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主 菊bishi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721 发帖数: 45,673 关注贴吧数: 24
其他方面或许有争议,但Zeus今年世界赛确实有超级上单级别的心态 1.看T1语音,宙斯是话不多的那种。去年四强打完JDG一副开香槟的样子,今年世界赛除了决赛不管拿下什么局大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很明显是憋着一股劲不到最后绝不泄气。 2.年轻上头、喜欢上嘴脸操作的缺点大大改善。 瑞士轮打BLG的BO3,第二把对线期酒桶被Bin武器单杀2次上嘴脸亮标,但是后面依旧能稳住,团战有作用,攒出装备以后发育很好的武器还是没能完美单带做到真正单线突破。 打LNG比赛前TOM教练叮嘱他如果上路烂了大不了就坐队友顺风车稳住蹭局势就好,其实上单有这种心态真的很重要,反之什么下场今年世界赛已经展现的够多了。 3.决赛大舞台敢于直面心魔、掏出绝活亮剑。 看采访之类的都知道,宙斯非常在意去年被4号种子逆袭+对位FMVP。但是一整年的亚军学费真的做到了沉淀,拿得出去年爆杀自己的剑魔、也敢于在决赛拿出去年失败了的格温再次对线剑魔。 因为一些关系宙斯似乎经常和ts私下对练,所以宙斯包括T1在决赛都是十分重视上路的对局、看重ts。这种情况下依旧敢于亮剑、拿出绝活永恩打剑魔,坚决不糯。 他才19岁,就已经经历了常规赛连败、大赛连亚、关键场合掉链子、学会了沉淀,也拿下了一些荣誉,经历过大场面,最后学会关键场合沉住气、也坚决不糯敢于亮剑。 英雄池、技术、最近打不过多兰等等或许让他在所谓“超级上单”这一点上还有争议,可这些都可以随着时间磨炼改变。 但心态受性格影响不容易改变,这就是天赋所在,真正的未来可期。
捋一捋11卷之后的剧情走向以及可能的结局 首先是【维恩的根本目的】 这一点应该从来没变过:就是将王位给妹妹,消除大陆上对弗拉姆人的歧视后带着妮妮姆跑路。 【根本目的如此,实现手段也基本明晰了】 就跟一开始维恩对皇女说的那样,想要让一种新思想兴起,就要发动一场战争。 所以维恩煽动弗拉姆人叛乱,甚至他可能会暗中推动妮妮姆成为弗拉姆人领袖,并帮助弗拉姆人在西方掀起战火、建立一定势力。这样既能改变思想、也能合上11卷妮妮姆想要和维恩对决的伏笔。 其实这样写是没有问题的,不是什么发刀喂X,而是作者为了不让作品落入俗套而破具野心的剧情走向,毕竟前面妮妮姆并没有展现出足以与维恩一决高下的雄才大略,仅仅作为近侍发糖了,一转成为对手的难度不小。 【关于贤王大战】 我个人认为最理想方式是将妹妹完全推向纳特拉统治的前台,维恩用某种方法居于幕后甚至名义上退出统治。 因为目前为止尽管妹妹已经开始上道,但还没有扫除迷茫、真正作为最高统治者去统治一个国家,这样即便最后维恩甩锅也无法让读者信服。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让妹妹在贤王大战中更加大放异彩,才能够让后续顺理成章。 当然,由于本作的本质仍是轻小说爽文,倒也不必期待过于复杂的剧情走向,所以维恩大概率还是在明面上带领纳特拉,但让妹妹更加有闪光点仍是必须考虑的事。 【关于个人预测的结局】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毕竟还是轻小说爽文,相对简单且突出男主的套路可能性更高。 如前文所述,维恩大概率会帮助弗拉姆人在大陆上立足,但妮妮姆最后不会成王。 这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就和维恩的目的背道而驰了,也不符妮妮姆的本心,毕竟对决是一回事,对决完了她最终肯定是想和维恩在一起。 其实最大的悬念在于维恩最后能否甩掉王位、实现“卖国”。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较小。 如前所述,以本作的轻小说爽文本质来说,让男主归园田居这种结局还是不大可能出现。 最关键的一点是,本作一直以来的一个剧情推进方法就是“超出维恩的意料”,那么结局未尝不能这么做。 包括帝国女皇在内各种王女都想嫁维恩,她们是希望维恩有一定地位才好嫁的。妮妮姆目前来看显然也是希望维恩能够继位,妹妹更不用说,自己能干和想不想成为女皇还是两码事。 本书一直有在铺垫的是军校五人组的对决,现在另外俩男的都是帝国女皇的人,最后的结局极有可能是众人合力挫败维恩的跑路计划。 当然,我也预测这书是纯爱结局。搞暧昧和想嫁一回事,作者目前来看就是个纯爱战神,应该最后就是比较正统的妮妮姆嫁了,其他人开放式的结局吧,用这件事在最后让维恩头疼一下也不是不行
【见证历史】鬼灭剧场版还有半个月发售,来预测一下销量吧 鬼灭的热潮是史无前例的,而作为这场盛世最高潮的剧场版,其碟片销量也无疑会是历史级别的。 话不多说,先上总结。 鬼灭目前的优势: 千億级别的市场规模(漫画、动画、周边商品),热度还未完全过去,且年内有续作动画支撑。 稍有不安的点: 种种因素导致TV动画一期的碟片销量不匹配其热度。 但考虑到现有的实绩,一期销量的问题暂时归结为时间问题,目前可以忽略不计,期待二期放送带动出水下。 这里首先要提一下鬼灭的基本特征: 少年漫画改编、TV动画深夜档放送、剧场版国民级超大规模配给。可以说是从核心级别的深夜档观众中发展到国民级粉丝群体。 鬼灭剧场版本身高热度、高口碑、主要角色人气高,没有不利因素。 而限定到鬼灭这种大众向作品的碟片发售特征:比起一般动画销量集中在预约期,会更加偏向于发售期。比起常见的日亚,线上更偏向于乐天(乐天线上销售市场份额高于日亚),比起线上销售更偏向于线下(映像类商品线下比例应该有6成左右) 鬼灭目前的预约形势来看,虽然日亚看起来被其他作品压了,但这显然只是客场作战导致的,发售期将近无疑也能冲上去。包括乐天在内的各大店头一直以来的预约表现都非常强势,其实整体是处于正常水平的。 鬼灭发售后的形势同样看好,年内二期放送,放送期+发售期都足够撑大半年,还有剧场版地上波放送,预计长卖至少1年。 对于剧场版碟片销量的预测,可以用一些其他剧场版碟片的销量作为参考。 因为现在没有保管库,所以数据都是手动查的,对一些作品不了解可能导致选取不够客观,如有错漏望指教。 《你的名字。》动员人数1928万人,碟片累计销量87.5万,销量动员比0.045 《天气之子》动员人数1042万人,累计销量21万,销量动员比0.02 《怪物之子》动员人数459万人,累计销量6.3万,销量动员比0.013 以上三部作品的共同特征是:监督为核心的主流原创邦画,国民级宣发配给,依靠完全围绕电影的宣发打出唯一一击,单作品易长卖。所以此类作品的观众很难有非常高的核心粉丝比例,多是因为口碑走进电影院看一次就过的路人。 君名这样引起热潮、口碑较好的作品,销量动员比达到了0.04以上。而天子没有形成潮流,口碑稍逊的情况下比例降到了0.02,怪物之子在没有厨力的情况下只有0.01出头。 据此,首先可以推测有相当厨力保底的鬼灭至少拥有君名的比率,以400億时点的2896万动员计算,即O榜累计130万销量是保底。 《ONE PIECE FILM Z》动员人数563万,碟片累计20.6万,销量动员比0.0366 《ONE PIECE FILM STRONG WORLD》动员人数385万,碟片累计34.9万,销量动员比0.0906 海贼的特征:过去少年漫画所能积累到的最大粉丝规模,TV动画日间档放送,这两部作品中等规模配给。 只选取单部作品自然不够客观,但没有其他原作和电影都有一定规模成绩的漫改作品了。 可以看到海贼达到过0.09的倍率,这是作品长期积累粉丝的结果,但鬼灭正处于风头之上,不能说碰不到这个比例,可以说这是国民级少年漫改在一定量级之上可以达到的比例。 鬼灭剧场版以此换算为262万碟片。 《EVA新剧场版:Q》动员人数383万,累计销量58.4万,销量动员比0.1525 《EVA新剧场版:破》动员人数290万,累计销量84.2万,销量动员比0.2903 EVA的特征:老宅向和国民级的分界线,该两部作品中等规模配给。 老宅向的一个特征就是核心粉比例高,情怀重,能买碟,EVA有着惊异的0.29倍率。 考虑到鬼灭尽管发源自深夜档,但现状来看终究不可能有这么高比例,如果按Q的0.1525倍率计算,销量已经高达446万。目前来看O榜能有这个数据还是相当困难的。 《冰雪女王》动员人数2000万,初动销量155.3万,累计销量251万,初动动员比0.0777,累计动员比0.1255 《冰雪女王2》动员人数1460万,累计销量53.6万,销量动员比0.0367 以迪士尼为代表的洋画往往倍率不低,因为其一是国民级宣发配给,二是动画有子供向属性,碟片非常便宜可以长卖。 冰雪1是非常现象级的,且极其长卖,按累计动员比计算鬼灭销量的话高达363万,目前来看这个数据也达不到。冰雪2无热潮,口碑稍逊,比率回归理性。君名比率在前,不作考虑。 但若按冰雪1初动动员比计算的话则为225万。考虑到当初冰雪1热度当头与鬼灭相似,反映到预约也反常的强势(累计比高是长卖的结果),其实鬼灭完全有可能达到这个销量。 《剧场版 刀剑神域:序列之争》动员人数175万,累计销量14.5万,销量动员比0.0829 刀剑代表的是现代宅向深夜动画的上限(特典商法的LL剧场版不考虑),中等规模配给,有着符合预想的中等以上倍率。 鬼灭据此计算约为240万销量。 综上所述,个人对鬼灭碟片销量预测如下: 没有其他场外因素强烈影响,不缺货的情况下, O榜初动130-160万,最终累计240万左右。 首批出货200万左右,最终出货300万以内。
《弱角友崎同学》动画最后两话比预想中的强很多 最近把搁置的一月新番捡起来补完,友崎同学最后两话可以说是大大超乎我的意料,在我个人的评价中直接从一般的轻改动画上升到优良的轻改动画。 最核心的一个点是:利用两集把作品的核心思想以及角色交代的非常清楚。 这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尤其是同类型题材不可避免谜语化的当下,明明白白说清楚一件事实在是看的很舒服 11话A Part主要是水泽和日南的对话,加上前面的故事水泽的形象已经十分清晰了,和男主的关系也基本能够让人体会。日南层层面具的形象则在声优的演绎下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11话B Part是男主和菊池去花火大会以及男主与日南的决裂。非常意外花火大会竟然用了这样的BGM,可以说能晋升到当季前列的水平,突出了菊池的不一般与命运感,男主说出“回去吧”之前的停顿有galgame关键路线选项抉择的内味。加上决裂部分,将男主以及日南的理念冲突交代的十分清楚:前者想要遵从感情,后者则是机械地追求“最好”、“最有效率”的做法。 12话A Part依旧围绕男主与菊池二人。但开头妹妹的话语非常一针见血:“哥哥带朋友回家时不像哥哥,但以那样无趣的表情玩游戏最不像哥哥”。一句话不仅仅点出了男主当下的状态、他佯装现充时与自己本心的矛盾,更是把妹妹这个原本看起来只是不太看得起哥哥的形象,转变为其实很关心、很了解哥哥的形象。 与菊池毫无保留的对话则是突出了男主的性格并回收了以前的伏笔:真诚的说出心里话就是男主最大的武器。这一点事实上也是贯穿全剧始终的。 12话B Part说服日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男主搞清楚了自己的想法、掌握到了能够说服日南的做法,那一切就是水到渠成。 两话4个Part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将视角集中在少数几个角色,讲清楚所有应该交代的内容,突出原作本就有的魅力,观感十分舒服。 友崎动画还证明了一点:如果动画本身的水平无法做到超出原作之上的事,那么安安稳稳的保证原作内容,依旧可以让优秀的原作撑起一部动画。
关于《赛马娘》一期、二期的差异,不能简单进行比较 很多人把第一季和第二季在各方面放一起对比,作为系列作品这无可厚非,也必须承认一期动画在演出作画等硬实力上的差距对比二期颇为明显。 但客观来说,某些方面还进行简单粗暴的比较其实是不太合适的。 首先,赛马娘这个企划在最初是没想过要放这么重的“热血运动”元素,这点Cy动画部制作人在访谈中承认了。 而从拟人美少女贴贴动画开始产生转变,是在一期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这点非常好理解,毕竟如果要按照史实来的话就是那么戏剧性,自然而然会给人运动番的感觉,再加上观众评价又高,就变成这样了。 二期企划的时候,及川启监督提出要以东海帝皇为主角,也被其他staff顾虑会不会让整个故事过于严肃,但后来还是下定决心这么做。 所以从内容方向上,赛马娘是有过转变的,这不仅影响动画还影响了手游剧情。 另一方面就是角色经历不同导致的观感不同。毕竟史实改编,不同的赛马经历注定了剧情是不同风格。 特别周的形象和经历比较单纯,乡下来的赛马娘一心想成为日本最强,中途有过星云天空、草上飞这样的小意外,最终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日本总大将,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历程(这样的单纯性格也在第二季中以十分标签化的方式进行体现) 无声铃鹿则完全是传奇,功利点对动画而言是跟米浴一样极具性价比的模板——因为角色经历所以可以把她的性格设定的十分纯粹,只要复刻历史就足够把角色塑造完美,不需要多下功夫。 同时又如前所述,本作一开始的风格取向和现在不太一样。 铃特历史上毫无交集,同期没有其他如帝皇麦昆那样被很多人期待的对手,也没有米浴波旁那样的其他传说。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一期是做了相当多的魔改的。比如为了烘托特别周魔改了德比对决神鹰。为了复活铃鹿,又不能复活完早早退场,几乎魔改了后半部动画。 最后就趋近于普通美少女贴贴运动番一样做一整季,观感也同其他作品差别不大。 说了这么多,其实个人感觉,一方面自从第二季出来后很多人对第一季的评价过低了。 事实上第一季在BGM 7.2分,考虑到一期作为全新原创作品看的人多,且很多人一开始就对题材设定有偏见、难以接受,可以称得上是很不错的评价了。而铃鹿复活后即便各种魔改,其实一些单回也达到了相当不错的观感,同样感动人心。 当然可以说二期更加吸引人,做的更好,但这更多是题材优势,而非一期做的不行(PA尽力了) 另一方面就是不能用铃特这对CP去比较二期角色然后说“如果像一期那样就好了”,如前所述这既不现实也不符合逻辑。 二期的问题是自己的,如果要解决也应该有自己的方法。一期、二期可以说是差别较大的作品,某些方面不能简单粗暴的比较优劣。
如何正确理解帝皇与麦昆之间的关系及简评11话及以后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众所周知东海帝皇一生就只和目白麦昆交手过那么一次。但因为二者作为同世代最强,当时的赛马粉丝都是十分期待“T M对决”的,只是最后造化弄人。 这也正是制作组在二期中安排这两个人作为主角的根本原因。 从动画的角度上来说。 东海帝皇对于麦昆的憧憬,是她作为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如同皇帝一样永远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曾停下奔跑。 其实动画做到现在,在帝皇振作的回数中,究竟什么能够激励帝皇、什么是她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赛场上的奔跑,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她的斗志。 至于麦昆对于帝皇的憧憬就相对单纯,也是帝皇自身的人格魅力:即对奔跑的热爱和执着。 理清这些,就可以理解动画中的“木头人”、“复读机”麦昆了:比起停下脚步关心帝皇,更加有效的是永不止步的实际行动。可以说这就是麦昆最理解帝皇的表现,也可以说这就是她的性格(所以第11话麦昆到最后也没有太主动的去贴贴反而是合理表现,不然可能就是另一层面的人设崩坏了) 同样的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说清楚动画现在对二人关系刻画的问题出在哪里:根源在于作品风格及篇幅不足导致的对目白麦昆角色塑造的“标签化”。 “标签化”是一种常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初级、浅显,但可以有及格线左右的效果,往往用于配角或篇幅不够时的补救。举个例子就是琵琶晨光,OP中多了那么一两秒的镜头,以及第11话的白色斗气就是非常标签化的体现她的实力并暗示她就是帝皇有马纪念最大对手。 (题外话,这也体现了“夹脚”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标签,简单的动作可以将扭曲感和重女感拉到几乎上限而不必要有其他塑造) 首先赛马娘是一部节奏较快、角色众多有点群像剧意思的宣传用手游改作品,不像某些风格鲜明的作品那样,有放慢速度、用各种镜头语言挖出角色心理活动的手法,这是内容风格注定的,难以改变。但帝皇和麦昆的关系又不是能够简单表现的类型,这就导致观众去体会角色心理的门槛增高了。 其次,帝皇作为第一主角的篇幅不可动摇,且staff花了大力气这个大家都体会到了,同时还插了一集半的米浴回。 理想情况自然是双主角级别的刻画,但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如何让麦昆表现出如上所述的性格和动机,只有“复读机”这样略显生硬的标签化手法了。同时由于上一点,观众很难与帝皇完全共情,就更加不能理解麦昆的做法。 总结一下就是,帝皇和麦昆的性格与做法,视作“互相最为了解的对手、朋友”在客观上是可以成立的,没有逻辑上的严重缺陷,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观上的表现力不足而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