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1515
罗拉1515
关注数: 149
粉丝数: 339
发帖数: 51,919
关注贴吧数: 36
不喝茶,睡不踏实。 喝茶,饿。 煎熬啊……
最初,茶是一根一根拆来泡的。 现在,茶是撬一块掰一沱直接扔碗里。 最初,茶台要有花,茶图要有构图有意境。 现在,一碗一杯就好,茶漏用了还得洗,也搁置了。 …… 嗯,姐喝的一定不是茶。
茶喝到最后,居然能悟到好多。 嗯,姐喝的不是茶。
密封袋室温搁置。 干茶,饼面干爽。香,无霉味异味。 再给点时间,给点耐心等待,大概就是所谓金花? 平时已经打开常喝的茶,也不能疏忽。勤快点,每次撬少量喝完再撬,不然好多可以出金花极品。所谓撬茶醒茶,多半针对有一定年限茶,或熟茶而言。一两年的新茶,整饼的撬来练拆茶技术倒是可以的。 南方,密封袋也非万能存茶工具,心累啊!
坑坑相连啊。 自从喝了普洱,买买买已经满足不了了。 幸好,人穷手巧。首作也能如此精美,我都佩服我自己。 P.S:拽不文明小尾巴回复,楼主会抽楼层,慎回,谢谢!
茶,要喝,才知好不好,值不值。 5年过去了,陈班依然没有令我失望,一水下去,满满地满足感。 倒是广雅班,表现不尽人意。记得第一次喝时,有被惊艳到,当时感叹于它的纯净,觉得是我喝到的市面上最好的老班了。这些年过去了,回过头再喝,平平淡淡。 当然,不可否认,这两款依然是厂茶中老班的佼佼者。 这些年,经历过什么,收获到什么,尽在浓浓汤中。
六一节还是要过的,当然属于送礼物那种年纪了,唉。 总要找点小物取悦自己,端午节专属的香囊,提前享用。 最近喝布朗系新茶太多,偶尔翻一泡14年普通易武出来,香啊,幽幽醉意。 结论:易武可以有,必须有。
@杨家妞仔之婷婷 婷婷,学习一下。 @杨家妞仔之婷婷 婷婷,学习一下。
两个字:鲜爽。 口感跟普洱好像没啥关系。 临沧茶,高温炒制成这样,个人感觉倒是另一番可能尝试。香甜鲜爽,突出口感特征。
喝茶,拍照,基本上每天的功课,是习惯。 总有些情绪,有些喜悦,想与人分享。 那么偶尔这里玩玩,分享令你感动的瞬间?
有茶任性。 某宝宝跟我玩测试游戏,芽尖掰来寄给我。 唉,超出我认知范围。自己再扒拉一泡,确认一下口感。 那么问题来了:像这种毫多的芽,新茶,个人感官回馈,一直觉得口腔喉部胃部有不适感,总觉得有东西。因为毫的原因?(楼主出汤不用茶漏)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 个人以为:端起,是茶。放下,亦是茶。
普洱越陈越香,是神话抑或事实? 我喝茶晚,接触的所谓茶人几乎没有,个人经济有限,老茶于我始终是传说。 这几年,磕磕碰碰一路走来,倒是见到过很多角落堆积如山的印级号级茶。越发不敢碰。 如图,茶厂看到的一幕,不知会销往何处,流入到哪个茶友之手。边拍照时,边大声念咒,以泄愤意。罪过,罪过。 不如,大家聊聊这些年碰到的老茶,传说中的茶?
最近有点闲,以倒海拔差为由各种懒,基本上就是躺 吃 喝 节奏。 喝茶的时候,多半是一个人,逛贴吧是日常习惯。这个大家都懂的。 看到很多,很多事,很多点。好的,不好的。我都曾亲历过。如今在你,在他身上正发生着。无所谓好坏或者坦途迂回,毕竟生活是个人的。 昨天某友在我之前帖子问到是否要回归。从未离开过,当然谈不上回归。 我从2013年秋天开始接触到普洱,直到现在,基本上关于普洱的各种信息知识皆来自普吧,五味杂陈啊! 那么,这里,以我个人亲历的种种,一一道来。纯个人经历,也许偏,也许错,甚至带个人强烈主观意识,当八卦看看好了。
跳跃 混乱 无序…… 在被度娘人工删帖后,脑中瞬间浮现的一个影片,然后又重温了一遍 。 大卫对着蓝衣仙女说:请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依然,止不住泪奔。 那么,不如大家来聊聊,这些年,感动过你的那些电影? 电影跟节日绝配哦!
论单株的可能性。 标题有点大,只言片语论述不来的,当哗众取宠标题搁置好了。 个人觉得,喝茶的人多数比较较真,执着于入口的这杯茶。楼主属于较真型偏执类。 单株,有时属于一种情结吧。机缘巧合,碰巧收获了一株台地紫茎单株,全程看守,得2.4公斤毛茶。当然,因地域山头树种的不同,各地单株最后出的毛茶量不同,几两至五、六公斤…… 没亲历过,不妄下结论。楼主至始秉承:非看采,不真味。有点偏,但是也是一种寻味途径,过程有时比结果有趣,谁不是一路上跌跌撞撞前行?
趟趟浑水又如何! 如题。 都等看结果,不是? 所以,此贴不做回复。 也请勿拍砖,楼主年纪大,经不起惊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