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岁月无声1988 ok岁月无声198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注数: 44 粉丝数: 348 发帖数: 3,149 关注贴吧数: 18
吧里排字辈都是在做无用功 每次来吧里,都看见很多排字辈的帖子,这类帖子基本没用,你想想,不停的迁移,才有了今天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姓李的人,迁移的时候有人规定了字辈吗?后人一定遵循吗?搬到各地之后,通讯不发达,有人联系统一字辈吗?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新加坡李光耀祖籍陇西郡,我也祖籍陇西郡,可我们村从明朝开始一直都有族谱的,没有过光字辈啊。。。。再举个例子,明朱元璋时期,家祖从南京来到云南保山,书上记载了几条信息,1祖籍陇西郡,2从南京应天府来的,3来到保山之后几个定居过的地方。。来到保山之后,先居马陵寨,其间一支搬到龙陵,一支搬到了老吴寨,一支留在马陵寨。老吴寨这支又分成两支,一支迁往西邑李家寨,我家就是西邑李家寨。。当年在马陵寨寿终正寝的祖先,都埋在大官市后面的黑泥田,好几块碑文都叙述了家族的迁移情况,和李氏家族的管辖范围,这些四百多年的祖坟现在还在,这是保山李氏寻根的一个证据。 从马陵寨迁出去的李氏,都在族谱记载了这个事情,这是书面记载。老人告诉孩子我们是从马陵寨搬出来的,那里还有我们的亲人,这是口头相传。传了四百年左右,期间我们村续写过三本族谱,历经十六代人。到了2013年,李家寨已经有一千六百多人,这时候龙陵那边派人来了,提议合资修祖坟,他们带头,已经联络到了搬到其他地方的族人了。 修祖坟的时候,大家带着各自的族谱,我们分开四百年左右,字辈根本不一样,偶尔有个别字大家都有,可辈分不一样。我们明明能证明我们是一家人,字辈就是不一样。怎么回事呢?我遇到的一个事情或许可以横向比对。十年前,我去缅甸,认识一个姓杨的华侨,他是文革期间跟着父亲从保山跑出去的,定居缅甸。他有四个兄弟,他们的字辈和保山老家的肯定是一样,因为跑缅甸的时候他们都好大了,名字早取好了。到了缅甸之后,他定了十代人的字辈,供后人取名用。他也不知道保山老家用着什么字派。。。这个事情,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字派不一样。 说了那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赞同我的,我就觉得,大家进来说字辈,基本是在说费话。 我,祖籍陇西郡,明朝时从南京应天府木瓜街,剪子巷来的,有没有和我信息一样的,或者说,也是明朝从南京出来的?你知道南京之前的事吗?这是我关心的。 如有错字,望兄弟姐妹们原谅。 李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