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ffe20 jaffe20
关注数: 4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2,282 关注贴吧数: 4
知乎这人谈191这段靠谱吗? 191枪族的设计理念是参考了德国赫克乐科克公司的hk416突击步枪,而hk416则是g36的气动布局加m4的枪机设计。 实际在我国公布191枪族之前,俄罗斯最新公布的ak19(ak12的改进型)以及ak203等枪械,已经是大量参照了北约标准,甚至口径都是5.56了。 如果你把最近几年各国新装备的单兵轻武器放到一起,会发现样子越来越像。这并不是简单的你抄我,我抄你的事。而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各自创新百花齐放后,经过30年实践检验。大家在综合对比后,发现这种结构和布局,综合性能上有相对优势。所以目前单兵轻武器,凸显出了一种趋同性。 我国的95枪族,诞生时正是无托设计作为一种新理念风靡一时的时代。但无托设计优缺点皆有,至少95的设计在人体工程学上实际并不是太好。后续的Qbz03就改回了有托设计,并装备了海军陆战队等精锐部队。 但实打实去说,95并不算是走了弯路。外人看到是无托化、轻量化、小口径化。但就我作为一名前国防技术人员,还能看到摆脱传统钢木结构,大胆使用pvc材质等等。这些才是真正在追赶世界轻武器的发展。 实际从Qbz03出来后,了解国防单兵武器的人都清楚,估计下一代武器会回归有托设计。甚至大致可以猜到会是参考那几类方向,大约在12年还是13年,我还在QQ群上和人争论过。我本人是坚决的scar模块化党,还有所谓的FN党、hk党、ar党、mk党和那会才刚出现的毛子a-545匪帮。但我们都是“托派”,而Aug这类被我们视为异端,被称作“乌托邦”。 所以191出来以后,等于审判了异端,但是胜利的确实HK教派……… 毕竟转业10多年了,我对于191的了解并不太多。但聊天群里听战友说过,191比较勉强的完成了2万测试,当时真的挺高兴的。2万测试就是整枪达成2万发射击,这对于枪管和枪机是极大的考验,你无法了解我们当年在单位看到别人从防务博览会带回来的宣传手册时,对于已经成为国际高标准的2万测试有多么的向往! 那时约是十多年前,那会191参照的hk公司就有自身独特的冷锻枪管技术。不仅能顺利完成2万测试,还有一个3000测试。就是不保养状态设计3000发,枪管枪机内壁附着物不影响射击精度。而这个测试实际考验的是子弹材料与火药工艺,主要问题是付铜和不完全燃烧残留。我08年转业时,火药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附铜问题还是挺大。 如果那会我们在轻武器方向与国际高水平,可能存在超过20年差距,但现在应该缩短到20年内至10年的水平。 191也好,95也好,他们变化的只是气动布局,整体结构。但更核心的枪机设计,枪管材料、子弹制作工艺实际是一脉相承的,是靠着一点点积累不断进步的。这些才是枪和炮的关键,他直接影响着精度、射程、寿命等指标。 实际枪和炮的结构相对简单,仿制困难并不大,但我们的仿制品卖的再便宜,也不受市场青睐的原因,就是材料、工艺、特殊加工手段没人家多没人家好。所谓的各种名枪,大多来自欧美和苏联,是亚非拉国家没有设计人才么?不是!而是没有出色的工业制造能力。这是本,而外部设计则是末。这些上来了,随便一个靠谱的设计,都是好枪!这些不行,设计再出色,依旧是舍本逐末的样子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40664031%2Fanswer%2F2527006010&urlrefer=a87cb776d03224335fefe7dec5b6b86d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