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哀美如画💕 阳台光
关注数: 179 粉丝数: 214 发帖数: 2,143 关注贴吧数: 52
显像馆中柯南的提问 漫画里最后柯南关于灰原经常看自己来了一个看似直男的提问,但是代入他侦探的思维,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旁敲侧击型套话术。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柯南日常解决案件的思路流程,在案件发生后,柯南会先考虑所有有嫌疑的人,在作案手法上也会先考虑到所有有可能的情况。 对应在显像馆里就是,有希子说灰原总是盯着他看,正常人的想法肯定是她有什么想对柯南说的,或者柯南身上有什么看起来奇怪的地方,但是柯南却想到了一个常人第一时间想不到的可能性,即观察实验对象。我觉得这个也只是一种很小的可能性(灰原自己不是也吃了同样的药变小了吗?这种药理试验肯定是亲自感受更准确,尤其是这种变小的效果,只从外表上能看出来什么?),但是柯南会习惯性地额外考虑所有哪怕有一丁点可能的情况。 说回柯南破案,当柯南在向嫌疑人套话找线索的时候,他往往都不会直来直去,尤其是在一些只有自己知道而对方不知道的关键点上,直接问到点子上,嫌疑人肯定会撒谎,所以他总是会先抛出一个跟案子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一般这种问题嫌疑人不会觉得会跟案子有什么关系,因而便会实话实说,柯南却总是在这样套出来的回答中找到关键线索或者与嫌疑人后续发言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锁定目标。 显像馆里就是这样,有希子将真相锁定在了要么喜欢要么脸上沾了东西,柯南要是直接问“灰原你是不是喜欢我啊?”,结论想都不用想,得到的回答只能是类似“你是被药物影响到脑子了吗?”之类的否定回答,或者类似“是的话又怎么样呢?”之类的你也不知道真假的回答,所以把有希子话中的喜欢当做是案件中的关键点,甚至避开了为什么要经常盯着看这个话题,直接抛出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我脸上是沾到什么了吗?”的问题,得到的肯定是灰原最真实的回答,进行排除后剩下的那个就是真相。
朗姆应该很容易就能发现柯南身份 先说朗姆的一些背景信息,他的推理能力明显是高于出场的大多数人,甚至直追优作;他对a药和a药名单很重视,能预料到a药的时光倒流效果,可能联想到返老还童的功能。 本堂瑛佑当时推测出柯南身份依据的情报是:第一,毛利在变成沉睡五郎前后差距巨大;第二,沉睡的小五郎身边总有柯南;第三,沉睡的小五郎开始活跃的时候就是工藤新一休学的时候。 来看看朗姆,在经历了36宫格后朗姆应该对毛利的推理能力有数了,案件中也表示他本就有所怀疑的波本和柯南的关系很好,在后面的冲野洋子事件中,更是在毛利不在场的情况下配合柯南破解了暗号,柯南最后还一眼就看穿了毛利发的暗号,我觉得朗姆此时已经严重怀疑柯南的真实身份了,并用将棋去试探他(然而柯南当时确实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 所以朗姆的情报有:第一,毛利小五郎真实的实力似乎有点名不副实;第二,被称为毛利小五郎智囊和怪盗基德克星的小学生柯南有着不符合年龄段的智商和成熟;第三,名单上本应死亡的工藤新一又出现在了大众视野,而他的父母也从国外赶回来定居。 那么朗姆只需要在跟小兰的闲聊中问出工藤新一休学的时间以及柯南出现的时间,再加上看看新闻找到沉睡的小五郎开始活跃的时间,三者对比,结合朗姆所推测的a药功能,柯南身份就可以说是明摆着了。 至于为啥一直没发现,可能是因为他太依赖于波本给他的情报了,没有自己去调查过,然而波本在潜入工藤宅时被拉去喝红茶,所以提交的情报如何也不得而知。后又拜托贝姐去调查,贝姐自然也不会告诉他对儿子有害的情报。
朗姆的能力是怎么回事(朗姆能力的分析) 朗姆的能力是跟他的眼睛有关还是跟大脑有关?毕竟眼睛只是一个视觉的接收系统,并不像大脑那样能对信息进行储存和分析。 如果说跟眼睛有关,我分析的是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可以根据类似视觉残留那样让看到的画面能够更加清晰、能在脑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所以能够让大脑更准确地记录。第二种是朗姆的眼睛不像普通人那样余光看到的东西会模糊。正常人只有眼睛聚焦到某处才能准确看到其细节,而朗姆的眼睛可能类似相机,不存在虚化的部分,所以在他的视野内所有细节都是非常清晰的。(在他第一次找羽田浩司的时候,两人见面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他更多的是把目光停留在羽田浩司身上,但是第二次找的时候却能准确说出书移动了几毫米,余光的虚化肯定是无法判断出这种小的细节的) 但是这样无法解释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可以把对方的举止和习惯也记住”,如果是靠眼睛,只能像照片一样进行对比,而行为举止方面就更像ai的大数据识别算法,处理过程肯定跟计算机的摄像头没关系,这点只能靠脑子分析处理。 所以朗姆的大脑一定也是很厉害的,不管是记忆能力还是对事物地分析推理能力,这点是可以找到依据的,就比如我之前发的帖子,一个琴酒亲自杀死的人他自己都没印象,朗姆却能看到名字立刻反应过来他已经死了,(可能之前看过a药名单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还有宫野明美,组织里的基层小人物,朗姆却能记住她是帝丹小学第19届毕业生(这点连灰原都不知道),而且已经死了。 海猿岛篇里,也是一眼就识破了朱蒂写的暗号与之前暗号的细微差别,也能准确预判背后有柯南、优作等人支援的卡迈尔的下一步行动。 所以我的猜想是,朗姆的眼睛跟大脑都与众不同。朗姆的眼睛大概率是第二种,就是类似摄像机那样能无视虚化记住视野中的一切细节,然后大脑进行长久精准记忆,同时,如果是片段的话,也能够分析提炼其中人物的行为举止习惯并进行记忆。 可能眼睛这种能力需要很精密的内部构造,所以中年朗姆比年轻朗姆少了右眼的功能,只能左眼无虚化,所以每次集中观察前都要捂住右眼。但是朗姆的大脑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之前的记忆仍然存在。 17年前的朗姆靠着左眼的能力,大脑更多的是负责记忆和人物行为分析,在其他方面可能用的不多,也正因如此,当时的朗姆比较自大,导致了羽田浩司案的重大失误。而17年后,由于双眼能力的缺失,朗姆只能依靠自己的大脑,再加上十几年的阅历,让朗姆的大脑在处理其他人事物的能力上有了极大的进步,甚至直追优作。
关于危命篇前灰原有没有试药的分析 (本篇只讨论这一次之前有没有试药,至于后续柯南嗑了那么多次,灰原有没有私下跟着嗑不做分析。) 先说结论我认为是是试过的。 从漫画中柯南变大后二者交流的多处细节可以看出来,他俩一共有两次交流,第一次是在工藤家的卫生间。 这里新一是打算跟小兰一起去学校上学的,卫生间里灰原指责新一之前说好了偷偷见面,但事实上却光明正大出现在舞台,她对于新一公开现身是很反对的,因为随时都有变回柯南的风险,更何况在此之前已经昏倒过一次了,变小的风险加大,但是这里她却并没有严厉阻止新一去学校再次当众露面,说明她事先对于第一次服用解药后的昏倒症状和持续时间都有一定的了解。 接着灰原表示“在事情告一个段落前,我会继续乔装成你住在侦探事务所里”,这个事情显然是指柯南恢复身体,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她知道新一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已经做好了继续乔装的准备。 第二次是在酒店的卫生间,很短,但信息很大。灰原准确预判,在卫生间找到了即将变小的新一,这里内心戏是说“超过24分钟,这就是最大的误差范围吧”。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的: 第一点是超过24分钟。超过什么24分钟?总要有个已有的基础时间吧,从嗑药的时间推断(嗑药应该是校园祭的白天),不会是超过24小时,也不会是超过48小时,那么只有可能是超过之前她自己测试过的时间或者理论预测的时间(我觉得这种奇幻的解药想从理论上推算持续时间有点不太可能)。 第二点是最大的误差范围。如果比较肯定地说最大的误差范围,至少要有一次比较的数据吧?以科学家的严谨程度来说,这种数据可能至少要四五次的对比,才能得出最大这个结论。 接下来是几点我觉得能一定程度上表明,但是不能作为切实证据的情节。 1、灰原之前明确说过自己很反对把药用来人体实验。更何况之前她已经用七朵玫瑰暗示了自己对柯南的感情,这种情况下她更不可能冒着可能将柯南置于死地的风险让他试药(杯户饭店里她也说不愿让柯南再把她当杀人凶手),然而又没有能用来试药的变小的小白鼠,所以只能事先在自己身上试验。 2、在新一昏倒前的回忆中,灰原说出“吃了也许会死,你要试试吗?”的时候,脸上是一种很奇怪的笑容。如果说是她真的在拿可能会死的药让柯南吃,这种情况她应该会很严肃,并且会跟柯南明确说明可能发生的一切,让他慎重考虑,但是这里她的表情很耐人寻味,就好像在考验柯南一样。 “曾经的我在第一次试药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吃下去也许会死,但我依然选择吃了下去,那么现在轮到你了名侦探先生,你是否会选择吃下去呢?” 3、在第一次对话中,新一表示“没想到解毒剂让我回复原貌的效果这么好”,灰原此处有一段省略号的心理描述,说明她对于这句话在内心是有回应的,可能比如“毕竟是我经过测试改良过的解药,不过按照之前的结果,应该还有不到24小时就要变回小孩子的样子了。” 4、在新一和小兰约会的时候,毛利带着“柯南”赶到了。正常来说,以毛利对于新一的反感,小兰去跟新一约会这种事情应该是不会跟毛利说的,只有可能跟“柯南”说,而毛利之所以会赶到,大概是因为灰原为了卡在新一变回去之前赶到酒店解围,所以告诉了毛利这件事,并且在预计时间前半小时就上楼跟着新一,直到超过24分钟新一变回了柯南,跟他说明了毛利的情况后让他换好衣服去见小兰,所以毛利才会在停车场等了一个小时。
关于危命篇前哀有没有试药 (本篇只讨论这一次之前有没有试药,至于后续柯南嗑了那么多次,灰原有没有私下跟着嗑不做分析。) 先说结论我认为是是试过的。 从漫画中柯南变大后二者交流的多处细节可以看出来,他俩一共有两次交流,第一次是在工藤家的卫生间。 这里新一是打算跟小兰一起去学校上学的,卫生间里灰原指责新一之前说好了偷偷见面,但事实上却光明正大出现在舞台,她对于新一公开现身是很反对的,因为随时都有变回柯南的风险,更何况在此之前已经昏倒过一次了,变小的风险加大,但是这里她却并没有严厉阻止新一去学校再次当众露面,说明她事先对于第一次服用解药后的昏倒症状和持续时间都有一定的了解。 接着灰原表示“在事情告一个段落前,我会继续乔装成你住在侦探事务所里”,这个事情显然是指柯南恢复身体,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她知道新一这个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也已经做好了继续乔装的准备。 第二次是在酒店的卫生间,很短,但信息很大。灰原准确预判,在卫生间找到了即将变小的新一,这里内心戏是说“超过24分钟,这就是最大的误差范围吧”。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的: 第一点是超过24分钟。超过什么24分钟?总要有个已有的基础时间吧,从嗑药的时间推断(嗑药应该是校园祭的白天),不会是超过24小时,也不会是超过48小时,那么只有可能是超过之前她自己测试过的时间或者理论预测的时间(我觉得这种奇幻的解药想从理论上推算持续时间有点不太可能)。 第二点是最大的误差范围。如果比较肯定地说最大的误差范围,至少要有一次对比的数据吧?以科学家的严谨程度来说,这种数据可能至少要四五次的对比,才能得出最大这个结论。 接下来是几点我觉得能一定程度上表明,但是不能作为切实证据的情节。 1、灰原之前明确说过自己很反对把药用来人体实验。更何况之前她已经用七朵玫瑰暗示了自己对柯南的感情,这种情况下她更不可能冒着可能将柯南置于死地的风险让他试药(杯户饭店里她也说不愿让柯南再把她当杀人凶手),然而又没有能用来试药的变小的小白鼠,所以只能事先在自己身上试验。 2、在新一昏倒前的回忆中,灰原说出“吃了也许会死,你要试试吗?”的时候,脸上是一种很奇怪的笑容。如果说是她真的在拿可能会死的药让柯南吃,这种情况她应该会很严肃,并且会跟柯南明确说明可能发生的一切,让他慎重考虑后再选择,但是这里她的表情很耐人寻味,就好像在考验柯南一样。 “曾经的我在第一次试药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吃下去也许会死,但我依然选择吃了下去,那么现在轮到你了名侦探先生,你是否会选择吃下去呢?” 3、在第一次对话中,新一表示“没想到解毒剂让我回复原貌的效果这么好”,灰原此处有一段省略号的心理描述,说明她对于这句话在内心是有回应的,可能比如“毕竟是我经过测试改良过的解药,不过按照之前的结果,应该还有不到24小时就要变回小孩子的样子了。” 4、在新一和小兰约会的时候,毛利带着“柯南”赶到了。正常来说,以毛利对于新一的反感,小兰去跟新一约会这种事情应该是不会跟毛利说的,只有可能跟“柯南”说,而毛利之所以会赶到,大概是因为灰原为了卡在新一变回去之前赶到酒店解围,所以告诉了毛利这件事,并且在预计时间前半小时就上楼跟着新一,直到超过24分钟新一变回了柯南,跟他说明了毛利的情况后让他换好衣服去见小兰,所以毛利才会在停车场等了一个小时。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