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ing 笔ing
关注数: 21 粉丝数: 46 发帖数: 1,943 关注贴吧数: 33
阿里巴巴称正在央行带领下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 阿里小微金融集团(筹)副总裁、首席风险官胡晓明昨日透露,阿里目前正在央行[微博]的带领下制定和完善二维码支付标准。他表示,央行对二维码的态度是支持的,但是要先把标准定下来。他透露,央行和工信部会统筹考虑这个问题,不过这个标准出台不会太快。   对于市场流传的二维码支付风险主要来自扫描到木马和病毒的说法,胡晓明称,二维码和条形码的信息源比传统的手段更充分,二维码包含1084个字节的信息源,能够让客户了解更多的信息。而扫描到木马和病毒的问题可以用淘宝和支付宝[微博]的用户端解决,也不会对支付宝账户安全造成影响。“我个人认为二维码支付比目前信用卡支付更安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工业界的标准和金融界的标准,让大家共同执行,这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胡晓明说。   在谈到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业务时,胡晓明称,虚拟信用卡无非是换了一个介质、换了一个账户而已。他称,阿里目前也在跟央行保持沟通。他认为,不存在实名制的问题,因为无论是虚拟信用卡还是虚拟借记卡都必须是实名制。而对于被诟病的面签问题,他称证监会[微博]已经解决了网上开户的问题,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也规定支付宝的账户开设不需要面签,这其实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方法,无非是大家愿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问题。他认为,这对虚拟信用卡也是适用的。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阿里昨日宣布将在2014年度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6.2062, 0.0057,0.09%)与合作方共建安全基金,主要投向反钓鱼联防、反木马联防、反洗钱、反恶意攻击、用户信息保护等领域。基金将在主管部门指导下与银行、金融机构、同行、安全厂商开展合作。   他同时强调,支付宝今天走的路可能是接下来微信支付、银行、银联支付要走的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面前是没有对手的,大家只有合作。他称,“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东西,未来会分享给愿意跟我们在一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合作伙伴。”   同时,支付宝还将在产品设计上加强安全投入,在即将面世的支付宝钱包8.1版本中新加入了“设备管理”、“短信保镖”等创新安全服务。“设备管理”让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查看曾经在哪些手机上使用过支付宝,还能随时删除相关信息。在删除之后,再次使用这些手机时“如同第一次使用一样”,需要完成输入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
不良贷款压力凸显:银行全线收紧贷款审批发放 昨日,有消息称,今年前两月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已逾600亿元,不良贷款压力凸显。记者调查了解得知,目前广州、佛山地区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监管层正在排查相关情况,其中,某银行一家支行不良贷款率甚至超过了50%。   银行进入二季度以来,全线收紧了贷款审批和发放,有银行已完全不受理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获批额度也有所降低,各家银行对贷款的审批和门槛都进入了“最严”时期。   数据显示,12家上市银行中,2013年新增不良贷款总额达763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整个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约1000亿元。“由于银行采用了核销的手法,2013年五大行的坏账率仅上升了5个点子至1%。”比富达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市场策略研究员何天仲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五大行新增不良贷款总额由2012年的109.52亿元激增至上年的468.31亿元,其中工行和建行新增规模最大,分别达到191.14亿元和106.46亿元。   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称,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也出现井喷的现象,仅今年前两个月,新增不良贷款已逾600亿元。   昨日有消息称,广州市银监局近日组织属地各家银行召开紧急调研摸底会。权威人士表示,“今年一、二月份,不良贷款增加明显,各个银行都有,工行、建行、招行、中信比较突出。”根据相关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广州地区今年前两个月新增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钢铁、铝材等金属制造业及其相关贸易行业,如钢贸。   昨日,记者独家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由于做不了国企生意,专供中小企业,因此广州某银行支行的不良贷款率甚至达到50%。”该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佛山也出了两单较大的不良贷款,广州一些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很高。   市场反应   有银行已基本不接信用贷款   受相关不良贷款增加的影响,银行全线收紧贷款审批发放。有业内人士此前跟本报记者透露称,目前银行贷款审批和发放都上升到十分严格的历史高度。   “去年开始信用贷款的审批已回收到总行层面,因此分行都基本不做了。”某股份制银行分行管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位国有大行信贷业务人士陈先生(化名)也表示,他们目前基本不接信用贷款,“只做抵押贷款,而且审批门槛提高,能发放的额度也变少了。”其他抵押贷款等也出现延期、利率上浮、审批严格的情况。“以前抵押贷款可拿到7成,现在只能批6.5成左右的额度了。”一位银行信贷员告诉记者。   业内观点   银行业中期基本面堪忧   从去年的数据看,虽然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不太大,但何天仲认为,银行向自身投行子公司出售不良资产,由于这些不良资产被出售之后不会纳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得以维持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在今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的背景下,银行坏账很大可能会持续上升。   中金报告也认为,目前,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不减,尽管银行不良贷款出售和核销量明显加大,但不良率依然持续上升,资产质量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使得银行业中期基本面依然堪忧。   对于一季度的不良贷款大增,何天仲表示,一季度新增不良贷款大增也有可能是会计手法,就是把部分去年的坏账延到今年才确认。
股份行资产托管业务跑马圈地 兴业规模超3万亿 近两年,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爆发式的增长,信托、券商、保险、基金、企业年金托管需求大幅上升,托管业务收入贡献也正在从此前的可以忽略不计,变为中间业务的支柱之一。 “资产托管全行业仍处于一种不饱和状态,业务的发展速度(托管需求)超过托管行业务承受力,客户做不过来。”民生银行一位托管人士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2013年,向来主动进取的股份行在资产托管领域可谓风头正劲。其中兴业银行最为突出,截至去年底,兴业资产托管业务规模突破3万亿元,达到30862亿元,同比增长89.54%。 这一数字意味着兴业资产托管已接近追平建设银行(3.1万亿),超过交通银行(2.8万亿)。由此,起步于1998年、一直由五大国有银行领衔的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格局,正在生变。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目前商业银行对托管业务统计并没有统一标准,上述横向对比并非完全精确。例如,部分银行将信贷资金监管纳入“托管资产”规模,将基金销售佣金纳入“托管佣金”,其他银行则未予列入。 黑马兴业、中信 兴业银行日前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兴业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达3.08万亿,托管带来中间业务收入33.58亿元,同比增长124.77%。 兴业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吴若曼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托管资产结构上,兴业近几年将托管的主要目标聚集到信托业务和证券平台业务上,将其打造成拳头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兴业银行托管规模和收入翻番的背后,主要源于该行对上述两类产品的扩张。“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和“信托财产保管”规模分别为8209亿、9458亿元,两者合占60%左右。 除了兴业,包括浦发、民生、中信、招行、平安等多数股份行资产托管业务均出现爆发式增长,业务规模上升均在一倍左右。其中,民生托管资产已接近2万亿。 中信银行2013年托管业务表现同样抢眼,截至2013年底,托管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位居股份行第二,比上年末增长182.10%。据中信银行披露,上述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中信银行为余额宝的唯一托管行。 截至2013年底,余额宝的规模仅为1853亿元,而2014年余额宝则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这也可能带动中信银行成为今年托管行业的黑马。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与近200%规模增长不完全匹配的是,中信银行2013年实现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仅7.76亿元,比上年仅增长60.66%,余额宝资金托管收益或不及其他产品。 目前,国内银行资产托管头把交椅仍由中行和工行把持,两家国有大行2013年托管规模分别为5万亿、4.6万亿,其次为农行、建行、交行,分别为3.5万亿、3.1万亿和2.8万亿元。 相较于股份行在托管业务上的跑马圈地,国有大行业务增长已明显趋缓,例如工行、建行同比增长分别为16.8%、14.8%。 “国有大行与股份行托管结构明显不一样,前者近半以上业务是保险、基金托管,这类业务托管期限长,已经是较成熟的托管产品,波动较小。而对于信托、资管等新业务,国有大行介入得较少。”招行苏州分行一位人士分析称。 托管结构待优化 托管业务带动中间业务收入越来越可观,仍以兴业银行为例,2013年该行托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3.58亿元,占到净利润近1/10,成为新增长源头。 上述民生银行托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全景式地展示了托管业务的变化:民生2004年正式进入托管业务,当时该业务的收入贡献在全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2013年三季度,托管业务综合收入占比已达到7.8%。 从收入结构来看,目前一些长期性的托管业务综合收益较高,例如证券类产品,其托管费率高于信贷类资金托管,后者技术含量较低。 “目前,股份行增长最快的托管业务,多为信托、资管、银行理财资金,这些产品久期一般在两年以内,期限短变动大,对托管持续性和人员均有不小挑战。”上述招行苏州分行人士称。 以目前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模式来看,包括零售、对公等业务部门为实际上的“前台”,托管业务进来后,统一交由资产托管部后续处理,而一般银行托管部人手均不多,通常股份行总行也就数十人,期限过短、规模过小将使得托管部超负荷运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近两年的跑马圈地后,不少银行也在考量对托管资产结构进行优化。主要的趋势是,更多的向长久期产品倾斜,例如保险、证券类资金,在银行内部考核上已有所体现。 “当然,托管业务的外溢效益很大,部分托管业务的沉淀资金,可作为较稳定的同业负债,从而支撑同业资产扩张,因此近一两年,股份行抢占市场份额的动力更大,调结构还不是主导。”上述招行苏州分行人士认为。 招商银行2013年托管资产规模18572亿元,托管日均存款255.55亿,同样大幅增长。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