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英雄爱我文 盖世英雄爱我文
关注数: 157 粉丝数: 305 发帖数: 14,283 关注贴吧数: 49
第三套人民币车工贰元真假币的分辨   1964年4月15日:发行了1960版2元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背面为国徽、石油矿井,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绿色。此版币被藏友称为第三套人民币车工贰元。 第三套人民币车工贰元也是收藏界比较喜欢关注的一种纸币藏品,先不说它的价值几何?就光图案来看的话它都是一个很不错的藏品。置于真假币的分辨不知道藏友能不能分辨,那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背面为国徽、石油矿井,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绿色。贰元券于1964年4月15日起发行,1991年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只收不付。由于是凹版印刷,因此该券出现了两个水印版,第一个版本是国旗五角星水印(一个大五角星周围有几个小五角星),被称为“五星水印”贰元券;第二个版本是古币与空心五角星水印(间隔有序排列),被称为“古币水印”贰元券。鉴别第三套人民币2元车工,可以通过对真假币的大包围花格、“中国人民银行”字体、国徽内的均匀对称小白格子来辨别,同时也可以通过水印来鉴别真假车工: 真的:大包围花格内有三条细小白色线条;假的:没有三条细小底白色线条,呈一条粗黑色。如图:以下都是用30倍放大镜拍出的对比效果图假币:真币图案: 2、真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每个字都有微小白格子(像气泡);假的:每个字无微小白格子,全绿黑。假币:真币: 3、真的:国徽内有均匀对称小白格子;假的:小白格子不对称不均匀参差不齐,数量不多。 通过以上的几点不知道大家对2元的鉴别真假了解了没有,希望大家好好的学习收藏到绝品的藏品。
96年1元的未来价值? 独一无二的设计方式 “961”纸币,在四套币中是唯一沿用了三套的水印纸,别具匠心以满版五星为钞票的水印用纸,这种独一无二的设计方式,带动着这款原本普通的纸币在形象和风格方面都超群出众,成为第四套币中的亮点,显示“961”别具一格的异彩纷呈。“ 2、四套币一元券中的低价位 众所周知,任何投资品只有处在低位时才会具有理论的上涨空间,目前“961“的市场价比两位姐姐“801”、“901”低了不少,仅与辅币“8002”并列,无论从存世量还是在品味上,“961”比“8002”有感观上的优势。因此,目前其价值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近日,在和一位钱币投资者闲聊普通券种收藏中,他说要投资“961”箱货,跑遍了几个城市的钱币市场都不如意,大多数店铺无货,有一两家虽说有货,但叫价比刀货高出百分之五十,无奈只好进了一些刀、条凑数。由此可见看好“961”的人多了,才会出现上述状况。可想而知,“961” 一旦投资价值被市场认可,其上涨的能量便不可小视。 3,“961”的冠号疑惑待解 钱币研究界长久以来,对“961”的冠号吸引着无数爱好者的目光,已发现的302个冠号是否为全部发行?为何“961”补号这么少?等一系列的疑问就象谜,它诱导着爱好者们去思索和想象。随着参入者的增多,对一些新发现的未知疑问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层次,将会使“961”成为钱币收藏研讨的一大热点,在争鸣中其传播的释放影响力,既可解开疑惑又会诱发出强大的幅射,将吸引着有实力的藏家或投资者来关注。 4、同一券种中消耗量最大 “961”在四套币中,前有80版和90版,在贯例性的收藏或投资心理上,大多数人看重是最先发行的,存世在藏家和投资者手上80、90版居多,对96版一般不太看好,所以在市场上的流通中多为“961”,其进入流通正常消耗量是最大的。再加上配套商品大全套中少不了“961”,特别是大众化的“小四套”,册中1元面额的首用“961”。在商业店铺流通和产品加工配套消耗,“961”均属首当其冲,受这些方面的消耗因素影响,将给以后难寻千、万连号埋下伏笔。 “961”的未来收藏优势,肯定不止以上几个。对于收藏或投资人民币中的某一品种来说,市场需求、存世数量、升值空间以及历史意义等,都是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目前“961”市场价格并不高、仅在面额2倍多以上,发行时间有十多年了,按物价上涨指数算靠谱的藏品,只待央行宣布对第四套币停止流通,“961”可能会爆发出它的能量,成为四套币中脱颖而出的高益品种。
诚挚道歉 这段时间被封号10天,其实心里还是对贴吧依依不舍,每天都还在关注贴吧,上次海贼兄给我的5宗罪历历在目,上次被封和宗姐也解释了很多,当时还有些觉得自己有委屈,但是这10天深刻反思确实有5宗罪有几个特别是自己做的不好,缺乏沟通,特别是对海贼兄要说声对不起,真是自己没沟通好,当时手上没钱拖了好久,后来说把海贼东西拿出来拍卖自己没好好说清楚,造成误会,确实是自己原因,但是真心自己没想过空手套白狼,还有对荷花钞票朋友真心说声对不起,确实自己做的非常不好,还有其它几件事情海贼也提出来了,不管什么原因自己都有密不可分的责任,同样对大家说声抱歉,以后不管怎样我还是会关注贴吧,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真正创造和谐贴吧,给大家良好环境,不要因为我这样的事情影响大家的心情,破坏贴吧环境,已我为戒,更加希望骗子骗钱的事情不要发生,人生还很长,不要因为眼前一点利益毁了自己的声誉和人品,眼前利益让你发不了财,骗到手的钱不会心安理得,那会让你受到唾骂和谴责。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宗姐对贴吧无私奉献,对我的包容,最后祝大家收藏开心,生活愉快,家庭幸福。还有就是三木兄以前买我的东西剩下200块的拖拉机我一直给你留着,联系QQ你没在,看到了贴吧知道就好,什么时候要都可以。在这对大家在次说声对不起。
钱币的贰文化 两角钱硬币上二字的大写 二十元的纸币上二字的大写    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样困惑过,钱币上的贰字为什么是不一样的?有一种是假币吗?我们可以如图看到,两分或两角钱硬币上大写的二字,与纸币上二字的大写不一样,表面上看都是“贰”字,但里面的“二”字一个写在了“弋上面,一个写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两种“贰”字都没有写错,首先它不是假币。在人民币的历史上,“贰”字共在2分、2角、2元、20元和200元5种面额22种票券的硬币和纸币上出现过31处,其中出现在正面的有11处,背面的有2处,正背面均出现的有9处,但有6种不同的写法,而且现在流通的人民币仍然沿用了其中3种。 “贰”字的不同写法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二”字在“弋”的上面或是下面。在第一套人民币中,7种20元票券和5种200元票券正背面共出现了18处“贰”字,其中“二”字写在“弋”上的有8处,写在“弋”下的有10处,最奇特的当数200元割稻票券,正背面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写法。第二套人民币以来,“二”字写在“弋”上出现过10处,写在“弋”下的仅在第四套人民币的2角、2元和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上出现过3处。   二是“贝”字是简体还是繁体或是省略。将“贝”字省略是一些人经常使用的错误写法,人民币上没有出现。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和2分硬币上的27处“贝”字都是采用繁体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和1980版2角硬币上的4处“贝”字则采用了简体字。   三是“、”是在“弋”的右上方或是右下方。“、”写在“弋”的右上方本来毋庸置疑,但惟独在第一套人民币200元佛香阁票券上出现了“、”在“弋”右下方的特例。 (此文版权归属中国钱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迷一样的5角水坝 第二套人民币共发行了11种面额,分别是纸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硬币1分、2分、5分;这套人民币面额结构较为合理,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并发行了金属分币,其面额结构体系成为未来各套人民币结构体系的基础。由于当时国内印钞生产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档专用印钞纸,我国水印印钞纸基本由苏联提供,其中角币为满版空心五角星水印纸张。   根据实物研究考证,水坝5角券的印制时间为1953年至1973年,期间印刷分了几个批次一共7年,分别在上海与北京印钞厂。使用的纸张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水印的苏联满版空心五角星水印纸张,一种是国产的无水印纸张。其中1953年到1967年为有水印五角的印刷时间;其后期的1972年6月至1973年3月为深水坝无水印五角的印刷时间,有水印版跨时14年,印刷时间五年,深版印刷跨时9个月。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版五角纸币,在当时来说属于大面值辅币,水坝五角一直采用单面凹印技术,前期为满版国旗五角星水印钞票纸,后期由于商品交易的广泛,辅币五角的流通逐渐加大,五角券的防伪等级已可适当降低,为了降低印制成本,从1972年起的最后一批五三版的水坝五角均改为采用无水印国产纸张印制。深版水坝的最晚印刷时间为1973年3月左右,由于五角券的广泛流通,第二套人民币的大面积凹版印刷已经不适合当时的国情,国务院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着手定制了纸张边幅较小的第三套纸币人民币方案,第二年的1月也就是1974年1月72版的第三套人民币五角开始发行,逐渐替换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水坝五角,印制时间的短暂跟商品流通的巨大货币交换损耗,无水印五角的身影逐渐在市场上消失。   过多年的市场考察,发现水坝5角水印版存世最多,这也符合其印刷数量的历史数据记载。同时在发行冠号上,以246、468、127组为最多,其中246冠号组占了绝大多数,根据封单信息考察,246组的水印版五角印刷时间在五四年,根据当时的货币投放与流通的情况评估,当时一般在发行上,同一冠号的纸币应在同一地区投放,那可以得出一个暂时的结论为246冠号的组的水坝可能投放在当时商品经济最欠发达的地区,商品流通的不足造成了该地区五角纸币使用的停滞,大量的未使用纸币在八九十年代流入收藏品市场,当然也不排除央行投放的保守库存最后通过某些渠道流入人民币收藏品市场。   在深版无水印的五角中,以168、169组为常见,这也与该两组冠号为最后印刷发行的史实对应的上,前期的无水印五角相对消耗的完全一些。   经过实物研究,市场大家能接触到的水坝5角水印券所涉及到的冠字组共41,理论上每组有6个冠字号,冠字号共有246个冠号,加上两个补号,也就是248个。;5角无水印券所涉及到的冠字组共5个,冠号理论共有30个,但是根据市场上的实物观察,最后一组169组,发行冠号最大到619,也即无水印五角目前仅发现27个冠号,加上补号,也就是28个冠号。   论最大印量来说,5角水印券与5角无水印券的比例约为:9:1。   PS:奇怪的是社会上曾大量流通过一种红色的水电站5角券,这是一种近似西洋红和红汞那样的红色。问题是,这样一种明显有别于紫色水电站券的另一版别,为什么不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图录》?难道它不是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的?   从收藏的角度看:1953年水电站五角券应该有四个版别。分别是紫色版有水印五角券、紫色版无水印五角券、红色版有水印五角券和红色版无水印五角券、(本人手上就有这四张不同的券别)。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红色版,其实应该叫红色阴阳版更为贴切,因为票券正面颜色为西洋红色,而背面仍以紫色为主,其中有水印券的紫色偏淡。   从研究分析的角度看。既然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图录》中没有录入红色版水电站五角券,那就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没有正式发行过该版别的五角券。那么,目前钱币市场上实际存在的红色版水电站五角券,又作何解释呢?根据我的观察,在第二套人民币流通期间,很少见到这种红色版水电站五角券;但在人民银行告示停用后,古玩市场上常可见到红色版水电站五角券,更有币商还成刀连号出售。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是由油墨质量引起纸币变色褪色。因为紫色是由红色与兰色调配而成的,如果一种颜色附着力较差,在一定气候影响下,就容易引起变色褪色。例如同属第二套人民币的1953年版红壹元票券,也曾因票面变色褪色而改印了1956年版黑壹元票券。因此红色壹元由此身价倍增。   二是由于人为染色而造成红色阴阳版。这种现象在2006年7月19日第28期《大众收藏》报上有报道,指出红色阴阳版水电站五角券是人为染色的。想想也是,目前市场价红色版五角券比紫色版五角券要贵一倍以上呢,有利可图呀!顺便再提一句,在第三套人民币收藏交易中,也有人为的票券,如所谓的“二角漏色版票券”和“五角漏色版票券”,其实都是把普通胶印版票券人为染色而成,但市场价却比原版票券高2至5倍。   总之,我认为如果是由自然原因而形成变色褪色的全新票券,是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的。但如果是由人为染色而造成的所谓漏色版也好,阴阳版也罢,就谈不上收藏价值了。只能作为钱币收藏家和钱币爱好者如何辩伪的一种实物对照凭证而已。当然这也是小编的一种猜测了。 此文转载中国钱网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