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异想天开
大海的异想天开
我想做一个乐天派,不怕困难,只想平淡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1,642
关注贴吧数: 12
开学见网友活动 新生活开始啦,本着去大学见网友比见陌生人快乐的原则,我们来个班级鱼水情吧。
宗族的强大会对封建王朝造成什么影响? 镇楼图,镇得住么
来看看粉墨登场的解释吧,东哥搞错了词性么? 粉墨登场,谓妆化好了,上台演戏。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丐癖》:“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观者呼绝调矣。”
恭喜嘉兴哥担任小吧, @imagine_gif 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
玄幻小说基本套路,看看东哥占了几天 1,升级打怪捡宝贝,山洞学院拍卖会
【07-25 - 魅友求助】我手机出现跳屏了,咋办 32G黑色移动版本,刷的是3.5.2的系统,才入手5天。说真的,从实体店买来的第二天就出现跳屏了,当时不严重,我没在意,现在跳屏起来打字很困难的………我是在重庆南坪买的,现在在广东中山,唉,难受
【07-25 - 魅友求助】我手机出现跳屏了,咋办 32G黑色移动版本,刷的是3.5.2的系统,才入手5天。说真的,从实体店买来的第二天就出现跳屏了,当时不严重,我没在意,现在跳屏起来打字很困难的………我是在重庆南坪买的,现在在广东中山,唉,难受
【07-24 - 魅友求助】root过后,触屏出现问题 如图,掌阅Ireader那里会出现自己点击进入的情况,给手机的使用带赖了极大的不便,从没精简手机的内置软件,这个怎么办
随录取通知书到来的电话卡是联通还是移动呢 我想换个手机,不知道电话卡是移动的还是联通的。请求帅气的学长和萌萌哒呢学姐答疑解惑
你的确让我高看了一眼 没有然后了,不吐槽
谈“宇宙悖论原理”:“不悖论”与“悖论”的关系 宇宙之中,只要有一把锁,就一定有一把钥匙。 大自然同时写就了“不悖论原理”与“悖论原理”两本书。人类的现实生存只需要读懂第一本,想要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宇宙事物全面关系属性需要同时读懂这两本书。 宇宙事物究竟是“悖论”的,还是“不悖论”的?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哲学的两大对立命题。 以自然逻辑关系看,一个正方的不悖论,与另一个反方的不悖论,就必然叠加形成悖论关系。因此说,任何“不悖论”都是“悖论”关系之中的一个单独构件。 换一个问题:“不悖论”能否包含“悖论”,或者“悖论”能否包含“不悖论”? 不言自明:悖论关系可以包含所有的“不悖论”关系;反过来,单一的“不悖论”却不能够包含和解释宇宙事物拥有的各种悖论关系。 因此“悖论”是宇宙事物本身关系属性的全面准确概括。 哲学思辨告诉我们:“不悖论”与“悖论”是宇宙事物本身的“一体两面”“一体二相”关系属性,两者是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不可分离的。这是因为宇宙事物本身皆是“既不矛盾又矛盾”的,是“矛盾即不矛盾,不矛盾即矛盾”的。这是宇宙事物关系属性的根本规定。 “不悖论”不是褒义词,“悖论”也不是贬义词,两者只是事物存在关系状态的描述用语。 “悖论”必须以“不悖论”为基本构件才能建立;反之,“不悖论”必须以“悖论”才能相对成立;两者是事物本身“一体两面”“一体二相”的天然关系。 看上去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悖论”的,而我们的总体性观察认识却是“悖论”的。这就是“悖论与不悖论”复合叠加的“总体性悖论”。 进一步问:总体性宇宙本身究竟是“有悖论”的,还是“无悖论”的?不同的观察认识角度,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无悖论的宇宙展现出了一切悖论,反之,悖论的宇宙化解掉了一切不悖论”。 宇宙本身是“悖论”的,只是人类在“无悖论”的生活着。或者说,宇宙本身是“无悖论”的,只是人们在“悖论”的认识着。 “哪里有什么悖论与不悖论”,宇宙根本不需要人为的描述。 然而,一旦我们描述,就一定是悖论! 附 有学者认为,“悖论”只是在人的大脑里面才会产生出来的一种认识幻象,是人们对于事物本体形态不能够全面洞察其终极真相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认识屏障,因此“悖论”只应该算是一种有障碍的认识结论。大自然本身“存在”(Bing)是“不悖论”的,只有存在与存在者(本体与现象)之间,或者存在者与存在者(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悖论。这就是说自然存在的终极本体形态是“不悖论”的,只有当进入到了人的认识层面,即认识论范畴中才会产生出“悖论”。因此说“悖论”所认识和阐述的自然关系属性并没有真正到底,只算作是宇宙事物的第二个存在层面的认识描述。 无独有偶,宗教之中还有另外的相似描述,比如“第一原因”、“法界”、“道体”、“证悟之境”、“终极实相”。 这引发了一些讨论。 首先是“存在与不存在”,这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最先提出的命题。后来的巴门尼德则认为“存在是一”。 真正的问题是,所有能够观察的存在,皆是以“存在者”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只要我们观察,所能够看到的就只有“存在者”。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只能看到现象,而不能看清楚终极本体。 现象与终极本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本体中不存在的,不能表现为现象。 有人说:“上帝之眼”并非单单以上帝的角度来俯瞰这一切,而是需要再次超越这种俯瞰,将“俯瞰之眼”本身作为一个单极,再次与被俯瞰之物叠加成为“浑然一体性存在”。这才能形成终极存在实相。 这也是量子物理学“观察者的思维决定当下存在”的观察认识方法。宇宙本身是“精神”与“物质”两个相的总合成,存在本身正是这两个相的“叠加态”。因此,思维本身就是存在本身的一个单极,是一个组成部分。就这样,观察认识(包括“上帝之眼”)已经与“对象宇宙”成为浑然一体的形态。这就是宇宙“本体能知”与“本体能量”不可区分、等量齐观的“等观察、等感知、等认识”境界。也就是说,这种浑然一体、不可区分、等量齐观的终极形态是一种天然叠加状态的“悖论性大同和谐”形态。 比如佛家认为:最高的东西,是洞察宇宙法界本身“不二空性”的那种智慧,最终达到本体与现象“等觉、等证”境界,行“无智亦无得”寂灭,以此“离苦得乐”,入“不生不灭”涅盘。当然返回头,修行者也完全可以进入鲜活的世间万法之中,行救度无量众生之事。 古代修行的人一般是通过“行门”进入这种与宇宙实相“等觉、等证”境界的。 另一方面,人类的科学实证也是大自然自身进化出来的一种实验证明方式。大自然通过人类的进化产生出科学,科学本身成为了大自然观察分析研究和证明自身的一种返观性认识工具,只是通过人的眼睛和大脑,而人的眼睛和大脑仍然是大自然本身所产生!这就是最为深刻的宇宙事物本身的“认识发生悖论”。 纯粹思辨的哲学家又如何进入呢?他们运用自然(悖论)逻辑理性论证的方式,进入到与宇宙事物本身浑然一体、不可区分、等量齐观,达成“精神返观物质,物质发生精神”的境界。这是一种“理入”的“悖论逻辑实证”的“觉悟之门”。 不同的“法门”已经形成人类“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分野。一类是感性直观体证,一类是理性逻辑思辨以及科学实证。“身体感知证明”与“逻辑、科学实证”犹如人类认知方法和能力的“两只手”。 这些不相同的方法和手段,从完全不同的路径都在攀登认识宇宙事物终极真相的最高峰。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来认知和证明宇宙事物本身,最为根本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我们所认识的宇宙本体,正是产生我们的本原。 就是说,我们认识本体,本体产生我们。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宇宙,正是从根本上产生出我们的认识能力的那一种东西。 这样就形成一个巨大的认识悖论:这就是人类面临的一道根本性认识难题。 宇宙本身以人作为自身证明的一种天然工具。人体是一种天然的实验室,大自然产生出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生命功能和认识能力来证明其本身如何进化演变,以及展现“思维对于产生思维的本体的返观察”,这是一种“不可思议,却又正在思议”的魔幻性功能效应。我们怎样进化演变,本质上仍然是大自然本身在怎样进化演变。这就是宇宙“自存在—自认识—自证悟”的终极目标。也是宇宙本身存在的真正目的。
第十五章 万相归元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一、困惑本元 科学知识的增长虽然给我们增加了有知,可同样也给我们增加了更多的无知,人类困惑的难度和数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人类已经完成登陆月球、开始迈出太阳系了,当我们深感科学具有神奇力量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许多古老的未解之谜仍然困绕着我们,是科学本身发展水平不够高,还是人类缺少真正的宇宙理论呢? 困惑中最难以解决的是悖论困惑,比如世界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说明我们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宇宙,我们是否一直被观察现象所迷惑呢? 我们看到万物都有生死,就理所当然地想到宇宙有生死;我们看到万物都有运动,就认为谁都不能摆脱时间之箭;我们看到万物都是从有序变成无序,就认为一切系统的熵都在增大…… 如果没有跨越时空的理论,任何探索都只能增加更多的困惑,而不能解决困惑的本元。只有真正的终极宇宙理论,它才能解开一切困惑。 真相总有大白的时候,宇宙本元是真如一境,是超越一切的,它就是万维宇宙。万维宇宙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生死、对错等神奇的特征,它是解开所有谜的钥匙,也是一切悖论的本元。 它是永恒的真如,是生命的本元。 不同的理论、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定义,宇宙、大自然、上帝、佛性、道、天等都是它的一种称呼,本书为了阐明它的结构,特别定义为万维宇宙。 不同的理论描述它时,由于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本书目的是阐述终极宇宙理论,因此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二、终极理论 本书阐述的是终极宇宙理论,它具有很多神奇特点,本书第一版还没有完全展现天经的神采。本书第一版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神奇思维 人类困惑的本元涉及到我们意识存在的基础问题,时间之箭是我们意识感到确实存在却难以理解的客观现象,我们的思维受时间之箭的影响产生因果思维,因果思维必然认定逻辑推理是绝对正确的。 真实的万维宇宙是跨越时空的结构,它是不能被因果思维所理解的,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有限延伸特征,并不能无限延伸的,这就是数学中为什么面对无限、无穷等问题就困惑的本元。 如果我们坚持认为逻辑推理是唯一正确的方法,那么就等于承认时间是永恒存在的,就无法解开宇宙怎样开端这样的悖论。 如果跨越时空思维,就必然要否定逻辑推理,即将逻辑推理这样的方法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在短时空中使用,面对涉及宇宙本元的映射悖论,必须采用超越时空的思维。 本书中宇宙本元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宇宙模型,这个模型是跨越时间的宇宙模型。宇宙映射论对这个模型进一步升级,形成跨越空间和跨越时间的新模型。 天人合一和万相归元是两种跨越时空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思维可以互相交错、延伸,形成宇宙理论的天柱。 结论:万维宇宙理论已经描绘出终级宇宙理论的神采,本书神奇的思维是理解终极宇宙理论的钥匙。 2.永恒真理 真理如何成为绝对真理呢?必须建立在永恒的前提下,如果前提不能永恒,那么真理也只是相对真理。 本书中宇宙异质论是永恒的思维奇点,它是以人类的意识存在为基础。只要你承认你是人,具有意识思维,那么这个理论就成立了;如果你不承认你是人,那也推翻不了理论,因为这个理论虽然是终极宇宙理论,但云寒认为宇宙的真理是一个,可描述的方式是无限的。 本书理论准确的定义是人类永恒终极宇宙理论,它本来就是人类的理论,不属于神或其他生命的理论。 结论:宇宙异质论具有无限的变化形态,它是本书一切理论的前提,是理解终极宇宙理论的起点。 3.悖论之剑 万维宇宙理论是终极理论,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终极不同。终极不是终结,结束也就是开始,因为万维宇宙具有生死合一的特征,任何事物的死亡也意味新事物的开始。 万维宇宙理论是终极理论,它阐述的对象是永恒的宇宙本元,宇宙本元是一切学科和生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万维宇宙理论是终极理论,它阐述的范围是宇宙本元的特征,宇宙本元的特征是一切学科和生命过程中困惑的本元。宇宙本元具有无限发展的特征,它的内容和特征都是无限的,只能选择性论述,不能全部描绘。只有通过建立理论体系描绘出它核心的神奇特征,才能初步描绘出宇宙本元的神采。 万维宇宙理论是终极理论,它阐述的重点是悖论,宇宙本元的特征是导致人类悖论的本元。悖论是一切困惑中最难解决的,万维宇宙理论由于阐述了宇宙本元的核心特征,因此成为悖论之剑。一切悖论只要是人类的悖论,无论什么学科,都能引进万维宇宙理论进行本元解释,破解悖论。 结论:人类任何学科的悖论,都能通过万维宇宙理论进行破除解决,悖论之剑是万维宇宙理论的神采之处。 三、宇宙之谜 宇宙之谜的核心问题是宇宙是什么? 如果不了解宇宙本元的特征,那么就无法理解宇宙的诞生和终结问题。 真实的宇宙是万维宇宙,它没有开始和结束,是永恒的。由于它是万物的本元,因此不存在任何可以独立于它之外的事物,它具有超越时间、空间、有无、对错等神奇特征。 1.诞生之谜 万维宇宙属于思维难以理解的本元,我们看到的宇宙实际是观察宇宙,它的主体是一个单元宇宙。单元宇宙是从万维宇宙中诞生,因此必然有开端。这个开端科学家用奇点来描述,经常说对奇点而言一切理论失效,原因奇点是万维宇宙的映射,它是大小合一的特征,即质量是最小、也是质量最大的。 这个解释是最能说明万维宇宙的神奇,也是最符合现代科学两种对立的研究结论,这两种都有道理却是对立的,真相是两种都成立,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结论:万维宇宙不存在诞生问题,单元宇宙诞生于万维宇宙中。 关于世界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 这个问题分三个层次利用本书六个理论来解答: 从万维宇宙角度 根据宇宙本元论,万维宇宙因果合一,对它来说,鸡和蛋是独立的,没有因果关系,因此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从单元宇宙角度 根据宇宙生死论,万物都是因果相续,鸡和蛋是关联的,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根据宇宙对称论,存在无数个单元宇宙是先有鸡后有蛋;也同样存在无数个单元宇宙是先有蛋后有鸡。 从我们生活的单元宇宙角度 根据宇宙生命论,生命是从小发展到大,是从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因此蛋相对优先于鸡出现。 根据宇宙模糊论,生命的变化遵循模糊变动的规律,生命的形态也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即第一个鸡或者第一个蛋它的长相很奇特,并不是很清晰的鸡或蛋, 根据宇宙波动论,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实际上是时空旅行,波动现象在较长时空中非常明显,尽管我们这个单元宇宙确实存在第一个蛋,但是由于波动因素我们将无法准确追溯过程。 2.终结之谜 单元宇宙既然可以诞生,就一定会有死亡的时候,那么它是如何死亡的呢?不管是通过收缩死亡,还是通过无限扩散消失死亡,结果都是回归到万维宇宙中。单元宇宙如何死亡仅仅是选择的问题,如同一个人是病死的、出车祸还是被老虎吃掉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一定会死,仅仅是死的方法不同。 结论:万维宇宙不存在终结问题,单元宇宙终结于万维宇宙中。 3.规律之谜 单元宇宙实际只有一个规律,其他的规律都是依据这个变化来的。本书第二版将系统论证唯一的宇宙规律。 4.对称之谜 万维宇宙的有无合一特征,它包含的单元宇宙整体之间是绝对对称的,这种对称是无极对称,即一个单元宇宙存在多少个特征,就有多少种反宇宙。 反宇宙在什么地方? 它不在我们的单元宇宙中,或者说不属于我们意识观察范围内,只有与我们意识结构完全相反的意识,即反意识才能真正看到和理解这个单元宇宙。 只是对于这个反意识的反人来说,他们既然与我们的意识相反,也就不能够理解正宇宙的概念,他们同样也会有无限的困惑:万维宇宙中是否存在正宇宙这样的世界,是否有人能读书,而不是书读人呢? 结论:不仅存在反宇宙,而且存在很多种形态各异的反宇宙,这才符合绝对对称的特征。万维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个与我们这个单元宇宙完全相反的单元宇宙。
第十二章 宇宙波动论 假如一个人不被量子理论感到困惑的话,那他就是没有明白量子理论。 ——玻尔 一、波动悖论 玻尔是量子理论的创始人,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因为连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存在波动。 1. 幽灵悖论 微观世界曾经被认为和宏观世界一样是确定的,原子被认为是缩微的太阳系,其内部的构件像精确的时钟一样运转。随着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原子世界充满了含糊和浑沌。电子这样的粒子根本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轨迹,在这个时刻如果我们发现它在这里,那么下一个时刻它却到那里,无法判定在某个时刻它在哪里。 不仅是电子,所有已知的亚原子粒子,甚至是原子,我们都不可能知道其具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我们日常体验到的真实可感知的物质,是由幽灵一样的量子组成的。 爱因斯坦一直对量子幽灵感到不安,他宣布:“上帝并不掷骰子。”为了攻击量子理论,爱因斯坦设想了一个实验,实验原理是:大群的幽灵不是独自行动的,而是共同行动的。假使一个粒子一分为二,其两半的碎片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作反向运动,运动到相当远处,每一个碎片都具有其同伴的印记。比如一半的碎片以顺时针自转的方式飞去,那么,另一半碎片就要以逆时针自转的方式朝相反的方向飞。 幽灵理论认为:每一个碎片都有两个幽灵,碎片A有两个:一是顺时针,一个反时针;碎片B也有两个:一是顺时针,一个反时针。在没有被观察前,一共存在四种粒子,一旦观察后,A如果是顺时针,那么就成为确定的粒子,不再有两个幽灵了,B也立即成为确定的粒子,而且肯定是反时针。 爱因斯坦的观念是两个粒子距离非常远,一旦对A进行观察,那么B是如何知道A的状态被确定,而且立即自己就变成实在的,不再是幽灵呢? 玻尔回答是,人们不可能把世界看成是由许多分离的碎片构成的。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A和B必须看作是单一的整体,即使它们相隔几光年之遥,这的确是整体论。 科学实验结果证明了,玻尔赢了,爱因斯坦输了。幽灵打败了相对论,也导致更大的悖论,我们所谓真实的世界既然是建立在幽灵的基础上,那么这个世界还是真实的吗? 2.猫的悖论 量子幽灵也导致出现更大的悖论,薛定谔提出一个著名的猫论。 设想有一个箱子,里面有一只活猫、一个装有镭的容器及一个装有氰化物的小瓶也放在箱子之中,镭原子会发生衰变,它的发生只能从几率的意义上加以预测。在这个装有活猫的密闭箱子里,如果镭发生衰变,它触发的信号能使一把预先定好位置的榔头落下,打碎小瓶,使氰化物从小瓶之中释放出来,从而杀死猫;如果镭不发生衰变,小瓶也不会破碎,猫会活下去。 按照常识,猫是非死即活;但是按照量子理论,由箱子和其中一切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是由一个波函数来描述的。所谓波函数就是说这个猫在同一时刻是既活又死,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不去打开箱盖去看这猫,那么它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这种状态似乎是荒谬的。 薛定谔认为观察的作用不仅明显地在现象中注入了一种主观因素,某个人必须打开箱子去看这只猫,而且它也迫使猫不可逆地接受这两种可能性之一,要么玻璃瓶完好无损、猫安然无恙,要么瓶子被打碎从而猫死去。 猫论的核心是:系统状态本身是不确定的,观察本身能导致系统从不确定转为确定。爱因斯坦说:“我不可能想象,只是由于看了它一下,一只老鼠就会使宇宙发生剧烈的改变。” 这个悖论还可以继续进行升级,既然我们认同猫是因为人的观察而被确定生或死的状态,如果说有一个人去观察,那么就会出现波函数塌崩的事情。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去看,比如云寒和寒云一起去打开箱子,假如猫是死的,那如何判断是谁将这可怜的猫确定为死的状态呢?是谁杀死了它,是云寒还是寒云?如果是云寒,那么仍然有个问题,为什么是云寒?而不是寒云?即使你能解释是云寒干的,如果有1万个人同时观察,那么如何确定是谁干的呢? 这就是大名鼎鼎、威振科学界的“薛定谔的猫”,而这个悖论即使是薛本人也只是坚持有这回事情,至于为什么,他也搞不清楚,否则他也就不需要与爱因斯坦进行多次论战了。 3.衍射悖论 光子和电子都具有神奇的波动性,即如果存在两个缝隙,那么它就出现衍射现象,即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它能知道有两个缝隙,而且很规矩地执行衍射理论。 电子的运动称为电子云,说明电子的运动是不可以预见的,既然它是不可预见的,那么它在衍射时又为什么这么老实,不抗拒命运的安排呢?这命运又是谁给它们的呢? 结论:波动悖论之所以无法解释,因为这已经涉及到宇宙本元的特征,任何不能了解宇宙本元神奇特征的理论,都会被自己的理论所困惑,只有理解宇宙本元的理论才能解开这个悖论之谜。 二、波粒二重 波动两重性是量子理论的核心,任何物质既是波也是粒子,这是量子理论的基础思维,也是量子世界的奇特特征。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光电效应论文,说明光子是粒子,即能量是非连续组成。光电实验表明照射在固体金属表面上的光,可以使金属发射出电子,这些电子的能量不随光的强度变化而变化,而是随光的颜色变化而变化。爱因斯坦认为,能量是以微小份额的形式由光线携带的,他把这称为“光量子”。光线的强度越大表明有越多的量子,所以能从金属中打出更多的电子,频率比较高的光意味着更大的量子,所以逃逸出来的电子会具有更大的速度。在某一量子尺度下,电子就完全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而离开金属表面。 光电效应说明光是由微粒构成的,这原是牛顿支持的一种观点。光的粒子说早在1678年就已经被荷兰惠更斯的波动说所取代了。光的波动说看上去是如此优美,它清清楚楚地解释了一系列光学现象,例如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因此人们不愿意放弃。 19世纪杨氏双缝实验,当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到一个开有两条狭缝的不透明的屏上,这两条狭缝就像一个二次光源。光穿过它们之后继续传播,最后投射到一个屏幕上,形成明显的明暗相间的带状条纹,这是一种典型的干涉作用,是光的波动本质的一个最好说明。 如果只能用一个光子,那么必然是只能穿过这两个狭缝之一。可如果把单独的光子一个接一个地向这两条狭缝发射过去,并记下它们到达屏幕的位置,最后我们会得到以前用一束光照射时一样的干涉图样。这说明,一个单独的光子会因为它的波动性质而对两条狭缝都有感觉。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两重性,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方程式推出:波长为入=h/p=h/mv。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看不到广泛的波动效应?因为根据方程式,粒子的波动性决定于它们的质量,质量越大则相应的波长越小。对于原子而论,这一波长相对于它们的尺度来说很大,而对于通常的物体来说,这一波长就小到了微乎其微,所以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波粒二重性导致非常奇特的特点,比如电子是具有典型的两重性,它无处不在,同时又无所在,这已经是神话中上帝的定义了。因此,波动性说明电子根本不像一个物体,它的行为只能用几率来描述。 1927年,海森伯提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这个原理认为自然界存在一个测量精度的极限,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两个量。对于电子,如果知道它的位置,就不知道它的速度;同样,知道它的速度就不知道它的位置。 不确定性原理意味着,我们对一个量测量得越准,则另一个共轭量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把这两个不确定性联系起来的常数,是普朗克常数,即△x△p≥h。假设将一个电子的位置测量到奈米(10-9米)的精度,那么动量会变得这样的不确定性,以至于人们不能预料一秒钟之后电子是否比100公里还近! 不确定性原理也导致另一个神奇的推论,即沸腾的真空:当空间越小,那么不确定性就越大,因此真空是沸腾充满活力的。在空间所有各处,真空场的能量永无止尽地在发生涨落现象,足够大的能量涨落可以使得粒子—反粒子在瞬间生成,而且能力涨落越大,粒子对生成得就越迅速。 结论:波粒两重性是观察结论,我们一直缺乏核心理论解开宇宙为什么存在波动两重性。 三、波动本元 1.波动地球 在时空旅行论中,云寒论述时空旅行存在混乱地球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如果公元2000年的地球与公元1900年的地球之间有严格的因果关系,那么就意味这个地球是混乱的,它会随着公元1900年的地球变化而变化。 实际上因为时空分离,公元2000年的地球与公元1900年的地球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那么出现这样混乱地球的几率是很小的。不过既然公元2000年的地球可以有无限个,那么新的问题出来了。 如果云寒二号想通过时空旅行机到来公元2000年的地球,那么他面临的地球是不确定的,是有无限个地球。如果他在时空旅行机上设定公元2000年的地球时,时空旅行机的显示屏幕上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图形,屏幕上的地球图形是波动的,波动就代表它有无限的可能。 结论:虽然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点时间对应的地球是确定的,但是对进行时空旅行的未来人来说,这个点时间对应的地球却是不确定的,这就是量子波动之谜的本元。 2.时空波动 地球为什么会出现波动? 它是时空波动的一个映射。时空波动说明万维宇宙中时空的无限性,它正是宇宙异质论的一个结论。因为同一个点时间对应无数的静元空间,同一个空间对应无数的点时间,那么出现时空旅行时,波动是自然发生的现象。 时空波动与时空差距有关,时空差距越大,波动就越大。物质的波动二重性,其波动本元就是时空的波动性,因为速度=空间/时间,质量、能量又与速度有关,那么最本质的波动性是时空波动。 目前的波动理论存在错误,认为波动只是与质量有关,这是看到表像没有看到本质。实际波动源于时空,质量只是物体在时空中的一个特征,而不是唯一的特征。 量子为什么能出现较大的波动? 原因不是它的质量小,而是它与人类意识中的时空差距太大,根据宇宙量子论,意识是存在量子意识的,那么人的量子意识时间大于量子自身运动的时间,很自然就能观察到量子的波动,所以非常明显。 结论:时空波动是最本质的波动,量子波动效应明显是因为意识存在量子意识。 3.观察波动 我们观察任何物体,实际是我们的意识对这个物体进行时空旅行,因为任何两个物体都是处于不同的时空中的,任何观察本身就是时空旅行。我们观察量子也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后都需要自己的大脑思考,那么这就导致观察波动,就是说,任何观察本身是逃避不了观察波动的。 为什么我们对遥远的过去记忆模糊?为什么我们对遥远的未来难以预测? 我们记忆中的某一个过去类似于过去的静元宇宙,我们幻想中的某一个未来类似于未来的静元宇宙。当我们试图去回忆过去或预测未来时,我们的思维就类似于万维人面临的波动时空,因此很模糊。 过去的事越远,那么这个时空差距就越大,也就越想不起来。经常有些东西我们突然想找却找不到,也想不起来放在什么地方,而且越是希望马上想起来,就越想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你的意识已经通过时空旅行进入了波动的静元宇宙,你当然无法想起来。但是如果你放弃寻找,静下心来,经常无意中能找到你要找的东西,一旦你找到这个东西,你马上就能记的自己放这东西的情景。这是因为意识在观察和思考静元宇宙时,出现波动现象,波动消除后,自然就能清晰。 同样,未来的梦越远,它的模糊波动越厉害。 我们同样也无法准确预见未来,比如你说100年后云寒会死,这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对一个小生命进行预测。但是如果要你预测100年后的人类是怎样的,这就不可预见了。 对地球整体进行预测,越近的时间越可靠,越向后越不可靠。比如云寒可以预测明天不会进行世界大战,但是如果这个预测时间改为50年呢?那么就出现预测不准的问题,谁能保证50年内人类不发生世界大战呢? 结论:过去的波动和未来的波动是不一样,我们一般认为过去是真实发生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预测未来比回忆过去的波动性更大。过去和未来的波动不一样,这是波动不对称,符合宇宙对称论。 4.异日重现 如果云寒一号万维人直接去公元2000年的地球,因为存在很多的公元2000年的地球,那么他是否能到达我们现在生活的静元宇宙?或者说他能否到达曾经产生他的那个静元宇宙呢? 答案是残忍的,不可能,因为宇宙异质论会进行干涉。 万维人无法到达他真正想到的那个静元宇宙,这个推论是宇宙异质论的一个结果。初步分析论证为,由于万维人想要到达的地球出现波动,从无限个地球中选择一个,这个概率为无穷小,做不到。在本书第二版的时候将进一步详细证明,肯定无法做到,而且也可以从这个论证进一步证明宇宙异质论是无法推翻的,否则就不能算是奇点理论了。 结论:完全意义上的异日重现是不可能的,即万维人能到达类似的静元宇宙就算不错了,但肯定不能到达他真正想要去的静元宇宙,也就是说,时空旅行能解决万维人大部分的旅行目的,唯一不能满足的是完全相同。 这就是拯救露露的一个结论说明。 5.天体波动 天体同样存在波动。 因为我们观察天体的参考标准是地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时空差距不大,所以不明显。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观察银河系及类星体、黑洞等特别大空间的物体时波动是存在的,原因它与我们参考标准的时空差距大。 天体的波动不仅与质量有关,更与距离有关,越大越远的天体波动性越大。 因为人的量子意识时间小于天体的波动量子时间,所以我们很难观察到天体波动,我们必须要将很多年的时间作为一个点时间,这样就能研究出天体波动。 结论: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出现时空差距很大,也能出现巨大的天体波动现象。如果出现天体波动,那么它就不符合现在的波动公式,而是与本论中的时空差距有关。这个结论是可以证实的,有待未来科学的证实。 6.漏洞之谜 本文中有一个漏洞,如果时空是波动的,那么意味着任何观察都是波动的。比如一本书你找不到,后来找到了,你能说找到的这本书是属于另一个静元宇宙,不是原来的静元宇宙吗? 这个问题,现在很难回答,因为看起来书是确定的,既然异日不能重现,那么书还是那本书吗? 云寒既然已经提出这个悖论,就说明能解释这个问题,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才引发出宇宙映射论的产生,否则就产生不了更奇特的宇宙模型。 结论:宇宙映射论将带动宇宙波动论的升级。
第十一章 宇宙漂移论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观棋未偏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忧自凌丹虹。 ——孟郊
第十章 宇宙生死论 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创造了这个世界。 ——爱因斯坦
第九章 宇宙量子论 小圆内就是你们的知识,大圆内是我的知识,圆外的空间就是未知世界。因为我的圆比你们的大,周长就比你们的长,因此接触到的未知就更多。 ——芝诺对学生说
第八章 宇宙生命论上 如果非常复杂的化学分子可以在人体内活动并使人类产生智慧的话,那么同样复杂的电子电路也可以使计算机以智能化的方式采取行动。 ——斯蒂芬•霍金
第七章 宇宙模糊论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
第六章 宇宙循环论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
第五章 宇宙对称论 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看到的这一切秩序,这一切美,是从哪里来的呢? ——牛顿
第四章 宇宙相对论下 1.时间相对 时间是人类最困惑、研究最多的问题之一,爱因斯坦相对论已经说明了时间相对的事实。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质量也存在相对性。因为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有关,所以速度越大,能量也越大,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缩短。 这些结论已经得到认可,一句话:物体的时间、质量、能量、重量、速度都是相对的,它是符合宇宙相对论的基本思维,云寒就不需要多写了。 需要指出的是: 爱因斯坦相对论本身也存在相对的问题,首先是光速不变,这是基于观察结果的一个推论,它同样符合公理相对原理,即观察的结果未必就是真理。光速不变本身就是个假设,它同样存在宇宙中为什么光速不变这个问题。相对论还产生宇宙奇点不可解释的矛盾。 光速是个常速,它不符合宇宙相对论的基本思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第11章宇宙漂移论将系统研究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万维宇宙理论的一个相对论新思维,它不仅可以兼容相对论的理论,而且成功解释了光速不变和光速最大之谜。 关于时间问题,万维宇宙理论存在两种解释: 从万维宇宙的角度,可以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它就是物体的空间运动轨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等系列物理公式都是对称的,是没有时间箭头,第10章宇宙波动论能说明时间不存在的概念。 从单元宇宙的角度,可以认为时间具有方向性,但这个方向也并不存在可逆不可逆的问题,所谓不可能是因为映射力的作用,第14章宇宙映射论将揭示人为什么会有时间的感觉,这才是时间的真相。 结论:时间相对,导致质量、能量、速度、长度等都是相对的。 2.爱情相对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细想起来,美丽的爱情其实可以归元为四步。 第一步,一见钟情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 第二步,难分难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与君有约,子宁不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三步,山盟海誓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第四步,有三种结局 l 花好月圆 千山万水,为你归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l 薄情见泪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l 阴错阳差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因为爱就是理由。爱一个人可以爱一万年吗?很少也很难,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爱情故事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动呢?因为他们是为爱而死,并不是他们的爱情生活多美满。 爱情是相对的,两个相爱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追求各自生活目标的过程中,爱会慢慢的变老。如果爱的变老比人的变老时间要长,那么我们就能够百年合好;如果爱的变老来的更快,那么相逢一笑泯恩仇,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偶然中,你能想起曾经有人爱过你,这就是幸福。如果有人说爱你一万年,不管能不能做到,只要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的,你应该流泪。如果真能爱一万年,那么天地也会为他们祝福!
第四章 宇宙相对论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第三章 宇宙本元论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第二章 时空旅行论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 ——大话西游
第一章 人类的困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科学的发展促使人类不断进步,从电的发明到汽车、飞机、宇宙飞船、电脑、互联网,一步一步我们不断地实现了前人的梦想、神话,甚至创造出一些前人从没有想到过的东西。 有知的外围是无知,科学知识的增长并不能够减少我们的无知,不仅原先许多古老的未解之谜仍然困绕着我们,新的科学理论又诞生了更多的谜团: 一、宇宙之谜 1.诞生之谜 一个古老的问题:世界上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 这个问题困绕着我们,原因是我们观察到的宇宙万物都是有严格的因果关系,蛋从什么地方来?是鸡生的;鸡从什么地方来?是蛋孵的。可如此循环的尽头是什么呢? 万物既然都有生死,那么宇宙也不例外,它不断地演变,也必然有生死的时候。有科学家认为,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所谓大爆炸就是承认宇宙有开端,这个开端科学家们称之为奇点。 所谓奇点就是指一个空间无限小,却包含现在所有物质的一个点。奇点以及与奇点有关的一切参数都不清楚,至于奇点之前则更不可去理解。 没有人能合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点,奇点之外是什么?就算不存在奇点之外,那么促使奇点发生爆炸的力量来源于何处?黑洞是一个质量很大的星体,内部的引力巨大,连光都跑不出来,那么比黑洞大无限倍的奇点又怎么能爆炸呢?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它出现巨大的爆炸,从而产生我们现在的宇宙呢? 这是很多著名物理学家的一个困惑之谜,即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也就是宇宙诞生的原因。
《万维宇宙》前言 前言 人类的发展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更是了解宇宙、认识宇宙的过程。古往今来,无数圣贤名哲、帝王将相面对浩瀚的宇宙,望而兴叹: 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谁知天地初创时,开天化地为何人? 如果说人的一生就是想领悟自己是谁的过程,那么人类的历史就是希望领悟宇宙的过程。因此,人类追求永恒真理之梦是从没有放弃过。 科学是现代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科学的发展使我们不断了解宇宙、认识自己。因此,科学之梦也就是追求终极宇宙之梦。 人类已知的所有理论,都与万物一样有生死变化之相。万物有生有死,理论有生有死,任何理论从它诞生的开始,就存在前提条件,只要有前提条件,那么它就开始进入生的阶段,只要是出现生的概念,那么它就会存在死亡的一刻。 从天圆地方,到地心学,再到日心学、宇宙膨胀学说等,人类寻找的宇宙理论一直处于生死替换之间,即旧的理论不断被新的理论淘汰,新的理论又被更新的理论所替换。 从亚里士多德的轻物慢落、重物快落,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再到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理论,人类对宇宙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到底什么才是宇宙真正的规律?而这规律又是谁制订的呢? 数学的不确性,毁灭了帕拉图的理想国;理论在时空奇点处失效,毁灭了相对论的基础。生命是什么?如果意识就是物质,那么任何人都会走向绝对死亡。那么宇宙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要毁我?为什么要让我存在宇宙之中?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是什么?难道生存就是为了迎接死亡吗? 因此,人类一直想追求永恒的生命,一直盼望了解真正的宇宙。上天,能否将天经赐给我们,让您的子女了解您,以免我们终生遗憾! 偶然时空,作者在推论一个社会现象过程中得出一个奇特的结论,这结论直接导致了一系列新的思维方法,由此对宇宙有了一个跨时空的认识。作者认为这个新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解开一系列的千古未解之谜。 因此,作者以这个思维为起点创立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为了与其他的宇宙理论区分,作者命名这个新理论为万维宇宙理论。 万维宇宙理论是一种奇点理论,它是以跨越时空为基础,利用天人合一、万相归元两种超级跨时空思维来阐述万维宇宙的本元,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系统研究万物万相的缘起缘灭,演示万物万相的变化规律。 万维宇宙理论不仅能解释我们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千古之谜,诸如宇宙诞生之谜、生命之谜、时间之谜等,更能兼容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解决这两者之间水火不容的矛盾,它也是真正的宇宙理论。人类的一切学科都是人创立的,而人类来源于宇宙,因此真实的宇宙理论是万学合一,没有任何学科不被其映射。 万维宇宙理论能不断适应人类发展的永恒生命理论,陪同人类迎接跨时空旅行的时代。 有幸能将本书出版,希望能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跨时空理论,希望更多的人能从本书中得到启示,共同研究发展终极宇宙理论。
恭喜露哥成为本吧的第一个小吧 @很爱你小胖妞 露哥有什么想说的么
【07-07 - 魅友求助】求大神帮忙解答 如图,点击“云”图标,设置就直接退出。手机已root
有一个关于算亏赢的问题,想问问安财的师兄师姐们 可能是个老问题了,我算的是亏60。理由如下:这道题最关键的点就是总共输入,进货30卖出20就亏了10元,顾客拿50假钞就相当于让老板自出50,输入到此为止。整个交换链条中,输入只有-60元。本题中,顾客相当于赚了60,邻居不亏不赢,老板赔60。
请问李毅吧是个足球吧么? 求解答
重庆文科男,高考567,超一批12分。求学长学姐的关怀,求推荐 本次在重庆招收以下专业 1财政学 2国际经济与贸易 3法学 4英语 5法语 6广告学 7市场营销 8会计学 9审计学 10劳动与社会保障 以上专业都限招两名。希望学长学姐支招,不知道经济类中的哪些专业不错,而且可能被录取,
当吧主 呵呵
致任艺 有一句话没有给你当面讲,因为在你面前我很压抑
我们才是苏元泉的关门弟子 话说他以前跟多少人说过这是最后一届了,但是我们2014级才是最后的一次。再见了,苏
<转>你有暗恋的人吗?也许答着答着就哭了
逗逗
不该发生的就不用发生了吧 马上就离开这里了,毕业成了催命符。
二诊过后发生的事情让人发笑 具体原因不表,仅仅是发个牢骚 又要毕业一次老,只想安安心心的把这四十几天读完, 然后该上高考上高考,该上大学上大学 不要真的搞得很疲倦不是
求女神和水手服保佑 女神可以说出来,但水手服是哪个就不能暴露出来了。。。
郭采洁 我的女神啊
设想本吧的未来 首先,得把万维宇宙这本书搬进来。 然后,再摘录其他的视屏啊,见解阿啊什么的
第一个图片帖 头疼了。。。。
本吧第一个会员帖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我是大海,我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要乐观向上,坚韧不拔。
我的第一贴,万维宇宙吧 我是大海,今天发现万维宇宙吧建成了,很高兴。 我觉得万维宇宙理论需要更多完善,它目前仅仅只能是一个假说,需要大家一起来建设它。 我希望一个崭新的宇宙理论能够在后世建立起来,给所有向往光明的人一个路标。
剩下的这70天,高考才是我的女神 此话抄袭于上学期一考场桌子的大纸条,想想还多有意思的。顶原创!剩下的日子就偏执到底吧,为了这次苦逼的文综……
今天老师通知在外租房的同学们搬回学校,怎么回事 求解
刚刚18:50的铃声响起,我突然想起了… 丧钟为谁而鸣
等我回来,我给这个故事画个结局 我要努力努力学习,
完了完了,我想我是爱上她了 要是不喜欢她,又何必大半夜的陪她聊天,给她讲笑话,想哄她高兴,想和她多说两句话,想给她冠一个我才叫的小名儿。这是肿么了,都高四了,
今天我女神生日哪,生日快乐啊,女神 每个人都来留下点什么吧,咂咂咂
我是重庆的高四文科男,明年想报考集美 不知道贵校什么专业适合我,我喜欢经济类别的,对航海也有兴趣。就是不知道集美的各种专业设置怎样的,我想我对集美入迷了。。。
LOL战斗力7406很牛逼么?新手求大神详解 有一个娃儿天天都在摆,指点江山的意味十足啊。莫非他真的是一代宗师般的人物??
我从高2013级熬到了高2014级 想哭的心情
祝各位领导中秋节快乐,哈哈 求认个熟脸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我是小屌丝 我爱你,却无法继续说我爱你@风之情语
各位,中秋节快乐哈 呵呵,
各位领导@自己喜欢的人,如果变蓝了,祝你们终成眷属 我先来,@张丽影
我们学校每放一次假,基本上寝室的牙刷牙膏都会消失 怎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又要放假了,
我是一个高四生 高考仿佛历历在目,伤痕累累的赶脚,
作为一个刚刚注册的小号,我也想求上进 我是大海,求关照。@风之情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