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玩家 恨过我自己
和田玉个人玩家,只玩新疆和田玉
关注数: 118 粉丝数: 1,564 发帖数: 37,148 关注贴吧数: 71
正统和田玉吧,三糖演义——巧评和田糖玉。吧主原创 和田玉糖玉这块是最近些年才被逐渐重视起来的,以前带糖部分都被当作瑕疵,一般工匠在做工的时候都会把带糖部分切掉。所以一些有年头的和田中,糖玉的身影很难看到。不过随着大家对玉质和玉色的追求狂热起来,一些好的糖玉已经渐渐地被藏家收入囊中了。现在市面上的糖玉,主要是分为三类1.俄料糖玉山料 2.且末为代表的新疆糖玉山料 3.新疆糖玉籽料 其中常见的为俄糖,且末糖次之,糖籽少见。 那么我们闲来谈论一下俄料糖玉,俄料糖玉的糖色一般是非常浓郁的,甚至有时候感觉浓过头了,有点向黑色发展,形象地说一句——就是糖浆烧糊的感觉,当然俄料糖玉也有很多精品。但是基本上俄料糖玉逃不出俄料两个致命缺陷——结构粗、玉质干涩的缺点。尤其是通过俄糖白跟且末糖白的对比就更加的明显了。这块糖玉寿星就是典型的俄糖白,通过抛高光来掩盖其干涩。不过算俄糖中不错的工艺品了。 接着我们来讲讲以且末为代表的新疆山料糖玉,当然若羌、叶城等地也是出一些糖料。所以我这里用词是是“以且末为代表的新疆糖玉山料”。近些年,为了保护传统和田玉资源,会开展不定期的籽料封矿,且末一些优质的山料矿产也会受到牵连。一方面是表明了优质的和田玉资源在逐渐稀缺化,另一方面说明了传统和田玉这个文化瑰宝在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应该流淌得更久远一些。 且末糖玉的主要特点就是,油性要较俄料来的好,细度方面也完胜。最后就是糖色方面节奏更为明快,并没有一种变质巧克力的味道。所以这些年市场上且末糖也是非常的受欢迎,但是且末糖的开采方式因为受到开采条件的限制,采用暴力的大规模炸药开采。所以一般成品率低,多裂。像不像一堆可口的糖果且末红糖山料原矿 接着我们来讲一下和田玉中的糖玉籽料,有一句话“糖玉无籽,籽料无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是糖籽确实比较稀少的。很多籽料中串糖是因为河水中的铁元素致色,但这种糖往往带各种猴毛脏。纯粹的糖籽确实很难得,且末境内的河流也能捡拾到一些糖玉的山流水。所以糖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糖籽一般的品质没有且末糖玉来的高,就像塔青山料要比黑青籽料的肉细一个道理。 我经手的糖籽也有好几块,其中有一块还是白皮糖籽,当然现在白皮料子会看的人也不多。这个问题以后再讲。 当然糖玉籽料也是有特色的,有些带皮色的糖籽巧雕之后,别具一格的风味也是满足了一些玩家的聚奇的口味 最后有关于青海藕粉底的个人见解,我个人认为藕粉底不属于糖玉,就像是青海翠青料不能归为青白玉一样。 藕粉底是粉色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最准确的定义是青海料的一种过渡变种料子。好的藕粉底料子还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总结一下,市面上所流行的糖玉,公认以且末居上,但是后世的评说就得看三糖之后的演义了。
静谧边缘的和田玉戈壁料奇谈 吧主原创 说起传统和田玉,大家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和田玉山料,或者是和田玉籽料。稍微有点见识的可能知道一个山流水料子,但是山流水料子吧,在市场上基本好的充当籽料出售,差的充当山料出售。很少有摊主直接跟你说这是山流水料子。就跟东风本田(汽车),人家不会宣称是东风,只会说是东风本田或者是本田汽车(原因嘛,自己应该也能猜到)。和田奇玉吧吧主jami2009 那么说到戈壁料,它的成因就是因为和田玉山料因为风化原因剥落之后,直接掉入戈壁滩进行二次风化或者是原先在河床之中的籽料,因为河道干枯或者河流变道被遗落在戈壁滩之上进行风沙的锤炼。戈壁料这两年的价格非常的飘忽不定,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更接近籽料。因为其产地和产量的不固定性,所以它可以算是南疆戈壁滩的一种馈赠。主产地分为巴州、和田和喀什。绵延几千里。 戈壁料的特点是硬度高,油性好。亮度高,因为产生的环境相对于籽料来说比较恶劣,所以戈壁料很多都有裂口以及日晒纹(太阳纹)。但是有一个误区,我要说一下——有很多人以油性来判断一个和田玉料子的优劣。这其实是不对的,戈壁料固然油润,但是有一种肉石油性极好,难道这种石头就比和田玉优秀了吗?这显然是要予以否定的。大家感受一下籽料跟戈壁料的区别。大家再感受一下戈壁料从柚子皮到鱼籽皮的区别,夹杂在中间的是桔子皮 当然现在和田玉戈壁料已经起来势头了,市场上就有大量的李鬼出现了,有山料仿的,广义和田玉仿的,甚至拿岫玉仿的,所以和田玉市场上,真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可以叫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那我们就来见识一下这些李鬼们电钻出来的“工艺品”极为不舒服,简直辣眼睛连和田玉都不是,这是岫玉。边缘都是因为硬度不够起性了。 这说明一个道理——大自然几千年的鬼斧神工远胜于拙劣不堪人力的粗制滥造。也正是因为这样,戈壁料的稀少和珍贵更让我们要懂得去珍惜。
舍利出自昆仑墟,塔青折冠黑青玉——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塔青的文章,有时候事情太多就给耽搁了。和田玉这块本身流言和谣传就比较多。这些年关于塔青的留言也一直不绝于耳——说塔青绝矿了等等。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jami2009 那么我们首先给塔青下一个定义——塔什库尔干的和田玉黑青山料,尤其以皮勒村附近的矿点产出的和田玉黑青闻名于世。 这就要涉及某些人的疑问了——为什么黑青籽料不能叫塔青,第一,塔什库尔干确实有河流,但是籽料产量少。第二,所产的黑青籽料反倒没有山料细腻。第三,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塔青籽料其实就是塔青山料磨制的。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塔青籽料都是这种山料磨制货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一些所谓塔青绝矿流言,其实塔青也是分类的,有特细,一细,二细,三细。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塔青大部分集中在二细和三细。一细很少,特细的基本被垄断在大藏家手里,所以由此看来,塔青绝矿的流言是炒作的成分比较大。和田奇玉吧吧主jami2009原创。 尤其是一种被称神话的特细黑料,我个人一直认为是和田玉极品墨玉籽料可以叫做黑羊脂,最初的黑羊脂也是墨玉,但是特细黑料塔青可以说是不输黑羊脂。这种料子可以说是绝矿或者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 再来看一下塔青的开采条件并不好,玉农需要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矿区作业。基本要靠人力爆破挖掘,几十公斤的玉料——骆驼过河,驴子和骡子进行驮运,最后才能装车运走。这样的开采条件决定了塔青的开采难度极大,市面上好的塔青料子更是少之又少。人工进行采掘的这段是最难的看了这些采掘工序,你觉得极品塔青会很便宜吗?进山和出山都是极为困难的,玉料一不小心就稀烂 所得出的结论:黑青之王——塔青的产量不大,而且采掘难度极大,市面上所产的一细料子少,特细料子基本处于被掌控,这才有了塔青绝矿的谣传。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jami2009 那么我们来欣赏一下塔青的美丽吧极为细腻的质地让一个手镯芯都身价飞涨这都不算顶级的塔青至少一细塔青黑料 我总结——好的塔青不仅是和田玉的瑰宝,更应该是昆仑墟的奉赠。应该予以珍惜。 不过塔青开始成为大众的宠儿之后,什么青海黑青,广黑,甚至黑卡瓦以及俄黑开始泛滥,大家应该引起谨慎。
入坑必看,和田玉证书的鬼怪套路 最近本来已经出了一篇戈壁料的文章,结果总是发不上去。 闲来无事,也就再扯扯别的方面吧。 和田玉这类在文玩市场里算是起点相当高的一类,但是很多人过多的执着于证书这种东西。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类似的例子吧。 我归纳了一下 第一类:工作室的收藏证书这类证书通常外观比较精美,但基本没有任何的证明力。很多苏州的玉雕工作室喜欢用这样没有任何证明力的精美证书来蒙人。 说一下现状: 苏州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俄料消化基地,靠近和田玉消费市场。消费量大。第二基本苏州玉雕可以说是形成了产业链。所谓的名家雕刻,要么是杜撰的,要么是徒弟代工或者机雕冒充手工的。10万工费以下的想都别想。 图片中就是一块典型的苏州特产——俄料染色仿籽。 第二类: 和田玉这个概念可以说是被奸商所泛化了,最初的定义是新疆境内产的和田玉,包括山料、山流水、籽料、戈壁料等一系列和田玉形态。但是现在这个概念被泛化到凡是透闪石含量达标的都是和田玉,所以青海料俄料大行其道,甚至罗甸料韩料这种完全就是建筑材料级别的也被拿来以次充好。在和田玉概念被泛化的今天,很多小作坊或者私人的玉雕工作室可以为了金钱出一些与良心相悖的证书已经是常态。如何坚守正道,这是每一个玩家应该所深思的。要证书也可以,也要去思考国检
所谓俄籽的实质 和田奇玉吧 大家所知道的是随着和田玉概念的泛化,大量的俄料在90年代被发现之后,随后大肆进入我国市场,因为它成因是石英岩与白玉岩的融合所得,所以它的白足以蒙骗到一些人,近来随着作假技术的进步。俄料仿籽这种几乎成为常态。当然了,原石巴扎上面也有一些所谓的“俄籽” 微号jami2009就我个人而言,是如何看待这些所谓的俄籽的呢? 首先来看一下这些所谓的俄籽的特征 1.这些“俄籽"具有俄料的一般属性——肉质比较干涩,因为俄料中石英含量比较高,透闪石含量相对较低,导致这个结果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2.这些"俄籽"一般皮色一般比较艳丽,但是跟籽料不同,这些皮色只是停留在表皮,没有扎入肉内。 3.这些所谓的"俄籽",肉质达不到和田籽料的细度。通常结构普遍比较大。典型的俄籽——俄料山流水 那么看到这里就可以给这些“俄籽”下定义了,这些所谓的俄籽确切地可以说是俄料的山流水, 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1.籽料几乎大部分出自于山前缓和的冲击扇平原,而“俄籽”。是出自于山川之中。 2.籽料是经过河流上万年的淘洗冲刷。而俄籽不存在河床条件,所以肉粗。 3.“俄籽”比较接近原生矿,风化不彻底。多数的“俄籽”可以用皮糙肉厚来形容。大家能比较出哪块是俄山流水(俄籽)? 总结:现在籽料的产量和质量很不理想,所以很多摊贩会进口一些俄料山流水,号称所谓的俄籽,这些所谓的俄籽确实也能蒙到一批人。用概念去炒作,其实所谓的俄籽跟新疆籽料有着巨大的区别。
谈谈玉石市场的炒作 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 最近两年的和田玉市场不乏大类的炒作,从最初的天价天地皮到红皮白肉,炒作仿佛就像一根轴一样,把这些形形色色的料子串联起来,以至于某些人趁火打劫。用和田玉封矿和戈壁滩拉起了铁丝网等等似是而非的新闻去误导一批玩家。 那事实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对于方针政策,都是有相应的对策。很多沙场打着各种旗号仍旧去河道里开采料子,石头直接碾碎做建筑材料。和田玉籽料直接存放起来。每个星期还是有新的料子上市场。 在看看和田玉的料场已经从河道到古河道到沙漠边缘再到戈壁滩。范围的开采变广了,所以新料子出不来这种幌子犹如当年的某些文玩封矿一样很无趣。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籽料的出产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这也导致了一些精品的价格蹭蹭往上涨。再加上软妹币的贬值,所以精品的价格更加雷打不动的坚挺。 我觉得这类产品有共同两个点——第一:少。第二:贵。以至于像这种等级的青玉在某些炒家的手里都是以万来衡量和计算了。的确是有些疯狂的游戏了。 其实何为玉,石之美者为玉。这句话我想大家也听过很多遍了。所以玩东西最多只能当作一项爱好。不要把全部的心思投入进去。就像前几年的核桃和黄龙玉一样,在泡沫的最大处破灭了,弄得满地鸡毛。 所以量力而行对于一个玩家很重要。
【实战贴】~~~不懂装懂得横行~~~~~~~ 随着和田玉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和中国文化中对于红以及黄的情有独钟性,和田玉籽料中的沁料渐渐开始热门起来,不过和田玉最大沁料市场在苏州,喜欢和田玉沁料基本就是南方一带。当然也有一部分玩家对于和田玉沁料心存芥蒂。 不过,的确和田玉沁料很多都是火龙果,不能切,一般切100个中99个会崩。当然也有小的黄沁籽料是完全沁透了的。但是几率很小很小。前几年还有冒险切的,现在摸透这种和田玉籽料的特性后几乎都是采用整雕或者原石把玩的方法去规避风险。切报废的黄沁籽料,切成这样,基本要靠雕工去弥补比如雕刻雪豹,不然直接扔掉。其实不管是红沁还是黄沁,对于沁料。我自己把他们分成了几类。 1.僵底(不管是白僵或者黑僵) 这种沁料,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因为这种沁料,毫无玉性可言。 盘到最后也盘不出个所以然。这种东西与其叫玉不如叫沁红沁黄的石头 上僵料图2.第二类,白浆底的黄沁(鸡骨白底) 我个人不太喜欢鸡骨白底子的,因为鸡骨白肉普遍生和粗。 当然比僵底的料子要好。3.第三类,带有玉种的(黄沁料一般多青肉,少数有青花,更少数有白玉底子,白玉底的稍加雕工就可以成为极品)然后今天我看到一块黄沁还蛮不错的,东西是带玉种的。可惜某些不懂装懂的人直接来了一句出不了证书。 再声明一点,我跟那个吧友不认识。但是看到有些人满嘴放炮不是很舒服。这料子明显是带玉种的,而且是老熟黄沁。 结果有个人说这东西证书都难出,还要露出肉?黑皮之下不是肉是什么?这块料子随便开证书的,除了黑皮全是肉。你居然说出不了证书?你确定你懂? 证书的最重要原理是检测透闪石的含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僵底黄沁难出证书,因为透闪石含量少。 带有玉种的黄沁料出证书真的太容易了。如果这种老熟黄沁都贬得一文不值,那真的可玩的不多了。 以上都是我个人见解。
浅聊僵的穿透性 【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 僵作为和田玉的一个瑕疵,所谓十个籽料九个有瑕疵。僵也是比较常见的。 以前料子多的时候,很多人不喜欢带僵料。这种料子多用于学徒练手。 其实僵的实质是和田玉透闪石结晶时候吸收了一部分的钙和镁,和田玉白度和脂粉度会上去。但同时也会“吐出”一部分的过量的钙,这就是僵的由来。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但是僵也分为活僵和死僵。活僵可以理解为串僵,这种料子是最头疼的,因为玉肉里面到处都是。从而有可能导致整块料子是废料。死僵的情况会好一点,但是也是具有相当的风险性。拥有很大的变数,也有往里窜的可能性。只是程度上会好很多。所以即使遇见带僵料,也尽量拿死僵料。 典型的活僵料子这块料子基本也就是报废了,串僵穿糖厉害 典型的死僵料子这个糯性真的是很直观,取料好的话绝对出彩 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 当然也有很多死僵是直接切掉的,但是东西太具有风险性了。本人有一块白玉籽就是带僵料,还是有点低估了僵的穿透性了。做的平安扣差强人意。这个证明了我们对于死僵的方法尽量是保全,不动刀为最好。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伤心死我了。300多克的料子就出了一个平安扣,我也是醉了。 当然现在的带僵料,很多人都知道了它肉细且具有风险性的特点,一般都是采取保守的雕工,挂僵料子也可以巧雕。 尤其是红沁料的僵,绝对不能切,一切基本就会露出青肉基底。关于僵的论述,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希望大家予以补充。
【实战贴】油库料与青花不分的大神 今天看到一篇有意思的帖子,一个大神拿着一块料子出来。让我们看,我第一时间回答了这块料子是油库料。 这位大神笑嘻嘻地嘲讽了一句。说这块料子是青花。那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块料子吧。这就是那位大神 的料子,这是一块典型的油库料(这种料子因为最先在油矿附近发现,所以被以为是受到石油矿的侵染形成,但事实不是)。籽料的一种。 第一时间我就回答了这是油库料,该大神就对我进行了冷嘲热讽。我就醉了,我就不服了。大家出来看看呗。顺便学习探讨。青花籽料确实跟油库料很像。但是还是有三点明显不同。 1.油库料的脂粉度一般都比较差,也就是料子普遍很嫩。 2.油库料的黑色沿着绺裂分布 3.油库料的黑色是浮在表面,而青花是嵌入肉里的。 再来看一下油库料的定义和范例 它主要产自和田地区洛浦县的戈壁滩古河道里,由于古河道戈壁滩下由于土壤碱性非常强,致使有裂的,表面肉质较松的,埋在土壤里面的籽料原石的矿物质成份所含水分子被强碱吸附出来,致使土壤里面的Fe3﹢和锰离子结晶所致。也就是说,油库料的黑皮主要分布在肉质疏松或者有绺裂的部位。 典型的油库料范例再来看看那位大神的料子,我们来看看黑色的分布是不是与裂的方向一致,该大神还跟我硬说是玉龙喀什河挖出来的,除非你现挖的,不然油库料无疑。 当然本人也有失手的时候,但是大家意见怎么样呢。
和田玉籽料的天地轮回 原创贴 今天我要讲的是主线是籽料的产生。当然这里的籽料产生是主流说法——冲击水蚀说。 大家应该知道新疆和田玉的最主要的产区是昆仑山一带,当然也有小众的天山玛纳斯一带,和阿尔金山一带。这些以后涉及到再说。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 V信jami2009 1.和田玉新疆山料 这个昆仑山脉平均海拔是在5000米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山料就来源于这些山脉之中。为了方便直观感受一下,我用绘画来表述一下。(画画水平有限,哈哈)山脉的由来就不太赘述了,山料就是最原始的和田玉矿。像和田白玉就是白云石和石英岩融合的产物。当然是需要一系列的地质运动。一般来说,山料的出成品率非常低,再加上新疆山料的采挖多采用炸药爆破,所以新疆山料绺裂比较多,这也就意味着去料程度大,通常一块600克山料最后成品可能往往只有150克左右。 山料主要分为 叶城料 于田料 黑山料 且末料 和 若羌料 其中于田料是比较优质的料子,惊叹世界的95于田料就是来源于这个地区,是一种无限接近羊脂玉的山料。 当然若羌和且末的料子现在市面上比较多,也是比较出众的。叶城的料子太软了,被戏称为“新疆岫玉” 举世震惊的95于田料(现在存世的没有95于田的原石了,都是成品)2.山流水料 山流水是山料变成籽料的中间产品,是由山料经不住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开始剥落然后从几千米的山坡上进行滚动,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大自然的天然修型。将棱角变得稍微柔润一点。但是棱角还是比较分明的。山流水的出产一般是山脚下以及到玉龙喀什河的上游20公里以上,这些地方有山流水的分布。一些优质的山流水进行修整一下,被不法商家冒充籽料进行销售。典型山流水料3.籽料(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 微号jami2009) 山流水进入到河流之后,经过千万年的冲刷和磨砺,玉和石头,玉和玉,玉和水之间进行了无数次的亲密接触,最终形成了带有毛孔的籽料,这时候的和田玉仿佛洗净铅华,变得温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是这么来的。籽料的成品率就非常高了,因为经过大自然的洗礼,留下来的是最精华的部分。通常优质的籽料,雕刻师是不敢浪费材料的。著名的羊脂玉就是出自于籽料,羊脂玉定义:传统和田玉新疆料中的白玉籽料极品。4.戈壁料 戈壁料最近两年也是渐渐火起来了,原因很简单。和田玉籽料的产量以及质量在下降,那么就要寻找替代品。那就是戈壁料。戈壁料的油性和硬度往往还要胜过籽料。这就让好的戈壁料受到了极大地重视。戈壁料其实就是和田玉风化之后进入到戈壁滩或者是河流变道之后,原河床裸露在风沙之中。经过千百年的风沙吹拂,形成了璀璨的戈壁料。但是戈壁料优质的比较少,一般都是很大,但是很薄。有的甚至还有残缺。自然的破坏力是不能简单想象的。 (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戈壁料讲了这么多,大家想必对于新疆料的几个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有些特殊的形态还没有讲到——像水返沙,以及稀少的堆积坡料,以后有机会进行单独的讲解。 专注传统和田玉,专注传统玉文化。
新疆和田玉的天地轮回(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 微号jami2009) 今天我要讲的是主线是籽料的产生。当然这里的籽料产生是主流说法——冲击水蚀说。 大家应该知道新疆和田玉的最主要的产区是昆仑山一带,当然也有小众的天山玛纳斯一带,和阿尔金山一带。这些以后涉及到再说。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 V信jami2009 1.和田玉新疆山料 这个昆仑山脉平均海拔是在5000米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山料就来源于这些山脉之中。为了方便直观感受一下,我用绘画来表述一下。(画画水平有限,哈哈)山脉的由来就不太赘述了,山料就是最原始的和田玉矿。像和田白玉就是白云石和石英岩融合的产物。当然是需要一系列的地质运动。一般来说,山料的出成品率非常低,再加上新疆山料的采挖多采用炸药爆破,所以新疆山料绺裂比较多,这也就意味着去料程度大,通常一块600克山料最后成品可能往往只有150克左右。 山料主要分为 叶城料 于田料 黑山料 且末料 和 若羌料 其中于田料是比较优质的料子,惊叹世界的95于田料就是来源于这个地区,是一种无限接近羊脂玉的山料。 当然若羌和且末的料子现在市面上比较多,也是比较出众的。叶城的料子太软了,被戏称为“新疆岫玉” 举世震惊的95于田料(现在存世的没有95于田的原石了,都是成品)2.山流水料 山流水是山料变成籽料的中间产品,是由山料经不住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开始剥落然后从几千米的山坡上进行滚动,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大自然的天然修型。将棱角变得稍微柔润一点。但是棱角还是比较分明的。山流水的出产一般是山脚下以及到玉龙喀什河的上游20公里以上,这些地方有山流水的分布。一些优质的山流水进行修整一下,被不法商家冒充籽料进行销售。典型山流水料3.籽料(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 微号jami2009) 山流水进入到河流之后,经过千万年的冲刷和磨砺,玉和石头,玉和玉,玉和水之间进行了无数次的亲密接触,最终形成了带有毛孔的籽料,这时候的和田玉仿佛洗净铅华,变得温润,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是这么来的。籽料的成品率就非常高了,因为经过大自然的洗礼,留下来的是最精华的部分。通常优质的籽料,雕刻师是不敢浪费材料的。著名的羊脂玉就是出自于籽料,羊脂玉定义:传统和田玉新疆料中的白玉籽料极品。4.戈壁料 戈壁料最近两年也是渐渐火起来了,原因很简单。和田玉籽料的产量以及质量在下降,那么就要寻找替代品。那就是戈壁料。戈壁料的油性和硬度往往还要胜过籽料。这就让好的戈壁料受到了极大地重视。戈壁料其实就是和田玉风化之后进入到戈壁滩或者是河流变道之后,原河床裸露在风沙之中。经过千百年的风沙吹拂,形成了璀璨的戈壁料。但是戈壁料优质的比较少,一般都是很大,但是很薄。有的甚至还有残缺。自然的破坏力是不能简单想象的。 (和田奇玉吧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戈壁料讲了这么多,大家想必对于新疆料的几个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有些特殊的形态还没有讲到——像水返沙,以及稀少的堆积坡料,以后有机会进行单独的讲解。 专注传统和田玉,专注传统玉文化。
金镶玉骗局 科普帖 和田奇玉吧吧主(V信jami2009)原创 通过以往几期的介绍,大家对和田玉有了初步的概念。新疆料有个别称叫做传统和田玉,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原创V信:jami2009) 然而俄料、青海料、韩料等是广义和田玉,因为在透闪石含量距离新疆料子比较远。所以韧性和润度以及细度方面相差很大很大。新疆的料子再差,韧性都是完爆广义和田玉的。 那么市面上那么多的金镶玉,而且价格貌似还挺诱人。 绝大部分是青海料和韩料(尤其韩料这种蜡质感的东西根本连广义和田玉都算不上。)贴金箔。金子是被碾成很薄很薄的金箔。基本就是一个金镶玉就是配0.1克金箔。 来普及一下韩料 它的主产地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矿,产于当地的蛇纹岩中,多显青黄色和棕色。蜡质感。缺乏玉质感。韩料的 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稍微小一点,硬度大概是5.5左右。与传统和田玉新疆料所不同的,就是其微量成份的不同;还有的就是矿物的组成结构不同。这在玉的外形上形成了微小的不同。韩料也称韩国料、韩玉等,如今古玩市场出现大量所谓“韩料”其实都是玻璃铸模工艺品,很多商贩用来冒充韩料欺骗玩家,很多玩家走眼中招。 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低档次的广义和田玉。这种韩玉也能出和田玉证书。所以你买到了,商场可以用证书来说事。因为这个确实也能出透闪石类别的和田玉证书。 材料上: 国标中,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通常为韩料、青海料)。因此,鉴定证书上的和田玉,仅仅说明了玉料的成分,而非品质。低劣的“金镶玉”往往选用各种廉价的玉石。这廉价玉石与优质玉石间的价差,就不用特别说明了吧!金箔基本都是0.1克很薄很薄。 工艺上: 低劣的“金镶玉”均采用机器压制,这才实现量产化,降低成本。毕竟,人工雕刻的成本远高于机雕。 让我们来看一下奸商们的发财之路 伎俩上: 这种和田玉多以商场抽奖为名,一折出售。你基本99%会抽中一折,然后售货员会很“惊讶地”祝贺你。 然后500元左右卖你(一折后)。到手后你会发现实际价值只有100元。忠告: 大家可以多看点和田玉知识,起码最基本的知识要有。并且要防范贪小便宜的心理。(原创:V信jami2009)
趣聊一下星星点缀的皮色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籽料。当然了,老生常谈了——籽料是由山料经过风化崩落滚到新疆昆仑山附近的河流进行亿万年冲刷的和田玉。(亿万年圈起来考试要考)。在籽料无论是在水中打转还是沉积在河床的时候,水中的金属离子会进行渗透,且不说这个道理。老百姓家的电水壶时间长了也会有腐蚀和水垢。在渗透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皮色,所以为什么和田玉籽料这么受欢迎,那是因为它的不规则又瑰丽的皮色导致。当然前几期当中我也讲述了光白籽的事情,在这边就不进行重复的赘述了。(和田奇玉吧吧主本人原创,微号jami2009) 那么我将皮色基本分为几个——白皮,色皮,僵皮,黑皮,沁皮 和田玉在不同河段是有不同皮色的。一、白皮 我上几期也讲述了。和田玉的皮色是随着河流的长度渐变的。在出产籽料的70公里的白玉河河段,渠首以出产白皮料出名。何为白皮料。其实就是外部的透闪石被风化最后又在河水中冲刷打磨,白皮料的白皮是呈块状薄薄一层成块状的白皮进行包裹玉质周围。当然也有比较厚的风化壳。这一类我们可以把他们归类为石包玉。里面的赌性比较大。以前很多人不懂白皮料以为是白棉,最近两年随着白皮料的肉细等价值被有所认识。有很多冒充白皮料的。 白皮料明料二、色皮 色皮基本就是红皮和黄皮等为代表的,附加以洒金皮之类的有色皮为代表。这类基本就是不同金属离子致色而形成的。比如好肉暗示的洒金皮,比如少见的红皮白肉。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 1.枣红皮白肉2.洒金皮三、僵皮 这里的僵皮和死僵活僵有极大的区别。但是一般僵皮的料子一般皮会发干,偶尔有点亮晶晶的晶体状,这是白云石大理岩的蚀变花岗岩变晶结构,交代作用不彻底。有时候会让你觉得这不是和田玉,但恰恰相反,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往往都是不完美的。僵下出细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僵皮。 让我们来看下吧。四、黑皮 为什么我要将黑皮单独列出来,因为黑皮料不同于一般的色皮。黑皮的肉一般相当的润——老熟细糯不同于一般的色皮,黑皮形成所需要的时间更加久远。所谓的“万年黑皮,千年红皮”,料子呆在水里才能形成黑皮,而且一般黑皮料的话比较厚,不会像其他皮色一样薄薄一层。所以黑皮料子更加老熟,我不否认有些洒金皮料子也有老熟的,但是相对而言,黑皮料大概率是老料子。五、沁皮 多以黄沁皮籽料常见,偏向于向黄沁发展,但是没有发展成熟。只是简单地形成了相对于一般色皮厚的沁皮。 但是另外一句话“沁玉不好,好玉不沁” 说明形成沁皮的一般玉质比较差,多以疏松为主,而且内脏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当然不排除有好的沁皮料子,但是多花钱是一定的。跟沁料一样,沁皮也是觉有相当大的赌性,大家斟酌就是了。(河田奇玉吧主原创,微号jami2009)
新疆和田玉籽料河流的探讨 目前,关于和田玉籽料的产生是存在争议的。一种说法支持的是由山料经过滑坡以及河水的冲刷作用经过亿万年而形成。另外一种是火山爆发学说。 目前主流的说法确实是和田玉籽料来源于山料,中间产品是山流水。 那么目前来说新疆哪几条河流出产籽料呢,又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1.玉龙喀什河(白玉河) 这条河流出产的籽料无论从出产的质量和数量上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当然了从源头到山坡脚下的20公里开始陆续的出产一些不错的山流水。但是从20公里到200公里这个河段是不存在籽料的。从200公里到270公里是产出籽料的主要河段。可想而知,当年20万人加上5000台挖掘机在70公里的河段上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是和田玉的另类疯狂。 当然白玉河的料子出产的细腻程度也是相当的优秀。很多人购买均是出自这条河流的籽料。玉龙喀什河细腻的白籽2.喀拉喀什河(墨玉河) 这条河流也是开采历史比较悠久的,这条河流出墨玉籽料,墨碧籽料,黑青籽料。因为古代的话对和田玉色系分类,没有那么严格。口口相传的墨玉河是出黑色的玉,所以又叫乌玉河。 但同时这条河流也以淌金流玉藏钻闻名,沿途经过很多朱砂矿,铁矿,铜矿等矿藏。河水中的金属离子日复一日地侵染和滋养着墨玉河的籽料。一方面导致墨玉河的籽料大部分都有穿糖穿黑的现象。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墨玉河沁料的独特品味。美丽的红沁籽料就是产自这条河流,这条河流产的籽料有一些都是大块头,就像当年开挖墨玉河闸口水库的时候,所挖出来的料子一样。极其硕大。料子细腻程度不及白玉河,但是多出钢板料。很硬。墨玉河独特的籽料红沁籽料墨玉河和白玉河的籽料产出量占据了整个籽料的80%以上。感谢这两条河对籽料的哺育。 3.叶尔羌河(绿玉河) 叶尔羌河古称绿玉河,这条河流的籽料产出量并不大,是因为这条河是南疆的母亲河,它生生不息地养育了沿岸的几百万老百姓。这条河流依旧保留着古时候月下采玉的传统。叶尔羌河奔腾出而下之后,遇到一座高山。被分叉,河水开始减缓沉积。方便采玉,通过玉石人工的筛检。流入到市场。这里产的青玉和碧玉很多肉质比较细腻。家家户户门口都立着青玉籽和碧玉籽,有看上的可以跟他们谈价钱。不过人工采集的低效率方式始终没有办法和机械采掘来得快,所以市场上叶尔羌河的籽料比较少,但如果有,基本就是上品。细腻典雅的叶尔羌河籽料当然还有一些河流也出产籽料。包括车尔臣河,克里雅河以及且末境内的几条河流(但是且末境内的几条河流我偏向于山流水),甚至是包括墨玉河以及绿玉河的支流。但是产量远没有我提及的三条河流的数量以及质量高。 当然关于叶尔羌河是否是绿玉河也是在争论之中的,某些说法也表露曾经的绿玉河已经变道甚至干枯了。 但是《新五代史》也有记载,于阗“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地理位置也是刚好复合的。叶尔羌河这么一条南疆母亲河。我觉得不应该被忽视。 所以个人觉得叶尔羌河是绿玉河。 本人个人玩家,只玩和田玉籽料。
南疆边缘的精灵——和田玉戈壁料 和田玉戈壁料:产地南疆,成分透闪石,其结构是纤维交织结构,硬度:6.5;比重:2.96。壁料是原生矿山体破碎以后,山料崩落,由河水带到山下,后河流改道或断流,亿万年风化形成的。现在发现的好多戈壁料都产自新疆且末县瓦石峡和若羌县一带的戈壁滩。这些戈壁玉留下了玉石最坚硬和致密的部分,表皮凹凸不平,布满圆滑的坑坑洼洼,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坚强。总体感觉油性特好,硬度也大,而且亮度高如玻璃。当然,因为形成条件恶劣,绝大部分都有瑕,通常是裂口和黑色日晒纹,所以风蚀形成的戈壁料和籽料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同于田玉籽料皮壳(有汗毛孔), 戈壁料没有毛孔,他只有千万年来经大自然沧桑洗礼后风化而成的光滑坑洼的表面。   至于价值,某种意义上说戈壁料就是另一种环境造就的籽料,真正的戈壁料不但成分就是透闪石,而且因为戈壁玉形成不易,数量稀少,只能靠人工捡拾,这种稀缺性和其潜力是成正比的。 跟籽料一样也分白玉,青白玉,青玉黑,青玉,墨玉,青花,碧玉,黑碧玉等。 就是因为戈壁料的产地不固定,只是在几千公里的戈壁滩上默默寻找。所以等等决定了和田玉戈壁料是下一个被炒作的对象。戈壁料的油性和硬度是超过籽料的。 最近在市场上买到的一块大肥猪油——白玉戈壁料。这个油性很好的诠释了戈壁料的油性。戈壁料通常来说硬度是和田玉种类里面最高的,很多都有日晒纹。这是因为千年风沙吹拂的缘故。长年接触戈壁滩会形成一层类似于沙漠漆的皮色。戈壁料是经过自然界残酷的洗礼,留下最坚实的部分。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这句话在玩家中流传着很久的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其中的红若鸡冠,根据岳工所说,新疆的确是没有红玉的原生矿。但是墨玉河的确存在这一种接近红玉的红沁籽料。 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出产了新疆80%的籽料。当然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也有籽料出产。但是墨玉河的沁料是及其出名的,因为墨玉河沿岸流经不少矿区,河水被金属矿物所沁染,其中有一段是分叉处的死水,大概十余公里长,水的颜色是黑色的,红沁籽料就来自这段河水。 红沁籽料可玩性比较强,一个是因为红黑相间的皮色,通过把玩,黑点也会逐渐变红。红沁籽料的神秘之处就是在这里,同样是白玉,出包浆的时间远大于红沁籽料。红沁料子多为青玉底子或者青白玉底子,图中展示的这块是老油青底子,打灯效果非常漂亮。 不过红沁因为河水的丰富的金属元素,有时候会串黑,串黑的红沁价值就会降低。红沁料子因为其独特性,一般质地相对疏松的料子,往往沁得会比较好,所以僵对于红沁料子来说很常见。 僵有时候会被沁成红色,但是红沁料子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点(第一:料子必然是红黑相间的,黑斑为铁离子致色。第二:料子如果有僵,僵部缝隙一定非常干净。) 关于红沁的僵,一般雕刻时候不会去掉,而是利用僵部进行巧雕。(红沁籽料具有一定赌性) 下面的图就是红沁的僵部特点以及红沁僵部巧雕谈了这么多,我本人也非常喜欢红沁料子,朋友当中也有人在捣鼓红沁籽料。红沁籽料多雕刻关公或者钟馗。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红沁,很明显是青玉底子,雕工也相当不错。十分羡慕。
可玩性高的和田玉沁料 所谓的沁料,都是后天致色元素沁入到和田玉内部所得。 那么就可以将一些料子可以暂时分类。 1.沁皮料子,当然是致色离子只是沁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皮色。沁皮与色皮、僵皮、白皮等共同组成了和田玉籽料独有的皮色。2.沁料基本可以分为黄沁、红沁和黑沁籽料。 黑沁的籽料比较少见,基本也都是脏肉。所以不进行赘述了。红沁和红沁是比较容易分辨的,红沁打灯是十足的红光,黄沁打灯完全是黄色的光。不知道有些人所谓的打灯黄光是红沁是怎么出来的。 红沁是喀拉喀什河独特产物,因为喀拉喀什河富含众多金属元素,所以和田玉紫罗兰籽料、红沁籽料等稀有和田玉皆出于此河流。 红沁明显就是红色的,因为部分红沁带僵,但是僵内的缝隙绝对是非常干净的,没有染色痕迹(这就跟假红沁完全不一样)红沁独特的魅力,也是因为其独特的颜色,可能中国人对红具有特殊的情怀(例如大红大紫,红代表喜气) 年初时候,我曾在市场上看到了一块心意的红沁料,但是价钱没有谈拢,后来再去的时候,这块红沁已经没了。后来的红沁料子就没有之前遇见的好,红沁是因为铁元素沁入,所以难免是有黑点的。 但是始终没有那一眼看见的红沁有感觉。 一块好的黄沁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黄沁都是拔过黑的。这里也很容易就跟黄沁皮籽料区分开来。当然讲完了这么多,沁料还是可以按照玉种来分类的。 1.僵底沁料,这种如果整体完全是僵底,玉性很差,可能连证书都出不来。2.鸡骨白底子的沁料,这种沁料总感觉油润性上差了很多,跟底子肉生有大的关联。3.含有玉种的沁料,沁料有玉种的大部分都是青玉或者青白玉底子,一部分是青花底子,极少数是白玉底或黄玉底子(红沁中有黄玉底子)。最后再强调一下 红沁与黄沁打灯的区别 1.红沁打灯 红沁是经过了喀拉喀什河(墨玉河)的侵染,所以油润性无敌。真红沁必然是黑红相间的,与黄沁完全不一样。2.黄沁籽料打灯
戏说和田玉籽料中的两个另类 我们平时谈到青玉,因为其产量大,所以价格在和田玉中较为便宜。但是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和田玉中的上品——沙枣青籽料以及和沙枣青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紫罗兰籽料。我对这两种料子也情有独钟,所以喜欢叫它们为双雄。 沙枣青籽料,其最初的定义是青玉当中,一种青中带蓝的青玉籽料,肉质极其细腻和温润。有部分沙枣青籽料因为直闪石分布整齐具有猫眼的效果。那么由此可以看出来沙枣青是青玉透闪石中含有一部分直闪石。可以称为沙枣青,玉质仿佛是婴儿的肌肤一般,又想是绿豆沙。虽然有人称青玉籽比较便宜,但是我想说的是青玉被称为帝王玉,因为其肉细以及色正,的确是有一番道理的。好的沙枣青籽料也是极其昂贵的价格。 下面看一下沙枣青籽料原石这块和田玉沙枣青籽料明显带有直闪石特征。 青玉的肉细已经俨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紫罗兰籽料,是近年来市场上比较活跃和田玉珍贵玉种,因其颜色为粉紫色故形象的称其为“紫罗兰玉”。说它珍贵,是因为它产量稀少,颜色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玉种,瑰丽的粉紫色在软玉中实属少见。 其实紫罗兰并非发现于近代,古书中早有记载。古时此玉称“沙子玉”。因为其直闪石成分,光泽呈现丝绢状光泽。大部分紫罗兰是粉 色。 紫色较少。打灯玉性非常好。
和田美玉5杰 美女如玉,玉如美女。很多时候,大家都将好看的玉比作是美女。 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心中的四杰。 1.白玉籽 随着这几年所谓的“羊脂玉”的泛滥,各种假冒和自诩的羊脂白玉层出不穷。我心中的羊脂玉标准就是传统和田玉新疆料种的白玉籽料极品(在油性、脂粉度、白度方面做到了极优)——才能叫做羊脂玉。95于田料是最接近羊脂玉的山料,也渐渐成为了一个美好的传说。更多的是广义和田玉俄料因为其傻白 干白而自诩羊脂玉。别说羊脂玉了,现在哪怕是一块不错的白玉籽,都是比较抢手的。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白籽不行呢,“十白九松”是有一定道理的,阳起石多了就变青玉,但是肉细。透闪石多了就是白玉,虽然色白但是肉松。所以自然界完全就是不可调控的,此时一块好一点的白籽就像是一道火候恰到好处的美味佳肴,而变得十分珍贵。2.碧玉籽 碧籽裂多,然油性绝佳。这句话基本将碧玉籽料的优缺点都阐述了一遍。碧玉籽的油性润度方面要胜过其他和田玉的。一块好的和田碧玉籽料,往往给人一种羞涩却又处处闪耀着灵气的感觉。小家碧玉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人说俄碧要胜于和田碧玉。和田的碧玉虽然黑点多,但是油性方面远胜于俄料。3.黄沁籽 和田原生黄玉的颜色并不好看,泛黄绿色。类似黄口料。并且新国标已经把黄玉去掉了。但是人们习惯把黄沁料当做是黄玉籽料。沁料由于是次生的。铁离子沁入到和田玉致色。但是黄沁料内部多数是火龙果——肉内有脏沁。往往不做深雕。由于好的黄沁料珍贵又极其难得,所以我个人认为黄沁籽当属一杰。4.紫罗兰籽料(我喜欢叫紫玉籽) 紫玉籽,业内称为紫罗兰籽料。不同于一般的和田玉。其成分为直闪石——也就是丝绢状光泽。不同角度看仿佛是南国的华丽丝绸一般。只有籽料形式出产于喀拉喀什河,而且产量极少。古时称为沙子玉。但最大的问题很多紫玉籽都有裂多的问题,一块完美的紫玉籽料也是罕见的。5.墨玉籽 提及墨玉,我想到的是古代的中国水墨画,那种意境,浓墨重彩。墨玉的定义是石墨入侵白玉,最终形成墨玉。 所以不是黑色的和田玉就叫墨玉,有可能是黑青或者墨碧。墨玉往往给人一种庄重凝练的感觉。但是墨玉籽透光性差,打灯往往只是一个很小的白圈。石性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