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勒斯😲 介一鑫光
关注数: 15 粉丝数: 91 发帖数: 1,978 关注贴吧数: 33
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你要自信! 今天有个安徽师范大学 m的毕业生,来我们公司面试,要求工资7千元。双方谈得并不愉快,经过评估不符合公司要求。正当准备留下对方简历让他滚时,我发现了一个猫腻,最终公司录用了他,并且工资开到了1w。 这位毕业生面试的时候,说自己是芜湖女子师专毕业的,然后简历上面写的是专科。一开始我们都认为他的学历没有什么问题,但我问他他的学校在哪的时候,他随口说了一句马场村,我感到有猫腻,我要求查看他的毕业证,学位证等,他支支吾吾的拿了出来,我一看,安徽师范大学,居然还是近几年名声不小的开专,这可是省部共建的重点高校啊,可是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专科生呢? 我向领导反馈,领导一开始还不相信,以为我开玩笑。当领导看了他的毕业证的时候也呆了 我当时问他:“你们学校是大专还是中专?” 他支支吾吾地说:“这是我们起飞重镇当地的知名大专,也算是名牌大专吧!” 我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地问:“贵校的名声我听说过,明明是省部共建名校,前途无限,你的简历怎么说自己是专科生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他有点紧张,回复说:“我们是本科学校,但是我的成绩在班上比较靠后,学习能力比较弱,延毕了一年才拿到了毕业证,我不想因为自己个人能力给我的母校抹黑。听到这里,我感觉他非常谦虚!在这里,不是安徽师范大学非常优秀,无法接受的是他偷换概念,本科就是本科,简历没有必要写专科呀!看起来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太嫩了,没有社会经验。 我们在社会上,谦虚是我们的基本道德品格。 在我们的认知里,很少本科大学生会冒充专科的。所以,安徽师范大学不仅是一所重点本科大学,并且贵校的学子都很谦虚,都很优秀,你们要自信。
华为4G专利,掌握核心科技 C114讯 7月24日早间消息(南山)专利可以说是无线通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台湾“国研院”分析整理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美国拥有最多的4G标准必要专利,总数达1661件,中国大陆位居第二,有1247件,排名第三的是韩国的1062件。排名四至十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日本、芬兰、瑞典、中国台湾、法国、加拿大和德国。   从企业来看,美国高通位居榜首,达655件,紧随前后的是韩国三星的652件,中国华为以603件位居第三。诺基亚的505件4G标准必要专利占据了芬兰全国的80%,而瑞典的399件专利全部为爱立信所有。中兴通讯(000063,股吧)位居第七位,拥有368件,大唐电信(600198,股吧)拥有273件4G标准必要专利,位居第十位。主要拥有者中还包括美国专利公司InterDigital(418件)。   国研院指出,当前全世界4G专利标准规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主导,委托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统筹管理。但ETSI只接受专利提报和对外公布,并不审查这些专利是否为标准必要专利,上述数据均由“国研院”整理得出。   通过整理与分析,国研院认为,4G通讯技术至今尚未成熟,到2017年,4G领域小基站双连接功能、多频载波聚合技术、跨WiFi连接协议、D2D(设备对设备)安全等十项重要技术必须突破,排名靠后的厂商将拥有赶超的机会。国研院同时认为,通信领域呈现大者恒大的态势。   4G时代到来使无线通讯竞争更加激烈,专利储备在攻防两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例如“专利流氓”InterDigital起诉多家公司侵犯专利,意图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但在华为中兴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再例如2012年宏达电业务蒸蒸日上之时,遭遇多起专利打击迅速衰落。统计显示宏达电只有44项4G核心专利,4G时代仍然面临专利诉讼威胁。   4G时代在网络侧,华为中兴等中国厂商已经掌握了很强的专利优势,且从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来看,这一优势仍在继续加大。但在终端侧,美国高通占据强势地位,并通过技术优势与专利大棒,几乎垄断国内4G终端芯片市场,盘剥终端厂商,打击竞争对手。快速发展的中国4G产业需警惕其潜在的风险。
高教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   临近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的企业老板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忍受着技工荒。   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今年开始逐渐终结。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改革的更多细节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路径   鲁昕表示,短期来看,突出的矛盾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每年毕业大批大学生,去年毕业了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企业中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高等教育的一些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此前一直是动议,从去年开始进入到实施环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广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相当于从政策层面,把路径明确了。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   “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其次,这个体系存在,对于职业倾向比较清晰的学生,给了他们未来成长的渠道。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研究类的人才,只能体现社会发展的部分需求,相对而言,属于小众群体。”邢广陆说。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邢广陆认为,我国向职业教育转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问题。主要是课改问题,应用类专业,应该是动手能力、实训上更倾向一些。整体上,这种转型的中心问题还是课改。高职教育应该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类型了。事实上,“职业”这个词渗透在方方面面。目前强调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在课程体系中,把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中职和高职,已经有3+2连读,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的中专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证书,进入到后半部分,学业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证书。转阶段时不需要再参加全国高考。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在学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   职业教育的好日子近几年已经开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毕业生2940人,截至5月6日11时,正式就业1257人,占总人数43%,达成意向1670人,占总人数57%。应届毕业生中,很多学生提前几个月就有了去向。酒店管理、化工检验、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市场营销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专业。青岛大炼油、海尔、海信、青啤这些大企业,连续多年来学校招聘。   邢广陆认为,未来本科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这是我国产业需求决定的。培养的人,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人,而是技能型的。职业教育不再与传统本科教育对立起来。重心不在于是传统本科还是类型化职教,实质是根据人才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未来的核心问题还是课改。   “革命性”调整   这场变革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调整。眼下从产业需求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那么多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力度。紧跟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最终导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整个意识的变化。这在整个体系上、人的意识上以及未来队伍变化上都是革命性的。国家为了做好这件事,在人、财、物上也会有很大投入。   英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R伴侣董事长初殿松表示,普通高等学校转型职业教育,这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将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等教育尽到本来的职责,毕竟研究性人才只是一少部分需求,更多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变革也必将带来“人才红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未来也会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比如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要有执行群体,需要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人的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但是如果方方面面跟上的话,一切皆有可能。加上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原来本科院校学生,就是因为教法问题,导致就业难。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有挑战肯定也有机遇。”邢广陆说。   青岛市教育局职成处、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高校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基层教育部门也正在等待国家关于转型改革细节的正式文件出台。目前,也正在做相关的准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