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阁无物 竹阁无物
瞪谁谁怀孕﹌○﹌
关注数: 125 粉丝数: 278 发帖数: 19,618 关注贴吧数: 62
【讨论】关于七吧的现状 吧务换届的时候,有吧友趁此机会反映吧里的一些问题,谢谢提意见的各位。 以前也不是没就“个人贴问题”、“贴子种类过于单一问题”(啊喂其实是一个问题吧!)讨论过,只是好像讨论过后,吧里的改变并不是太大。回馈过来的主要有两方面的意见,一是七吧之所是七吧,就是因为这些个人贴的存在,吧友们书写情绪,感受温暖。二是吧里个人贴太多,局限了贴子的种类与内容。 如果说这是七吧现阶段面临的最大争议,那么我想听一下大家关于七吧更好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如果感觉七吧现状挺好,那么可以使她更好吗?如果感觉七吧有不足,那么怎么才能扭转不足的局面?吧务组曾经尝试发一些书影音类的帖子,回应者寥寥。也可能改变不是一个人两人人就能完成的,但不迈出第一步,事情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不管是什么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相对的高峰期,有一个相对的低谷期,现阶段吧友参与贴吧活动以及参与贴吧建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也是有目共睹的。好像更多的吧友是来签一下到,然后就走了。 但是一味地追忆过去的美好(很多时候这个美好也可能是因为她在回忆中)而不想办法让未来更好,是不是也是一种逃避。 我之前的意见是吧里不会限制个人贴,但希望大家能发更多种类的贴子。可能有些吧友是想通过只言片语的记载来提高文笔,那么这么久的积累,有没有让你想完整地写一写的冲动? 零碎不成章的文字,真的有完整的一篇文章可读性高吗? 期待让大家惊艳的你的出现。
每月一抽风之该如何拯救失败的人生 上学期课多,但是感觉学到东西了,虽然每周一门的考试持续了两个月,但总归自己比较享受那种节奏。 这学期课也多,但是到了今天,感觉很挫败。 因为有可能在今年五月份参加银行招聘考试,三月份准备了一个月,后来被告知还是不行,就把书放下准备考会计证,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周周二周四下午在上完五节课之后用十来分钟的时间赶平时要走二十多分钟的路,去上会计班。四月份的考试没报上,五月初在家报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网银证书授权过期了,因为七月份会计证考试改革,这几个月报名的人非常多,每个城市一千五百个考试名额稍不注意就没了。家里人在外面一时回不来给同学打电话都不在眼看着没时间了才等回了我娘亲。然后是五月底查到考试成绩,三门中就一门差两分,其它都不错。会计证考试考过的科目不累积,一门不过下次全部重新考。每季度只能参加一次考试,下次还得把之前销魂的过程再来一遍。 而且为了学会计,因为平时我自己的专业课也真是多,我把好不容易入门的日语放下了,怎么想怎么不甘心。暑假有可能在学校多待会儿,重新把日语拾起加巩固专业课。 再说说六级,参加了两次,每次都是差一点,自己努力不够只能怪自己。虽然不是指望每次考试前复习的那几天就能考好,可每次考试前专业课的复习绝对比六级要拉注意力,匀给六级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这学期仍旧是。今天刚考完一门,紧接着还有,六级呵呵我去做听力了。 还有想了很久的成都行呵呵。 我已不知道怎么振作…… 可能是钻牛角尖了吧,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努力不够的问题也没办法怨天尤人,只是现在有点难过…
看完云图了。。来讨论啊 啊啊啊啊啊我果然脸盲啊啊啊啊啊 14个人物演足65个角色什么的 认全14张脸都是个技术活好么别说65个角色了 看完电影去翻的豆瓣影评 跪了 很多角色完全没认出那是***啊!性别转换肤色转换的那些注意是些我就不跪了 快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很是享受除了不是那么喜欢裴斗娜感觉迅哥更能胜任啊 至于六个故事的轮回关系我到现在也没捋清太多只看出了明着说的那些比如gay读到律师的航海日记,女记者读到了gay的来往书信,第三个故事中女记者的邻居那位小女孩后来根据女记者读到的这些信出版了一本书,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商的故事被拍成的电影,迅哥和裴斗娜看了一点,后来裴斗娜看完了,第六个故事中裴斗娜是女神。 根据一个人分饰不同时期的不同角色串起的暗线,因为脸盲.........对不起。 不是歧视棒子除了裴斗娜主演的那个分故事,其它我都感觉很不坏,哈哈哈哈虽然故事分开来看可能都会被打上文艺啊冒险啊喜剧啊什么的标签,以这样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之后,还真是诡异的和谐啊。 这种片子不去电影院看略遗憾啊还有周末看部电影才叫过周末啊摔! 然后是题外一点的问题,和裴斗娜演对手戏的那个男的叫Jim Sturgess,他是怎样在演F叛J的时候眼角吊起来但是在演律师的时候却又是深邃的坚定的啊~~!!
google搜索技巧 以前马克党当多了,今天花了一些时间来真正阅读有关google搜索的技巧。(马克害人不浅啊。。总是想着之后看,可是一般是没有之后了的) 平时的搜索好像只懂得短语啊句子啊问题搜索,当然搜出了的也只是满足了最基本要求的结果。 下面贴的几个网址是相关技巧的介绍,我简单说几个我的收获。 1.与非或的使用 与的功能比较熟悉,就是关键词之间加个空格就行了。 非是不想在结果中出现某些内容。在关键词之后紧接着一个空格,然后是-符号,注意不是减号,后跟不想搜索中出现的词。 比如 天海佑希 -推倒 我锅怎么能被推倒?? 或功能,在两个关键词之间加一个或字或者OR 2.必须出现的关键词 此关键词前加+(加号前有空格) 3.想搜索某个网站里的某些内容 关键词 site: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urlrefer=78905cdae8143e4c8fe58874a28a6ea1 4.搜索近似的词 关键词前加~ 5.搜索有关文档 google提供有关文档的搜索结果。很好用。支持挺多格式的文档,不过平时用最多的就是.xls、.ppt、.doc和.pdf了。想搜索这些文档的时候 输入搜索:“ 天海佑希 filetype:doc OR filetype:xls OR filetype:ppt” 6.一些其他小技巧 字词定义: define:关键词 数学计算: 直接输入算式 单位换算: 1英里=?米 7.浏览器相关快捷键: 本页查找:ctrl+f 选中浏览器地址栏:ctrl+L 切换标签页和程序:ctrl+tab 页面字体放大|缩小:ctrl+ +|-
很期待开学^^ 寒假嘛,凑凑合合吧,吃好喝好玩好,妹纸见了一大堆,书马马虎虎看了是十几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加起来近40部。大部分时间有享受到。 不想起来的时候就在床上赖到中午,想起来的时候就挣扎着起来再倒下。顶多是在起床后看着自己的黑眼圈然后唾弃自己的拖延。 嗯,这个寒假很明显的一个行为就是无数次的刷新一个明明没有新动态的页面,豆瓣和微博尤甚。这是个毛病,得改。实在不行想着琢磨个程序一天只能进入这俩页面几次,超过次数就进不去了什么的(或者只能在线多长时间,超过时间了进不去)。想法是有了,就看程序怎么实现了。 基本上确定是不考研了,我说不过家里没人也不想再吵下去了,我也不是很排斥工作,就是对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活比较向往。此路不通,就走其它路吧。早点工作可以早点经济独立,也不坏。就是不想工作没多久又被催结婚啊生小孩什么的,我不想结婚,到现在为止,想法没有改变。 我们这学期课不少,还需要考几个证,所以时间应该依旧挺紧张。返校后找个天气好的日子开始继续跑步。这学期成绩好像是班里前三,但我十分明白期末成绩和本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并不成正比。如果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话,我不想自己心虚太狠。 我喜欢看书,但看专业相关书的时候太少,下半学期准备重心往专业方面转转。(哈哈哈,世界这么广袤,转转就转转)还有就是多看点训练思维方式的书或者TED什么的,我一直感觉自己的思维不缜密,而且欠缺逻辑,所以现在看到一件事的时候,不会再一头热就激动起来。最起码观察下大家的反应,想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哪一方的言论是更有事实依据而不是一味的圣母玻璃心。 总结之前的不作为,好像是因为太贪心,什么都想来一点,但什么都没做好。既然精力有限,那就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选择。嗯。 不否认,我喜欢事儿多,充实起来的感觉。 回校之后还有各种好吃的面和汤XD~ 然后,成都,我会尽力去!o( ̄ヘ ̄o#) 握拳!
【讨论】大家说一下关于吧内个人贴的看法? 一个贴吧的活跃与否,回帖数或许是参考标准之一,但如果这些数字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个人贴的堆积,是否又太过于单一了呢? 贴吧是交流的平台,当然不愿意限制个人关于情感的诉说,但一味的伤春悲秋顾影自怜怨天尤人自怨自艾陷于个人的小情绪无法自拔,是不是有点过于狭隘? 你可以说你不关心政.治不追星不看电影不看新闻,也可以说自己没时间看书没时间出行没时间写哪怕成篇的文章,那我请问你,你喜欢干什么有时间干什么? 把自己的情绪心情全化作最琐碎无逻辑不连贯的语言发出来,是因为这样最不费精力也最省时间? 吧里回复次数上千的帖子(尤指个人贴)也不少,这些数以千计的回复,难道就不是时间了? 我主观认定,既然来七吧,初衷肯定是由于小七(无论是喜欢或者是其它),那么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怎么就演变成了如今这样一个和七无关的局面?很实事求是的说一句,个人贴的存在,不必特地在七吧,我想个人贴吧是出现各种个人贴的最好场所。而最让人无解的是,吧里回复寥寥的帖子,大多是关于七的一些。比如七的新作,比如七的近况。 我想请问,七吧对于你,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贴吧是一个交流的场所没有错。当这样的交流趋于单一而且毫无自我观点只会随声附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走出局限自己的小圈子到外面看一看想一想?外面发生了什么真的与自己无关吗? 吧里高中和大学的童鞋居多,这两个时期难道不是接触外部事物最多,希望获取各方面知识的时候吗?为什么说起莫言说起《收获》这样本该丝毫不陌生的存在的时候,却一个个茫然然后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我没说必须每一样事情都知道,但是主动多知道一些有多困难? 前一段豆瓣上友推荐了一篇文,大意是杨绛先生回一位读者的关于自己人生困惑的来信,先生说了一句 诚恳而不客气的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希望大家也能从这句话中收获点什么。 以及,希望听听大家关于个人贴的看法。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