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人小葉 追夢人小葉
关注数: 2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5,215 关注贴吧数: 1
【最爱鳳飛飛】2017年1月3日凌晨零點《聽見鳳飛飛3-一片深情》 鳳飛飛網訊室 留言內容 :【訊息公告】 2017年1月3日凌晨零點時刻,飛碟電台的夜光家族節目主持人 光禹先生在KKBOX有製作一個《聽見鳳飛飛3-一片深情》一起聽活動, 預告的連結如下 ttps://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kkbox.com%2Ftw%2Fstar_schedule%2Fstar.php%3Fsno%3D7512%26lang%3Dtc&urlrefer=a0f76eef07ab9f3ce1114817b8238409 敬請大家把這個好消息傳送給所有喜愛鳳姐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守候聽見鳳飛飛! 鳳飛飛網訊室敬上 ----------------------------------------------------- ***以下是光禹先生的留言*** 《聽見鳳飛飛3-一片深情》 鳳飛飛離開我們五年了 2012年1月3日 她不告而別 靜靜的遠行 她成了天空中 自在無束的雲 而五年來 我們一直緊拉手中無線的想念 彷彿她不曾走遠 因為 鳳飛飛 是巨星 是朋友 是永遠的家人 更是我們最閃亮的 永恆的青春 她會一直在我們內心的最深處 那是一片回憶的淨土 那裡 有她動人心魂 無可取代的歌聲 和她真情迷人的舞台風采 更有她朗朗瀟灑的笑聲 及可敬可愛的人生態度 只要與她歌聲相逢 我們的生命就會再度飛揚鮮活 2017年1月3日 凌晨零點時刻 讓我們再次遇見 聽見鳳飛飛好嗎? 讓我們再度相逢在她的歌裡 再次感受她歌聲中毫不保留的愛 並告訴她 鳳姐 我們對妳的愛 依舊一往情深 一顆心 永遠為你熾熱 光禹2017.01.02 留言時間 :2017/1/2
【最爱鳳飛飛】NEWS 台南 12.2016 《萬世巨星》--有故事的音樂,有音樂的故事。 故事時間從1974年為故事的開端,將延展到現實時間2016年, 關於一對筆友從年輕到老的音樂友情故事。 藉由故事的主角,懷念台灣民歌時代以及萬世巨星鳳飛飛。 民國六○年代,一個外省藉的姑娘—連笑,透過雜誌徵筆友的方式,結交了一個同性筆友,兩個人相約見面。 另一個她,是本省人—阿好,在省藉情結存在的年代,兩人衝破鴻溝,因為他們有著相同卻又不同的樂趣,就是音樂,一個是鳳飛飛的粉絲,一位是本土歌仔戲迷,她一字一句的翻譯鳳飛飛的歌曲,她也一幕一幕的說明歌仔戲的意境之美,默默的培養著兩人的誠摯友誼。 兩人約定好一年一會,在沒見面的時候透過信件往來,每年的相見也特意留下照片,確保友誼長存。隨著年紀的增長,連笑和阿好經歷了許多人生歷程,結婚、生子,連笑因為小孩在一場意外中喪命,又與婆婆不合,在男女雙方同意下,她離了婚,連笑決定日後為自己而活。 而逆來順受的阿好,為家為子為夫付出許多,沒有抱怨,她認為人生這樣才圓滿。雖然不覺人生有悔,阿好和連笑這一對幾十年的好友,一期一會過著不一樣的人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兩人見證了彼此的人生,同時一起跨越了人生的磨鍊,成為彼此心靈上的支柱。 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過程,兩人共同的面對了許多人生的課題。 如果死亡即將發生時,她們該如何面對?你又會如何面對? 【演出團隊介紹】 無限大演社成立已迄第六個年頭,為台灣少見的新式表演團體,結合戲劇演出、樂團及舞蹈形式,三位一體的藝術團隊。
【最爱鳳飛飛】談桃園特色 小野:台灣文學之鄉 作家小野(右)認為桃園是孕育台灣文學很重要的地方,桃園市長鄭文燦樂不可支。 記者陳俊智/攝影分享 誰說桃園沒特色?作家小野以作家鍾肇政、作曲家鄧雨賢和歌手鳳飛飛為例,直誇桃園是孕育台灣文學很重要的地方,更說桃園是台灣文化最原始的原鄉,只要到桃園走一趟就知道台灣的歷史。 小野昨天與桃園市長鄭文燦在桃園市文化局舉辦「文學與電影」座談,兩人相識多年、熟絡情誼在彼此對話中還激出不少「秘辛」。小野樂得跟大家爆料:「我知道鄭文燦以前在追誰,但是我不能跟你們說」,鄭文燦也毫不示弱,形容小野是「鴿派的外表、鷹派的內心」,寒暄內容逗趣,看出兩人的好交情,整場座談在笑聲中進行。 提到台灣文化,小野說,鍾肇政寫「魯冰花」、「台灣人三部曲」和「濁流三部曲」等小說,鄧雨賢創作「雨夜花」、「望春風」等經典民謠;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手鳳飛飛,歌詞更是極具意境,其中故事後來也集結成冊。這3人都是桃園人,提到他們的名字,馬上就能跟台灣文化與歷史連結。 鄭文燦表示,電影的核心在於好故事、好劇本,劇本的背後就是文學,換句話說,「沒有文學就沒有電影」。倘若一個社會沒有文學,創造力勢必枯竭,桃園致力推動鍾肇政文學獎和論壇,就是希望「大家喜歡上文學」。 小野說,桃園已經有「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及「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鳳飛飛是流行文化代表,活躍於1980年代的電影,建議市府成立「鳳飛飛紀念館」,創造自己的風格,「越是本土化、越是國際化」。2016-11-01 06:53聯合報 記者陳俊智/桃園報導
鄧麗君逝世21周年 上百歌迷筠園追思巨星 8日是鄧麗君逝世21周年紀念日,來自世界各地歌迷獻上鮮花擺滿筠園,。記者林孟潔/攝影分享 twitter pinterest 「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逝世21周年,8日上百位世界各地歌迷湧入筠園,獻上鮮花追思巨星。現場播放膾炙人口的歌曲,粉絲跟著輕哼,用音樂懷念心目中的「小鄧」。 鄧麗君在泰國因氣喘猝逝,令歌迷傷心不已,每逢紀念日,各國歌迷不約而同到金寶山弔念,以一縷清香致上崇高敬意,鮮花擺滿筠園,小卡上的文字吐露歌迷無限思念。 8日是母親節,又是鄧麗君逝世21周年的日子,歌迷攜家帶眷到筠園,耳邊聽著「何日君再來」、「小城故事」等歌曲,嘴巴不由自主跟著輕唱。鄧麗君過世多年,人不在了,音樂卻一代一代傳唱下去。 74歲許光明每天從基隆搭車到金寶山,清掃筠園周邊落葉,免費供香、替遊客點香,至今8年不曾間斷。他說,第一次到筠園,見地上滿是落葉,心中充滿不捨,便決定幫忙清理,這一掃就是8年。 許光明是鄧麗君忠實歌迷,每天一早9點到筠園,直到下午4點才離開,他一口流利日語,也成為各地遊客的解說員。他回憶起鄧麗君,「她每首歌都好聽,最喜歡甜蜜蜜」。 他說,「好可惜,她太早走了」,今年鄧麗君冥誕當天,他夢到鄧麗君站在筠園,戀上掛著微笑,不斷向他揮手,「我想她是在感謝我吧」。來自香港的歌迷見到他,比出大拇指,「我們每年來一天,你天天來,由衷佩服」。
【最爱鳳飛飛】鳳飛飛 - 金鼎獎系列 II 第5集 鳳飛飛自1972年開始﹐在台灣至今出版超過80張專輯﹐紅透半邊天﹐直到現在舉行演唱會﹐還是非常得到老家的寵愛﹐可是跟其他70年代台灣歌星相比﹐在香港她不算紅﹐大概很少見她到香港宣傳﹐她也沒像鄧麗君﹑甄妮銳意到香港發展﹐或者灌錄粵語專輯。所以她的名字很具知名度﹐然而許多情況下﹐在香港只是紅了歌曲﹐但樂迷卻不知道鳳飛飛是原唱。 例如80年代的歌曲“掌聲響起” 及“我是中國人” 在香港為人熟識的版本分別是羅文及張明敏主唱的版本﹐而70年代的“楓葉情”﹑“愛的禮物”及“敲敲門”等都非常受到歡迎﹐但基於海山的原則是好歌齊齊唱﹐筆者還是要很花精神搜尋資料﹐才稍為確定誰是原唱。不過當年若喜歡看台灣文藝電影的朋友﹐或者也會對她主唱的電影主題曲非常熟識及瞭解。 筆者較為留意鳳飛飛乃是1982年﹐那時香港寶麗金為她發行了歌林出版的“我是中國人”專輯﹐這首點題歌曲雖然在港大受歡迎﹐可是流行的乃是張明敏的版本﹐筆者還是要在寶麗金出版雜錦合輯﹐收錄了此曲﹐才知道她是原唱。當時感覺很奇怪﹐為何一首那麼雄壯激烈的歌曲會交由一位女生主唱﹐而且似乎以前她都不會主唱這類歌曲的。往後在市場上又不多見她的專輯﹐直到1991年羅大佑在港設立音樂工廠發展﹐而筆者又對台語歌發生興趣﹐於是在一張由他製作的“原鄉”合輯中﹐再次發現鳳飛飛的蹤影﹐那是她主唱的台語歌“牽成阮的愛”(粵語版乃是梅艷芳的“似是故人來”) 。 近年有關她的消息便是2003年35 週年復出演唱會了﹐環球唱片也有進口這張演唱會DVD ﹐2005年她再接再勵在台灣舉行個唱﹐受歡迎程度不減。 海山唱片繼年前出版金鼎獎系列精選後﹐再次輯錄第2輯的鳳飛飛精選。這次收錄的可真是貨真價實的海山時期錄音﹐不過她在海山灌錄了30張專輯﹐32首歌曲難免仍有漏網之魚﹐這次至少欠缺了“楓葉情”﹐ 想聽較多這時期的歌曲﹐相信要選購另一套海山的鳳飛12張CD Boxset 了。
【最爱鳳飛飛】美食天堂 CNN列台湾不可缺少的40项小吃 台湾美食闻名遐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撰文称赞台湾小吃融合闽南、潮州与客家等文化,食物美味且多元,更进而列出「台湾不可缺少的40项小吃」,其中不仅包含观光客喜爱的珍珠奶茶、小笼包与凤梨酥外,就连台式早餐与便当都名列其中。 报导指出,除了观光客来台不可错过的珍珠奶茶、凤梨酥、刨冰、小笼包外,甜甜咸咸的卤肉饭就等同台湾小吃的代名词,是最平民化的美食。 而牛肉面的美味,甚至可让台湾为此每年举办牛肉面节,经过激烈竞争选出冠军牛肉面。代表台湾形状的地瓜,对台湾人而言除了具有象徵意义外,还可煮粥或油炸,也是台湾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除此之外,台湾还有许多不可错过的夜市美食,蚵仔煎、上海生煎包、咸酥鸡、卤味、鸡翅包饭、胡椒饼、星马风味的药炖排骨等,都是知名的台湾小吃。 报导也将台湾人日常的烧饼、油条与豆浆等台式早餐与便当列入名单中,还评论台湾人对便当又爱又恨。 CNN列「台湾不可缺少的40项小吃」: 1. 卤肉饭 2. 牛肉面 3. 蚵仔煎 4. 珍珠奶茶 5. 虱目鱼 6. 度小月担仔面 7. 生煎包 8. 刈包 9. 铁蛋10. 凤梨酥 11. 甜不辣 12. 肉圆 13. 咸酥鸡 14. 葱抓饼 15. 蚵仔面线 16. 臭豆腐 17. 地瓜 18. 刨冰 19. 胡椒饼 20. 小笼包 21. 鱼丸汤 22. 药炖排骨 23. 鸭肉 24. 鼎边趖 25.麻糬 26. 卤味 27. 筒仔米糕 28. 台式早餐 29. 猪血糕 30. 三杯鸡 31. 粄条 32. 洪瑞珍三明治 33. 爱玉 34. 皮蛋豆腐 35. 润饼 36. 麻辣锅 37. 鸡翅包饭 38. 猪肉贡丸汤 39. 吴宝春面包 40. 便当
邓丽君 王菲 今年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20周年纪念日,她生前的绝唱〈清平调〉,王菲录制成单曲,与华语歌坛巨星「跨时空」合唱!但王菲在专业录音室配唱,邓是在家清唱的半首歌,两者「合体」是否公平?邓丽君三哥邓长富4月30日说:「邓丽君录唱片从不修音,以前也没有这种技术,她自我要求严格,试唱也很认真,不随便,我觉得她唱得不错。」 梁荣骏弦乐重编曲 〈清平调〉是邓丽君邀音乐人曹俊鸿将李白七言绝句谱成的歌曲,20多年前她在家清唱半首后保留起来,邓长富觉得很珍贵,请编曲大师屠颖配上音乐,2013年邀王菲在邓丽君60冥诞北京演唱会上「合唱」,邓唱前半段,王唱后半段。 隔年王菲到香港请帮她监制《菲靡靡之音》的梁荣骏,以瑰丽饱和的弦乐重新编曲〈清平调〉,让邓原音重现,王接唱后半段。邓长富说,「王菲很用心,效果很好,大家听就晓得了。」 邓丽君生前风靡大陆,王菲认为邓是自己音乐启蒙老师,中学开始模仿邓演唱,1995年录制《菲靡靡之音》,翻唱邓的经典歌曲,不料第二周5月8日下午约5点零8分,邓丽君在曼谷清迈骤逝,她在录音室难过得唱不下去,与偶像见面的梦想也破减。 版税全捐公益单位 配合邓丽君过世20周年,〈清平调〉单曲於5月8日下午5点零8分全球发行,同步首播MV。王菲不收取酬劳,版税全数捐赠给公益单位,她藉此圆梦,也希望延续邓的公益精神。由於她的歌声比邓高一个Key,除和邓合唱的版本,她也唱了独唱版本。2015年05月01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