正好赶上。看到结束,得出结论,除了陶强龙,全是垃圾。最后时刻,陶强龙绝杀给贾秀全续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