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麦酒🍀 wenhui312
喜欢琥珀蜜蜡,从事蜜蜡行业5年有余。
关注数: 57 粉丝数: 3,120 发帖数: 3,532 关注贴吧数: 224
琥珀蜜蜡的压清工艺也就是金珀的一种优化 (1)压清的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去除琥珀中的气泡或过滤掉琥珀中的固态包裹体等杂质,使琥珀澄清。 (2)压清的目的 除去琥珀中的内含物,如气泡、固态包裹体等,以提高琥珀的透明度和纯净度。(3)压清的原理 压清分为非过滤压清和过滤压清。非过滤压清是指在惰性气体的气氛条件下,加热使琥珀软化,并在一定压力下,使琥珀的气泡排出。过滤压清是指在惰性气体的气氛条件下,加热让琥珀熔化,并让熔融态的琥珀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滤网,以过滤掉琥珀的固态包裹体等杂质,再进行冷却固化。 (4)压清的工艺 ① 非过滤压清工艺 将琥珀成品或半成品投入压炉内,并向压炉内充入惰性气体,控制压炉的温度和压力。待加热完成后,往压炉内输入冷却气体。当炉体温度下降至40℃以下时,便可开炉取出产品。 ② 过滤压清工艺 在非过滤压清工艺的基础上,控制温度让琥珀熔化,接着让熔融态的琥珀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压炉中的滤网。在过滤杂质后,让熔融态的琥珀冷却固化成型。 (5)压清琥珀的鉴定特征 ① 压清后,琥珀的局部或整体无明显的内含物,透明度很高。 ② 压清后,珀与蜜,以及珀与蜡之间的界限清晰没有过渡。市场上常见的品种俗称金包蜜、鸡蛋蜜等。
琥珀蜜蜡的主要产地和各产地的特征 目前国内市场上,琥珀批发商和零售商主营的琥珀产地有波罗的海周边国家、缅甸、多米尼加、墨西哥,以及我国辽宁省抚顺市。他们对琥珀先按照产地进行分类,再按照透明度、内含物、体色、可见光荧光色和纹理等感官特征进一步细分。然而,市场的分类有着方便销售的明显倾向性,且大多数新分类名词是由国内销售商创造的。 波罗的海周边国家产出的琥珀,按透明度由高到低一般分为珀、蜜、蜡。珀按体色分为金珀和血珀。珀的内部如果有动物残骸的为虫珀,有植物残骸的为植物珀。蜜按体色分为黄蜜、血蜜、白蜜。蜡按体色分为黄蜡、血蜡、白蜡和骨蜡。同时含有珀、蜜或蜡的琥珀成品分为金绞蜜、金包蜜、蜜包金和蜜蜡。部分商家把蜜和蜡统称为蜜蜡而不细分。 缅甸产出的琥珀,按透明度由高到低分为珀、蜜、蜡和根。珀按体色分为金珀、金红珀、棕珀、棕红珀、血珀、血棕珀、柳青珀、茶珀等。若在太阳、日光灯、LED灯等光源下,珀的表层浮现出不同强弱程度的蓝至绿光时,可分为金绿珀、金蓝珀、紫罗兰珀珀,有植物残骸的为植物珀。蜜、蜡常混在一起出现,同时又混有少量的珀,并按照蜡所占比例的由少到多分为蜜和蜜蜡。蜜按照体色、内含物、纹理等特征分为金绞蜜、金沙蜜、血蜜等。根珀在缅甸琥珀中比较特殊,按内部点状、片状包裹体的聚集程度分为根蜜和根珀,根珀的点状、片状包裹体聚集程度比根蜜的高。 多米尼加和墨西哥产出的琥珀,按透明度由高到低分为珀和蜜,蜜罕见。珀按体色分,主要为金珀和血珀,如果在太阳、日光灯、LED灯等光源下,珀的表层浮现出不同程度的蓝至绿光时,分为绿珀和蓝珀。蓝珀按浮现的蓝光色调以及浓郁程度分为普蓝珀、高蓝珀和天空蓝珀。珀的内部如果有动物残骸的为虫珀,有植物残骸的为植物珀。蜜罕见,常与珀一起出现。目前,市场上将含有褐黄色植物残骸的多米尼加琥珀亦称为根珀。、变色龙珀等。珀的内部如果有动物残骸的为虫我国辽宁省抚顺市产出的琥珀,按透明度由高到低分为珀、蜜、蜡和花。珀按体色分为金珀、金红珀、棕珀、血珀、黑红珀等。珀的内部如果有动物残骸的为虫珀,有植物残骸的为植物珀。蜜、蜡常混在一起出现,同时又混有少量的珀,并按照蜡所占比例的由少到多分为蜜和蜜蜡。蜜按照体色、内含物、纹理等特征分为金绞蜜、金沙蜜等。花珀在抚顺琥珀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品种,其中的花往往是由胶状包裹体组成的流淌状、花状等纹理,按颜色可将其分为白花珀、黄花珀等。
琥珀蜜蜡的荧光和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识别的部分,其波长范围通常是380~760nm。在可见光范围内,当任一波长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视觉神经的传导下,人类的大脑会产生感知,进而产生颜色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根据波长的不同,可见光在人脑可以产生七种颜色的感知,即紫色、靛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那么,什么是物体的颜色呢?通常人脑感知某种物体的颜色,按电磁波的来源可以具有以下三种显色原因。 ① 该物体对照射其表面以及透射其内部的电磁波进行选择性吸收后,从其表面以及内部反射出来的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产生的颜色感知。例如,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当太阳照射到月亮时,从月亮表面反射出来的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射入人眼时,这就是人们在夜晚感知到的月色。 ② 该物体自身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产生的颜色感知。例如,太阳自身发光,当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射入人眼时,这就是人们在晴天感知到的阳光色,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可见光。 ③ 从该物体表面以及内部反射出来的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和该物体自身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共同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中会产生叠加的颜色感知,例如,红宝石的艳红色是由可见光中未被红宝石吸收的电磁波产生的红色体色,和受可见光激发而发射出来的电磁波产生的红色荧光色叠加而成。 琥珀是一种在显色方面较为复杂的宝石材料。琥珀的颜色包括了上述三种显色原因,具体如下。 ① 琥珀对照射其表面以及透射其内部的电磁波进行选择性吸收后,从其表面以及内部反射出来的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产生的颜色感知,即琥珀的体色。② 琥珀因受到较高能量电磁波的激发,自身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产生的颜色感知,即琥珀的荧光色和琥珀的磷光色。 ③ 从琥珀表面以及内部反射出来的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和琥珀自身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共同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叠加的颜色感知,即琥珀的叠合色。 琥珀的体色、荧光色、磷光色和叠合色将在下文进一步叙述。 (1)琥珀的体色 琥珀体色的定义:当可见光照射到琥珀表面,并射入琥珀内部时,其中一部分被琥珀选择性吸收,可见光中未被吸收的部分通过视觉传导,在人脑中所产生的颜色感知。由于琥珀的体色是单一原因呈色,并代表着琥珀的基本颜色属性,所以学会观察琥珀的体色,有助于对琥珀进行分类、鉴定和价值评估。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当使用不同色温的光源照射琥珀时(如暖光、暖白光、白光等),未被琥珀吸收的电磁波将会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人脑对琥珀体色的感知【这就是为什么拍照都要自然光,其实就算是自然光,一天上午下午中午颜色也会有差别,所以其实灯光更靠谱】。例如,暖光照射下,琥珀体色偏黄;白光照射下,琥珀体色偏浅。因此,现代宝石学在研究琥珀体色时,建议选择暖白光作为标准光源。 体色的呈色机理:经研究发现,在标准光源照射下,琥珀体色的决定因素主要来自琥珀的生色基和琥珀的内含物。 ① 生色基方面 生色基是指有机分子中能够吸收紫外至可见光谱中电磁波的官能团,如碳碳双键、羧基和羰基等。生色基对电磁波的吸收,与生色基的种类及其在有机分子中的数量和连接方式有关,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a. 当生色基以孤立的形式连接在有机分子中时,它只能吸收紫外光谱中的电磁波,例如,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吸收了193nm的电磁波,乙酸中的羧基吸收了204nm的电磁波,丙酮中的羰基吸收了270nm的电磁波,而可见光谱中的电磁波未被吸收。因此,当可见光通过这三种有机分子并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中产生无色的感知。 b. 当多个生色基以共轭方式连接在有机分子中时,这些生色基能形成较易被激发的共轭体系,该共轭体系能够吸收可见光谱中能量较高的紫色光区的电磁波。如1, 4-二苯基-1, 3-丁二烯中有两个以共轭方式连接的碳碳双键,该共轭体系吸收的是可见光谱中紫色光区的部分电磁波,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中产生淡黄色的感知。c. 当较多的生色基以共轭方式连接在有机聚合物中时,这些生色基形成易被激发的共轭体系,能够吸收可见光谱中能量较高的紫色至蓝色光区的电磁波,例如,琥珀的聚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中,有以共轭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碳碳双键和羰基等生色基。它们形成的共轭体系能够吸收可见光谱中紫色至蓝色光区的电磁波,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中产生黄色至橙色的感知,因而我们看到的琥珀大多数呈现出不同色调的黄色至橙色。 d. 当更多的生色基以共轭方式连接在有机聚合物中时,这些生色基将形成更易被激发的共轭体系。该共轭体系对电磁波的吸收逐渐向可见光谱中能量较低的红色光区偏移,例如,因氧化而形成的红色琥珀,在该类琥珀表层的聚合物中,存在大量以共轭方式连接的羰基。这些羰基形成的共轭体系,会吸收可见光谱中紫色至橙色光区的电磁波,未被吸收的电磁波刺激视网膜时,在人脑中产生红色的感知。如果红色琥珀进一步氧化,由足量的羰基形成的共轭体系,将会吸收可见光谱中全部光区的电磁波,而使琥珀呈现出黑色。 ② 内含物方面 当琥珀中有大量细小气泡时,琥珀的体色会因细小气泡对入射光的散射,而使琥珀呈现出黄中泛白的颜色。当透明琥珀中有棕色点状物组成的流淌纹时,流淌纹的棕色会通过琥珀内部光线的发散,使琥珀体色趋向于棕色。 ③ 其他方面 琥珀的体色还会受到其他未知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影响机制还处于研究之中。例如,市场上出现的饱受争议的“血蜜”。该类琥珀颜色整体呈肉红色,有别于因表层生色基的增多而导致表层泛红的红色琥珀。血蜜类琥珀的体色成因,据最新资料介绍,与辐照诱发的化学反应有关。 经实验观察,琥珀的体色主要有六种色系,即白色系、黄色系、棕色系、红色系、绿色系和黑色系(2)琥珀的荧光色 琥珀的荧光色是指在琥珀的立体网状大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些活性较高的基团❶,这些基团的外围存在一些状态活跃但处于基态的电子。处于基态的电子,在吸收外部电磁波的能量后会产生激发现象,并向较高能级跃迁。而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极不稳定,有返回基态寻求稳定的趋势。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会把受激发时所吸收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这种能量的释放在琥珀上就表现为荧光现象。琥珀的荧光现象通常所产生的颜色,可根据激发源的不同分为两类,即紫外光荧光色和可见光荧光色。① 琥珀的紫外光荧光色 激发琥珀产生紫外光荧光色的电磁波,通常是电磁波谱中200~400nm波段的紫外光❷。为使用方便,该波段的紫外光被人为地划分成三个波段:短波(200~290nm)、中波(290~320nm)和长波(320~400nm)。其中,短波的主波长为254nm,长波的主波长为365nm。为了标准化测量,现代宝石学通常在365nm和254nm波长的紫外光下,观察并研究宝石的紫外光荧光色。由于琥珀在长波紫外光下的荧光强度远大于在短波下的荧光强度,且特征显著,便于观察鉴定。因此,通常在365nm波长紫外光下,研究琥珀的紫外光荧光色。经实验观察,绝大多数琥珀具有紫外光荧光现象。主要有三种色系,即黄色系、蓝色系和绿色系。 琥珀的紫外光荧光色与琥珀的体色以及透明度有着一定的特征联系。例如,黄色透明琥珀常显浅蓝色的紫外光荧光色;黄色半透明或微透明的琥珀常显浅黄色的紫外光荧光色;天然红色琥珀常显褐绿色的紫外光荧光色;烤色优化的红色琥珀常显土黄色的紫外光荧光色。上述现象的形成机制,尚在研究之中。② 琥珀的可见光荧光色 太阳、日光灯、LED灯等光源,均能激发琥珀产生可见光荧光。经研究分析,在可见光中,能够促使琥珀中一些活性较高基团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电磁波,通常是电磁波谱中400~450nm波段。为了观察的方便,通常将琥珀置于黑色背景之中。因为深色的背景能吸收透过琥珀的全部光线,这样人眼能观察到的从琥珀反射出的光线,仅为琥珀表面的反射光。光线的不足淡化了人眼对琥珀体色的感知,方便了对琥珀可见光荧光色的观察。 同理,若将琥珀置于白色背景之中,浅色的背景会反射透过琥珀的可见光线,这时人眼观察到的从琥珀反射出的光线,既有从琥珀表面反射出的光线,又有从琥珀内部反射出的光线,这更易于突显琥珀的体色。琥珀体色的突显,就会干扰肉眼对可见光荧光色的观察。 在自然界并不是所有琥珀都具有可见光荧光现象,经实验研究,缅甸琥珀、多米尼加琥珀和墨西哥琥珀中的部分品种具有可见光荧光现象。其可见光荧光色主要有三种色系,即蓝色系、蓝绿色系、紫色系。如图2.21所示。 ③ 琥珀的磷光色 琥珀的磷光现象,又称之为留光现象,是在激发光源撤离后,沿激发光源撤离的轨迹,在琥珀体内出现的一种自发光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会在几秒钟内消失。 磷光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一些活性较高的基团中处于基态的电子,在吸收外部电磁波的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后,随之以释放热量的形式返回到过渡的中间能级。待外部电磁波停止激发后,积聚于中间能级的电子为寻求稳定,以释放光能的形式返回到基态,这样的发光现象即为磷光现象。在自然界只有极少数琥珀具有磷光现象,且这种现象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秒的时长。磷光色主要为浅黄色。 ④ 琥珀的叠合色 琥珀在太阳、日光灯、LED灯等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颜色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a. 当琥珀没有可见光荧光色,或当琥珀的体色盖过其可见光荧光色时,所呈现的是琥珀的体色。 b. 当琥珀的可见光荧光色盖过其体色时,所呈现的是琥珀的可见光荧光色。通常,可将琥珀置于黑色背景之中来淡化琥珀的体色。 c. 当琥珀的体色与其可见光荧光色强度相当,并叠加在一起时,所呈现的是琥珀的叠合色。琥珀的叠合色是指琥珀的体色与琥珀的可见光荧光色同时叠加显现的颜色。琥珀的叠合色有如下三种形式:其一,体色强于可见光荧光色,琥珀的叠合色以体色为主,如以体色(红棕色)为主的叠合色;其二,体色与可见光荧光色强度相当,颜色叠加明显,在观察时会发现,可见光荧光色浮在体色之上,如可见光荧光色(蓝色)-体色(黄色)的叠合色;其三,体色弱于可见光荧光色,琥珀的叠合色主要表现为可见光荧光色,如以可见光荧光色为主(粉紫色)的叠合色。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