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雁离 汐雁离
关注数: 69 粉丝数: 86 发帖数: 1,846 关注贴吧数: 21
【汐子言】乌镇游记 趁着闲瑕,去了一趟乌镇。选择乌镇,是奔着那份宁静古朴而去的。乌镇分为东栅、西栅、南栅、北栅,其中以东、西栅最为出名,我也只是去这两个地方。东栅与西栅犹如一个黑暗时会发光的水晶球,白天的东栅,是晶莹透亮的水晶球,可以真实地看到所有的内里;黑夜的西栅,是散发着五光十色的水晶球,华丽璀璨的外表下仍有一个纯粹的心。 在乌镇的时候,我住在东栅。东栅的景点都是白天开放的,走出了民宿的门,右手边就是酒坊,是乌镇三白酒的酿造之地。在江南水乡,酒不似北国的一般,彰显豪迈慷慨之气,但有一种闲淡悠然的情调。劳作之后,在临水而居的屋子里,小饮几杯酒,缓解一日的劳累,换一晚好梦。这样的生活,安定得舒适。东栅的老屋子,鳞次栉比,隔着青石板的小巷,俨然一派古朴典雅的江南之风。东栅烟火气比较浓,有一整条巷子都小摊小店铺,各种乌镇小吃,旅行纪念品,当地的风俗服装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家石雕小店上,店主是一位文静的外表下透出自信的妇女,仿佛深海里内蕴珍珠的贝壳。经过交谈,知道店里的石头都是纯天然形成的,而石头上的雕画都是店主一一刻画的,独一无二的。我所羡慕的,是店主自若自信的神情,有些年轻的容貌和深度的内涵。
泥房子 岁月的羽翼滑翔在记忆中的竹林,远走后的牵挂浸润在宁静的老家。当耳畔的钟声响起,默默间,时光逝去,房子老去…… 小时候,就已经爱上了老家。春天,刚睡醒的花草,柔和的微风,逐渐清朗的远山,我喜欢这一切的景象都是刚睡醒的模样。寒冬过去,从泥房子中出来,稻田是一个好去处。收割完冬水稻,稻田就开始了冬眠了,开春看到的稻田,是在排列整齐的禾苗头周围探出头来小花小草,随风而摇摆。我们的游戏便是禾苗头。站在田头直线排开,跑着往前踩下去,一分钟内谁踩的最多,便是赢了。战利品就是一根狗尾巴草,一天下来,小伙伴们总要数数是谁的狗尾巴草最多,赢了最多的孩子,像是凯旋而归的将军,神气十足。 夏天来了,太阳像边疆的哨兵,一整个白天都目光炯炯地站着岗。大人出门顶着烈日干活去了,出门前总不忘叮嘱小孩好好待在家里,外头的阳光太毒,家里的泥房子靠着山却是极凉快的。可是夏季这充满生命力的季节,暗合了小孩子活泼爱闹的性子。大人们一走,小孩子随后就到河边,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河边,溪水带着阳光游走,岸边的青草倒影逗着鱼儿,飞虫轻掠过水面,漾开一圈紧跟着一圈的涟漪。河里的石头零零散散的躺着,狭窄的地方激起的水花飘起再落下。不远处,有几间泥房子依次站着,青苔从墙角慢慢往上生长,日积月累外墙依然是下绿上黄了。院子里围起来的栅栏住满了小黄花,风拂过,花儿偷偷亲吻又悄然分开。这恬静安详的画面里,闯进了一群孩子。孩子们挽着裤脚,拿着小木桶,喧闹着走向河边,开始捉鱼捕虾。半天下来,就可满载而归。 老家的初秋并不萧条,只是空气里多了些微凉。夏收之后,农人们便有一段相对闲暇的时候。可他们依旧早起,伴着日出去一趟菜园。青菜叶尖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迎着朝阳,折射出七彩的颜色。篱笆上的瓜果似乎还未醒来,耷拉着头一副慵懒的姿态挂在竹篱笆上。农人们把成熟的蔬菜采摘下来,放在竹篮子里,满了之后用扁担挑起,稳稳当当地在狭小的田间小路上走着。回到泥房子中,吃过早饭便赶集去了。时值秋季,泥房子附近的山安静了不少,想必是动物们忙着储备过冬的粮食而无暇歌唱了。南方秋季的树,虽然不会变一树黄叶,但会有零星的叶子带着枯黄的身躯悠然而下,委于生命的树根旁。 冬季的泥房子,墙下的竹风铃,晃动着身子哼起四季中最有力乐曲。河流带着一冬的希望,安静地流淌着,没有鱼虾嬉戏的身影,又添了几分寂寥的意味。而在属于冬的寂寥中,还有只属于冬的梅。老家的泥房子旁就有三株梅树,每到时令梅花便开满枝头。爷爷面对着梅树开了一扇窗,风起时,花落随风,偶尔有几瓣调皮的梅花,潜入窗内,带着冬寒冷的气息轻旋而下。在肃杀的冬季,若是举目能看到梅,梅带来的那份热烈,多少会冲淡几分寒意吧。最是喜欢梅的清香,淡雅而悠远,蔓延了整个冬季。 时光的头顶有一道痕,是泥房子不经意划过的痕迹,老家,就是一间间泥房子砌起来的乐土,离途和归途,不舍的盼望的都是那泥土颜色的房子,那儿安放在记忆中快乐的部分、淳朴的部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