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醉客 燕赵醉客
关注数: 9 粉丝数: 20 发帖数: 886 关注贴吧数: 15
壮怀激烈 剑指妖魔 壮怀激烈 剑指妖魔 ——赏析伊世余先生《浪淘沙·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又闻安倍闹岛》 2015年2月10日,阜城县诗词学会会长伊世余在《阜城诗词》第五期首发式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他自己创作的《浪淘沙·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又闻安倍闹岛》一词。这首词取材于抗战胜利的历史与安倍闹岛的现实,经纬交错,主题鲜明,章法严谨,转合自如。而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在情感抒发上如火山一般喷涌爆发:回顾抗战历史满腔怒火,面对安倍闹岛则愤然谴责。 上片开篇并无迂回曲折之势,而是以赋法单刀直入,在概括历史内容时不仅用词精当,而且感情色彩鲜明突出,“戮我同胞”四字,一下子激起读者的共鸣,调动起人们同仇敌忾的情绪,奠定了全词愤怒慷慨的基调。接下来概述我八年浴血抗战的不屈精神,其中“扫瘴驱妖”极富表现力。“瘴”,本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毒气;“妖”,即妖魔鬼怪,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这里用以比喻日本侵略者,既形象贴切,又褒贬自现。“扫”和“驱”两个动词力贯千均,形象地表现了我抗日军民打败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过片转到现实,用“弄风潮”暗指安倍搞的解禁自卫权等鬼动作。接下来作者以轻蔑的口吻警告日本右翼分子:“螳螂撼树自折腰”。日本当局要正视历史,面对现实,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如此只能自取其辱,自招失败。结句收得最妙,其一,用“剑指”喻指我们维护国家尊严的坚强决心,注意,是“剑指”而不是“剑刺”,我们用“剑”就是要警告敌人,保卫自己,而不是炫耀武力,更不是滥用武力,“剑”是维护和平的象征。有些作者在创作抗战题材的诗词时,往往意气地表达为“灭东瀛”、“炸东京”,这样表达倒是解气,可这和我们捍卫和平的理念是相悖的,是不可以的。其二,安倍东条并提,用意很深。大家知道,东条英机是二战时期的甲级战犯,而安倍晋三的所作所为在性质上是与东条英机如出一辙的,这样“剑指”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是的,诗词就是要把诗人内心的感受真切地表现出来,从而感染读者,激励读者。伊世余先生的《浪淘沙》可谓情之至者。 附:浪淘沙 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又闻安倍闹岛 日寇罪滔滔,戮我同胞。魂飞赤县鬼狼嗥。浴血八年壮士恨,扫瘴驱妖。 又欲弄风潮,辙复重蹈。螳螂撼树自折腰。剑指靖国魑魅社,安倍东条!
壮怀激烈 剑指妖魔 壮怀激烈 剑指妖魔 ——赏析伊世余先生《浪淘沙·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又闻安倍闹岛》 2015年2月10日,阜城县诗词学会会长伊世余在《阜城诗词》第五期首发式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他自己创作的《浪淘沙·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又闻安倍闹岛》一词。这首词取材于抗战胜利的历史与安倍闹岛的现实,经纬交错,主题鲜明,章法严谨,转合自如。而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在情感抒发上如火山一般喷涌爆发:回顾抗战历史满腔怒火,面对安倍闹岛则愤然谴责。 上片开篇并无迂回曲折之势,而是以赋法单刀直入,在概括历史内容时不仅用词精当,而且感情色彩鲜明突出,“戮我同胞”四字,一下子激起读者的共鸣,调动起人们同仇敌忾的情绪,奠定了全词愤怒慷慨的基调。接下来概述我八年浴血抗战的不屈精神,其中“扫瘴驱妖”极富表现力。“瘴”,本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毒气;“妖”,即妖魔鬼怪,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这里用以比喻日本侵略者,既形象贴切,又褒贬自现。“扫”和“驱”两个动词力贯千均,形象地表现了我抗日军民打败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过片转到现实,用“弄风潮”暗指安倍搞的解禁自卫权等鬼动作。接下来作者以轻蔑的口吻警告日本右翼分子:“螳螂撼树自折腰”。日本当局要正视历史,面对现实,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如此只能自取其辱,自招失败。结句收得最妙,其一,用“剑指”喻指我们维护国家尊严的坚强决心,注意,是“剑指”而不是“剑刺”,我们用“剑”就是要警告敌人,保卫自己,而不是炫耀武力,更不是滥用武力,“剑”是维护和平的象征。有些作者在创作抗战题材的诗词时,往往意气地表达为“灭东瀛”、“炸东京”,这样表达倒是解气,可这和我们捍卫和平的理念是相悖的,是不可以的。其二,安倍东条并提,用意很深。大家知道,东条英机是二战时期的甲级战犯,而安倍晋三的所作所为在性质上是与东条英机如出一辙的,这样“剑指”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是的,诗词就是要把诗人内心的感受真切地表现出来,从而感染读者,激励读者。伊世余先生的《浪淘沙》可谓情之至者。 附:浪淘沙 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又闻安倍闹岛 日寇罪滔滔,戮我同胞。魂飞赤县鬼狼嗥。浴血八年壮士恨,扫瘴驱妖。 又欲弄风潮,辙复重蹈。螳螂撼树自折腰。剑指靖国魑魅社,安倍东条!
老菊三秋送晚芳 老菊三秋送晚芳 ——浅析卢世明诗歌的情趣美 燕赵醉客 近日,诗人卢世明出版了诗集《晚芳集》,笔者获赠一册,捧读不厌。翻开诗卷,那洗练的文笔,淡远的意境,洒脱的形象,淳厚的情味,沁人心脾。扛鼎之作,大雅篇什,似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卢先生的诗作宛如秋日老菊,色浓而不妖,味香而不腻,中和不倚。其在技巧的运用上,既有巧妙布局的尊依法度的作品,亦有无法之法的浑然天成的篇章。限于笔者浅陋的欣赏水平,本文仅就卢先生诗中的情趣美略作分析,以窥其为诗的堂奥。 所谓诗歌中的情趣美,指的是诗人在表情达意时借助联想、想象、设置情境等手段生发出来的趣味,这种趣味有的以哲理胜,是为理趣;有的以奇崛胜,是为奇趣;有的以天真胜,是为风趣。而各种趣味又犬牙差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诗中趣味呈现的美学,很容易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 比如:“绿萼藏娇仙子舞,红苞孕艳玉姝栽。”(《忆江南·小荷》)“绿萼藏娇”其实写的就是荷花掩映在荷叶丛中,而用“藏娇”一词表现,就生出许多趣味来,引人无限遐思,也许是娇羞,也许是娇弱,也许是娇娆,总之,以人写物,情态毕现。再如:“银河浣女头上戴,只盼牵牛渡水来。”(《牵牛花》)诗人写牵牛花,没有从实处落笔,而是突发奇想,在银河洗衣的女子头戴花冠,遥遥期盼着郎君“牵牛”渡水而来,这真是神来之笔,将这无情之物——牵牛花写得这般多情妩媚。这种超越时空的大胆想象在《晚芳集》中可谓多矣。如“不教天宫多暗影,应除月桂种梨花。”(《梨乡行》)“玉皇擎盏,后妃煮茗。”(《青玉案·梦月游》) 有时诗人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不经意间涉笔成趣,自然曼妙。如“几瓣落花沾鬓发,香蛱款款绕头飞。”(《咏桃花》)一般作者描写桃花不外乎从色、形等角度入手,如此不免落入俗套,而卢先生用侧笔,头沾花瓣,引来蝴蝶翩翩起舞,绕头而飞,既富有新意,又充满天然意趣。“凝脂软玉偎佳丽,也教神仙犯味痴。”(《荔枝》)看看,超凡脱俗、跳出三界的神仙在荔枝面前都已发傻“犯痴”,荔枝该美到极致矣! 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在苏轼眼中,“奇趣”乃诗之高妙之境,奇趣的核心就是“无理而妙”。所谓“人间自是有痴情,此恨不关风与月”“多情却被无情恼,道是无情还有情”云云,古代诗词中如此妙语比比皆是。卢先生在诗词中亦有所出,如“收起一池浅绛釉,莫教春风弄皱。”(《惜分飞·湖畔》)诗人在此显然有嗔怪春风之意,可就是在这嗔怪之间,却深蕴了对被夕阳浸染的湖水的款款爱意。“欲将雅韵栽春月,又恐蜂蝶胡乱猜。”(《看梅》)也是这种笔意。 工夫应在诗外,厚积方能薄发。技巧的运用也是如此,作诗者切莫唯诗为事,不顾其余,这样往往欲速不达,难出佳作。卢先生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然有赖于他多年的积淀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