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流水孤 秋风流水孤
关注数: 91 粉丝数: 77 发帖数: 2,085 关注贴吧数: 16
基本饵料搭配转来的 不管是老化的饵料还是丸九的饵料或者老鬼,这些饵料都要遵循饵料配制公式来使用~你要真是想找老化专用的饵料配方的话,那些所谓的配方都是商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才弄出来杂七杂八的配方的~~~!只要按照饵料配制公式开饵,无论是哪个牌子的饵料或是多种品牌的饵料配制在一起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不是一款饵料在哪都好使~给你提一下饵料配制公式你好好看看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在开饵时大多数的都在脑海中按照《配方=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的思路进行调配的。  一、钓饵配制公式  钓饵=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钓饵主要由这四个部分组成  1、基础饵料组成:喂养颗粒粉、麸香饵、代表性的饵料。(原塘颗粒、当地鱼长期使用的农作物钓鱼,饲养者长期喂养的饲料,还有厂家生产的各种饵料等都是基础饵。)  2、主攻饵组成:厂家生产的专向(鲫鱼、鲤鱼、草鱼等)鱼饵,单品专攻饵,单品有特性的饵料。  3、状态饵组成:饵料比列较轻,雾化好,稳定性较强的蛋白饵单品,如雪花粉、尺上、等单品特效饵。  4、添加剂组成:具有气味、诱鱼力强、有代表性的添加剂和小药等饵料,添加剂要具有特性,能调整化解饵料中的异常味道,改变饵料对鱼的适口性才可以作为添加  全部钓饵都是有这4大部分组成,我们知道这个公式,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域、天气、鱼情、季节来针对鱼种随心。  二、钓饵分型公式  腥香型+香腥饵+香型+腥型+淡型  1、 腥香型: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3月到4月、11月)  2、香腥型: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5月10月)  3、香型:植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4、腥型:动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5、淡型:淡味颗粒粉、纯谷物为主—麸类、薯类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三、 季节用饵示意表  1春季(早春)3月:腥香型钓饵配制,用含量高动物蛋白物质加入饵料中为主。  2、春未夏初(5—6月初)香腥型钓饵配置。用含量高的植物蛋白加入饵料中为主,用单品的动物蛋白为辅的饵料来还原于香的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气味和味道。既要有鱼的适口性还要有诱鱼性。  3、夏季至盛夏(6—7月中旬)香腥型、香型、淡型这几个月配制钓饵要以颗粒粉、纯谷物、麸香类为主要原材料,蛋白含量,蛋白含量高于20以上,对水域的要求适量添加一些动物蛋白质,再用单品饵料调整钓饵的状态,具有对象鱼适口性,诱鱼性。  4、夏未至秋初(7月中—9月中)香型、腥香型、香腥型,这两个月配制钓饵要具有灵活性,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合适度,粮食型和纯谷物均可用,对不同水域和鱼情,饵的要求要有更深层次的标准,也是在全年当中最难配制钓饵的阶段,水肥、鱼壮、气压低、湿度大也是鱼获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在配制饵料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水域配置钓饵,要有它的对应性、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对付饵料单品使用上知特性的作用,才能真正获得经验上满足和丰富。  5、秋初至深秋(9月中—11中)香腥型、腥香腥、腥型三种配饵在这个阶段可以说会起到一定性作用,也是钓鱼高峰期,在用饵配置上,蛋白质含量高和气味上调整不断增长,自然性用饵和自然性规律性配饵,我们都要在这个阶段上体现出来,所以配饵要讲究一个原则(自然性配饵)主次分明,状态要求高,比重要求轻,气味和味道不可忽视。  所欲来配置鱼的适口钓饵。但要注意掌握比例、状态,雾化程度这就要需要自己的悟性了。  下面,讲讲基础饵的含义:  基础饵;就是鱼类喜欢食用的麸类和谷物类饵料,它占据的比例大体40%-60%,要知道,基础饵一般情况下,比重较大,雾化效果处于平面,需要轻类品种来调整(有时不用,灵活掌握)  主攻饵:主要是在基础饵的条件下,增加一些动物蛋白或者植物蛋白类来调解饵中不足之处,斗起鱼类有食欲感,对口实用性,(单品饵的种类颇多,就在这里体现主攻饵的攻击性,主要调整诱鱼作用适口性)  状态饵:状态饵即使在特定的条件下,不同的鱼情,水情,水深,水浅的环境下,鱼情离底上浮等都需要看情定式,才做调整状态之用。雾化如何,膨胀如何,时间多少,计算入水下降速度,饵到底情况,持钩率大小等因素。(麸类,雪花类,五谷类,糠皮类等来调整饵中状态不足)看鱼情需要什么,应变及时才对。  添加剂:是在饵中起到速度诱鱼的作用,要知道,气味进入水地,穿透力极强,速度之快,进窝留鱼就要看添加剂了,饵中的添加成份大小,是根据水质来勾兑的,不可草率行事,有比例计量,一般情况下3%-7%来勾兑水,或者钓饵。水制制品和油制制品还有粉制制品都有他的使用说明,通过温度乳化,肥水如何使用,瘦水如何使用等等情况下,看待清楚在做添加。不易添加的就要放弃,需要添加的一定把握好时机,来调整饵料不足之处。要有针对性!  这就是4项组合主体框架简单的说明,不知大家能够理解否?  钓鱼配饵就如同给鱼做饭,火候掌握的好坏,就看自己理解鱼食用性程度。
调漂 1、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 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 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 第二步,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然后将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并且双钩沉底。调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开始垂钩了。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杆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四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子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调三目钓一目或者调五目钓三目行不行呀?回答是可以的,下面一节也将证明这三种调法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因为如调五目、六目的话,快要到尽头了,再要调灵的话就没有多少余地了,而且垂钓时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受风的影响就会大一些;如果调三目,钓的目数范围就小了,只能钓一目,要调灵的话只能再调半目了。 为什么钓二目呢?这个"二"字是由调四目这个"四"字决定的,因为两目产生的浮力与双钩的两小团饵料的重量(扣除本身产生的浮力)大致差不多,调四目钓二目,钩、饵接地轻,保证了适中的灵敏度。 2、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一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着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一点。 调的目数多少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钓的目数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这样,除了调四目钓二目这个基准外,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法:1、调灵钓灵;2、调灵钓钝;3、调钝钓灵;4、调钝钓钝。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成了无效劳动。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 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 2)调钝钓钝 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 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