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丶殇忧淡淡陌 筱丶殇忧淡淡陌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59 发帖数: 17,711 关注贴吧数: 40
我和保姆那些事(肆)——上门面试 我家是北京的,住在地铁北宫门。是一个普通家庭,有一家四口,有个孩子上大学,老公常年在外地出差,一年也就回来个四五次,我是在一个旅游公司做导游,也经常出差,不常在家,家里就一个姥爷和女儿,平常都是姥爷做饭给女儿吃,我和老公都不在家。 今天和往常一样,跟着大巴车,带了一个团,正准备出发去贵州黄果树,突然电话响了,是姥爷打的,说出事了,现在在医院,我没能听完,急忙的赶到了医院。问了问医生情况,姥爷是因为买菜的时候不小心滑倒,把腰给扭伤拉。 这一下我都傻了,我要上班,孩子要上学,谁给孩子做饭,姥爷怎么办呀?谁照顾呀?一缕缕的问题在我的脑子里时常的打转,最终得出一个结果,还是找个保姆吧。 在网上查了查,看到有个叫“无忧家政”的公司出现在我的界面,打开这个家政公司的网站,看到有很多的保姆应聘信息,上面写着阿姨的编号,藉贯,年龄,工作经验都有,还可以预约保姆,随着我在这上面注册了我的电话,没过一分钟,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过来了。问了问我的情况,工作人员很细心,也很耐心的给我推荐保姆。 因为姥爷在医院,我没时间去保姆中介找阿姨,我把这一情况给保姆中介的客服人员说了,说没时间去。客服人员很客气的说没关系,我让阿姨上门面试。 保姆跟我约好的在医院大门口见面,没过多久,保姆给我打了电话,到医院门口了,我到医院门口把保姆给接到了姥爷的病房,让保姆看了看情况,保姆说:“没问题,这活我干了。” 可是我也对这个阿姨不了解,能干这活吗?很多问题出现在我脑海里,可是没办法,只能抱着试试的态度。试用了一周感觉还行,阿姨很勤快,把老人也照顾得很好,我给保姆中介打了电话,说这个阿姨行,签合同吧。很快工作人员到医院去给把合同签了。 这下我也就省心了,有保姆照顾姥爷,我就可以安心的去工作了。非常感谢家政公司给我找了这么好的阿姨,工作人员服务也很周到。
中国父母的“自以为是”的爱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1-3岁婴幼儿游戏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这一阶段婴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经理旺盛,特别好动,所以应带他们玩或提供给他们一些能使其充分活动起来的游戏和玩具,并通过游戏有效地促进婴幼儿身体、智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发面的发展。 1)练习运动游戏。可选一个大小合适、质地脚软的皮球,让婴幼儿拿住皮球,然后在往某一安全地方扔。家政服务员把球捡回来在让婴幼儿扔。还可藏在室内安全又容易找到的地方,边听着婴幼儿的动静,边叫着婴幼儿的名字,这些游戏都可以提高婴幼儿身体的运动能力。 2)认识事物的游戏。可通过游戏帮助婴幼儿认识一些事情,包括自己身体的主要部分与经常接触的名称和基本用途。如家政服务员了与婴幼儿玩“指身体部位”游戏。家政服务员了指自己的鼻子在那,嘴巴在那,还可以反过来,由婴幼儿发指令,家政服务员做。 3)发展语言的游戏。可通过各种游戏是婴幼儿练习说话。如可将一些有趣的玩具或日用杂品(安全、无毒、无害)放进一不透明的口袋里,让婴幼儿摸后说出摸得是什么。 4)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游戏。可通过让婴幼儿用勺给娃娃喂饭,给娃娃穿衣服,系扣等游戏练习其独立生活能力。还可和婴幼儿玩给“玩具找家”的游戏。家政服务员和婴幼儿一起捡拾玩具,然后比一比,睡找的又快又多。 注意事项 ①每次游戏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10min。 ②各种性质的游戏交替进行。为避免婴幼儿疲劳,要注意活动性强的游戏与桌面上的游戏结合进行,室内外游戏交替进行。
自己孩子不爱吃饭的解决方法 一、适当增加体育运动量。 活动量不够也是影响孩子食欲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外婆外公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虽然他们身体都还很硬朗,但从生活方式来说,他们却是喜静不喜动——这刚好和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特点相反——喜动不喜静,孩子每天没有一定的活动量,他们不仅精神压抑,而且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乡下时,外婆对孩子的活动量往往是控制和压抑,而孩子回来后,我们则是鼓励她多活动,并且我们还时常和她一起到户外去玩,这对增强其体质,调整其胃口和心情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让孩子主动地吃。 在乡下时,外婆总是担心孩子吃得少,总是想方设法地不分时间地给孩子喂食。她的理论是,能吃一口总比一口都不吃强,有时还出现了强灌之,为此,孩子只能将饭含在口里以示抗议。孩子回来后,我们可没有外婆那么“用心”——或追着喂或哄着喂或玩着喂,我们总是在孩子饿的时候,才喂她或者让她自己吃,并且在吃之前,我们总是征求她的意见——饿了没有,饿了我们就吃点东西——如果女儿说没饿,我们绝对不会强迫她吃。有时候,到用餐时,女儿还没有饿的感觉,我们就适当地将进餐的时间往后移。慢慢地,女儿饿的时候,她总会向我们提出吃的要求——渐渐地,女儿的“吃”就由原来的“被动吃”,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吃”胃口当然比原来好多了。另外,女儿在乡下时,总是外婆喂的,而女儿回来后,我们总是让她自己吃,因为我们觉得,对孩子来说,别人喂她吃,她可能认为是负担,吃东西时,她总是被动的——吃快或慢,吃多或少都是由成人来决定的,因此她就很被动,她的胃口就不好,而让她自己吃,吃快吃慢或吃多吃少,都由她自己决定,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她进食的主动性,进而充分享受吃饭的乐趣。 三、科学地安排孩子的零食。 许多人认为,吃零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食欲,会使孩子到正餐时不好好吃饭,并且对孩子的牙齿还有害,因此主张不让孩子吃零食。我们认为,科学地安排零食,不仅可以给孩子提供营养,而且还可以给孩子生活增添乐趣。女儿在乡下时,外婆给女儿吃最多的零食就是糖果或巧克力(因为这些食物在乡下最方便买得到)——孩子表现出外婆所期待的言行时,外婆就用糖果来奖励她;外婆教育孩子时,也常常用糖果作诱饵来诱导她;孩子没事做时,也总喜欢叫外婆给糖果吃……,我们认为,孩子吃糖果过多,是其胃口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孩子血液中血糖含量过高,就会使其没有饥饿感,因而也就没有胃口,不想进食。女儿回来后,为她提供的零食,既有质地较软的或流质的,也要有质地较硬的;有水果类,也有坚果类和糖类、水产品类,在保证女儿所获得的营养全面而平衡及其咀嚼功能的发展,同时,还根据孩子的食欲不佳的情况,为孩子提供具有调理肠胃功能的零食,如,梅子、山楂等。另外,我们还十分注意孩子吃零食的时间——孩子的零食一般安排在两餐之间的中间,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其正餐的食欲。
让你的孩子学会面对失败 让你的孩子学会面对失败,失败是一个人常有的事情。但即使是失败也要勇敢去面对。去渡过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们该怎样教给孩子学会面对失败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一、思考的空间 现如今的宝宝小脑袋都十分聪明,只要你给他足够的思考空间,会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可是有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需求,总在按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他们或是盲目超前培养,揠苗助长;或是不顾孩子的兴趣,强制执行填鸭式的计划;全然不给孩子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间。 乐乐的妈妈最喜欢家中来客人的时候,让乐乐露一手——表演讲故事的绝活。乐乐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还可以编出不同的结尾,就是他一遇生人会紧张,一紧张就忘词。 二、失败的空间 一定要及早给幼儿创造一个尝试失败的空间,让其体验失败的痛苦、郁闷,积攒努力战胜失败的信心和百折不挠获取成功的勇气,是非常必要的。 走马路牙子是许多幼儿喜好的活动。楠楠和爸爸妈妈上街时最开心的事,就是用一双小脚沿着马路牙子走。有时他平伸两手摇摇晃晃地走,嘴里念叨:“过独木桥了。”有时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像螃蟹似的横着身子挪步。即使走不好,一只脚掉下马路牙子或摔倒,他站起来高高兴兴继续走。爸爸妈妈从不干涉他,掉下去再重来嘛,没有失败哪有成功? 朵朵就没有这份幸运了。她也想走马路牙子,可是爸爸训斥:“放着好好的路不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淘气。”妈妈倒是和颜悦色哄着说:“马路牙子这么窄,你能走好么?别逞能了,走不好掉下来,崴了脚、磕破了腿怎么办?”摆出一大堆肯定要失败的后果来,就是不想让朵朵去尝试。于是,一个对孩子来说很有趣的探索过程被扼杀了。 在家庭生活中,类似失败的尝试处处可见。比如,10个月的宝宝用勺子吃粥,弄得满身满脸,最后还把粥碗打翻了;两岁的宝宝自己穿裤子,把两只脚插进一条裤腿,拔不出来了。这些难道不是失败吗?但是就此不让他再尝试,他永远也学不会最基本的生活本领。大人包饺子,宝宝也要包,就让他包嘛,谁天生就会呢?宝宝要学着扫地,扫不干净可以再来一遍;宝宝做手工,剪坏了纸样,鼓励他修补好就行了。父母要是怕失败什么都不让他干,到头来会害了他。什么事都有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失败可以积累经验,失败可以体验生活百味,失败可以锻炼意志,一次次跨越失败就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如何做一个好的家政服务人员 所以说,家政服务人员在服务于雇主的时候,不仅要做到不卑不亢,全心全意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要服从公司统一安排,有组织有纪律,从而为家政市场的稳定做出贡献。 其次,服务人员也不能在服务的时候挑三拣四,要认清自身的工作性质,知道自己是为别人服务的,需要满足雇主一切合理的要求,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懒惰或者不情愿而与雇主发生矛盾冲突,这就是自己职业素养的问题了。所以说,服务人员要尽量和雇主和平相处,不发生任何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现在许多家政服务人员在为雇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家政服务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所导致的。所以,家政公司应该对旗下的员工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服务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首先,服务人员应该了解到职业平等的原则,不管是任何的职业都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关键是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所以说,家政服务人员应该以一个平等的服务者的身份去为雇主服务,不接受雇主不合理的要求,在自身权益或者身体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后就是服务人员要服从公司的统一调配,切不可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擅自更换服务家庭。家政服务人员既然是来到了家政公司,就要服从公司的安排,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雇主,而公司能够统一安排,也方便家政市场的稳定发展,对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双方都有好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