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龄16年 你喜欢打篮球么
我喜欢这里的一切,包括你!!!
关注数: 260 粉丝数: 1,291 发帖数: 71,686 关注贴吧数: 5
知乎上热议华语乐坛历史前五,邓丽君力压群雄。大家怎么看? 赞同数最高的答案内容如下: NO.1 永恒歌声——邓丽君 主要成就: 金曲奖特别贡献奖 日本有线大赏三连冠 日本唱片大赏特别功劳赏 日本昭和时代五大歌姬之一(2011年日本TBS评选) 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1986年《TIME》评选) 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之一(2010年CNN评选) 华语乐坛永远的第一人。实力层面上,邓丽君拥有最全面的演唱技巧,除了最具代表性的抒情慢歌外,爵士、摇滚、舞曲都能驾驭。 影响力层面上,她是国外影响力最大的华人歌手,无需多作解释,光是看上面的成就自知。 更重要的是她对于华语的群众有另一层重要意义:流行歌曲启蒙者。若没有邓丽君,恐怕大众能接受流行歌曲要延缓很久。 总结下就是: 她是能力最强的一个,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最具启蒙意义的一个,任何赞美之词对她都显得多余。 NO.2 音乐皇帝——周杰伦 主要成就: 八次大中华区销量冠军 四次世界音乐大奖中华区最畅销艺人 十五座金曲奖 全球百大创意人物(2010年《Fast Company》评选) 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2009年CNN评选) 亚洲流行天王(2003年《TIME》封面评价) 新世纪华语乐坛第一人。周杰伦具备最佳的旋律创作能力和最全面的音乐风格,除了顶尖的创作能力外,他还有水准之上的唱功。对比同样创作顶尖但唱功寒碜的罗大佑,足以体现周杰伦强大的综合实力。 用“一个时代”概括周杰伦的影响力最准确,没有任何一个歌手能像他一样称霸华语乐坛15年。虽然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周杰伦超长的统治期看起来有时势造英雄的意味,但英雄也造时势:他不仅输出大量优质作品,推广了R&B,更极大提高了唱作人的地位。 从邓丽君到周杰伦,是两个时代的遥相呼应:邓丽君让群众明白什么是流行歌,周杰伦让群众知道流行歌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邓丽君让群众了解了什么是歌手,周杰伦让群众清楚什么是唱作人。 NO.3 人文教父——罗大佑 华语乐坛第一教父。因为他的定位不属于天王,维度自然和邓丽君、周杰伦都不同,无法用奖项和唱片销量去衡量他的伟大。 罗大佑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的鲍勃迪伦,与浪漫派周杰伦的天马行空不一样,他的音乐政治色彩浓重,充满人文气息,格局宏大,使得他的作品拥有惊人的生命力。如果说周是李白的话,罗就是杜甫,俩人在自己的风格里各有建树。一个是开创性的代表,一个是人文性的代表。 硬要说罗大佑有什么弱点,那就是历史顶尖的创作能力配上了可忽略不计的唱功,从歌手层面来说有所减分,但依然不妨碍他跻身前三。 NO.4 乐坛导师——李宗盛 与周杰伦、罗大佑同为华语乐坛的三座大山。和罗大佑同理,因为他属于教父,评论邓丽君、周杰伦的那套体系也同样不适用于他。 他刚好介于周杰伦和罗大佑之间,论格局夹在俩人中间,论浪漫也夹在俩人中间,论人文性夹在俩人中间,论开创性也夹在俩人中间,既是真心英雄,又有我愿意的柔情。 他在情歌范畴创作应该无人能出其右,单这点来说,更胜过周罗。后期歌曲格局也开始越来越大。 李宗盛在华语乐坛的定位更像是个幕后BOSS,平时不显山露水,不知道的以为就是个很普通的歌手,看到他写出那么多首好歌以后,捧出过那么多歌手后才知道他的厉害。 NO.5 现场之王——张学友 主要成就: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 香港金针奖 两次世界音乐大奖全球最畅销华人歌手(后该奖项更名为中华区最畅销艺人) 华语歌手演唱会场次记录保持者 亚洲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1995年《TIME》评选) 90年代的华语乐坛第一人。邓丽君以后最成功的唱将,华语乐坛演唱会第一人。和邓丽君一样,同样具备全面的演唱技巧,年过五十现场依然稳定,无愧于现场之王。 论影响力,张学友毫无疑问是港乐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开山鼻祖许冠杰在大陆影响力微乎其微,张谭争霸时在香港两分天下,但尚未上升到整个华语乐坛,后来者的陈奕迅,只能算周杰伦时代的注脚,唯有张学友算是港乐中真正充当过华语乐坛第一人的角色的。 基于以上原因,张学友必然是有资格进前五的歌手,但却又仅限于此了。因为相比前面四人,张学友的贡献显得乏善可陈。他的演绎精彩,但精彩到极致也只是精彩,周罗李都是深深影响华语乐坛的格局,丰富了华语乐坛的人物,而邓丽君虽然也是唱将,但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具有启蒙意义,而且在亚洲音乐最发达的日本也有很高的地位。相较之下,张学友的成功仅仅是历史的参与者,而不是推动者,离邓周罗李还有距离。 所以如果论华语历史前五,我的看法是邓周罗李张。
中国南海宣传片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一天播出120次。 一条南海主题宣传短片日前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向全球受众介绍中国对南海诸岛合理合法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澄清了所谓南海仲裁案的闹剧真相,重申对话协商才是妥善处理南海争议的解决途径。 宣传片长3分12秒,用碧海蓝天的美丽画面展现了南海诸岛的秀美风景,同时清晰讲述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历史,并逐步确立了无可争议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展示了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宣传片中,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英国工党影子内阁外交国务大臣凯瑟琳·韦斯特、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 立德等专家学者和政要相继出镜,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具有足够历史和法律基础,并指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无法成立,建议由直接相关方 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化解分歧。 据了解,该宣传片于7月23日至8月3日在大屏幕上以每天120次的频率密集播出。 宣传片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看。来自山东省的游客陈先生看过宣传片后告诉记者,能在“世界的十字路口”看到有理有据、用历史事实说话的南海主题宣传片,他觉得很有必要性,“我们应该让全世界都了解事实真相”。 宣传片也引发了纽约侨界的强烈共鸣。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马粤说,宣传片不但清晰地说明了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的合法性,也表明了我们对所谓南海仲裁案的立场,使相关谬论不攻自破。 播放宣传片的“中国屏”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核心地带的时代广场2号楼。时代广场是世界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每年客流量达数亿人次。
美国否认参与南海仲裁案,称不会建议中国放弃南海的主张。 【环球网综合报道】自南海临时仲裁庭公布非法无效的所谓仲裁结果后,有菲律宾媒体爆料称,菲律宾为南海仲裁案请律师共花费了三千万美元。文章指出,美国应为菲律宾报销这笔费用,因为仲裁案给了美国干预南海事务的借口。对此,在18日美国国务院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就南海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否认美国参与南海仲裁,并表示将继续在南海展开自由航行。 据美国国务院官网7月18日消息,记者会上,在被问及有消息称中国将封锁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时,托纳表示,美方依然坚持其在南海临时仲裁庭公布所谓裁决结果后的态度,呼吁中国能够重视所有主权声索国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合法的外交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美国不希望看到南海的紧张局势再次升级。 在被追问美国是否会建议中国放弃南海主张时,托纳称,美国不会建议中国放弃其主张。美国针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从未改变,并且不会对有关南海问题的任何主张做出评判。与此同时,美国鼓励所有主权声索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呼吁各当事国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而就美国而言,我们希望能够在南海自由航行,并将继续在南海展开自由航行活动。 而后,记者继续发问道,“菲律宾是否在仲裁期间寻求美国援助,美国是否向菲提供人力、财力、专家或证据支持?”。托纳回应表示,美国从未参与任何仲裁过程,并辩称“这是由国际仲裁法院进行的合法裁决,美国不会对仲裁有任何倾斜或产生任何影响”。 最后,该记者对于美国是否会考虑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发问,而托纳表示,美国历来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说道,“虽然国会还未批准通过,但我们会呼吁国会批准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外交部已作出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联合国宪章》确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包括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坚持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实习编译:刘霄 审稿:韩梅)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