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之破颜 零之破颜
关注数: 0 粉丝数: 38 发帖数: 7,760 关注贴吧数: 20
华夏敌人中最垃圾的数匈奴和突厥!越文明越强大! 在华夏古代七伙敌人当中,匈奴,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州。匈奴和突厥是最垃圾的对手。落后的经济体制。 没有完善的国防理念,头脑幼稚的统帅,没有杰出的军事领袖,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只有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州才算是真正的对手。匈奴那种可以拿一个女人换和平的蠢材单于,算什么对手?突厥那个打了一仗就想投降的孬种,算什么对手?汉朝打匈奴。6000万人对付60万,杀了17万匈奴男人,自己死了3000多万。很强大?唐朝十几万军队,打败别人10万老幼病残。也算了不起?只有宋朝160年,在没有万里长城和产马地的不利情况下。防守住70万西夏铁骑和120万辽国军队。这才算难能可贵/。况且宋朝的军队有太多的财富,土地,和人民需要保护。这些成为宋朝军队的负担。唐朝的军队不知道爱护百姓,杀人肉做军粮。这样的军队打仗自然没什么负担。就算自己国家的人死光也没什么的。整个唐朝杀过多少外敌?整个汉朝杀过多少外敌?汉唐加起来也没北宋杀敌多。至于说汉唐盛世。汉朝养活6000万人叫做盛世?唐朝养活1800多万人叫做盛世?宋朝不但养活1亿人,让宋朝320年无饥荒,无人死于饥饿,让一亿百姓富裕起来。并且是长久的富裕。汉唐的盛世相当于中国稍微有点小钱在官僚阶级和地主阶级手中,那叫做盛世?宋朝的福裕相当于美国,富裕起来的是整个国家无数平民的富裕,无数中产阶级的富裕,但却从来不说自己是盛世,因为富裕是再正常不过了!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 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北宋政论家陈师锡这样怀念“仁宗盛治”:“宋兴一百五十余载矣,号称太平,飨国长久,遗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以致庆历、嘉佑之治为本朝甚盛之时,远过汉唐,几有三代之风。”在宋代赞美、歌颂仁宗及其“盛治”的宋人太多太多,这些人包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胡安国、刘光祖、周必大、杨万里、王璧、陈俊卿、刘克庄、赵汝腾、叶适、王十朋、文天祥等等。赵祯晏驾后,庙号“仁宗”,之后的元、明、清,都有步宋仁宗后尘的皇帝,他们都成了“仁宗”,但没有一个能追赶上宋仁宗所实施的“仁政”。他驾崩时,人民发自内心的悲痛却是其他皇帝难以相比的。 唐甚至辽人皇帝都在他死后痛哭,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当讣告送达辽国时,大辽的皇帝也十分难过,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 “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时人路过永昭陵,在陵寝的墙壁上题诗写道: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红豆的童话】【天龙八部】金老头严重黑宋朝,到底懂不懂历史! 第一,历史硬伤,1063年辽国爆发耶律重元之乱,而此时,完颜阿骨打还没出世。乔峰居然去和一个没出世的女真人结拜,然后才去帮助辽国皇帝平乱,历史时间被颠覆了。 第二,完颜阿骨打长得像一头猪,电视剧中居然成为一个英俊少年。这也是不符合历史的。敢情蛤蟆整容后变成青蛙? 第三,此剧极度黑宋黑辽。居然说什么辽国军队学习少林绝技,宋朝会灭亡?哈哈,少林和尚的蠢脑袋,汉人比契丹人多的多,契丹武士抢劫少林秘籍。少林武功真有用的话,不会给中原汉人每人抄一份,这样汉人个个武林高手,人多打人少,怕什么辽国? 第四,宋辽战争表明,辽国军队论强悍是不如宋军的,辽军与北宋前期强悍的军队相比,别无所长,惟独马快。 第五,宋辽1004年之后,并没有发生边境“打草谷”的事,金老头脑袋被驴子踢过,不清醒了,拿辽国100多年前的事情安到辽国后期身上去。 第六,吐蕃国在宋朝时代并不牛,在真宗朝刚想牛一下,结果被宋军打的惨败,三都谷之战,6000宋军大破3万吐蕃军,宋军仅仅阵亡67人,杀死吐蕃军却近万,一战就打的吐蕃胆寒,从此怕了宋朝。宋朝皇帝要说太阳从西方升起,吐蕃人不敢说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七,西夏军队的作战能力并不远,说什么西夏甲兵三国最强,属于典型无知的蠢话。至于说西夏帮助辽国就可以灭宋,帮助宋朝就可以灭辽。更是愚蠢透顶,西夏军队的防御能力不错,但是进攻能力很糟糕。10万宋军防守50万西夏军无压力。 第八,西夏搞驸马?宋朝没兴趣,恰恰是哲宗时代,宋军打的西夏鸡飞狗跳?西夏人跑去辽国可怜巴巴的哀求辽国出面调停。宋朝什么时候沦落到要去娶西夏公主的地步了?恰恰是哲宗时代,宋军差点干掉西夏。 第九,同一时期,宋辽关系友好,并不存在极端仇恨契丹人的情况,而宋辽两国的友好时间长达118年。而宋朝并不存在极端民族分子。宋太祖的殿前诸班侍卫,就有一个契丹班。 第十,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国历史上少有的两个特别亲宋的皇帝,宋辽在118年中并无军队交战的情况,不可能所谓的带10万大军进攻雁门关。 第十一,辽国军队退一百万步,要打宋朝也不会愚蠢的主力部队走雁门关路线,。而山西山地多,不利于辽国骑兵的发挥,辽国要打宋朝,必然走河北方向。。 第十二,金老头说“宋辽战争,宋军百年难得一胜,打一张败一仗,丧师割地”属于最无耻的污蔑。实际上宋辽25年战争,宋军胜多败少。相反满清《尼布楚条约》是真正的耻辱割地,却被金老头这个满种野中极度美化。 第十三,出于敬重老人的缘故,偶没有打电话去问金老头是不是脑袋被驴子踢过。但是偶心理一直认为金老头的垃圾小说,存在黑宋黑明,美化满清之重大嫌疑。 第十四,假如小说可以当作历史的话,那唐宋两朝厉害,唐朝有孙悟空,宋朝有白素贞.最厉害的还是周朝,<封神榜>里面的神一大把。 最后友情提醒下各位即将看新神雕的同志们,杨过杀不了蒙哥也不可能杀,历史上的“上帝之鞭”葬生于王坚的钓鱼城之战,而不是渣渣天龙里郭靖的襄阳之战!
大宋真的弱?西夏和吐蕃不服!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宋元祜二年,1087年),西夏与吐蕃联合进攻宋边地的数次作战。 是年四月,西夏因与宋划分疆界发生争议,遂发兵攻掠宋泾原路。五月,西夏国相梁乙逋贿使厚礼,约吐蕃首领阿里骨同时发兵攻宋,商定所得宋地,以熙(今甘肃临洮)、河(今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三州归吐蕃;以兰州(今属甘肃)、定西城(今甘肃定西南)归西夏。旋阿里骨率吐蕃兵袭破洮州(今甘肃临潭)?梁乙逋率数万西夏军出河州,两军会合,同围南川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南),连攻8月未下。宋诏洮西守将刘舜卿、王光祖、王赡、姚兕、种谊等率军救援。寨中军民士气大振,奋力抗击。梁乙逋等屡攻不克,引兵东进,转攻定西城,设伏诱宋军兵出战,击败宋军,杀宋都监吴猛等。七月,梁乙逋再次胁监军仁多保忠进攻泾原,遣大首领嵬名阿吴入青唐(今甘肃西宁),约吐蕃阿里骨和青宜结鬼章联兵攻宋。八月,梁乙逋集中十二监军司兵屯聚天都山(今宁夏海原),直逼兰州。阿里骨发兵15万围河州,鬼章引兵2万进驻常家山(今甘肃临洮西南)大城洮州,自率军5万,约会于熙州东王家平。梁乙逋造浮桥以通兵路。宋军器监游师雄见西夏、吐蕃军势盛,建议知州刘舜卿乘西夏、吐蕃军劳师远来、立足未稳,先发制人。刘舜卿遂命都部署姚兕、知洮州种谊分兵两路,沿洮水急进。姚兕于洮水西侧,破吐蕃六逋宗城(当在甘肃临洮西南),击杀1500余众,乘胜转攻讲朱城(今甘肃夏河东北),遣兵自间道北上,焚黄河浮桥,截断鬼章救援通路,使青唐吐蕃十万大军不能渡河。种谊部沿洮河东侧南下,出哥龙谷(今甘肃岷县东北境),迎击通远吐蕃兵,断其与洮州的联系。宋主力连夜抢渡洮水,兵临洮州城下,乘鬼章不备,一举破城。擒鬼章青宜结及西蕃首领5人,杀吐蕃军数千,获牛、羊、器械、粮草万计,余众弃城溃逃,渡洮水时又溺死数千。梁乙逋见西蕃军失利,引兵退还。 此战,夏蕃联军兵力据绝对优势,因缺乏统一部署和指挥,兵力分散,四面出击,不能相顾,导致大败。宋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快速出击,获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伟大的宋朝——再探宋朝【转】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汤因比(英) “上一个千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美)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宋朝是一个向纵深发展的时期,而在宋以后的五百年里,主要特征是横向发展。” ——麦迪森(英)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笔者读到上面这些出自大家之口的文字时,心中的惊讶可以用骇异莫名来形容。多少年来,历史书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开发表的论著都告诉我们,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甚至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一篇文章中痛心疾首地写道:“两宋十八君,以连绵的失败和彻底的覆亡证明了以文治国的荒谬与悖论。”然而在大学者陈寅恪、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史学泰斗邓广铭、文艺理论家余秋雨、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眼里,宋朝竟是这样充满魅力和令人向往! 宋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开始了艰苦的重新发现宋朝的“旅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利用工作之余悉心搜集宋朝的点点滴滴,特别是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当我翻来覆去读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梅毅的《刀锋上的文明》、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周龙的《宋朝历史分析总览》、洪亮的《放逐与回归》以及《范仲淹传》、《王安石传》、《苏东坡传》、《陆游传》等所有我能接触的宋朝的蛛丝马迹后,一个崭新的宋朝形象已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我深深地为我从前对宋朝的误解而感到羞愧——原来那个看似孱弱的朝代竟是这样的伟大! 伟大的宋朝,繁荣的让人心醉; 伟大的宋朝,堕落的让人心碎; 伟大的宋朝,强盛的让整个世界为之目眩神迷; 伟大的宋朝,衰亡的让亿万中国人欲哭无泪; 伟大的宋朝,文化灿烂的如满天星河; 伟大的宋朝,商业繁荣的让人骇然惊叹; 伟大的宋朝,政治开明的让唐太宗为之汗颜; 伟大的宋朝,城市兴旺的让欧洲人为之神往……  为了逼近历史,让我们还原一个伟大的宋朝!
千古第一战神——项羽 项羽最后一战在垓下以10万之众对抗韩信的30万。刘邦的20万其余小诸侯的10万总数60万的汉军初期会战是韩信的中军主动进攻被项羽挫败!后来汉军倾巢出动从两翼攻击楚军发动人海战术导致楚军溃败后撤被围。我相信要是双方势均力敌的话韩信根本不是霸王项羽的对手!项羽也是军事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的。我要说的是四面楚歌之后项羽率领800子弟兵突围的惊天动地的一次最后战斗!当包围垓下的刘邦军队得知项羽率800人夜间突围后即刻调遣5000左右的骑兵在清晨左右追击霸王项羽。这时候项羽的800壮士在逃到当时的阴陵即今天的安徽定远现时只剩下了100多并且迷了路。向一未老农问路不知道那个可恨的老农出于什么心里这个老农就骗了项羽告诉他在岔路口向左走,结果一向左走是一大片沼泽地100多骑兵全旋到沼泽里走不动了。这草知道上了当然后在撤出来在向东走。这时候后面的追兵到了。经过一次小规模激战项羽逃到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了28个随从了。项羽知道突围已经没希望了,后面几千追兵已经团团包围上来。按照一般的人28个骑兵加上项羽自己29个面对几千骑兵那要是叫胆小的恐怕早就吓死了。但是霸王项羽决不会放弃战斗他率领最后的28个勇士进行了最后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 霸王项羽先跑到山上,把28个勇士分成4组每组7人从4个方向对汉军发动冲击。目的是不让汉军知道这东西南北那个方向里有项羽。所以愚蠢的汉军分成4个方向围堵。到了山下以后项羽约定这28个人不要会合到一处,而是汇合成3处,汉军又把这三处团团包围。项羽用这种办法让汉军始终不知道他在哪里!项羽这种不畏强敌的勇气在东城之战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项羽在从山头往下冲的时候给手下定了3个方针。第一就是冲破汉军包围。第二就是斩杀汉军带队的将军。第三就是砍掉汉军的军旗。三个目的全部达到。汉军伤亡数百。将军被杀,军旗被砍。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几个回合,项羽把士兵在聚集到一起。28个勇士只阵亡了2个还剩26个勇士,汉军皆肝胆惧裂,无人敢接近霸王。项羽遂带领26骑撤退到乌江岸边,一亭长划小船来接项羽。但是项羽在最后关头拒绝了了随从和亭长让他上小船走的要求。项羽说我带江东8000子弟渡江西进,今无一人生还。有和面目见江东父老。说明当时项羽内心里感觉很惭愧的。项羽跟亭长说我骑这匹马跟了我8年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了它。这个战马就赠送给亭长了。然后他让他随从的26个勇士下马步战。项羽在目视26个勇士全部阵亡之后自己亲自又杀死了100多汉军。这是何等的勇气与英武啊!突然他看见汉军中间有一个将军这个人叫吕马童。吕马童过去是项羽的部下后来投奔了刘帮。项羽看见他就说了一句话,若非吾故人乎!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刘邦悬赏我这个头赏千金封万户侯?你既然是我老朋友我就把这个人情送给你吧!说完以后项羽自杀。项羽自杀以后吕马童。王翳等5个人上来。王翳把项羽的头砍了下来,吕马童等4 个人个砍了项羽的四肢。5个人对到一块是一个项羽完成的遗体。这5 个人同一天被刘邦封了侯!每当看到司马迁些到这我就感到无比的痛心!可怜项羽一世英雄死了这么悲惨!死的这么潇洒!宝马曾庭长头颅送故人!在项羽之后无一人这么英勇这么善战!也造就了项羽虽然失败但是几千年的时间人们仍然把他当作英雄的原因! 岂是韩信白起关羽吕布之流所能比拟的!
能把拓跋珪吓成这样的,只有一代战神慕容垂! 记住这个时侯慕容垂已经七十多岁了,更是身怀重病,他的最精锐的十万铁骑已经在前年参合破之战全军覆没了!即使这样,依然把不可一世的拓跋珪吓成这样!真不愧是一代战神! 三月,慕容垂秘密出兵,跨越青岭(今河北易县西南五回山),经天门(今河北涞源县)凿山开路,出魏军不意直攻云中郡。慕容垂率军至猎岭(今山西代县夏屋山)时就命慕容隆及慕容农为前锋,进袭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当时燕国军队都因参合陂之战大败而畏惧魏军,就只有慕容隆这批来自龙城的士兵仍然奋勇进攻;而留守平城的魏将拓跋虔亦没作防备,故此在闰三月慕容隆兵临平城时才发现燕军,率众抵抗,最终败死,部众都被燕军接收。拓跋虔战死的消息令身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的拓跋圭感到恐惧,打算出走回避,但各诸知拓跋虔死讯亦各怀二心,令拓跋圭不知何去何从。 慕容垂经过参合陂战场时看见被坑杀的士兵骸骨堆积如山,就为他们置祭,士兵们见此皆伤心痛哭,这令慕容垂既惭愧又愤恨,终因而呕血病发,要坐马车前进,到平城西北三十里处停驻。当时慕容宝已领兵至云中,闻讯亦退兵。有叛燕军人就因而向北魏报告慕容垂已死的消息,拓跋圭想去追击,但知平城陷落后就打消念头。慕容垂在平城停留了十日后病情加重,于是修筑燕昌城而南归,至四月癸未日(6月2日)于沮阳(今河北怀来县)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为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战神VS兵仙    后人把韩信当成一代战神,却忽略项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战争观偏僻的地方!   大多数人受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影响,把战争当成用诈用奇!而忽略战争本身最 重要的地方——精锐士兵,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的基层干部,善于利用自己长处和短处 的将领!很多人把猜测将领心理和怎么搞阴谋当成胜负的关键!   而韩信正是很多人心里优秀将领的代表!项羽成可武夫猛将的代表!   下面来分析两人的军事水平!大家多多讨论! 项羽的军事水平,在汉书中归到兵形势当中!韩信的归到兵权谋!   看史书项羽用兵似乎很猛但是没有用计,韩信处处算计!后人多以为韩信   多谋项羽无谋,但是实情非是这样!   项羽出身于军事世家,有良好的军事素质教育,又是百年不遇的用兵天才!   这里项羽学兵法大喜却不肯竟学,很多人误解项羽性格毛躁,学习不深入!   这里项梁,司马迁后人都有误解,认为学习要刻苦钻研!实际上真正的有创造   性的,学习都不会很深入,都是一处通处处通,关键在于自己的创造和综合! 事实上学问是学不完的,如何运用才是关键的!   后来项羽用兵没有痕迹可寻,但是百战百胜无疑是良好的军事素质基础和天 才的创意!   韩信出身破落户,小时候没有什么正规军事教育,又不像项羽有小战争练手!   虽然韩信军事素质不高,但是也是一代天才,估计跟小时候多思考和项羽帐下 一段的磨练有关系!   但是韩信这种带兵很容易大胜也容易大败,对一般的将领可以!但是碰到 老谋深算,坚韧耐心的将领却很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关于两个人谁强谁弱,如果从战绩来看,项羽明显强于韩信!    项羽最经典的战争有两战 ,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起义军5万到7万之间对抗王离的20万边防军和章邯的20万精锐(估计大多是蒙恬的边防军),虽然有几路诸侯军帮忙,但是在战争的前期诸侯不敢迎战,只是最后对战败的王离军痛打落水狗而已!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完胜,不论是战争中还是政治中!    彭城之战是项羽三万骑兵,长途奔破对抗刘邦及其五路诸侯56万联军,最后也可以用完胜,当时就击杀20万之多的联军!    这两战不论从战略布局还是战术指挥到达最高境界,两方的实力之悬殊另人咋舌!    项羽8年战争中身经70多战,除了亥下之战,在数量,形式的绝对弱式下战败,可以说再无败绩! 韩信的战争经历,大概是三秦之战,彭城之战,灭魏之战,井陉之战,灭齐,灭齐楚联军!    不过最经典的是井陉之战!当时韩信带几万新兵,对陈余的20万新兵(号称20万,不是20万,具体不清楚,一般来说最多10万)。这场战争可谓经典,但是我认为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    韩信的战绩比起项羽明显差了一个档次!    从数量上井陉之战韩信数万新兵对抗陈余的新兵!    巨鹿项羽数万精锐对抗秦兵精锐40万    彭城3万精锐对刘邦精锐至少20万加上联军一共56万    从对手上,项羽对手是名将王离,章邯,刘邦等几乎楚汉时期所有高手!    韩信的对手除了龙且基本都是2流!不可相提并论!    从败绩上,项羽有绝对的劣势而败,韩信有彭城不为主帅之败!都是“非战之罪”!    从战争的数量上韩信不如项羽!    从组织上韩信不如项羽!    总的说来韩信的军事能力要比项羽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