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olee
neaolee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关注数: 87
粉丝数: 238
发帖数: 10,989
关注贴吧数: 75
置身事内 和 枪炮病菌钢铁 两本书,同志们速来
一次均衡的小憩——飞傲FA9 飞傲曾是我阶段性重拾HIFI的起始品牌,现在还依稀记得X5k和X1漂洋过海寄到我手中的那一刻,而如今,FA9成为了我阶段性告别HIFI器材把玩和评测的最后一款新品,从今往后,我将努力成为一个专注工作的平平无奇的社畜,日复一日地用着最趁手最普通的单片机前端甚至蓝牙耳放,插着没有鎏金钩银的声音但软贴均衡的线材,戴着自己最熟悉但价格并不多么高高在上的耳塞,在上下班途中,在午休小憩中和出差的路上听上那么循环播放的几曲,偶尔同事看到我EDC里奇形怪状的“MP3”和形似助听器的耳机腔体,还是会好奇且不明觉厉地问上一句,这时我用难以察觉到**之类情感波动的声音好整以暇地说一句“哦,这是听高清晰度音乐的器材啦,我玩HIFI的”。 FA9就是一条能胜任这样场景的塞子,它能轻松搭配你手边任何或简陋低素质,或高密度大推力的前端,只需要拨动几下塞体的调音开关;用一根原装的单晶铜镀银线已经勾勒出足够自然的声音线条,丰富的耳塞套已经可以满足任何调音需求;它质地均衡,透明耐听,没有过于突兀的的着重或者明显的声音要素短板,搭配各类音乐风格都有模有样;它的钻石切割面板看着有些许设计感上的单调,但旁人站在你的身侧,会微讶于面板不同角度映射的反光。均衡百搭,小有惊喜,是我能想到对这款塞子最简短精准的诠释。试听FA9的时候正赶上在厦门出差,BTR5+FA9成就了说走就走的爽利。傍晚在海湾公园的岸堤,看潮汐没过石阶,把最喜欢的霹雳布袋戏的闽南语片头片尾反复循环,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实话说BTR5在蓝牙随身前端中已经算是相当出彩,AAC模式下素质也好过iPhone用原装小尾巴推耳机,但在解析力、分离度以及高频表现力上实在不能多做苛求,然而FA9在低阻抗调音下可以说榨干了BTR5的所有信息量潜力,忠实呈现了歌曲原声的所有可被注意细节。人生口型模糊,声场近似一个四角向圆心凹陷的正圆,但低频却表现出了动铁耳机少有的出彩,下潜和回弹可以说十分到位。在我这样的外乡人听来,闽南语婉转悦耳,平舌音少,声调丰富好听,正好避免了低解析力下齿音泛滥的尴尬,也没有粗粝的线条感,正是与这套器材相得益彰的搭配。FA9的线条感和分离度要靠平衡线材在大一点推力的前端下呈现,这时你才会发觉这款易推的耳塞淋漓尽致的均衡。和它晶莹剔透的腔体一般,FA9无论在QP1R的单端还是M15的平衡口下播放编制音乐时都表现出了令人愉悦的透明度,将器乐交代的清清楚楚毫无凌乱。不知道是不是我开关调音操作搭配不够得当,FA9的高频延展性难说出色,铜管乐器不够嘹亮,弦乐的形象感比较收束,结果就是在大编制音乐上略显沉闷,和其均衡的特点不太相符,但是瞬态说得上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声场虽然不是FA9的突出,但做到了圆融规整,尤其在中频开关打开的情况下横向显得格外饱满扎实,在人声音色的显现上没有明显的颗粒感,可以轻松驾驭包括摇滚和复杂点子编曲后的各种男女声歌曲,还是那句话,把所有要素交代的清清楚楚。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一段旅程之后都需要包括这样一款耳机在内的同类物件,不完美,但清晰明了,功能性到位百搭,在平淡如水和有滋有味之间找到那么一个恰如其分的均衡妥帖。这是否也是飞傲走过这许多年头后,在工程师团队相似心境之下的一款作品?又或许说飞傲的播放器、解码和耳机作品都保持了这样一种拿出阶段性平衡之作的特点,既是声音的平衡,也是商品和市场的平衡。 希冀自己有心有闲,重拾HIFI的那天,不知会否再次与飞傲相遇。
综合致胜的真格旗舰——飞傲M15 M15的评测体验是奇妙而复杂的,这是我参加工作以后一段难得的围城时光,每天关注着新闻心情跌宕起伏,生活却是厨房卧室两点一线古井不波。回过头来,我真心感激M15从北京到太原的陪伴,每天能够什么都不做只是看书听音乐实在难得,更难得的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看想看的好书,听高质量的好音乐。
秀肌肉抢市场,应有尽有的入门流媒体网播解决方案——享声A1测评 自19年四月发布会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烧油圈都对享声A1抱有了极高的热情。原因我认为无外乎三点: 1)享声的数播水平在HIFI圈早就是国产里标杆式的参考级水准,线下展会也一直保持着让各大品牌艳羡的曝光度(你去到北上广任何一个大展都可以看到比比皆是的享声台机作为系统前端),随着产品线的日趋完善,享声积累的技术专利和产品经验让SOUNDAWARE这个logo跟靠谱二字划上了等号; 2)你在市面上不会找到第二台敢跟A1一样标榜全功能的产品了,台机所能奢求的各种花式玩法从胃到肾基本一站配齐,A系列本就是享声的台式一体机系列,也早有珠玉在前的高中档机型,但享声却选择了A1这台入门级新品为核心技术集大成的产品, 多功能网播、USB解码耳放一体机、HIFI蓝牙解码耳放一体机、CD播放抓轨一体机、SD卡硬盘数播一体机、高性能界面以及网络数字转盘这以一抵六的操作真是6到不行,尤其是吸引眼球的是A/D300的旗舰FPGA技术下放,让人在眼花缭乱的功能里对A1作为数字转盘的性能尤为期待; 3)价格堪称低廉,A系列作为享声近年的拳头产品线,A1又是黑科技天赋点满的新品,居然直接下探到三千元档的台机入门水准,大大拉低了流媒体HiFi系统的硬件成本,堪称加量不加价的典范,在当前HiFi产品价格水涨船高的时代,A1的六大功能哪怕做好其中一项2999就绝对值回票价。 有机会能玩到A1自然是十分兴奋,但是受限于自身在外务工仅有部分耳机系统的器材条件,A1这六位一体的功能我很难有全方位的体验,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广为人知的是受限于成本用料、架构限制,一体机很难面面俱到(否则谁愿意用无数的精力和投入在分体器材、线材、搭配上一点一点的磨),基于对享声长期技术积累的了解和认知,我认为六大功能里网播数字转盘这一享声的看家本领还是A1的核心基石,解码和耳放至少有一个是属于“买一送一”的类型,因此只测试A1推耳机怕是难尽人意,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收磐0.78和mmcx都要,速度砸过来吧 收磐 0.78和mmcx都要,速度砸过来吧
收个难度大的 Lightning to mini-usb线,如图中这根,从床下翻出个老iPhone 6sp,准备换个大硬盘做solo-db的转盘,不知道哪位大哥有,收不到我回头再来顶顶
有里有面,难拒真香——山灵M6 山灵在国砖研发史上虽然入局不晚,但是在近些年不止一次听到烧油调笑山灵家“发育迟缓”或者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了。究其原因,是山灵在旗舰机型的迭代和时髦技术的更新上似乎从不感冒,每次问到山灵工作人员什么时候能真正见到一款硬核旗舰,总是回复在做、on the way,如今新旗舰M6终于正式出炉,毫不意外,这又是一次极具山灵特色,或者说初心不改一贯稳扎稳打的产品线升级。
十年一剑,继往开来——开箱评测七彩虹Colorfly U8 初次见到U8工程机还是在17年的音频展上,随后七彩虹一番切磋琢磨愣是让正式版跳票到18年三季度才发售。作为C4的老用户,七彩虹播放器我是每代必买,历经了大失所望的C10和中规中矩的C200,U8我在多番体验和观望后终于下定决心入手,声音上其高素质、大信息量、中正的能量分布和精准诠释的乐感能够充分满足我自己对于前端的诉求,外观上更是放眼望去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本来想要等到19年618左右用称心的价位把它捧回家,好巧砖吧年前突起巡回,我也有幸作为第一站提前开箱了一台崭新的U8,现在把这篇开箱加评测分享给大家。
HIDIZS AP200的迟到听感分享 HIDIZS的粉丝一直是小众的,不少AP100的老玩家一直苦苦坚守终于等待到它的后继机型于17年末上市。我在去年北京HIFI展上第一次见到海带丝家的产品,就是这次参加巡回评测听到的AP200,虽然当时把玩试听的还是工程机,我在离开展会后还是第一时间在砖吧发表了一篇丢图跑并显得有些夸张过分的帖子《下半年国砖市场两位最强的搅局者已经出现了》,当时帖子的主角就是海贝方案的两台安卓好物,彼时或疑或骂,吧友普遍对这两个产品嗤之以鼻,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并没有说错,AP200和R6已经成为所在价位播放器选择所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 通过参加这次巡回,终于得以听到AP200量产版的最终调音,没有太多废话,这个千元价位安卓国砖大家已经都相当了解,简单评论一下声音。相比于工程版声音的印象,正式版大体上做到了继承,比如转换自然平滑的均衡三频,清晰的线条感,并没有采用千元机普遍向流行暖声靠拢用力过猛的调音方案,也没有M1S那种突出性价比的素质感,不过整体还是可以划入偏暖声的取向,工程版那种隐约老飞傲的干寡基本也被相当程度遏止了。AP200本身在硬件制造上已经算得上国砖里性价比爆棚,声音的整体表现到也没有越级打怪,不过把入门机器调教得四平八稳也是需要点本事的,AP200应付流行通俗隐约没什么问题,需要指出的只有声场不算规整,中频略显空虚凹陷,但是这个价位本来就不应该做太多奢求,声音的呈现必然有所取舍,比如凯音N3的中频密度氛围感和流行人声表现力应该是强于AP200的,但是三频的衔接、完整度和曲目的杂食能力就有所不如。 总体来说AP200几乎是你千元价位安卓国砖解决方案的唯一选择,各种综合考虑也绝对是诚意满满,拉低入烧门槛的良心国货。对外观、操控性、智能播放方案有需求,定位千元预算同时不想对音质妥协的朋友,买了一定不会后悔。
迟来的Aune B1S评测及家族对比 感谢Aune和砖吧赐予的这次试听B1S的机会,作为便携解码耳放重度使用者和初版B1的老用户,B1 ltd和B1S我之前都没有听过是非常可惜的。大概在16年初,我写过一篇市面千元便携耳放的横向评测(防吞不放链接,评测在家电论坛上),当时对作为我人声主力的B1留下了颇多赞美,对于这次B1S的试听我也充满了期待。 机子的外观不多赘述,依旧是历经数代的经典视窗外观,炫酷十足**满满。功能介绍也有无数珠玉在前,我就简单根据听音笔记回忆一下这款播放器的声音表现。整体试听设备搭配是Aune自家的前端M2pro和AK380,对录线是八芯无氧铜镀银威宝镀金头,耳机是评测必备的PP8和Cypher Labs Austru。为了能够使用以前千元耳放横评时对B1的评价进行参考,这次评测使用的曲目依旧一致如下老规矩先把结论放前边,有耐心的烧油可以慢慢翻后边的长篇大论。结论就是。B1S的推力延续了B1的强劲,应对用于评测的耳塞都不需要开大增益就可以轻松获得想要的声压,静电流开关默认开启来纯净声底。值得指出的是原版B1的尴尬之处电位器低音量导致器材偏音的毛病似乎得到了相当的改善,同时在背景宁静度和底噪控制上B1S似乎也更为优秀,但是由于B1已经出掉了这点还有待论证。B1S是Aune一次毋庸置疑的产品升级,然而这指的是从产品完成度和声音素质上来说的,并不是说B1S的声音设计是基于初代目B1声音基底的一次完善和升华。这一点非常有趣,当你手持一款完完全全继承了家族经典设计外观的产品(包括视窗中展示出的电路板部分以及三极管和分离原件貌似也和原版没啥区别,不过我B1已经出掉一段时间了不敢轻下结论;高低增益开关和静电流开关也完全得到了保留,说明电路设计上功能性得到了完全的继承)却听到了不尽相似的声音走向,不得不承认我当时有点恍惚的懵逼。老版的B1是完完全全向JLH功放声音特点致敬的微甜宽松,舒展温润,中低频厚而不满,高频虽然浅尝辄止但明显被涂抹的发甜,瞬动态温吞绝不铿锵的声底,生怕别人听不出来它甲类耳放的如假包换;B1S则似乎彻底脱离了需要用便携甲类作为卖点的噱头,声音走向是坦坦然然的中正致密,初听似乎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突出点,宽松不再,细听才会发现素质淋漓尽致的彰显,顺滑的三频衔接,值得称赞的分离度和定位感,饱满浑圆的横向声场,乍一听很容易让人得出是监听向的器材的结论。很遗憾我从来没有把玩过B1ltd这一B1S和老版B1之间的衔接作品,不知道Aune在做出这样的调音取向改变之间经历了怎样的过渡,不过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的选择,是Aune从当年的HiFidiy作坊向成熟专业的声学产品制造商转变的正统之道。B1S相对于B1是更具普适性,更完备全面,凸显音乐素养的升级器材,与其说B1S听起来没有突出人们印象中甲类功能特质,不如说B1S是对传统常见甲类声底的完善和补足,只不过在这样的改变之下,喜爱B1那种声音风格的HiFi玩家是否能够接受则是仁者见仁了。针对这B1和B1S的详细对比请看B1S是一次技术精进后为全面演绎音乐而生的造物,中正绵密,三频无短板,面对各类音乐风格和器材前端都可以应付得当,其分离度和定位感带来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是惊喜,硬要说一些缺点就是初代目的宽松感和甜味稍欠。不过在千元价位能硬素质和乐感两手抓的品牌耳放应该是独一份吧?除了买买买,你还要什么自行车?推荐三千元价位内播放器持有者感觉素质有但直推又不算给力的考虑尝试,大厂品牌(对,Aune现在已经是大厂了)也有充分的试听机会。最后翻咸鱼祭奠一下我当年的B1
【无毒龙牙草简评】黑科技加持的千元入门利器ifi nano IDSD BL 年关前后忙成狗,作为在一线城市朝不保夕挣扎求生的外地底层金融民工,我已经有快两个月没有打开自己的电脑。这篇文章真的是拖了依稀和厂商很久,腆着老脸一再告饶,感谢依稀的谅解,诚恳道歉,并在此做出保证,忙时本不应该参加巡回给吧里和厂商添堵,但以后有这样的机会碰到自己感兴趣的器材老夫还是会跳着脚申请参与的,手举得比谁都高。 我对iFI的好感算得上是由来已久,16年年末在上海参加耳机展头一次见到了当时ifi的全系列产品,此后参加的任意一次HiFi盛会,从青岛到北京我都没有落下过ifi的展位。你会轻易地发觉ifi从便携产品阵列到台式机都有鲜明的家族设计语言(银黑为主体,极具设计感的几何图形元素,棱骨分明的北欧性冷淡风),对便携性能的绝对追求(其作为台机配备的解码Idsd,旗舰台式耳放pro系列甚至家庭HiFi终端Retro系列都在空间和体积占用上下足了功夫),丰富多样的功能产品线(大致黑胶唱机系统和音响,小至USB和电源净化器)和和绝对技术至上的产品设计原则,并被这些产品设计中的执着所深深吸引。Ifi从不吝于在其产品上骄傲地展示其工程师血统和敢为HiFi先的丰富技术储备,并且在各种hifi技术专利上不断突破,这在准入门槛似乎越来越低什么牛鬼蛇神都来分一杯羹的HiFi界不能不说是一股清流。如果不是来到外地求职,租住的狗窝配置台式系统不便,之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pro——ICAN和IESL绝对是我耳放购置的首选标的之一。闲言少叙,马上说这次的主角nano iDSD BL,由于每次参加ifi的展台时面对琳琅满目的系列产品,BL前作nano IDSD一直是我比较忽视的产品,而我自己又是便携解码耳放的狂热爱好者,所以这次BL的巡回机会我绝对不会放过。看系列知产品,在ifi的几大产品线PRO、RETRO、MICRO、NANO和配件系列里很明显IdsdBL是属于便携主打的NANO系列的。Ifi在便携解码和耳放产品上没有任何需要让人担心的地方,做一个合格的产品根本不在话下,唯一需要担心的是ifi向来不在产品售价上屈尊降贵,那么BL这个轻飘飘的小家伙到底能不能在千元级外置解码耳放这种传统上比较鸡肋的定位中做出突破和惊喜。外观和功能评测之前的贴吧老司机们写的远比我强远比我详细,我这次也时间有限就不多赘述了,唯一需要指出的就是因为体积小和功能极度综合,ifi在产品设计上有诸多的取舍,比如为了iPurifier的功能以及OTG直连手机的目的产品设计为USB type-A公的USB数据连接接口,这样一来首先光纤同轴的数据输入是都不支持了,而USB数据输入也不是市面的常见类型,如果想要HiFi级的发烧线材恐怕只能另行定做;再比如为了丰富耳机的适配性兼顾IEMatch技术带来的听感体验,这样一个小小的低价位解码耳放配备了IEMatch适配电路和Direct原机耳放线路直出的两个3.5PO口,实际使用中恐怕其中一个大概率会成为极少问津的鸡肋,也许有的烧油会更希望在空间利用和接口上能够照顾下其他数据输入方式或者在千元级产品上越来越普遍的平衡电路,况且BL本身就是双声道TRRS平衡电路,最终放大器却只有单端。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我觉得BL的整体设计没有什么太需要指摘的地方,ifi对其低端产品线用料和设计真的是诚意满满,BB芯片组合特殊晶振的解码电路,母公司各种黑科技加持,各种功能和解码指标也足够强大和丰富,前代产品的RCA输出口也换成了更适配便携市场的3.5PO口,ifi的设计是值得鼓励和延续的。 说说声音,本次时间非常有限,我只能使用最方便的播放器和手机数据输出直连BL来测试,PCHIFI功能无缘把玩,试听远不够以往参加评测时做的完备,只能点到即止,非常的遗憾和抱歉。本次主要的试听前端是凯音N5ii和iPhone7,安卓手机也作为对比听了一耳朵,耳机方面使用了最适合做评测的均衡之王PP8,可惜没来得及能多把其他的耳机存货拿出来对比试听。我听音一向杂食,所以各类风格音乐人声器乐都有简单体验,首先可以抛出结论,nano IDSD BL是一个听感上完成度很高很容易让人接受,并且听音体验良好的产品。听音体验良好是因为IEMatch和iPurifier两大黑科技物尽其用,对于常见的低阻高敏类便携耳机的驱动非常良好充分,在底噪控制和音乐背景宁静度方面做得十分出色,而以往安卓手机作为USB输出前端时音乐明显的发燥现象也得以改善,与苹果直连相比不再有太大明显区别,大概率是因为ipurifier的信号净化技术纠正了信号失衡和直流偏移的关系,这一点上对各类前端使用者都非常友好,同类产品如mojo在这一点上也难望其项背,而IEMatch相比会明显推出底噪和不透明背景的Direct电路来说虽然让声音显得更为纯净明快,但明显不是简单加个电阻棒那样的简单粗暴处理,因为声音在整体素质信息量上和动态上没有遭到任何明显可闻的阉割,保证了音乐的线条感安定感和完整性,不会让我有不得不在大底噪设备上加阻抗头那种有鲠在喉的不快。而听感上完成度很高,指的是BL的声音直白但不失宽松,有在这个价位上无可挑剔的音乐素质和分离度表现,尤其在音乐元素较多的情况下没有方寸大乱,不疾不徐,在声音处理上可以说表现的干净利落,具体到三频上来说高频延伸很普通,但是滚落衰减得干净得当,女声和弦乐的齿音处理和嘹亮度处理的不是特别优秀,但绝对没有行差踏错的表现;中频略靠前,线条感分明但IEMatich端听感处理的比较柔和耐听,中频没有高端人声或者流行设备那么大的密度,单也并没有太过单薄,你不会听到像凯音家族那种为了人声而生的致密,也不会听到像乐彼L3系列的那种肾虚;低频同样中规中矩,回弹干净不拖泥带水,晕染得当,兼有瞬态响应得当和推力强劲,这让我觉得BL在听感上普适性非常高,是对手机和低端播放器的绝好补充。 这次评测匆忙不完备,没能更深入体验BL这款产品是非常可惜的,但是短短的把玩时间让我确信这是在入门价位上诚意满满极具竞争力的细分类别产品,声音完成度很高且是很容易被接受的健康之声。这让我对ifi这个品牌的好感度进一步提升,不久的将来,我确信自己会板上钉钉成为ifi的忠实客户之一。
PP8和C200 AK380套已出,现在还剩pp8 PP8裸塞带原装in ear的派力肯长盒,塞子成色很好,7000出 有高性价比线材可以打包价买去过度用,万隆单晶铜单端威宝正品插头基本全新打包价200,老羊的NF铜镀银混编线2.5平衡打包价300,线材不单出 另外之前的七彩虹C200车,这里还有一台全新未开机未撕膜的,380出 都不包
重新降价出AK380套装和PP8 还是那两个东西,之前耽搁下来没顾上重新出 这次直接到底一分不刀,直接砍八百一千来买PP8的我劝好自为之,上次这么干的那位我已经拉黑了 韩行AK380,应该是有店保,国行AMP背夹,应该是在保。成色都很好有轻微使用痕迹,具体看高清无码图,当无保出,箱说全合起来一套10000不刀 PP8裸塞带原装in ear的派力肯长盒,塞子成色很好,7000底价一分不刀 有廉价优质线可以打包价买去,但是不推荐,万隆单晶铜单端威宝正品插头基本全新打包200,老羊的NF铜镀银混编线2.5平衡打包300 图片看下面的楼
京东新P卷集思广益贴 京东新P会员估计大家都开了不少了,我先用五十券买了个插座,现在剩下一堆券不知道该怎么用,白菜也得挑啊,大家在这个帖子里集思广益,广进良言吧,吃的用的数码3C各类好东西都集中汇总下,给吧友一个指路明灯。我先来吧,就是大家说烂了的QC25,用券后850是宇宙无敌的烂白菜,感觉之前买了sony的同志们都可以下车了
到手出乐机宝匠 1700出 到手出乐机宝匠,大家注意下这个插针是威士顿的mmcx,插针母座周围一圈是微微凸起的,别像我一样秒了以后手头没一个耳机能用 价格还是那个价格,1700包顺丰
出耳机收播放器 好成色天琴座二代裸塞带tinsel线秒价1850出,接受换塞,看我有没有兴趣 出T1二代箱说票全国行在保,去年十月份的货,出3950,图片得我回家才能拍了 看兴趣收各种好价随身播放器
出SOLO-DB和天琴座二代 因为和贴吧老熟人PY到了更新的箱说全SOLO-DB,昨晚买到的吧友手里这台银色裸机带电源还没到手的1200出了,送一条对录线,一处磨损在正面 天琴座二代,好成色裸机加原装Tinsel线,送几对comply套,1850出 祝大家中秋快乐
出俩塞子,t8和天琴座 麻将继续走起,三月份的靓姐家t8ie mk2,好成色箱说全 3600 天琴座二代好成色,裸塞加tinsel线一条,1900 应该价格都不错吧?
一大波僵尸正在向你靠近 来出一波吧 Aune M2pro,好成色,右下角平时看不到的一点小掉漆,aune家绝对靓声的旗舰,16年购买,刷了最新的2017固件,1700 t8ie mkii韩行,箱说全好成色,今年三月份靓姐家买的,3600出 两根升级线,一根卡卡西做的软银线,2.5插头,1400 一根八芯金银合金线,3.5插头,500 宜丽客 HHKA 吧里收来的小玩具,基本全新箱说俱全,350出 原则上价格应该都还行吧,出出出
下半年国砖市场两位最强的搅局者已经出现了 丢图跑 多说一句,哪怕是ap200,不锈钢版声音已经很可以了
3001巡回个人听感分享 感谢伟大的达音科,我在参与了双音巡回之后又能有机会参与DK3001的测评,异常可惜的是这次耳机寄到的时候正值出差,所以没能充分有效地进行评测,这里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听感。3001作为目前三铁一圈的典型代表已经可以位列经典,其声音表现称得上是均衡杂食的多面手,充沛的声场和扎实的众频段表现绝对是市场上普遍偏科的圈铁产品中的异类。在素质上无可挑剔的同时,3001没有走向监听向或者突兀刺激的调音,在听感上可以说得上是开放透明,弦乐线条感得当不至于棱骨分明,人声又男女得兼无偏颇,口型结像定位杆分离度都像是挑不出太大毛病的三好学生,在大编制器乐中也是游刃有余应对得当,可以说在原线下的表现已经足够有吸引力的一条耳机,在三千元价位更是有绝对的竞争力,如果不是佩戴稍微有点割耳朵,我肯定忍不住得剁一条。跟手里的另外两条圈铁灰黄鹂和Cypher Labs Austru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首先是我马上就要出掉的灰黄鹂,灰黄鹂上市的时候不乏均衡通透之类的枪文,但是跟真正的均衡圈铁3001比起来就不够看了。形象一点来形容,3001是人声大小编制各项硬指标都兼顾得当的多面手,灰黄鹂就是什么都能听听什么听着都不咋地的典型。灰黄鹂相比3001声场小一圈,器乐人声分离度不够,声音有足够的通透感但是不剔透,音乐元素一多很容易杂乱无章,人声结像非常粗粝,大编制下瞬动态虽然不能太诟病但是气势上就是一筹莫展纵向声场狭隘,换过各种高价线进行尝试,但也就那样,人声到是可以修饰地润一点。Austru就是绝对的冷门货了,但是这塞子是我心中的近期最爱,更换了杜兰金银合金油浸线以后基本可以得窥全貌的好塞。原线下的austru偏向监听,不耐听立体感包围感不足,换线后声场不够宽松,但也是绝对的润泽均衡,要啥有啥,和3001可谓一时瑜亮。总结不废话就一句,3001好塞不解释。
23号北京耳机试听会纪行 昨天做了一件贼尴尬的事情,不知道吧里的基佬们看见没有 所以今天继续来尬一贴,能水则水
直播逛天域联达? 大家希望我有什么操作,可以提
北京的烧油求线下py 这两天有没有闲的没事干的北京烧油出来搞基?准备明后天挑一天去天域联达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待一天,有空闲的老哥们约起来啊
收收收 A35 和铁三角AT501CS转接头 A35我纯粹收来做评测当转盘用的,用三天会降价吧里出售,所以肉价你就别来找我接盘了 然后继续收铁三角AT501CS 3.5转6.5转接头,之前帖子里的收错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如看看龙牙草】双音巡回测评 双音活动其实已经过去很久了,我现在拿出这篇拙作十分尴尬,经历了一个月的疯狂忙碌以后所幸我的听音笔记还在,内容自然远远不及刚试听完毕之时丰满,不过也还是有点干货希望能跟大家分享。我在贴吧评测发表不多,所以现在先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行文风格,我不会对器材外观啊、功能性啊做太多大篇幅的描述,尤其是像N3这种文章满天飞的产品,至多对几个要点进行必要吐槽,否则相信大家再看也会比较厌烦。我集中主要注意力在听音评测上,我写听感一定会有对比,不一定同级,但力求有一点参考性,我认为没有详加对比参考的听音评测都是耍流氓。评测风格力求直白简洁,但是听音喜好这种主观性判断的描述文字我还是会做的,这也必不可少,如果不喜欢这类文字的可以直接跳到听音部分结尾的简要总结性文字,省去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个人主观文字,同时和谐讨论,也对我不吝赐教。外观上Titan3&5已经拥有了成熟完备的家族设计语言,做工配件在自身价位级别都可以称得上是精良完整,金属腔体盛夏戴上后耳廓绝对清凉舒爽,不过很快就会接近体温了,其佩戴于我本人而言也肯定算的上舒服,但是出街可能还是不够稳。至于N3,凯音家族式的家庭洗护设计概念其实体现的并不是特别明显,甚至很多之前的固定设计要素也被抛弃掉了,比如凯音便携产品一贯的碳纤维背板和N5/6的实体按键,之前广泛被烧油比喻为肥皂其实也是强行扣帽而已。但是相比于泰坦双产品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可以指摘的设计和做工,N3我必须实话实说它是有一定硬伤的,首先是抛弃了碳纤维背板以后背面皮革贴合不够紧密还有轻微溢胶,皮革边缘处理也不够利索有毛边现象,在看了几位烧油的反馈后这好像还不是个别的品控现象。再其次就是正面的触摸式按键设计,首先系统按键反馈不够灵敏,其设计也极易发生误触的情况,操作逻辑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好在机器采用了双按键系统以方便用户盲操,想法很好,实体按键回弹不错就是做工比较廉价。这里有必要对凯音进行一下批评,要说N3在整机做工和造型设计上很多地方是值得称道的,称得上是精致小巧美观,但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正是短板决定了产品的下限,N3设计和做工的不足也许会影响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情绪。千元级在HiFi影音播放器当中也许只算是入门级,但是对于千元级数码产品做工设计理应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希望N3在后续固件升级,以及产品线更新的时候对于发生在N3上的问题多多重视,精益求精。外观设计和做工就谈到这里,我们来关注最重要的声音环节。我是凯音的老用户了,N6也是我在三千元价位最为推崇的播放器产品,由于我手头没有其他的千元级播放器,我就选择N3自家的老大哥N6来作为评测的参照物,当然在听过N3之后的这段日子里我是接触过诸如乂度X10和山灵M2S这些千元级产品的,但是毕竟时隔久远,靠印象来进行对比评测是不够严谨的,也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使用N6作为主要的评测参考物大家不用担心越级对打的情况,不同档位产品进行对比大家心中自有分寸,只希望大家对于凯音家族产品的声音特点传承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N3的声音是比较中正的,相信很多参加活动的烧油会认同我的观点,这一是得益于akm4490一贯的芯片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凯音如今可谓炉火纯青的家族调音理念。柔和醇密,既不冷薄,也不过暖粘稠,合理分布的能量依正三角形排列,稳定扎实跟得上节奏的瞬态表现(熟悉我的人知道我痛恨拖沓的声底),有一定的声音密度(尤其是在中频表现上),但是没有对于大声场高解析强分离度碎片化颗粒感结象的刻意追逐。这种调音风格简直不能再适合流行乐的表现,对于器乐编制则有一定的取舍。推力上,N3官方标称32欧姆下的输出功率印象中是130mW,同时机器可以调节三档增益模式,从数据上来看驱动市面大多数便携耳塞是足够的,在实际使用当中驱动泰坦双雄和我自己手头的各类耳机在中高增益下也都能迅速获得较为理想的声压。鉴于产品体积和市场定位和面对一些便携耳机所表现出来的捉襟见肘的情况,各类大耳的测试就显得不太必要了。达音科其实是相对来说我不太熟悉的品牌,dk2000系列,3001都是听过一耳朵的那种状态,之前有幸听过飞傲x7用am6电子分频模块驱动4001的声音,觉得确实还蛮有特点,至于当年老达音科作为国产标杆的几款产品里我也有幸蹭过几款两三百元价位的,其声音至今觉得惊艳。Titan是达音科针对中低端市场推出的钛振膜家族系列,虽然定位比不上自家的圈铁系列,但是在四五百元价位Titan3&5都表现出了足够强悍的素质,而且这两款产品较高解析力和声音密度,以及迅猛有力的瞬态表现等声音共性,配合凯音家中低端产品感觉进行了充分的特点互补,是绝对理想的声音组合搭配。Titan3和5除了上述的声音特点共性外,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声音走向,Titan5先于3发布,是以其蓬勃奋进的低频下潜和动态表现在市场上先声夺人的,而Titan3是直接顶着官方人声塞的定位上市的。 如果说T5中频微凹,注重高低的延展的话,那么T3很明显在中频波段下了一番功夫,在人声上没有明显的男女声偏科,整体表现柔和贴耳,声场表现更为圆融包裹,虽然没有T5的高频延展和亮度,但是人声明显更为突出清亮。但是相比高端人声塞来说,T3不是没有缺点的,最关键的就是在突出人声后高低频的表现在这个塞子上实在是太不明显了,细听下来很明显这个塞子在高低频上的演绎指标感觉都还过的去,可是就是和它的中频衔接断代,导致音乐表现上稍欠一点整体性,而真正优秀的人声塞高低频依旧重要,哪怕不突出也并不是这样可有可无的存在感,而是整体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T3和SE535一样在这点上做的都不够让人满意,虽然两款人声塞表现人声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另外要提到的一点,可能是采用了钛振膜的原因吧,两款塞子都对泛音大刀阔斧的削薄,声音略偏向犀利一点的表现,喜爱音乐丰富层次感和氛围感的烧油可能会略有不喜,不过在这个价位能把这点兼顾完美的塞子我也还真没见过。那么重点来了,双音究竟如何组合更符合我个人的听感呢?把两款塞子分别插到N3和N6上进行比对后(N3声音设置为高增益短延时陡降,N6为高增益),就我个人而言,N3+T5/N6+T3这样的组合是我最中意的。如我前文所说,N3对凯音N系列家族声音特点是有继承的,中正而紧凑的三频前提下中频表现更为出色,声音特点在流行乐上彰显的淋漓尽致,而其老大哥N6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堪称国砖教科书,实际听感中两机在素质方面的级差是显而易见的,而且N6在中低频和横向声场上的表现要更为充沛和饱满,N3就相对紧凑和扁平。在搭配T5时,N3在一定程度上把流行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得益于T5塞子本身相对T3而言更出色的声场和动态特点,这一对组合在表现流行乐时三品饱满张弛有度,节奏感强烈,器乐恰到好处的点缀为人声的背景,在相对圆融的声场里烘托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氛围,最关键的是还相当耐听,两个小时下来不会累。而搭配N6时T5的组织短板就尴尬的浮现了,N6在中频的饱满充实这时显得像一个戳漏气的皮球,而T5在相对于其价位而言非常出色的高低频延伸此时也不能供给中频足够的张力,皮球漏气,但是你还在上面找不到角来把它拉展成一张皮。T3则不同了,N6能够将T3驱动出一个致密的人声表现,同时在其本来是有限的声场中撑起了足够的包裹感,在这种情况下T3本身的器乐表现力不足啊高低频延展不够啊之类的问题统统不重要了,因为塞子本身最重要的特点被挥洒的浓墨重彩,让听者已经足够的抓耳和满足。而在N3上,本身机器和耳机的素质都有所不足,耳机还特点突出调音有刻意的取向,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三频相对较为凌乱,人声器乐互拖后腿。最后是一点小小的个人观点,一个受众面小的产业想要发展,产业里的商家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别急着先把蛋糕分切的零零碎碎,或者在自己的拥趸小团体里自嗨吹牛。基于这种个人观点,我是十分欣赏业内几家长期保持精诚合作,并积极通过各种活动与消费者保持良好互动的HiFi厂商的,比如凯音、达音科、山灵和飞傲等等,不论他们的产品如何,这才是一个正确有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厂商的器量也时常反映在他们产品线的更新和延续过程当中,这篇文章的评测对象凯音N3和达音科的泰坦双子就是典型这样的产品。N3和Titan3&5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一定是同级别产品线里完成度最高,最配得上“成品”二字的作品之一。看着这两个公司一路走来在产品线上的演进和变化,遇到的各种磕磕绊绊和跌倒后的重生,联想他们有些国产同行一次次牛皮吹破,一而再再而三把半成品甚至残次品推上市场,后续还和烧友撕逼的行为,我更愿意相信凯音和达音科这样的商家,支持他们的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如看看龙牙草】双音巡回评测 双音活动其实已经过去很久了,我现在拿出这篇拙作十分尴尬,经历了一个月的疯狂忙碌以后所幸我的听音笔记还在,内容自然远远不及刚试听完毕之时丰满,不过也还是有点干货希望能跟大家分享。我在贴吧评测发表不多,所以现在先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行文风格,我不会对器材外观啊、功能性啊做太多大篇幅的描述,尤其是像N3这种文章满天飞的产品,至多对几个要点进行必要吐槽,否则相信大家再看也会比较厌烦。我集中主要注意力在听音评测上,我写听感一定会有对比,不一定同级,但力求有一点参考性,我认为没有详加对比参考的听音评测都是耍流氓。评测风格力求直白简洁,但是听音喜好这种主观性判断的描述文字我还是会做的,这也必不可少,如果不喜欢这类文字的可以直接跳到听音部分结尾的简要总结性文字,省去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个人主观文字,同时和谐讨论,也对我不吝赐教。外观上Titan3&5已经拥有了成熟完备的家族设计语言,做工配件在自身价位级别都可以称得上是精良完整,金属腔体盛夏戴上后耳廓绝对清凉舒爽,不过很快就会接近体温了,其佩戴于我本人而言也肯定算的上舒服,但是出街可能还是不够稳。至于N3,凯音家族式的家庭洗护设计概念其实体现的并不是特别明显,甚至很多之前的固定设计要素也被抛弃掉了,比如凯音便携产品一贯的碳纤维背板和N5/6的实体按键,之前广泛被烧油比喻为肥皂其实也是强行扣帽而已。但是相比于泰坦双产品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可以指摘的设计和做工,N3我必须实话实说它是有一定硬伤的,首先是抛弃了碳纤维背板以后背面皮革贴合不够紧密还有轻微溢胶,皮革边缘处理也不够利索有毛边现象,在看了几位烧油的反馈后这好像还不是个别的品控现象。再其次就是正面的触摸式按键设计,首先系统按键反馈不够灵敏,其设计也极易发生误触的情况,操作逻辑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好在机器采用了双按键系统以方便用户盲操,想法很好,实体按键回弹不错就是做工比较廉价。这里有必要对凯音进行一下批评,要说N3在整机做工和造型设计上很多地方是值得称道的,称得上是精致小巧美观,但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正是短板决定了产品的下限,N3设计和做工的不足也许会影响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情绪。千元级在HiFi影音播放器当中也许只算是入门级,但是对于千元级数码产品做工设计理应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希望N3在后续固件升级,以及产品线更新的时候对于发生在N3上的问题多多重视,精益求精。外观设计和做工就谈到这里,我们来关注最重要的声音环节。我是凯音的老用户了,N6也是我在三千元价位最为推崇的播放器产品,由于我手头没有其他的千元级播放器,我就选择N3自家的老大哥N6来作为评测的参照物,当然在听过N3之后的这段日子里我是接触过诸如乂度X10和山灵M2S这些千元级产品的,但是毕竟时隔久远,靠印象来进行对比评测是不够严谨的,也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使用N6作为主要的评测参考物大家不用担心越级对打的情况,不同档位产品进行对比大家心中自有分寸,只希望大家对于凯音家族产品的声音特点传承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N3的声音是比较中正的,相信很多参加活动的烧油会认同我的观点,这一是得益于akm4490一贯的芯片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凯音如今可谓炉火纯青的家族调音理念。柔和醇密,既不冷薄,也不过暖粘稠,合理分布的能量依正三角形排列,稳定扎实跟得上节奏的瞬态表现(熟悉我的人知道我痛恨拖沓的声底),有一定的声音密度(尤其是在中频表现上),但是没有对于大声场高解析强分离度碎片化颗粒感结象的刻意追逐。这种调音风格简直不能再适合流行乐的表现,对于器乐编制则有一定的取舍。推力上,N3官方标称32欧姆下的输出功率印象中是130mW,同时机器可以调节三档增益模式,从数据上来看驱动市面大多数便携耳塞是足够的,在实际使用当中驱动泰坦双雄和我自己手头的各类耳机在中高增益下也都能迅速获得较为理想的声压。鉴于产品体积和市场定位和面对一些便携耳机所表现出来的捉襟见肘的情况,各类大耳的测试就显得不太必要了。达音科其实是相对来说我不太熟悉的品牌,dk2000系列,3001都是听过一耳朵的那种状态,之前有幸听过飞傲x7用am6电子分频模块驱动4001的声音,觉得确实还蛮有特点,至于当年老达音科作为国产标杆的几款产品里我也有幸蹭过几款两三百元价位的,其声音至今觉得惊艳。Titan是达音科针对中低端市场推出的钛振膜家族系列,虽然定位比不上自家的圈铁系列,但是在四五百元价位Titan3&5都表现出了足够强悍的素质,而且这两款产品较高解析力和声音密度,以及迅猛有力的瞬态表现等声音共性,配合凯音家中低端产品感觉进行了充分的特点互补,是绝对理想的声音组合搭配。Titan3和5除了上述的声音特点共性外,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声音走向,Titan5先于3发布,是以其蓬勃奋进的低频下潜和动态表现在市场上先声夺人的,而Titan3是直接顶着官方人声塞的定位上市的。 如果说T5中频微凹,注重高低的延展的话,那么T3很明显在中频波段下了一番功夫,在人声上没有明显的男女声偏科,整体表现柔和贴耳,声场表现更为圆融包裹,虽然没有T5的高频延展和亮度,但是人声明显更为突出清亮。但是相比高端人声塞来说,T3不是没有缺点的,最关键的就是在突出人声后高低频的表现在这个塞子上实在是太不明显了,细听下来很明显这个塞子在高低频上的演绎指标感觉都还过的去,可是就是和它的中频衔接断代,导致音乐表现上稍欠一点整体性,而真正优秀的人声塞高低频依旧重要,哪怕不突出也并不是这样可有可无的存在感,而是整体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T3和SE535一样在这点上做的都不够让人满意,虽然两款人声塞表现人声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另外要提到的一点,可能是采用了钛振膜的原因吧,两款塞子都对泛音大刀阔斧的削薄,声音略偏向犀利一点的表现,喜爱音乐丰富层次感和氛围感的烧油可能会略有不喜,不过在这个价位能把这点兼顾完美的塞子我也还真没见过。那么重点来了,双音究竟如何组合更符合我个人的听感呢?把两款塞子分别插到N3和N6上进行比对后(N3声音设置为高增益短延时陡降,N6为高增益),就我个人而言,N3+T5/N6+T3这样的组合是我最中意的。如我前文所说,N3对凯音N系列家族声音特点是有继承的,中正而紧凑的三频前提下中频表现更为出色,声音特点在流行乐上彰显的淋漓尽致,而其老大哥N6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堪称国砖教科书,实际听感中两机在素质方面的级差是显而易见的,而且N6在中低频和横向声场上的表现要更为充沛和饱满,N3就相对紧凑和扁平。在搭配T5时,N3在一定程度上把流行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得益于T5塞子本身相对T3而言更出色的声场和动态特点,这一对组合在表现流行乐时三品饱满张弛有度,节奏感强烈,器乐恰到好处的点缀为人声的背景,在相对圆融的声场里烘托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氛围,最关键的是还相当耐听,两个小时下来不会累。而搭配N6时T5的组织短板就尴尬的浮现了,N6在中频的饱满充实这时显得像一个戳漏气的皮球,而T5在相对于其价位而言非常出色的高低频延伸此时也不能供给中频足够的张力,皮球漏气,但是你还在上面找不到角来把它拉展成一张皮。T3则不同了,N6能够将T3驱动出一个致密的人声表现,同时在其本来是有限的声场中撑起了足够的包裹感,在这种情况下T3本身的器乐表现力不足啊高低频延展不够啊之类的问题统统不重要了,因为塞子本身最重要的特点被挥洒的浓墨重彩,让听者已经足够的抓耳和满足。而在N3上,本身机器和耳机的素质都有所不足,耳机还特点突出调音有刻意的取向,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三频相对较为凌乱,人声器乐互拖后腿。最后是一点小小的个人观点,一个受众面小的产业想要发展,产业里的商家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别急着先把蛋糕分切的零零碎碎,或者在自己的拥趸小团体里自嗨吹牛。基于这种个人观点,我是十分欣赏业内几家长期保持精诚合作,并积极通过各种活动与消费者保持良好互动的HiFi厂商的,比如凯音、达音科、山灵和飞傲等等,不论他们的产品如何,这才是一个正确有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厂商的器量也时常反映在他们产品线的更新和延续过程当中,这篇文章的评测对象凯音N3和达音科的泰坦双子就是典型这样的产品。N3和Titan3&5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一定是同级别产品线里完成度最高,最配得上“成品”二字的作品之一。看着这两个公司一路走来在产品线上的演进和变化,遇到的各种磕磕绊绊和跌倒后的重生,联想他们有些国产同行一次次牛皮吹破,一而再再而三把半成品甚至残次品推上市场,后续还和烧友撕逼的行为,我更愿意相信凯音和达音科这样的商家,支持他们的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如看看龙牙草】双音巡回评测 双音活动其实已经过去很久了,我现在拿出这篇拙作十分尴尬,经历了一个月的疯狂忙碌以后所幸我的听音笔记还在,内容自然远远不及刚试听完毕之时丰满,不过也还是有点干货希望能跟大家分享。我在贴吧评测发表不多,所以现在先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行文风格,我不会对器材外观啊、功能性啊做太多大篇幅的描述,尤其是像N3这种文章满天飞的产品,至多对几个要点进行必要吐槽,否则相信大家再看也会比较厌烦。我集中主要注意力在听音评测上,我写听感一定会有对比,不一定同级,但力求有一点参考性,我认为没有详加对比参考的听音评测都是耍流氓。评测风格力求直白简洁,但是听音喜好这种主观性判断的描述文字我还是会做的,这也必不可少,如果不喜欢这类文字的可以直接跳到听音部分结尾的简要总结性文字,省去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个人主观文字,同时和谐讨论,也对我不吝赐教。外观上Titan3&5已经拥有了成熟完备的家族设计语言,做工配件在自身价位级别都可以称得上是精良完整,金属腔体盛夏戴上后耳廓绝对清凉舒爽,不过很快就会接近体温了,其佩戴于我本人而言也肯定算的上舒服,但是出街可能还是不够稳。至于N3,凯音家族式的家庭洗护设计概念其实体现的并不是特别明显,甚至很多之前的固定设计要素也被抛弃掉了,比如凯音便携产品一贯的碳纤维背板和N5/6的实体按键,之前广泛被烧油比喻为肥皂其实也是强行扣帽而已。但是相比于泰坦双产品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可以指摘的设计和做工,N3我必须实话实说它是有一定硬伤的,首先是抛弃了碳纤维背板以后背面皮革贴合不够紧密还有轻微溢胶,皮革边缘处理也不够利索有毛边现象,在看了几位烧油的反馈后这好像还不是个别的品控现象。再其次就是正面的触摸式按键设计,首先系统按键反馈不够灵敏,其设计也极易发生误触的情况,操作逻辑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好在机器采用了双按键系统以方便用户盲操,想法很好,实体按键回弹不错就是做工比较廉价。这里有必要对凯音进行一下批评,要说N3在整机做工和造型设计上很多地方是值得称道的,称得上是精致小巧美观,但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正是短板决定了产品的下限,N3设计和做工的不足也许会影响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情绪。千元级在HiFi影音播放器当中也许只算是入门级,但是对于千元级数码产品做工设计理应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希望N3在后续固件升级,以及产品线更新的时候对于发生在N3上的问题多多重视,精益求精。外观设计和做工就谈到这里,我们来关注最重要的声音环节。我是凯音的老用户了,N6也是我在三千元价位最为推崇的播放器产品,由于我手头没有其他的千元级播放器,我就选择N3自家的老大哥N6来作为评测的参照物,当然在听过N3之后的这段日子里我是接触过诸如乂度X10和山灵M2S这些千元级产品的,但是毕竟时隔久远,靠印象来进行对比评测是不够严谨的,也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使用N6作为主要的评测参考物大家不用担心越级对打的情况,不同档位产品进行对比大家心中自有分寸,只希望大家对于凯音家族产品的声音特点传承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N3的声音是比较中正的,相信很多参加活动的烧油会认同我的观点,这一是得益于akm4490一贯的芯片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凯音如今可谓炉火纯青的家族调音理念。柔和醇密,既不冷薄,也不过暖粘稠,合理分布的能量依正三角形排列,稳定扎实跟得上节奏的瞬态表现(熟悉我的人知道我痛恨拖沓的声底),有一定的声音密度(尤其是在中频表现上),但是没有对于大声场高解析强分离度碎片化颗粒感结象的刻意追逐。这种调音风格简直不能再适合流行乐的表现,对于器乐编制则有一定的取舍。推力上,N3官方标称32欧姆下的输出功率印象中是130mW,同时机器可以调节三档增益模式,从数据上来看驱动市面大多数便携耳塞是足够的,在实际使用当中驱动泰坦双雄和我自己手头的各类耳机在中高增益下也都能迅速获得较为理想的声压。鉴于产品体积和市场定位和面对一些便携耳机所表现出来的捉襟见肘的情况,各类大耳的测试就显得不太必要了。达音科其实是相对来说我不太熟悉的品牌,dk2000系列,3001都是听过一耳朵的那种状态,之前有幸听过飞傲x7用am6电子分频模块驱动4001的声音,觉得确实还蛮有特点,至于当年老达音科作为国产标杆的几款产品里我也有幸蹭过几款两三百元价位的,其声音至今觉得惊艳。Titan是达音科针对中低端市场推出的钛振膜家族系列,虽然定位比不上自家的圈铁系列,但是在四五百元价位Titan3&5都表现出了足够强悍的素质,而且这两款产品较高解析力和声音密度,以及迅猛有力的瞬态表现等声音共性,配合凯音家中低端产品感觉进行了充分的特点互补,是绝对理想的声音组合搭配。Titan3和5除了上述的声音特点共性外,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声音走向,Titan5先于3发布,是以其蓬勃奋进的低频下潜和动态表现在市场上先声夺人的,而Titan3是直接顶着官方人声塞的定位上市的。 如果说T5中频微凹,注重高低的延展的话,那么T3很明显在中频波段下了一番功夫,在人声上没有明显的男女声偏科,整体表现柔和贴耳,声场表现更为圆融包裹,虽然没有T5的高频延展和亮度,但是人声明显更为突出清亮。但是相比高端人声塞来说,T3不是没有缺点的,最关键的就是在突出人声后高低频的表现在这个塞子上实在是太不明显了,细听下来很明显这个塞子在高低频上的演绎指标感觉都还过的去,可是就是和它的中频衔接断代,导致音乐表现上稍欠一点整体性,而真正优秀的人声塞高低频依旧重要,哪怕不突出也并不是这样可有可无的存在感,而是整体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T3和SE535一样在这点上做的都不够让人满意,虽然两款人声塞表现人声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另外要提到的一点,可能是采用了钛振膜的原因吧,两款塞子都对泛音大刀阔斧的削薄,声音略偏向犀利一点的表现,喜爱音乐丰富层次感和氛围感的烧油可能会略有不喜,不过在这个价位能把这点兼顾完美的塞子我也还真没见过。那么重点来了,双音究竟如何组合更符合我个人的听感呢?把两款塞子分别插到N3和N6上进行比对后(N3声音设置为高增益短延时陡降,N6为高增益),就我个人而言,N3+T5/N6+T3这样的组合是我最中意的。如我前文所说,N3对凯音N系列家族声音特点是有继承的,中正而紧凑的三频前提下中频表现更为出色,声音特点在流行乐上彰显的淋漓尽致,而其老大哥N6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堪称国砖教科书,实际听感中两机在素质方面的级差是显而易见的,而且N6在中低频和横向声场上的表现要更为充沛和饱满,N3就相对紧凑和扁平。在搭配T5时,N3在一定程度上把流行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得益于T5塞子本身相对T3而言更出色的声场和动态特点,这一对组合在表现流行乐时三品饱满张弛有度,节奏感强烈,器乐恰到好处的点缀为人声的背景,在相对圆融的声场里烘托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氛围,最关键的是还相当耐听,两个小时下来不会累。而搭配N6时T5的组织短板就尴尬的浮现了,N6在中频的饱满充实这时显得像一个戳漏气的皮球,而T5在相对于其价位而言非常出色的高低频延伸此时也不能供给中频足够的张力,皮球漏气,但是你还在上面找不到角来把它拉展成一张皮。T3则不同了,N6能够将T3驱动出一个致密的人声表现,同时在其本来是有限的声场中撑起了足够的包裹感,在这种情况下T3本身的器乐表现力不足啊高低频延展不够啊之类的问题统统不重要了,因为塞子本身最重要的特点被挥洒的浓墨重彩,让听者已经足够的抓耳和满足。而在N3上,本身机器和耳机的素质都有所不足,耳机还特点突出调音有刻意的取向,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三频相对较为凌乱,人声器乐互拖后腿。最后是一点小小的个人观点,一个受众面小的产业想要发展,产业里的商家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别急着先把蛋糕分切的零零碎碎,或者在自己的拥趸小团体里自嗨吹牛。基于这种个人观点,我是十分欣赏业内几家长期保持精诚合作,并积极通过各种活动与消费者保持良好互动的HiFi厂商的,比如凯音、达音科、山灵和飞傲等等,不论他们的产品如何,这才是一个正确有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厂商的器量也时常反映在他们产品线的更新和延续过程当中,这篇文章的评测对象凯音N3和达音科的泰坦双子就是典型这样的产品。N3和Titan3&5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一定是同级别产品线里完成度最高,最配得上“成品”二字的作品之一。看着这两个公司一路走来在产品线上的演进和变化,遇到的各种磕磕绊绊和跌倒后的重生,联想他们有些国产同行一次次牛皮吹破,一而再再而三把半成品甚至残次品推上市场,后续还和烧友撕逼的行为,我更愿意相信凯音和达音科这样的商家,支持他们的进步。
【春眠不觉晓,我叫龙牙草】MR1巡回评测 非常有幸参与这次享声MR1的巡回评测活动,因为最近实在太忙,导致这篇评测迟迟未到,要向砖吧和享声官方道声抱歉。闲话少叙,这篇评测我还是一贯风格,外观UI操控什么的把该吐的槽到位了就行,个人主观听感为主,并带来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旗舰互怼环节。MR1的外观好坏见仁见智,机器的外壳加工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皮套和扩转包配件质感出色,整体工艺是毫无疑问是处于国砖顶层的。要说哪个部分不太合意恐怕就是这个老生常谈的正面实体按键了,硕大的圆盘却没有做成在使用上更为顺手方便的转盘实在可惜,而且这种电容加实体的组合式设计除了享声外还有几个国砖品牌也还是勤用不辍,这种落差感严重且操作体验较差的设计个人感觉还是最好扔进历史的大垃圾堆,起码不应该出现在旗舰产品上。至于系统、UI、操作方面,国砖单片机使用的主控方案来来回回就那么些,只要熟悉了各个厂家惯有的操作逻辑,非凡的人机交互固然不存在,但是也不会像国砖黑们夸张的那样无从下手。MR1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是享声提出的全新便携无线网播的概念,让你在万元价位买到的不单单是一台带LO口和数字输出的好音质MP3,而是一款实实在在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接入端口高品质网播设备。支持目前最高端的apt-X作为蓝牙传输解码解决方案,同时可以使用DLNA和AirPlay来播放WIFI流媒体。可惜的是我在手机和iPad上搞AirPlay没搞明白,在尝试用PC端Foobar通过DLNA传输的时候又遗憾地发现MR1目前的固件对于DLNA播放无损文件的支持貌似有点问题,时不时会断流、卡顿甚至死机,而我电脑上基本只有高码率无损和DSD,所以没有获得太满意的体验,希望享声在后续的固件更新中多多努力,早日解决问题,让MR1真正物尽其用。MR1的声音处在在产便携播放器一线水准基本是广为接受的认知了,虽然是废话,但是还是有必要在叙述个人听感前跟大家说明,听感喜好受个人取向影响大,欢迎赐教指点不足,但不要撕逼。因为我本身不是享声前代便携代表作M1pro的用户所以我很难对享声的家族调音共性有所评断,但是单说MR1在单端PO口和LO口方面的声音表现可以说是深得我意的(可惜我自己没有测试3.5平衡口的相关线材,而由于个人玩机经验我是拒绝使用平衡转接头的,很对不住专门制作了3.5转2.5平衡头的杯工)。要我用几个词来概括形容MR1的声音特点就是扎实、中正、饱满。在经过了同组测评吧友的充分煲机后,MR1到我手中的声音第一印象就是丰润的三频表现,基本榨尽了两枚CS4398的潜力也充分发挥了该芯片的一贯声音特点,想必即便是那些对独特调音口味有需求的烧油也很难说MR1的调音有什么重大的过失。MR1虽然不以犀利突出的解析见长,但是作为一款万元旗舰产品其提供的信息量基本无可指摘。而其声场表现也和调音风格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就是中正圆满,不逼仄但也有棱骨分明的边界,保证了声音开阔度的同时没有让音乐信息四下撒欢。器乐和人声有充分的分离度,结像清晰饱满,定位准确自然,层次感条理分明,虽然不像AK系列旗舰那样绵密细腻,但是配合其远超AK的瞬动态表现让MR1得以驰骋于更广阔的音乐疆场,从大小编制到流行人声都具备一定的胜任能力。得益于其中正扎实的调音理念,出色的失真指标表现,以及惊人的三档输出功率,MR1在面对市面各类调音风格和物理属性的耳塞都展现了出色的适配性,哪怕驱动相当一部分的大耳可以说也是不在话下。在搭配我手头的CypherLabs Austru、IE800、新版玛莎、爱丽丝Mpro和线圣夜鹰的时候MR1毫不挑食,应对得当,哪怕是大耳在高性能模式和高增益加持下也能轻松获得理想声压,甚至有超乎预期的控制力表现,可以说享声在一定程度上为便携替代入门台机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要说MR1的声音有没有不足,这是绝对有的,我个人虽然很赞叹MR1的表现,但是评测期间前来面基的好友对MR1的声音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个人取舍,而我们俩一致同意MR1的最大缺陷就是MR1的声场还原不够圆融立体,作为一个中正调音取向的播放器,MR1的声场在左右方向上做到了足够的宽松和分离,声音的前后形状就偏向扁平促狭,而且人声在中频卖力表现的时候器乐时不时在上颌到头顶之间打转,整体下来导致声音的包围感和立体感不足,不够鲜活。当然这是在单端的情况下做出的评断,MR1的平衡输出功率是单端的两倍之多,调音也更为圆满充分,所以MR1的声音完全体到底怎样我不好说。没有横向对比的评测都是耍流氓,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互怼时间了。我跟好友面基的时候对最近风头比较劲的三款万元上下的新品进行了一个横向对比,参赛选手是MR1,金砖和Kann。我个人听音杂食,喜好兼具素质和氛围感的器材,我朋友虽生就一双金耳,却常常把素质的优先级排列随后,更注重音乐的活性立体感和人声特定频段的表现力。在播放相同音乐推动相同耳机的前提下,横评中我最不感冒的播放器是Kann。Kann上市的时候着实吊足了我的胃口,AK3系播放器的细腻是让人称道的,但是其拖沓的声底却为我不喜,我一直以为Kann是艾利和在保留家族细腻声线的基础上彻底解决电源问题,堵上动态缺口的一次积极尝试,没想到机器基本抛弃了原有的德芙巧克力一样的细腻丝滑,反倒是向某些国砖靠拢突出了线条感颗粒感,人生结像突兀肥大,演绎大动态音乐的时候虽有好转但拖沓依旧,整体声音密度也很难在七千价位站住脚。金砖则是我认为不过不失的声音,相比黑砖声底略偏刺激一点,解决了大法家前作ZX系列肮脏的声底,调教再如何出色依旧是华丽的数码声,单端推力不足,声音绵密立体但带股塑料味,平衡相比之下要出色的多。最可笑的就是MR1单端推大法自家的Z1R的效果比金砖平衡加持下还要充沛饱满的多。因此依我个人的口味,MR1的声音是更出色的,如果非要排个序我倾向MR1>金砖>Kann。我朋友就不一样了,他对索尼金砖教科书式的流行调音和立体感还保有相当好感,但是更喜欢Kann在女声能撩到他G点的频段上的处理,以及声音在表现流行音乐时的一致性和鲜活性,反而是MR1单端的中正但欠立体让他不是很感冒,因此他给出的排序是Kann>金砖>MR1。萝卜青菜各有所爱,MR1从功能到声音是我心中绝对的万元标杆级产品,享声作为老牌的HIFI厂商和国内数播的领航人,在初涉便携数播领域之后的寥寥几款产品已经实力尽显,并且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发展方向和理念。相比MR1,我更憧憬的是MR1后的继任产品,在吸取足够市场经验后希望是一款以更为全面和完善的姿态出现的便携网播。但即便就MR1本身来说它也是一款足以在花团锦簇的便携播放器产品线里足够闪耀的多面手,对于有网络数播需求,嫌大体积台机麻烦,又想追求好音质的烧油来说,市面上MR1真是连一个能打的同类产品对手都找不到,所以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好久没发帖了,出加收吧出全新未 好久没发帖了,出加收吧 出全新未使用过的黑色Duet 550包邮 出全新未使用过的银色Key 150包邮 这俩价格不刀 收一个小有难度的铁三角AT501CS 3.5转6.5转接头 收好价派力肯
帮友出箱说全在保mentor v2 6500出um mentor v2公模,黑色,箱说全,套套都在,两根原线只用过铜线,凭序列号保修,感觉价格还不错
帮友出老铁新品ls200 帮朋友出的,这个万不万年可不能算到我脑袋上 铁三角ls200,据说是素质不错的女毒塞,日行箱说票全,到手不足一星期基本全新没啥好说的,出1400可刀,价格包邮
出九新以上黑黄鹂 箱说票全购于去年12月,绝对的新,就是没有绿色的原线了,出三千六 我希望我从不万年的记录可以继续
收货收货 从来不万年出东西血快,跪谢广大吧友支持,不收一波感觉对不起广大群众,我自问吧里出东西向来价格还凑合,希望各位大佬们也尽量带好价来给我们穷烧两分薄面 首先是播放器,在今年旗舰之争尘埃落定前我依旧专注于冷门高性价比中端利器,小目标是aune m2pro和享声m1pro,其他本价位的几乎没有没玩过听过的了也就不太需要 耳机我收二手比较少,但是对于冷门货没有试听机会的从不吝于二手开道,最近的兴趣是人声塞,天七,sem6和听过一耳朵的高度风eq7有要出的大佬砸过来吧。其他的么pp8估计是没希望收到了,音茶乐好价请来,velvet能搞到好价就太棒了 其他有要出的也可以占楼,多谢各位大佬巨佬赏脸了
深夜挂条af1120 Audiofly af1120,裸塞带原线和配套耳塞套,没有磨损划痕,出1600包邮
出mg6pro,屁股八芯铜渡银升级线两根 Future Sonics Mg6pro箱说全,带三对气孔,改过模,腔体编号与原盒一致,大众耳道佩戴无虞,原线已发绿,收自一位人超好的重庆老哥。现在动圈之王井喷,口水泛滥,价格感人,为什么不用1700元来感受一下昔日经典,世界首款动圈定制耳机呢?价格不刀不包 屁股大佬的八芯铜渡银两根,mmcx和0.78插针各一条,mps插头,都是基本全新的线。mmcx出250,0.78那根右耳插针处的底座有小磕碰,出200
我就想知道x7二代的情报 等今年各大旗舰等的心焦,出来的几款都有各自的问题,目前七彩虹新旗舰爆出谍照了,就想知道x7k的最新动向
#万hi吧#fx1200鲨鱼鳍 万能的hi交吧,全能全知的大佬们,有没有谁能推荐下好用的fx1200鲨鱼鳍,解决下这塞子的出街佩戴问题,多谢啦
代出两个国际加光纤版,抽楼送一根线 莫名其妙的发现自己十级了,出点东西纪念一下。这是代朋友出的,我自己的东西向来吧里是出比较福利的价格,朋友的东西我不便置喙,不过都不是肉价应该不会难出。 第一台国光,箱说配件全,整套充新,750出,送一个小米的10400毫安时充电宝硅胶套,这是国光的绝配 第二套是一个完整的国光套装,白色夏普SHV31配合国际加光纤版,这是我研究出来的一个套装,廉价好用,推荐给很多人了,捆绑很讨巧不会影响到手机操作,烧油普遍反映综合使用表现不怵任何两千元内播放器的挑战。手机是不到四百元淘回来的洋垃圾,性价比也很高,骁龙800,1080屏幕,2g内存,支持高通快充和最大128g内存卡扩展,还防水,可以说逆天配置。整套有轻微使用痕迹,捆绑免不了的,同样送小米充电宝硅胶套,还送捆绑带,一根家电群主定制的micro转mini usb数据线,一个单配的三星快充头,以及一张16g卡做测试用。这套出1150,只捆绑出,不单出。 两套都是不包不刀 两个国光都出去以后,我会在现有楼层中用随机函数抽取一层送一条垃圾橙色的mmcx插针无氧铜镀银耳机线,谢谢各位
出international+optical 国际加光纤版 不是我的东西,帮朋友出的,全套九新,七百包邮,有意的联系
有没有想看这个播放器评测的? 想看的人多的话我就考虑和大家分享下
收耳机,播放器 目标好价qdc8 a12 其他三千以上七千以下耳塞请带价带图来 t8ie和谢兰图不要 播放器有意opus家族 请巨佬们关照下
#春运第一天#收fx1200 请各位巨佬带价砸过来吧,好价立马走起 另外opus播放器继续收
#腊八节#新版HD600,rsa解码耳放对录线 16年年中购入的新版国行HD600,箱说在,票遗失当过保,这个耳机我是基本没戴上超过五次,耳机头梁海绵饱满,耳罩崭新 出1100不包 RSA转RSA铜镀厚银及金银合金mini 4pin四芯平衡对录线,老手搓制,经出厂老化状态非常好,用于SOLO-DB转Duet,或者RSA SR-71B黑鸟入侵者等设备的平衡对录 这根出150包邮,真的是烂菜叶子价了
出九新ibasso dx80,rsa转rsa迷你四针平衡对录线 16年6月的DX80,箱说全,机子一直戴着保护套用成色非常好,屏幕贴膜都没撕,绝无暗病,在保 出1250包邮 RSA转RSA铜镀厚银及金银合金mini 4pin四芯平衡对录线,老手搓制,经出厂老化状态非常好,用于SOLO-DB转Duet,或者RSA SR-71B黑鸟入侵者等设备的平衡对录 这根出150包邮
出飞傲X5K + Cypher Labs PicolloDAC + 车载便携CD小玩具 + 线材 飞傲X5K单机带一个官方皮套,箱说不在了当过保,机子一直戴着保护套用状态应该很很不错,屏幕贴膜都没撕,着保护套拆着神TM费劲就不脱下来了 这个出900到付,支持向上换购各类播放器 Cypher Labs PicolloDAC,基本全新全套,附赠线材一个不少,人声不错,没上车的小朋友请来感受一下我的诚意 这个出340到付,不支持任何换购 全新全套箱说配件齐全的便携CD产品,卢森堡品牌General Technic,有车载电源和原配电源适配器,也可以5号电池供电,CD机正面盘盖上有轻微运输划痕,背面完美,除此外完全崭新,声音可以,带20秒防震,有音效可选,高灵敏度耳机下有轻微底噪,机子的原装布包非常好 49欧元入出个玩具价150包邮,不支持任何换购 看戏的0.78插针铜镀金线,素质不错,走向偏中上盘,需要注意的是线材比较硬 基本全新出400包三通一达,送一根基佬忆的线绑,不支持任何换购 RSA转RSA铜镀厚银及金银合金mini 4pin四芯平衡对录线,老手搓制,经出厂老化状态非常好,用于SOLO-DB转Duet,或者RSA SR-71B黑鸟入侵者等设备的平衡对录 这根出150包三通一达,不支持任何换购 以上任意打包有优惠
出点线材和一个车载便携CD小玩具 首先是看戏的0.78插针铜镀金线,走向偏中上盘,线材比较硬,基本全新出400 然后是阿忆的雅高聆Acrolink FP-8201Cu八芯扁平编织单晶铜升级线,IE8/IE80插针,基本全新出200
日经一贴,丢图就跑 霹雳官方店整改的时候以为错过了机会
发了一笔国难财,感谢中国战队 如题,赛前预测小分有失误,走势全中,中国军团表现简直不要太给我预测面子,中午请朋友吃火锅去
开箱个小玩具 人生中第一次参加双十一类活动,也是第一次在京东购物,决心尝试一下京东最实惠的影音券,为此专门挑选了一个299元的小玩具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开箱
TF10改私模,大家给些建议吧 有相关经历或者有信心技术的请给条明路吧谢谢,因为tf10改私模声音变差偶有耳闻
出在保九新学林960双核,以及同轴线 在保学林960双核,模拟味人声利器,全套箱说票据都在,保修到明年三月好像,整体成色极好,一直配着皮套用,机器比较多没工夫听,避免争议成色九新,出1000不包走闲鱼交易
cdecy和fnatic比赛的直播贴呢? 没流量看比赛,直播君睡着了么?现在战况如何啦?
耳机吧怎么莫名其妙被爆了? 一大早起来都什么玩意
无东离可看的日子怎么办?只好入坑 超过十年布袋戏观看史的霹雳老年戏剧票友告诉你,入霹雳的坑别再纠结什么剑踪龙城神州刀龙了,新人看剧最好的选择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圣石传说
新人报道 新人求罩,最近正在研究兔子店里哪款耳放值得入手,那个众筹的rkv机型已经不能买了是么
Miracle9000分了卧槽 史上第一位9000分选手,比赛失意,天梯得意
【求助】16-02-04顺丰姗姗来迟,直播开箱
GTX960M FF13低帧数真是日了狗 联想Y70-70,I74720+16G+GTX960M4G,我打GTA5中画质合金装备5中画质古墓丽影9高画质都平均40帧以上没有问题,这个配置按理来说打最终幻想13雷霆归来简直切菜一样容易,可是在1080P下看剧情影片没有问题稳定60帧,一旦在游戏环境下就掉到12,3帧,过场cutscene更是10帧不到卡成狗,各种换显卡驱动也没用,我真是砸键盘的心都有了
960M 自安装win10后驱动各种坑爹 我的电脑是联想的Y70-70 TOUCH,i7-4720 + 16G + 960M 4G,前两天自己安装了win10以后就没顺过气,安装联想官网对win10的显卡官方驱动玩游戏机身立刻过热还动不动死机,更新到N卡最新驱动361.43连打开游戏都会蓝屏,去N卡官网下载6,7月版本的旧驱动玩个别游戏比如古墓丽影好像没事了,但是DOTA2和巫师又出了大问题,dota2开个几分钟游戏就不响应了,不插电源进游戏各种花屏异常,巫师我现在玩的是2而已,也是一进游戏过一段时间就会死机,我想问问有没有win10下靠谱稳定的960M驱动,这些个熊玩意真是坑爹啊啊啊啊啊啊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