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 鲁中龙飞
知足常乐,健康是福!
关注数: 339 粉丝数: 732 发帖数: 30,047 关注贴吧数: 16
(转发学习)关于探测深度的, 今天给大家说一下大家最感兴趣的探测器深度的话题。平常的时候很少去提及这个东西,因为牵扯的东西太多。所以三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所以今天给大家写这一篇文章给大家基础的讲解一下。首先探测器影响深度的几大主要因素给大家分解一下。 1:探测线圈大小(探盘大小) 2:电磁波信号影响(电磁干扰) 3:土壤的密度 4:土壤的干湿度 5:土壤的矿化程度 6:探测器的工作频率(频率针对性) 7:探测器的恢复速度(反应性) 8:探测器的地平衡技术(穿透率) 9:个人技术的抓捕信号的能力 10:土壤金属歧视以及铁云因子的信号吸收。 看了那么多,很多新手有点晕了吧。平常很少提及这些东西,不是不告诉你们。只是说了怕你们不理解,所以基本会跟你说大概多少深度左右,很多探友应该经常在群里或者其他地方听说他某某种机器一个铜钱挖了多深,自己特别不相信,因为自己从来没那么深挖到过。下面就给你们好好讲解一下其中原由。 1:探测器探盘大小,我们都知道探测器探测深度是根据探测物体大小,越大探测深度越大。大的探测盘也类似于此,小的东西跟小盘差距只有几公分,甚至只有1, 2公分。越大的东西相差越大,到直径30公分左右的东西时候可能探测深度相差30公分左右。 2:电磁波信号干扰。探测器探测原理就是探盘发出电磁波信号出去,然后接受线圈接受反馈回来的信号。屏蔽线圈屏蔽信号。当电磁波干扰信号的时候会让探测器电磁波信号变弱,导致探测深度变浅。 3:土壤密度,土壤的密度非常影响探测深度,我们知道在松软的土深度会提升,相对应的大密度土壤也会阻止电磁波发射的深度。像沙坑之类的就属于松软的地方。所以基本探测深度还是比较可观的。 4:土壤的干湿度,上面讲到电磁波信号大家应该也能理解这个原因了,就是因为导电性。导电性直接会影响电磁波磨传导,非常容易理解。 5:土壤矿化程度,土壤的矿化主要来源于土壤的铁云因子,与其他因素导致导电性土壤,大家都知道探测器发出电磁波信号以后接触到金属物以后就会返回信号让接收线圈接收,如果土壤矿化比较厉害,电磁波信号就会被这种土壤吸收导致深度变浅。 6:探测器工作频率,频率是解释如下,探测器使用的是khz也就是千赫兹,我们平常使用的比如5赫兹其实就是5000赫兹,10khz就是10000赫兹。这个是每秒钟发射电磁波的次数,简单的比喻一下频率的作用,就类似于打拳的长拳与短拳,想要快,肯定是短拳,速度又快,距离会超短,密度又大。长拳长,速度肯定是慢一些的。所以这就是大家理解的低频探深,探大物体,高频探小细小物体的解释。其实还有金属针对性与导电性的关联。不详细介绍了,给大家一点参考的数值分析就可以了。银元,大物体这种高导电适用于低频。2-5khz都比较适用,铜钱,铜杂件类的适用于10-20khz。细小或者低导物体适用于20khz以上。其他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7:探测器恢复速度,反应性。类似于我刚比喻的长拳短拳一样。探测器的速度越快,深度越浅,反过来就是越慢越深。 8:探测器地平衡技术,因为探测器探测的环境不同,土壤不同,很难去准确的说起探测器的深度准确性。所以很多厂家也好,代理商也好。基本都是做的空探视频,不过话说回来空探是一个探测器的一个基础潜力值。地平衡技术直接影响了空探与实探之间的百分比,实探能达到空探深度的%多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过像觅宝或者XP大公司的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主要还是看土壤对探测的影响,自己地平衡技术对这种土壤相对应做的优化。这类技术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好轻易评判。大家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 9:个人信号抓捕技术,很多探友经常问我一些个人经验。不是我不肯说。只是环境,地理等等条件不同。不是我这里的经验一定适用于你那里。还是自己多挖。挖之前自己多仔细分析信号。日积月累一定会累积更多适用于自己的经验了。 10:本来没有这个选项的,自己强行解释一波。很多新手喜欢埋东西测试,或者挖一个坑丢进去。然后怎么测都不响。深度非常浅。主要是因为地平衡土壤遭到破坏导致的。还有探测物没有于土壤长时间有那个契合度,氧化层。你们自己探测应该也能感觉到。自己挖一个坑,一个铜钱探不到20公分。你真正实地探测没有超过20的吗。答案是肯定有超过的。所以探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还需要自己多玩,多去理解,多在群里交流,互相进步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