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201
龙马201
喜欢龙鱼和美食
关注数: 78
粉丝数: 284
发帖数: 3,487
关注贴吧数: 39
【转】红龙的分类及挑选 这是何厚成,何先生在大连广播电视台录制广播节目整理的演讲稿,我答应了好多网友,但由于工作近来很忙 今天终于有此时间把它誊写下来,让我们也对于红龙的分类和挑选 有进一步的认知。不废话了 开始吧 红龙的分类 刚入龙圈市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市场懵懵懂懂,但是真实不虚,要想不动如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首先不要被证书上五花八门的龙鱼名称搞晕,(比如:什么天王巨星、超炎王、血麒麟、红外线、超血王、超神龙、原生血王等等太多了) 这些都是鱼商自己起的名字并不代表龙鱼的等级。 2、 不要看哪个渔场出品的龙鱼,龙鱼是活体的动物,他们没有统一的生产线,所以不会有一致的质量,龙鱼是体外受精动物,出生鱼的质量与当时的外界环境有着巨大的关系(比如:是否降雨、温度、PH、甚至是月缺还是月圆等等),所以同一条鱼,两次生出的龙鱼也是不同的。 3、 龙鱼要看颜色,颜色越红越好 a) 看龙须要有红色 b) 看下唇要达到正红色(肉色或无色是次品) c) 看眼睛边框要有强烈的金属绿色 d) 看鱼鳃有粉色带荧光绿色 e) 看胸鳍越红越好,最好接近尾鳍的颜色f) 腹鳍要外缘红而内部透明g) 看尾鳍的颜色要呈现有通透感的酒红色h) 看头顶 如果头顶有金属光泽最好,有可能以后头顶都会变红,即鸿运当头 4、 头型 头型必须是汤匙头,头部上翘,小鱼时要特别注意挑选脸部较尖的个体,而不是挑翘嘴的小鱼,这种鱼长大头型是不会翘起来的 5、 体型 体型分宽身与窄身,我们要选择宽身的,在日本和台湾地区是指:鲷形体和鲤形体,意思一样,殊途同归。 6、 鳞框 有粗框和细框之分,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觉得细框更能体现龙鱼之美,但是粗框与细框不是品质高低的区分标注,只要鳞框够红就可以了。 7、 龙鱼的底色 底色非常的重要 直接影响龙鱼的纯净度 底色发色的小龙鱼才是极品龙鱼,在挑选时尽量挑鳞底亮的小鱼,这样长大以后才会发色。鳞底色由高到低依次是 金底、白玉底、绿底、蓝底,前两种不要追求,因为太过稀少,后两种得一足矣。同时满足3—7 五点的就是极品龙鱼。 还有一种乱象,就是血红龙与辣椒红龙的区分,纵观龙鱼圈,不管是鱼商还是鱼友,能加以区分的更是凤毛麟角,在这里给大家阐述一下,辣椒红龙的等级比血红龙要高,这点北方还好,南方错误较多认为血红比辣椒好,这是大错特错的,甚至有大的批发商都是如此的无知真是悲哀啊! 好了不多说了,首先辣椒红龙与血红龙的区分并不是在颜色上,也就是说同等级极品的辣椒和血红龙 最终发色的红度是一致的,都能达到正红色,那二者区别在哪里呢?有两点:1、头型不同,辣椒红龙是汤匙头看上去比较霸气,而血红龙是炮弹头看上去比较淑女。2、体型大小不同,在同等条件饲养下的辣椒红龙的宽度和长度都比血红龙宽和长,(在成体时至少相差10CM以上)这就是血红龙和辣椒红龙的区别。
【转】挚爱,一龙一虎 我喜欢最后这张
【转】拍摄深圳本土知名水族馆的红龙
【转】随意一捞,都是好鱼
【转】紫底金龙鱼
【转】太™养眼了,都是大主点,这得赚多少钱
【转】古典过背金龙鱼一岁半
【转】四年高背老龙
【转】 看龙无悔之三年的锐变!!!
【转】魟鱼繁殖缸 自己动手从设计到施工 前期准备工作一号缸 3050*1800*1100 上滤加滴流 主缸采用19MM单层玻璃 双15MM底分4块两组拼接 三层19MM拉筋 滤缸两组 1800*600*500高 每组加6个滴流盒 滤缸整体采用12MM玻璃制作二号缸 3240*1550*1100 上滤加滴流 主缸采用19MM单层玻璃 双15MM底分4块两组拼接 三层19MM拉筋 滤缸 3240*600*500高 两组滴流盒共12个 滤缸四面采用12MM玻璃制作单15MM底 二号缸增加了个 830*650*450的治疗缸 平常可以与主缸水串联 用来培养小鱼 如果有大鱼生病了可以直接捞上来省去了过水转缸给病鱼带来的致命打击 治疗期间可以单独循环过滤三号缸 3056*2424*1100 侧滤上滤加滴流 年后开工 ·设计图纸已经定稿 主缸采用19MM单层玻璃 双19MM底分8块4组拼接 4层19MM拉筋 考虑到滤缸和培育治疗缸的重量 侧滤缸1000*700*1100 采用4边19MM 双15的底 滤缸 3056*600*450高 两组滴流盒共12个 滤缸四面采用12MM玻璃制作单15MM底 三号缸也增加了个3056*650*450的治疗缸为了节省空间前期可以做为养水历经一个月的紧施工终于在2015年6月20号完成 · 一个人白天上班 晚上做缸 能一个人搞得就一个人搞 一个人搞不懂得就找本地渔友帮忙 · 在此感谢 帮助我的渔友!!! 下面是魟鱼进缸和小鱼出生的照片鱼房设计历经3个月终于定稿 技术经验交流 手机 微信同号 18627888745鱼房整体设计图纸
【转】都是一路过来的 从混养高背到普通过背再到小金头然而我没停下来。现在回国之前养一条速宏古典过背。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就是因为被刺激才升级或者是因为下水下的太深了。养鱼花钱可是它带来的时光是无价的。养鱼的过程真的是不断升级的过程吗?
【转】全世界也没有几例,双头龙!!!
【转】巧克力龙鱼,快来欣赏一下
【转】 已过五载,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转】新的一年来了,也该给红龙鱼洗个澡
【转】红龙鱼也出写真了,快来看看
【转】 用心去爱龙,总会有回报。 养龙这些年的确耗费了我不少精力,时间,感情,金钱等等。但真的很快乐。这种愉悦用语言,文字都无法充分表达。不管多晚多疲惫回家站在鱼缸前看看我的龙儿们,很是满足。 对于红龙我更偏爱些,因为它不断的发色变化,带给你的是惊喜,同时也是对你付出的肯定。我认为红龙一定要红。要不怎么能叫红龙。当然血统,养功之外还有红龙需要时间沉淀,一次发色,二次发色。。。。。。这又何尝不是对我及龙友们的一种磨砺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条我的红龙(白灯照),七年的鱼,65公分还在发色,体形也不错有灵性能互动,遗憾的是左眼有点掉眼了。可能是水位高了2.5米的缸水位一米高。
【转】一年的养龙之路 以下记录了龙鱼从进缸22公分到现在近40公分的一个完美体现,犹记得老陈当时说的:“一条鱼,不是靠你有多牛逼的灯,需要的是血统”。感谢老陈为我选一条好鱼。期待以后更完美的发展!
【转】惊现天价泰虎 28万
【转】新人交作业! 一直在论坛潜水,拜读各位大神的帖子,从中学到了很多,下面是本人的一些成果,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名称:拉近梦想 尺寸:2000X800X800 水位:650 溢流:双水位四角溢流,亚克力鱼梳 过滤:快排底滤+沉淀仓+干湿分离 玻璃:边15超白,底双12普通浮法,拉筋15超白,底缸玻璃8普通浮法 底柜:50方钢+橱柜门 包边:黑镜 功能:自动补水+24小时滴流+定时定量换水+主缸快排 装饰:缸底铺亚光瓷砖,主缸灯NECX2,底柜灯T8X1
【转】当魟鱼变成生意时 第十二季 《很开心 你的鱼出了问题》 一大早,L发来一条微信:“吴哥,我一条鱼有些问题”。 “发视频过来看看”,最近半年来,这是我每天都说的最多的话。7年10个月不间断饲养魟鱼,基本上通过视频,我可以判断出80%魟鱼健康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2015年数百位魟鱼鱼友亲自见证过的。看了L发来的几十秒的视频,我确定鱼出了问题,急性,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迅速发展为中后期。 L只养黑帝,属于好学,有礼貌,对好鱼非常偏爱的那类鱼友。他早期养过七彩,对水质管理有一套自己的经验。魟鱼,今年才开始碰。 我和他讲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以及鱼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鱼之前出现的征兆。他根据我的提醒,回忆了自己的饲养手法。原来,五天前,鱼出现过一些征兆,而他,没当回事。 喜欢和爱思考的人打交道,不累,一点,就透。养鱼越久,越深信,所谓经验,一定是倒推得来的。鱼出现不正常苗头,立即做出正确措施,就能化险为夷。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差别就在这里。 结束我们的谈话前,我语重心长的和他说了这么几句话:“L,说实话,我很开心听到你说自己的鱼出了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你养魟鱼太顺了,我的经历告诉我,这不正常,也不是好事。鱼出了问题,证明你之前所有的饲养经验,已经不足矣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侧面讲,你需要学习了。如果没有今天这条鱼出问题,等到你饲养很多魟鱼时,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会相当巨大”。说这句话给L,同样也在鞭策我自己。任何时候,别沾沾自喜,特别是一帆风顺的时候,要有些危机意识,才能活的不紧不慢,过的不慌不乱。 有时候就是这么凑巧。在我回到家准备写点东西的时候,另一个鱼友又发来微信,原话是这样“这几年养鱼一直是粗心大意,而且没有死过鱼,所以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魟鱼还是很大的一个缺陷,一定好好学习下”。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 早期养鱼,我也曾以为不会有问题,最终,出了大问题。2013年,我离开家养鱼,在鱼房开的第一口大缸就给了我当头一棒。三母一公,尺寸30的亚成种鱼,陆续出问题,我当时束手无策,把鱼运回家,最终只救回一条,其他三条全部挂掉。在这之前,我开过6口缸,没出现过任何问题。那时,我认为自己开缸的技术已经很好了,惨痛的挂鱼经历让我终生难忘,原来,在问题面前,我们是如此贫瘠。那以后,我开缸再不敢掉以轻心。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一点不假。感谢那次经历,一直提醒我,养鱼要注重科学手法,不能单凭经验。回忆我这一路养鱼,每个经验的获得,似乎代价都很大。还好,还好,善于反省的人,不会连续跌倒。 当然,巧的事今天不止这一件。十二月,《当魟鱼变成生意时》这个系列刚好写到十二季,算是完美的收尾吧。还不知道2016年是要延续这个系列还是重新开一个。很多事情无法预知,犹如琼瑶老师不会知道,若干年后,有个叫于正的二货,抄袭了她的作品,还一脸匪气的说自己是在传承。发壳。 忽然好困,去佛山参加锦鲤三十年的庆典,回到北京还没缓过劲儿来。我写东西有两个不写,无感不写,无力不写。此刻就属于无力,眼皮无力,哈哈哈,晚安了各位。咱们216年继续为魟鱼而战。 龙鱼指甲 北京 2015年 年末
【转】鱼病初解 我是个喜欢折腾的人 折腾出了自己的养鱼路数和一些经验。当然也死过不少鱼……我爸爸是农大毕业的,自己也搞养殖,所以对于细菌、真菌、病毒之类的东西也对我说过一些,我也是捡着对我养鱼有用的听了些许。 前段日子,一条小虎死于氨或者亚硝酸盐中毒,再加上水霉的爆发,一命归西。我发帖想引起大家的重视,把我的经历告诉大家,让大家有前车之鉴,不要像我一样,死了爱鱼之后才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致命错误,但这却引来一片冷嘲热讽,类似于说我水怎么怎么不好,虎鱼很皮实这都能养死之类的,不胜枚举,想辩却又不想辩。你们认为我不会养水?我只是在告诉像我一样的朋友,千万别乱折腾,我们解决问题要釜底抽薪,一步到位,不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相信好多说虎鱼好养的人没遇见什么大的挫折,养好和养活是两码事,到底是不是好养,等你的小虎鱼哪天生病了,你就知道了,不辩。我们言归正传,是生物,总是要生病的,哪怕你的水温多么恒定,精准,水质多么的好,空气中的细菌也会在偶然间,某个巧合的条件下,让你的鱼生病。再换个例子,在季节交替比较明显的日子里,总会有鱼出现类似于,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的情况,北方可能比较明显,比如秋去冬来的前一小段日子里,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好多像我这样的人,以为鱼生病了,又是升温,又是加盐,还要换点水,皮实点的鱼还好,稍微娇气些的鱼还真让你整出病了,这下好,没事给自己找了一堆麻烦。希望大家认真观察,没有明显的病症,就先停食观察,莫要操之过急。 切记,切记。关于老三样,看过一个帖说得非常到位。 1.盐,除非是高浓度,一把两把顶多就是抑制细菌繁殖,杀菌不可能,要想用盐杀菌,除非你想吃腌鱼肉! 2.升温,在我碰见过的病里,升温只对两种病有杀伤力,那就白点(真菌病),小瓜虫(外寄)。那您也许会问,除了白点和小瓜虫病,其他的病有没没有必要升温?为什么要升温?第一个问题,我不是专业人,我无法作答。第二个问题就需要了解升温的真正目的。鱼是变温动物,该生理特点决定了鱼不具备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大多数鱼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是相同的。鱼的免疫系统和温度是息息相关的,在低温状态下,免疫作用会减弱,这样更容易造成鱼的死亡。升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激发鱼的免疫系统,增加鱼的新陈代谢来对抗病菌毒素的入侵,而不是靠升温的那三五度来直接杀菌。虽然升温可能造成细菌大量繁殖破坏水质,但是升温更能加强鱼的免疫防御能力,增强鱼的体质来抵抗疾病,对于病中的鱼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升温必须配合大氧,要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因为升温后鱼的呼吸作用会加强,菌的繁殖会加快,需氧量会加大。升温应配合盐使用(盐的作用第一条说了,主要是抑制细菌繁殖),以减少鱼渗透系统的负担。 鱼病大部分都是微生物(细菌 真菌 寄生虫 病毒)引起的(当然还有,只是不多见),微生物分类复杂,种类繁多,而我们养鱼最常见的病也不过几种而已,除了蒙眼,肠炎,好多细菌性病需要经验,和一定的养殖知识,不是水好就万事大吉了,没事也好,就怕有事了,到时让你措手不及。对于真菌类的病,孔雀石绿是我用过对付真菌最好的药,便宜,最主要是快!不过我知道这个药太厉害所以都是按照计量的2/3去用的。 细菌性的病,我就不说啦,大白片呗,地球人都知道。外寄根据不同种类,办法不同,用药也不一样。至于病毒性的病,我没经历过,如果你的爱鱼没有经过专业的免疫程序做过免疫的话,如果发现生病后,最好能咨询渔业类的专业人士(你不可能把鱼放在100摄氏度或者600摄氏度的水里,也不可能把鱼泡在消毒液里),一般病毒类的病,发病速度快,死亡极高。这让我们这些单纯的热带鱼爱好者去治疗,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总之,认真观察鱼的临床表现,区别每一种鱼病,牢记治疗办法才是王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谓有备无患嘛,希望大家有什么经历都说出来,把这些经验和好的治疗办法也传授给张某,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张某在这先谢谢各位了。最后借用我的鱼友以及挚友 伊先生的一句话 与大家分享一下 “死了鱼,不可怕。可怕的是鱼死了,你却不知道为什么。”
【转】两根飞利浦灯管 和一根NEC的使用区别 飞利浦灯管NEC
【转】最羡慕的就是别人家的龙
【转】如何正确的过滤滤材摆放--流氓指导 如何正确的过滤滤材摆放--流氓指导怎么提升过滤效果?很多的人答案是,直接换上最好的滤材(花钱)。流氓的答案是:重新摆一下滤材就好了(不花钱)。 很多鱼友的过滤里,都会有生化屋,这是商家宣称寄菌效果非常好的滤材之一。但事实呢?生化屋个体大,表面粗糙多孔,的确是好滤材的标准,但有导流性。你不能随便摆放这生化屋,如果随便摆了,就没效果了。 那怎么摆才有效果呢? 可以看一下这个参考。做到了每格从上往下流,无论从过滤格的哪个方向,路程都是一至的,这样不会造成死水区。第三格更是乱放滤材,制造出复杂的水路,让水在里面流进迷宫似的。有鱼友会问了,如果不用袋子装那清洗滤材的时候不就很麻烦吗? 事实上我们一年都清不到一次滤材,过滤三到六个月开始稳定。正式享受他的时候,你确去洗滤材。这不等同自杀吗?另外就是,可以买多几个袋子,每个袋子少装一些滤材,摆放的时候自然不会因为袋子的影响到滤材的位置,放得像没装袋子的效果。这不就解决了?
【转】赛级固态红血龙
【转】谁说池养不掉眼,有图为证 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个是正常的离开水面导致的,还是掉眼了
【转】周末了,出来活动咯。
【转】 红眼白子到青岛
【转】新缸终于到家,开缸全过程 多图勿进 家里有个森森的鱼缸,才买半年不到,150-61宽想升级养龙,发现长度宽度过滤系统都是个问题,决定换鱼缸升级。就开始几个牌子的鱼缸筛选,彩蝶 泗海 亿海 爱龙仕这几个牌子,泗海的在浙江嘉兴我是温州最近,运费也是最便宜,当然是首选。订货下单后15天就发货了,嘉兴到温州竟然用了5天,真是坑爹的物流。不多说了上图
【转】超级紫底,极其罕见
【转】参观土豪缸
【转】 保温工程实施后的电费统计。 新入1.8米森森龙鱼缸,宽度0.6米,水体674L,由于本人在南京,冬天没有暖气,室温较低,鱼缸水体较大,冬季电费问题得考虑,于是决定进行保温工程。 主要材料带铝箔的保温棉,玻璃保温贴,3m不干胶,铝箔胶带。 鱼缸较大,必须在安装之前进行施工。尚未安装时,首先贴了背面和侧面(由于靠墙放,必须安装之前贴,否则后续无法施工)。 1、背面:采用保温棉和铝箔胶带固定,这个有些失误,由于面积较大,胶带固定有些吃力,建议采用不干胶,单需要注意背景纸是否会脱落,本人后续加了泡沫填充在鱼缸和墙体进行解决。 2、侧面:保温棉喷了不干胶,完美贴好。 3、底滤缸:可以鱼缸安装之后在施工,底滤鱼缸施工比较简单,采用保温棉覆盖四周。需要留孔出气地方均留下,否则有害气体无法排出。 4、缸底;应该在安装之前在底柜上铺一层保温棉。之前不了解,以为缸底和底柜是没有缝隙。本人施工方法:底柜上粘了一层保温棉,同样采用3m不干胶施工,以后也可取下。 5、鱼缸正面:贴了1/3玻璃保温膜。比较丑。过段时间取下。 6、鱼缸盖:铺了一层保温棉,直接盖上,留孔。开盖的地方,将保温棉划开,再采用铝箔胶带固定,方便开盖喂食。 总体花费200多元。 电费统计情况: 12月19日开始统计,6天,36度,平均每天6度电,一个月预估180度,约80-90元电费。南京最近温度很低,室内温度12-15度左右。保温杠杠的,也比较美观。
【转】绝对的血红龙
【转】古典过腹金 李老的古典,金属金框一直扩散到腹部及尾根部的每一个鳞片,面积之大,金属感之强烈,令人叹之。
【转】龙鱼发烧友的女神—红龙 红龙一直是龙鱼发烧友心目中的女神,我也不例外。 准备进军红龙的我养水两个月了,泡论坛半年了,不知坐在电脑前抽了多少烟,迷茫地看着各种分辨辣椒与血红龙的帖子与百度资料。最终……越来越迷茫…… 好多资料简洁明了,还配了图,真是看完就能成才。当我走进鱼店时我迷茫了,眼花缭乱的品种与名称让我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重新泡在论坛与资料里想再次升华……结果不尽人意。 我一直在寻找着红龙之间的区别,却没有发现资料帖子的共同点:一,帖子与资料介绍辣椒与血红龙区别的前提是:没有改良的纯种鱼。二,大多都是借鉴很久之前人们总结的规律和经验去识别红龙。三,随着龙鱼新品种的日异月新和老品种的改良,人们没有及时归纳总结他们之间的区别,或者说龙鱼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他们的反应速度,根本没反应过来。 有个很中肯的帖子帖主这样说:养红龙这么多年,血红与辣椒的区别一直是他和鱼友之间的热门话题,因为随着改良,血红与辣椒的微弱的区别再一次被淡化。幼鱼本就真假难辨,成鱼色泽、体型不同,当真是千姿百态。靠眼睛或者头型的不同来区别红龙也成了无稽之谈。 对于这些话我是深有感触,养红龙的人都知道血红和辣椒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尾鳍,一个扇尾,一个桃尾,我以为我抓住了目前能够让我区别血红与辣椒的唯一救命稻草,在昨晚这个救命稻草也被我连根拔起,让我摔向了万丈深渊。 昨晚听某店主说他的鱼店入了两条好红龙,下了班我就屁颠去了。一眼就看上其中一条小点的红龙,菱形尾巴(桃尾)淡红的胸鳍,尖且突出的头,鳍很大。我问了价钱(4200)便准备和老板过招,看最终能多少拿下。随即我就问了:老板,这辣椒怎么卖啊?老板说:这是血红龙,你要就4200吧。 这还没出招,我就躺下了。 虽然是按图索骥,但结果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毕竟我还是有相当自信的,这下的打击对我来说确实不轻,因为我也不能确定我喜欢的那种色彩的龙鱼,到底是血红还是辣椒。万一买了,长大了不是我喜欢的怎么办? 记得以前看过一贴,版主说:辣椒发色其实是比红龙快的,在龙鱼刚盛行时,辣椒就比血红龙买得好,原因有二: 一、血红龙的成鱼红色太深沉,没有辣椒那么艳丽,活泼。 二、血红龙的幼鱼发色太慢,不如辣椒发色快。 这就导致有的JS开始作祟,以血红冒充辣椒卖出高价,但是怕被揭穿,制造谣言说,辣椒发色慢,没有血红龙快。这样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之内你也揭穿不了他的谎言。对于这个说法我信其三分,以为不无道理,一、相信好多鱼友也没有三四年时间去验证这个说法。二、好多鱼友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红龙是纯血统。三、更少有鱼友混养了辣椒和血红龙,然后坚持养大的。 随着时代发展,龙鱼的更新换代,颜色再也不是血红与辣椒的区别了……自打有了绿皮血红龙,蓝底血红龙,我差点就吐血了……虽然是为了改良品种,可杂交的龙鱼如今好多都成为了主流商品,不知是悲是喜。 时至今日我总算明白了红龙贴有的兄弟为什么说:不论什么红龙,自己喜欢就好。 原来他们这看似慷慨激昂地话语之中竟然透露出如此的纠结与无奈。 我真的好想把这些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想糊里糊涂地养鱼,请原谅处女座犯病式的执着。
【转】大白子近照(美爆)
【转】现在流行**绿皮**
【转】加点灯光还是有必要的
【转】大金龙异地搬家经历 基本情况:1.大龙一岁半了,体长51公分(这次刚测量); 2.因需要挪到异地养,另外购置新鱼缸(1.25m*0.65m森森缸,须重新改装降水位),重新养水。经过介绍:1.养水:取用原缸1/3滤材路途用原水养着,间隔6小时后置入新缸底滤,新鱼缸养水16天; 2.11月8日中午,先降水位剩余1/4(另装一桶缸水备用),下麻药待鱼儿不再挣扎再赶进袋(鱼商专用的袋子),装入周转箱; 3.运至鱼商门店,用原缸水加入鱼袋,稀释水中的麻药分量,充氧气扎袋; 4.碰巧当天气温高,放在车子后备箱里没作任何保温处理,7.5个小时后到家了(测水温26度); 5.入缸操作:因水温仅降低了2度,也不管PH适应性,不走过水程序啦。开袋,加麻醉药至鱼儿不挣扎时,用盆子捞起放入新缸~~~~~一切顺利! 6.11月10日中午开始正常喂食。衷心感谢:1.论坛帮到我的鱼友们! 2.浙江省台州市鱼商的无私帮助! 3.浙江省临海市鱼商的无私帮助!
【转】蓝色妖姬龙
【转】这就是养鱼人要的饲养结果
【转】再次见到蝙蝠鱼
【转】7个月的变化,越来越“脏”的鱼 2015年4月的照片2015年11月
【转】独特的美
【转】价值千万明星,成双入对大白子
【转】真™有钱,台湾鱼友400万买的白子魟鱼
【转】茶与鱼永远是完美的搭配(多图) 养鱼六年左右了,不知什么时侯开始,习惯每天7点起床,或早上,或晚上一人独自品茶观鱼,或许这以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了!
【转】黑缸宝石的魅力 两年的宝石龙,证书居然是过背。。。。不管是啥都有感情了!最近一周背部开始上爬,六排都爆金点,心情不错!后面还有好多图片
【转】凌晨两点 !人醉!鱼更醉
【转】混养新方法(绝对有效) 1、适用对象:大鱼和小鱼混养; 2、方法隔板。技巧就在隔板上。隔板大小:宽度和大鱼身宽相当略宽一些;长度和鱼缸宽度相当略小;固定高度要求:上沿低于水面和小鱼身宽相当即可。 3、优点:大鱼、小鱼在缸中游动都不会受到过多限制;缸中不会出现明显隔断而影响观赏效果;鱼儿很快就会互相适应; 4、效果:95%以上不会再打,至于何时去掉隔板需要实际操作验证。
【转】十年老金,历久弥新 能坚持十年养一条龙,值得我们学习啊
【转】地下室3.5m*宽3.8m*高1.7m的3面观赏的鱼缸水位1.5m 此贴持续更新,直至安装制作试水完成。整个“大屋子”共有鱼缸三口,这是其中一口。整体共计四层实用面积2000平米++2015年11月12日重新编辑,按时间顺序 地下室平面图(地下室高度2.6米)鱼缸(池)准备做一个长3.5m*宽3.8m*高(玻璃高度1.35m)(装修后和顶棚齐平高度为2.6米)的3面观赏的鱼缸,位置在图片中楼梯的左边! 预计底面和四个立柱用钢筋混凝土打造(第四立柱由于楼梯和墙面成90度夹角可不做),底板高度20-30厘米(用于预埋水路管件),玻璃拉筋用工字钢预埋在柱子里面。 效果图地下室鱼缸位置实景图(地下室高度2.6米) 2015年9月1日开始整体设计 现况方案水位至1.2-1.4米 多谢鱼友们的提醒,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水位高度的问题,3.7米*3.5米(或3米整)的方形落地鱼缸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了,在固定不变这个尺寸的前提下,能做多深的水位是安全的才是现阶段需要确定和攻克关键,也是正在纠结的问题!现能得到的超白玻璃厚度尺寸有19mm,双19mm干式夹胶,和价格高出很多的25mm美国进口PPG超白玻璃!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鱼友,帮助我确定最终的玻璃厚度还有水位高度!!另外双25mm干式夹胶不用考虑了,可行性为零,首先是重量,其次是运输,最后是安装。太重了!!还有不做亚克力的 2015年9月9日开始施工准备工作鱼缸过滤位置在鱼缸左边的楼梯口边上长度月4米多,宽2米多,位置充足。马上做过滤口排风系统,减少湿气,减少细菌和霉菌的滋生由于图片是后上传,很多图片没能及时。现在情况是防水已经做完, 玻璃采用双25mm干式夹胶美国进口超白,磨边及夹胶均在国外完成, 空运回国内。水面高度1.5米。玻璃高度1.4米。整体采用德国威能燃 气热水器两台99kw商用机主,外带林内32kw热水器 (安全用,防止其中一个损坏维修,水温不足) 原理同汽车水箱类似,热水不直接与鱼缸水体接触,也就是说,鱼缸 使用燃气热水器一年四季供暖,三重保险采用3000w*10根电加热管 做第三层热源保险,每层保险温差2-4度之间。另外三台热水器主要 负责整个建筑的冬季采暖,及日常淋浴等生活用水。水源来源是地下 井水,井深500米。*********重点********* 由于家用,鱼缸水体较大,维护保养时问题,有时还经常出差, 所以整个3个鱼缸,接入整体智能家居系统,采用罗格朗(不是广告) 整体智能家居有线布局,水泵运转,灯光等。温度,酸碱度等重要数值,直接 接入系统控制,可以实现远程开关,监控3口鱼缸。喂食器及监控摄像头也加入 到整体系统中,也就说只要有手机在,就可以实现人在鱼缸旁,特此感谢辽宁 罗格朗总代理某某大哥的技术支持及耐心编程。 鱼缸整体设计采用了鱼友的建议,为了安全放心,找到了专做海洋工程的师傅 因为要求采用超白玻璃,放弃亚克力!水体高度还超过1.5米,国内资源及技术 有限,只能全部进口,国内没有磨边超过25mm厚的设备,切割也没有!反正 费了很大的力气,解决了。也特此感谢这位设计施工海洋馆的大哥!!真的费心了-------------------------------------------------------------------------------------------- 这点也很重要,土建工程要求很高,整个鱼缸内面,尤其后期粘贴玻璃的位置, 水平面误差为零。水位低的鱼缸不超过1米,或是采用亚克力材质的除外!! 如果表面误差有一点不平,就算是50mm的玻璃也会因为水压及张丽,把玻璃 压破,一点受力及整面受力完全不同,玻璃在25-30吨的水张力面前,50mm干夹 胶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100%的安全,何况鱼缸内外有温差及粘接硬力,否则,没有 这种精度的施工队伍,还是不要挑战1.3米(玻璃观赏面)水深以上的鱼缸,很危险!!! 今天写到这,减少水量流失的水管接法,明天发给大家,今天少买了几个3通,明早配齐管件,在给大家上图讲解
【转】 金头!金头!金头!
保持龙鱼的体形方法 1、 适当的运动:一是要放一个冲浪泵,冲浪泵的瓦数要和龙鱼的大小和鱼缸的大小符合,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最好能让龙鱼喜欢冲着浪游动。水泵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出水口离水面的距离最好为龙身体高度的1.5倍,太高容易把龙的须吹的向下,太低容易把龙的须吹的向上,并且龙老是身子向下倾斜。如果龙实在小,20厘米以下,放个气头就行,龙一定要在运动的水里,不然会老实的,趴在缸底,没意思了。二是要放个能使他运动的鱼,太小懒得理,太大惹不起,最好是龙与体长的一半左右;太慢没意思,太快容易碰伤,最好就是凤了。 2、 足够的空间:缸的大小最好是龙鱼四倍左右,当然,要是很大的鱼,60厘米以上就不用了,但是也要在三倍以上。特别是30厘米到40厘米的时候,鱼缸一定要在1.5米以上。缸的厚度一定要比体长厚,这样才能转过身来,特别是在30-40厘米的时候,鱼缸一定要在50厘米以上,要不然会有驼背的危险。水的深度最好能在40厘米以上,要是小龙可以低些,但是别低于30厘米,因为龙夜里要做剧烈运动—跳缸;,就象驴喜欢打滚一样,这是他的本性。水浅了水浅了就蹦缸少了,这对龙鱼不好。当然,水面与缸盖的距离要在15厘米以上,要是大鱼要在20厘米以上 ,我的是25厘米,这样龙晚上条刚次数多,状态好呀。 3、 合理的喂食:一是多少的问题,好多人养银龙,急于把龙养大,也有的人喜欢看龙鱼吃东西的样子,就无节制的喂食,来博得自己的喜欢。但是,龙鱼没有足够的空间,又懒得运动,再加上为了省电,把温度设的比较低,龙鱼的新陈代谢比较慢,造成脂肪堆积,就容易发胖,,造成掉眼的现象,甚至还会影响龙鱼身体的柔韧性,失去观赏价值。养龙是个锻炼你耐性的挑战,特别是养红龙或金龙,必须有很的大耐心,不要急于求成。龙在20厘米左右的时候是吃的多长地快,但是在30厘米以上,就长的慢了,即使吃的多。还有就是营养的问题: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有的却含有丰富的蛋白,有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不要过多的喂含有蛋白、脂肪的饵料,要尽量的变化龙鱼菜单的丰富性。 4、 小龙小缸:好多朋友要买红龙或金龙,就比较舍得买个大缸,总认为这样才合适。其实,20厘米以内的龙是很腼腆的,也很胆小。如果放在大缸里,会因为害怕而老躲在角落里,甚至趴缸,必然运动少,造成缩尾。老趴缸的鱼也会眼凸的。 好了,就先说这些吧。对于养须,掉眼,护鳍等常识我会在以后的帖子里细说的。还会说一些养龙、买龙、混养、布缸等的一些常识,请关注。只是有一句话要说:养鱼先养水,养龙先养心,用心去养鱼.
转帖:就如何挑选金龙的一些建议 挑选过背金龙鱼的主要方法:1、金质;2、珠鳞;3、鳞片亮排高度,下面我逐一说开:注意:这几个主题词排列的顺序就是挑选过背方法重要程度,其重要程度是依次递减,更不能反过来选则。 1、金质:过背金龙,其实名字就已经说明它的主要特征“金”。 (A)金质要亮黄,而不是次过背的白黄。金的特点“金光闪闪(亮)”、同时与黄接近,故此我们生活中叫黄金,这两者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选过背龙鱼的时候,主要看龙鱼的金质亮的程度,金质的细密程度。但注意,一定要“亮金”色,而不是单纯的黄色,黄色与“黄金”色是有差别的,最接近“黄金”色过背龙鱼越纯种,越高级。长大后才后真正的金光闪闪 (B)金质要有厚度,而不是次过背的浅、白、溥。金质的厚度决定过背发色程度,金质及金粉越多且厚,这样的过背长大后才是真正的过背。金质的厚度是不会“采用白灯白环境下烤出来的白条子”。所以大家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看金质的沉积厚度,这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脸部和鳞片及第一框的金质的厚度。 2、珠鳞:珠鳞是判断是否过背的主要标准,如果珠鳞都不亮的都叫过背,这样的鱼我是不会选择的。珠鳞不亮最后过背的龙鱼确实存在,大多古典过背会出现,但现在的改良过背增多了,鱼目混珠的将珠鳞不亮的龙鱼说成是过背,我在些劝鱼友们不要尝试挑选这样的龙鱼。否则你会后悔的,因为这样鱼不但是不能过背,反而会出现这条鱼会变成宝石龙鱼。切忌呀!另外,珠鳞其实可以看成是过背的第五六排鳞片。过背的发色是两头往中间走,从第一鳞片(肩上鳞片)和珠鳞开始发色吃框往中间发展,最后全部金质吃掉鳞底而成“大黄金条”。 (1)珠鳞要亮黄而不是白色,这不会出现烤白的问题。 (2)珠鳞应该有鳞片发色的特征,因为会有第一框发色,如果小鱼看上去就是一片白,这就要注意过背的真假啦。一般的龙鱼,无论是黄金过背还是蓝底过背,其小时候珠鳞的鳞心是会出现蓝底金边的。这需要大家注意的。 (3)珠鳞要两排整齐、大小均匀为佳。因为这样的过背龙鱼等级较高,长大后欣赏美观程度高。 3、亮排高度:注意看第一鳞片(头部肩上第一片鳞),这个位置是区分是否过背会是否6排亮的标志之一。从这片鳞可以看出“金质,过背的高度及速度),大家注意一般的高度或宝石这片鳞是很难亮的,另外这片鳞的亮度是可以看出这条的等级,还有可以从这片鳞判断出是“进”还是“褪”。无论是白缸还是黑缸都可以从这片鳞判断出过背金龙的品质和真假。 亮排高度不能忽视金边(第一鳞框),不能只看高度不看金质和过背龙鱼鳞片发色规律。从边往里发展(从第一鳞框往鳞底推进(这个过程叫吃框)发色)。亮排高度也是判断过背的标志之一。亮排越高等级越高。珠鳞亮的过背过六排是没有问题,只是时间问题,但目前随着玩家的要求,所以过“背”早的龙鱼成为大家追求目标了。其实,这也是我们真正灾难对此物种进行破坏的源头,大家的追求让过背失去了真正的魅力。为什么大家会在很多“炮弹头,背没有过,但金质超强”的过背叫成古典过背,其实这说明大家对另一种美的怀念。我真担心现在的过背这样改良下去,未来的过背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我不是说改良就不好,红龙的改良确实很成功,但过背的结果是让这物种的“真正美在消亡”。混血太多,想过背就跟青金杂交,这样的鱼,背是过了,但金质却牺牲了。这方面,是我们的过背龙鱼本身无法改变了,因为它们的基因掌握在人类的手中。我一直深信,大家会在未来怀念“古典过背”追悔我们的“干预物种的自然选择”。目前市场上找一条古典过背难上加难,一条立达的七彩老款过背这么多年了一直被大家视为终极目标。这样老款过背不会再出现,真有些惋惜。返朴归真这个道理会在过背龙鱼身上出现的。灯烤出来的和原始的肯定不一样,细细观察还是有区分的,你会发现浅色背景灯烤出来的鳞片底和框都是极其的亮,甚至可以改变原始的底色,出现亮白的表现,甚至被一些鱼商冠上“白金过背”的名称。 另外看鳞框,你会发现5排6排基本没有框,亮的都是底色,框根本不亮。另外珠鳞并没有出现全亮的表现,珠鳞很难作假,但也不是不能作假,过背表现是从后向前,如果发现六排都亮了,而最临近背鳍那两排没亮的那就够戗了。 基于这些,购买我有几个推荐: 1、珠鳞必须全亮,因为珠鳞不好作假,而不要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六排,那些灯是可以烤出来的。 2、购买的时候尽量挑选在黑背景下的龙,全白灯烤的也不是说就肯定不好,至少黑背景下的更有保障。 3、鳞片亮度要高,明显有金框,而且金框越多越高,越不容易反垢 4、鳞片尽量挑选有底有框的,灯烤的一味的亮白尽量不要挑选了。
转帖:蛋白虫产生原因 作者:突破 蛋白虫 ,这个让人发愁痛恨的虫子,几乎所有养龙的朋友都知道、听过、遇到过。它总这样突如其来,在你稍不注意时就悄悄跑出来一堆。它出现了,一条一条的小细白虫子,布满整个鱼缸,让站在缸前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来欣赏,因为总能见到虫子,所以就得好好的治理,治理过后,预防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那么在这之前先得知道为什么鱼缸里会爆发蛋白虫。 产生蛋白虫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水肥”,所谓的水肥就是就是水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这一般是长期不换水,或者喂蛋白质高的食物造成的,比如大麦虫。(这样的喂食其实个人觉得并不合理,是比较危险的。一是龙鱼吃蛋白虫不易改口,二来量是不是有些多呢,三是大麦虫含有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还有少喂吧。)这就要从平时的喂食上来说起了。平日里,我们大多都以小鱼小虾泥鳅为主昆虫类的食物为辅进行龙鱼的投喂。在喂食前都要将食物进行清洗消毒,让“病原体”消失在摇篮里,切断因食物携带的蛋白虫进入鱼缸里。一般是活饵里携带的机率大些。这也是鱼缸有蛋白虫原因之一。 其次,最容易出现蛋白虫的原因就是食物残渣。 龙鱼是我们的心爱之物,总想着把好的东西给它。好的生活环境、大的生活空间、完美的水质、吃不完的好吃的。看着它在缸里冲着自己摇头摆尾撒娇的样子就忍不住再多给它点吃的,就像小孩子换牙时想吃糖一直磨着父母要糖吃,父母一心软就给了,但这样对小孩子并不好,同样,过多的给龙鱼吃食也不好,并不仅仅是体型的问题,稍有不适还易引起它肠炎、消化不良、同时剩余的食物残渣在鱼缸里不及时捞出时,让水体里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水肥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刚开始并不会一下子就有所表现,但时间稍一长,繁殖能力强的蛋白虫就在慢慢苏醒,然后就是忽然有一天你发现缸里全是小白虫。所以在平时喂食时,要注意量,残渣一定要及时捞出,避免它影响水质。平时里我们饲养龙鱼还会有换水这个不可少的步骤,因为换一部分水是为了将水中存留的有毒或是有害物质消除,就如水中已积累了一定量的蛋白质,如果换水及时,就不会有蛋白质含量过高达到生出蛋白虫的情况。加水的新水稀释了水中含量高的物质,让龙鱼生活的水质中杂质减少。所以换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长期不换水,水中积累的蛋白质含量太高,很容易爆发蛋白虫。 与此同时,还有一方面也很重要,那就是物理过滤——白棉。 物理过滤是过滤的第一步,水先流经白棉,那么白棉的过滤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平时饲养当中也要注意清洗白棉。 蛋白虫产生的原因归结下主要是:食物与水质两方面,继而引发出的有喂食的量、食物残渣处理、换水与白棉的问题。 要想避免出现蛋白虫,就得在平时的饲养中勤奋不能“发懒”!
转帖:[魟鱼饲养] 谈一下个人多年的养殖经验 作者: A-魟茶馆 来到龙颠也有一段时间了,无可否认在这里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也少走很多弯路。第一次写文章总感觉有点无从下手。。。 我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繁殖经验吧,在没细进这个行业之前总感觉这个行业是多么的暴利,也有很多人算过一条这样的账。因为本人是饲养黑帝的所以按照黑帝的价格来算,一条稍微普通一点的种鱼也就是4到5万左右,然后每3个月一胎,一胎算4对,一对算7000块。那么一胎就2万8千,半年就回本钱了。下半年就是纯利润的。10条种鱼只需要你50万的资本,半年就可以回来了。这个比任何生意都要好做吧(当然除了违法的事情啦。)正是因为每一个人自己都有那么一个如意算盘所以现在这个行业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当然这个是好事。那么问题来了,情况真的是如此吗? 养殖的东西肯定会有损耗的这个是无可避免的,小到刚出生就挂大到种鱼无缘无故死亡,毕竟这个行业不像猫狗猪这样普及不舒服了可以带去宠物医院的,这个只能靠自己靠朋友自己找出原因。就算是技术再好渔场再大的老板他也不敢说自己没死过鱼,死鱼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鱼之后你还没找到原因。 我身边也有很多渔友,大到7 8年养殖经验,小到刚刚接触这个行业。我也经常会跟他们一起坐着聊聊天,每次聊到死鱼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会说之前一直吃得好好的现在就不吃了。那么是鱼真的是心情不好就不想吃东西的吗?肯定不是啦,事出必有因。在日常饲养当中会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因为换水量过多造成水质温度差异太大而导致鱼的不适应严重者几个小时后会死亡,情况稍好的刚开始会非常容易受到惊吓食量也在逐渐减少到最后的拒食死亡。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暂时停食一天温度尽量控制在30度左右,1个礼拜内水质不变,可以适当的下一些硝化细菌,最后能做的只能给它一个安静的休养空间。 2、因为换水量过少而造成水质恶化,很多渔友因为试过因为换水量过大导致鱼的死亡后减少换水量,这个做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我前面也有说过因为换水量过大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你必须要控制一个度,因为你鱼缸每天都要喂食会有很多食物的残渣以及鱼的粪便等一系列会造成水质变坏的因素。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本人的换水方法,首先自来水经过一个三胞胎后再经过两个活性炭筒然后出来的水再经过一个三胞胎到达储水桶经过爆氧24小时后再加入鱼缸。鱼缸换水我也选择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溢流自动换水。在鱼缸过滤选择一个安全水位水到达一定量之后多余的水会排出去。但是必须要控制加水的流量每天在4分1左右。第二种就是打开阀门排水4分1后加回。每天做到定时定理。 3、因为黑帝魟鱼是一个非常胆小容易受到惊吓的一个鱼群,所以在喂食的时候必须动作太大吓到它,特别是刚出生的小鱼喂食的时候一受到惊吓就四处乱撞,这样会导致的后果是鱼的肠胃会受到影响导致拒食,个人分析是因为鱼受到惊吓导致肠胃的不适而引起的肠炎。 4、正所谓病从口入,魟鱼每天进食的东西必须要经过杀菌。冰冻泥鳅之前要盐水泡3个小时后再冰冻,喂食前必须要得到充分的解冻后才喂食,别为了节省时间而出了问题、喂活食必须要在盐水中饲养才能进食。 5、由于每日魟鱼都会进食大量的食物,肯定会导致肠胃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寄生虫。所以必须定时驱虫,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驱虫药买我也不一一介绍了。 我上面说的都是一些日常预防,相当于人没病的时候打预防针而已,但是当鱼真的出了问题又怎么办呢? 这里我要说的是有几点: 1、有很多新手都会犯的一种错误就是在外面买到鱼回来过完水之后很开心地过完水后就放鱼进缸,过了一会鱼的状态就很好了就喂食。不过几天鱼拒食导致死亡,最后做的就是埋怨商家。依照我的作法是首先鱼回来了先不要解开塑料袋让他在水面泡一下等鱼适应温度,然后过水。过水流程龙颠上面也有很多说的我就不说了。一般回来的鱼我都是放在一个专用的鱼缸,过完水后会检疫后适当下一点驱虫药,因为鱼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运输以及水质波动太大,这个时候是寄生虫最容易滋生的时候。检疫完毕后隔天喂食,不要因为鱼的状态好就大量喂食,每天就喂一点点保证每条鱼都有吃就可以了。等半个月后鱼适应了水再适量添加食物。 2、你必须要每天喂食的时候坐在鱼缸旁边观察,确保每一条鱼都吃到食物了。发现鱼出了问题就必须要马上原缸隔离,因为不舒服的鱼是不怎么游走的,这样其他的鱼肯定会过去咬它的,然后温度调到31、32度,尽量少开鱼缸灯,让它再慢慢静养恢复。正常的情况如果发现及时的话鱼会慢慢会恢复过来,如果观察了几天过后鱼还是没有进食的话我的做法是找一个小鱼缸然后抽原缸水过去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因为你假如不是原缸水的话又要走过水这个流程,病鱼的身体是很弱的有时候在过水的过程中就已经坐上飞机了。 3、魟鱼繁殖最大的问题是成活率,也是现在困扰大部分玩家的一个问题。看过魟鱼生小鱼的人都知道,因为它不是先把小鱼生出来的,是先会放出一些黑乎乎的毒素(我读得书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有很多玩家会把小鱼放在原缸用一个吊篮装着,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毒素会导致小鱼很长时间都不开口而导致最后活活饿死。我个人认为是把小鱼捞起来通过一个过水的流程然后再放到小鱼缸里面去。 4、对于小鱼开口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个人认为小鱼缸的温度必须要达到32度,因为刚出生的小鱼身体是非常虚弱的,就像你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也会用厚厚的衣服包好啦。温度达到32度以上静养1天后适当添加一些调节肠胃的维生素(因为我不是卖药的所以不方便在公众平台透露)
转贴:秋季来临龙鱼拒食情况分析 对于每年的这个时候,夏末秋初,龙鱼很容易产生不进食的情况,那么到底为什么龙鱼会不进食呢,具体分析一下季节变化与龙鱼进食问题的联系。 虽然季节变化对于生活在恒定水温鱼缸中的龙鱼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温度变化,当对于北方养龙鱼的鱼友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龙鱼不进食或少进食的情况。原因就是,虽然龙鱼生活的水温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但是敏感的龙鱼还是感觉到了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产生不进食的情况。 造成龙鱼拒食的情况有很多,而季节变化产生拒食的情况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 1.长期喂食单一食物造成龙鱼厌食 2.水质的剧烈变化造成龙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不进食 3.生存环境的变化,如增加了混养鱼,换了鱼灯或者清洗了滤材等情况,或者移动了鱼缸的位置都会使敏感的龙鱼产生拒食情况。 4.水温的剧烈变化,这一项不仅会让龙鱼不进食,可能会导致龙鱼生病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5.生病造成的龙鱼不进食,这一点就更不用多讲。 对于人工培育之前,龙鱼一直生活在野外的情况下,龙鱼在会有自己的生物钟,季节的交替必然会使龙鱼产生一些身体上的变化,而表现在人工饲养的时候就是龙鱼拒食,鱼友可能认为季节交替外界温度降低又不可能影响到龙鱼水环境的温度变化,但是无论是从光照还是空气龙鱼总能感受到外界温度的微妙变化。 排除水质或者其他因素导致龙鱼不进食的情况后,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多喂食龙鱼一些蚂蚱蟋蟀等,换一换长期喂食的饵料可能会让龙鱼开始进食。其实只要鱼友在养龙鱼过程中能营造一个自然界温度变化的环境对于龙鱼来讲是非常好的,夏季温度维持在30℃左右,春秋季维持在28℃左右,冬季在26℃左右,这样的温度对于饲养龙鱼来说是最佳的,必要的条件是,水温的短时间内变化不能超过1℃。 龙鱼是极为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及时是鱼缸周围的一件摆设如果移开都会让龙鱼感觉到不舒服,所以各位鱼友在饲养龙鱼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些内容,需要鱼友的耐心与恒心,才能养得好龙。
转帖:当魟鱼变成生意时 《乱世中 恕我直言》 第七季说了魟鱼圈的一点点皮毛,然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人开始以非常低的价格出皇冠黑白,其实呢,鱼都有个基本的价值。不管是原产地,还是零售商。大家要靠这个行业吃饭,每一个环节都要赚钱,这些低价背后真的是,日落西山吗? 一个品种的价值突然暴跌,除了审美疲劳,也不乏炒货的人希望借机抄底或推高其他品种的售价。我觉得此刻,更多的繁殖者要清楚了解自己手里的魟鱼到底是什么水准?这很重要。过高或过低估计了手里魟鱼的价值,会在一定时期内盲目做出错误的判断,清仓或者继续补货,要看个人对未来市场的认知和预估。 我一直认为血统是非常重要的,但血统不会一直处于上风,过往魟鱼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观点。魟鱼圈向来有很明显的两个“帮派”,杂交改良和纯血繁殖,双方都希望占领市场最大份额,所以未来关于纯血和杂交哪个更好的言论一定会层出不穷。 其实市场份额谁占领的更多,真的不是靠量多,靠量大,靠的是谁玩的更加深入。 早期夏利一年买几十万辆,宝马在中国卖一万多辆,但大家都在存活,宝马的利润不比夏利少。这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一样。2015年-2016年,是魟鱼市场洗牌的年份。就算你有上百条魟鱼在产,你的利润率未必胜过一些精品魟鱼玩家。 在大家对魟鱼的认识和了解都在不断增长的时候,再拿一个品种打天下,已然过时了。是不是未来就不能靠一个品种赚钱呢?当然不是,现在落败,在我看来,还是对一个品种玩的不透,玩的不够极致。 很多年前我的一个观点,现在依然坚持:“未来每个品种都有天价的魟鱼,每个品种都有入门级选手”,这个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抱着建大厂就能赚大钱的朋友,2016年是比较难熬的。据我所知,这些鱼场清一色全是皇冠黑白。年初,我曾看见微信圈子里的某个鱼友悄悄出掉了普通级别的皇冠黑白,购入了黑帝,年底赶上黑帝的价值比较高,又丰收了。在商言商,他是聪明的,他具备市场敏锐的触角。回过头来,市场走到这一步,没有任何人可以影响到结果,只有说穿还是不说的差别。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玩任何品种,必然是精品价值最高。 以前只投资品种,不管品相,不考虑市场诸多因素的,这样的繁殖场未来会相当难熬。 这些鱼场购入种鱼时价格应该也不低,因为品相没有严格的筛选,没有专业的技术保障,在“一托几”的时代,一条种公往往会带几条很普通的母鱼。前几年,似乎只要有钱,就能建鱼场,买卖的不亦乐乎。圈子里常说“公好好一窝”这句话不假,但恕我再一次重申远古不变的繁殖定律,F1遗传母亲的特征通常会更多。所以,精品子代,必定需要公母都是精品。未来,一条小的精品皇冠黑白好几万,依然会存在。一条小的普通皇冠黑白1000多块,也将遍地都是。靠品种就能随便卖高价,已经不复存在,未来也不再是皇冠黑白一统天下的时代了。 那些手里有精品皇冠黑白的鱼友,如果不是资金短缺,也别急着低价出鱼,因为有太多虎视眈眈的眼睛正准备接手捡漏。有鱼友说,现在的市场环境太残酷,的确,残酷的时期,也是英雄出道的时期。当你跌倒锅底,还会怎么再跌? 对于繁殖业者,你最该做的,就是从现在起不断提醒自己:消费者喜欢一个品种是有周期的。 记得2014年初我准备玩黑帝时,一位业界的资深玩家告诉我:“谁现在还玩黑帝,你应该一步到位玩皇冠黑白”。一年后,我再和他聊天,他坦言承认没想到价格跌的这么离谱。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一些问题,早就暴露了,只是没有人愿意去面对。 如今市面上梅花、黑帝、三色、皇冠珍珠、皇冠黑白、珍珠,这些品种里最好养,最容易繁殖的,是珍珠和皇冠黑白。最难养的是梅花、黑帝、三色。一种最好养、最没有饲养难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种,平均一胎可以生5、6条,单条价格却是最贵的,这太不符合 “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跌价是必然的。而黑帝价格节节攀升,和饲养难度以及成活率低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至于白化,如果不量产,价格在相当一段时间会保持高位 随着越来越专业的繁殖场崛起,技术含量低,简单复制,这样的魟鱼繁殖模式,不管个人还是鱼场,未来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当下充斥着各种杂交黑金,杂交皇冠珍珠,一来说明了大家渴望新品种,二来也预示着新一轮的筛选已经开始。当然,如果非要泼一盆凉水,我会说,我经常会看到一些经销商拿一些杂交的鱼当纯种卖。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你被上游骗了。 如果说早些年,巴西靠野生鱼赚取了很多外汇,如今,泰国正靠着改良魟鱼,不断蚕食国内鱼场的份额。当很多鱼友亲自去泰国挑鱼,回来大喊“泰国的鱼又好又不贵”,你可知,人家在家专注繁殖改良时,也在看着国内鱼场的低级别“斗争”——价格战。当内耗差不多时,人家很可能会长驱直入收购国内鱼场,变为基地。泰国的魟鱼,其实背后有很多技术,不管从定水、繁殖、改良,到运输,都有一套体系。这一点已经超过了台湾。 而我们,正在走台湾、泰国之前走过的路。能不能超过他们,我觉得是必然的,毕竟,这里的购买力大到惊人。我们从来不缺资金,缺的是一大帮人踏实搞魟鱼繁殖和改良,缺的是研究他们的鱼如何改良的求知欲,缺的是对市场脉络的把握和预测。 不管杂交鱼,还是纯种,都有自己的周期和受众群,或高或低。所谓赢家,无非是预测到起伏,踩准了脚步。说到纯种,我忽然想起龙颠有位鱼友叫“立志魟鱼”,好像是这个名字。前些年,在皇冠珍珠没人搭理的时候,他的鱼我一直有关注。纯! 有些繁殖场可能会疑惑,未来到底什么品种会赚钱?如果,你不是一个投机的人,对魟鱼真的了解,不只是有一腔热情,那么,未来你专注的那个品种,一定会让你赚到钱。 繁殖场,的确有钱就能建好, 但是, 中国有钱人多得是。 没有过人的技术和眼光,没有对市场准确的预测和引导,没有市场低迷时坚挺的斗志,却一心想靠魟鱼赚大钱。 恕我直言 :这样的人中国有很多,为什么会轮到你?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