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ng04 aking04
关注数: 81 粉丝数: 46 发帖数: 1,088 关注贴吧数: 37
相声三至八代是“有、德、寿,立、仁、义。”宝字辈儿哪来的呢 相声艺人从第三代至第八代是“有、德、寿,立、仁、义。”的排辈。“有”字辈儿如:富有根、贫有本、徐有禄、范有缘、王有道......;“德”字辈儿如:裕德隆、焦德海、卢德峻、刘德智、周德山、李德钖、张德泉、马德禄......;“寿”字辈儿如:张寿臣、李寿增、马寿岩、赵寿舫、何寿亭、李寿芳、富寿严、尹寿山......;“立”字辈儿如:赵立梧、刘立叶、叶立中、冯立樟、康立本、田立禾、张立林、冯立铎、关立铨......;“仁”字辈儿如:李伯仁、刘学仁、关自仁、李树仁、福保仁、郭仁金......;“义”字辈儿如:张义弘、王义成、孟义刚、郑义广、薛义常、杨义扬......。这是最原始的六辈排字。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六代艺人“立”字辈儿确没有“宝”字辈儿应用的人多,几乎“立”字儿被“宝”字儿所代替了,这也的确是事实。 出现“宝”字辈儿是因为相声艺人张傻子的缘故。 张傻子(1893——1971年),原名:张葆华,别名:张杰尧、张七奎、张稽祖。祖籍:浙江嘉兴,汉军旗人。 在旧中国,相声艺人的师承关系是非常严格的,欲说相声者,必须磕头拜师,拜师得有“引”(引进师)、“保”(保证师)、“代”(代教师),还要请“平”、“彩”、“鼓”、“挂”各门来一位师父(因为一些相声段子是从上述几门儿里边移植的)进行“摆枝”、“立贴”,方算“进门儿”。有了“门户”同行才予以承认,才可准以相声为业谋生。 张傻子学说相声要拜高闻元(又作:高文元,高德明之父,相声界尊称:老高二爷)为师,高闻元起初不同意,张傻子跪地向高闻元磕头,高闻元起身便走,张傻子便向高闻元坐的凳子很规矩的磕了三个头。说:“师父!我向您坐的凳子磕头,等于给您磕头啦,您就是我的师父,往后我会有出息的”。后来高闻元在同行的劝说下也就承认了张傻子是自己的徒弟。 由于张傻子没有严格的举行拜师仪式,有些同行便说他“门户不真”,不予承认,予以排斥,张傻子盛怒之下便为自己和自己的师弟、内弟各起一个艺名:张稽祖、韩稽宗、郭稽东......意味滑稽的祖宗和东家。这下引起了京、津相声界的群愤!张傻子说相声时用的是张葆华这个名字,当时第五代相声艺人的巨头张寿臣、赵蔼如、焦少海等下令:‘矮他(指张傻子)的辈份!他叫张葆华,把徒弟们都改成“宝”字(与“葆”字谐音)。’这样一来诸如常立桐改为常宝坤、刘立棠改为刘宝瑞......后来第六代相声艺人大多数艺名都用了“宝”字儿,如:赵宝琛、孙宝才、李宝麒、候宝临、欧宝璨、冯宝华、张宝康、耿宝林、郭宝珊、常宝霆、常宝华、王宝珏、杨宝璋、张宝珠......但也有很多六代相声艺人仍用“立”字,也有用其他字儿的,还有很多不用字儿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