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蓉儿 俏蓉儿
关注数: 3 粉丝数: 15 发帖数: 5,489 关注贴吧数: 7
大清所有公主资料 太祖努尔哈赤诸女长女(1578一1652):固伦公主。其母为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褚英与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仅11岁就嫁给栋鄂氏何和礼,因此称东果格格,亦称东果公主。 何和礼,明人译为好好里,明嘉靖四十年(1561)生,26岁时袭其兄位为栋鄂部长,明万历十六年(1588)投附努尔哈赤,当时已有妻子,努尔哈赤复以长女嫁之,可见努尔哈赤对何和礼的重视。何和礼是后金的开国元勋之一,后金政权建立后封为一等大臣,为参决军国大事的五大臣之一。后金天命年间授世职三等总兵官,后称三等子,天命九年(1624)八月卒,时年64岁,顺治时追谥温顺。东果格格于顺治九年(1652)七月卒,时年75岁。 次女(1587-1646):和硕公主。其母为努尔哈赤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阿巴泰的同母姐姐。万历十五年(1587)生。据唐邦治先生考证,此女先嫁巴图鲁伊拉喀,后被伊拉喀遗弃,努尔哈赤杀死了伊拉喀,又将此女在天命年间嫁给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杨书之子,也是努尔哈赤亲外甥郭尔罗氏达尔汉,称嫩哲格格,亦称沾河公主。达尔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生,比嫩哲格格小7岁。天聪年间,达尔汉为满洲镶黄旗固山额真,为八大臣之一,积功封至一等子,官都统。崇德六年(1641)十月因争功被撤销固山额真职分并夺其世职,顺治元年(1644)卒,时年51岁。嫩哲格格于顺治三年(1646)七月卒,时年60岁。 三女莽古济(1590一1635):其母为努尔哈赤继妃富察氏衮代,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是她同母兄弟。明万历十八年(1590)生,二十九年(1601)年12岁嫁给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因而又称哈达公主,亦称哈达格格。天命未年,吴尔古代卒。天聪元年(1627)复嫁给蒙古敖汉部 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赐以开原之地。九年(1635)莽古济因骄暴被削除格格称号而为民,并且禁止其与亲属往来。是年又被属下家权冷僧机告发,揭发她曾与同母兄弟莽古尔泰、德格类一起盟誓谋逆夺权,其丈夫琐诺木杜凌并出证,结果被处死。与吴尔古代生2女,1女嫁豪格被豪格杀死;另1女嫁岳托,岳托亦要杀死她,被皇太极所阻。 四女穆库什(1595-1659):和硕公主。其母为努尔哈赤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巴布泰、巴布海,努尔哈赤的五女、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三十六年(1608)14岁时嫁给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纳喇氏布占泰。随着布占泰与努尔哈赤矛盾的加深,万历四十年(1612)布占泰欲射以鸣镝,努尔哈赤率兵将其接回。后来复将其嫁给后金的开国元勋钮祜禄氏巴图鲁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称和硕格格,亦称和硕公主。图尔格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比穆库什小一岁。这是一桩不幸的婚姻,努尔哈赤在世时,两人碍于努尔哈赤表面上还维持着夫妻关系,但夫妻感情一直不和。祟德二年(1637)他们的女儿因嫁给尼堪(褚英的第三子)没有生育,就将女仆所生之女冒为己生。事情暴露后,穆库什因此被革除和硕公主称号,图尔格也被免职。是年穆库什与图尔格离异,由其同母兄弟巴布泰、巴布海养赡。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卒,时年65岁。图尔格后来因军功复职,积功晋三等公,顺治二年(1645)卒。 五女(1597-1613):其母为努尔哈赤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巴布泰、巴布海及穆库什及努尔哈赤的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生,三十六年(1608)年12岁时嫁给后金开国元勋巴图鲁额亦都的次子党奇(达启)为妻。党奇自幼即受到努尔哈赤的钟爱,估宠而骄,成为额驸后,更是骄横,经常在努尔哈赤诸子面前行止无礼。额亦都虽多次训斥,但始终不改。为正门庭,是年额亦都将党奇杀死。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女卒,时年17岁。 六女(1600一1646):其母为努尔哈赤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巴布泰、巴布海及穆库什、五女为同母。明万历二十八(1620)生,四十一年(1613)年l4岁,嫁给海西女真叶赫纳喇氏苏鼐。苏潮鼐(苏纳孝慈)曾官至都督,后金天聪九年(1635)因故革去世职。祟德五年(1640)卒。六女于顺治三年(1646)去世,时年47岁。 七女(1604-1685):乡君品级。其母为努尔哈赤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三月初十日生。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16岁嫁给骑都尉纳喇氏鄂托伊,崇德六年(1641)鄂托伊阵亡。七女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去世,终年82岁。 八女聪古伦(1612-1646):和硕公主。其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天命十年(1625)年14岁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固尔布锡。固尔布锡于天命八年(1621)投附努尔哈赤,授二等子,并赐号青卓礼克固,十年(1625)又将幼女嫁给他。天聪年间为兵部承政。顺治七年(1650)晋一等子。八年(1651)坐罪削爵,晚年复爵,十八年(1661)卒,时年65岁。聪古伦于顺治三年(1646)二月去世,时年35岁。 养女巴约特格格(1590-1649):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第四女,其母为舒尔哈齐继福晋瓜尔佳氏。明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二十一日生。后金天命初年努尔哈赤将其收养宫中,封为郡主。天命二年(1617)年28岁,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巴约待台吉恩格德里,遂称巴约特格格。恩格德里于万历二十三年(1605)投附努尔哈赤,天命二年(1617)娶公主。天聪九年(1635)迁居东京辽阳,后封三等子,祟德元年(1636)卒。公主在天聪九年晋封为和硕公主。顺治六年(1649)四月公主去世,时年60岁。 养孙女肫哲公主(1612-1648):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从子恪僖贝勒固伦之第二女。明万历四十年(1612)七月十六日生,天命年间努尔哈赤抚养宫中。天命十一年(1626)15岁时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奥巴。天聪六年(1622)奥巴去世,复嫁给蒙古土谢图亲王巴达礼。祟德二年[1637),皇太极遣使封其为和硕公主。顺治五年(1648)去世,时年37岁。
[转]谨以此拙文敬致为了维护正义而放弃尊严的勇士——迪克&阿布 此上两人一向以来都被绝大多数的圣迷口诛笔伐,甚至发展至今已经不高兴再去贬低他们了,因为他们实力弱+RP差在绝大多数圣迷的脑子里已是根深蒂固。虽说我不是他们的FANS,但作为一个曾经也低看过他们但现在极力渴望痛改前非的普通圣迷中的一员,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他们稍稍说句话。首先,从实力谈起。他们作为黄金圣斗士中的一员,位列于88个星座的顶端,在能力上能和他们俩并列的人仅12人!穆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黄金圣斗士会那么强大,就是因为他们都能将小宇宙充分燃烧并推至极限的缘故,换言之那即是小宇宙的究级真髓——第七感。”在黄道12宫的战斗里,两人的表现也的确堪称‘强大’:一个把紫龙打压得没脾气,最后紫龙豁出生命才领悟到了最强的第七感并将其爆炸到极限才取胜(当时紫龙的小宇宙幻化为光圈浮现);另一个在面对瞬的星云风暴后依然能活动、能进攻,此时瞬的小宇宙不能说不达到黄金水平吧?而阿布任然可以抢先一步出手,将夺命玫瑰准确地插入了瞬的胸膛,如果瞬不借助神力的话那估计下次见他就是跟史昂他们一起回来了。下次再见到阿布和迪克就是在冥王12宫的白羊宫门前了。如果说他们俩对水晶墙没办法的话,我认为是迪克和阿布都没出尽全力去进攻,因为穆自称,他的水晶墙可以将一切的攻击反弹回去;但两人的各自绝招被反弹后都没有起到绝招本身的作用:迪克没被送进黄泉比良坂,而阿布被自己的钢牙黑玫瑰攻击,身上的冥衣也没有一丝裂痕。这就可以表示,两人对水晶墙都没用足功力。接下来星矢上阵,迪克打得很不好看,但细想来,一上来星矢是背后突袭;然后星矢的乱拳虽然打得漂亮,但对迪克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而迪克又中了一招天马回旋碎击拳,这其实没什么,撒加一上来也中过此招,而迪克兄中了回旋碎击拳后也没大碍!等到迪克真正准备出手时,这才是星矢的危急时刻,穆果断出手救下星矢。而后来两人的合力对穆无效反被穆打回哈迪斯城,我可以给出这么个解释:先前两人已经看出穆的星光是把星矢给救了,并传送到了一个理想地;而穆先前也看出了迪克和阿布都没用真功夫去打水晶墙,猜出另有隐情。所以,穆口称:“送你们回死亡之国吧!”而实质上是把他俩送到了他们来的地方,这样就更隐蔽,方便于刺杀哈迪斯,如果当时拉达同意他们去见冥王的话,估计他们在见到了冥王之后会即刻动手的!接下来,在哈城被拉达草割。我想这一仗打得场面之难看,给黄金丢的面子之大,恐怕才是真正让广大圣迷鄙视他们的最后依据。但我说,在哈城,他们两个依然受到结界的制约!很可笑是吧?放心,我给得出解释!现在很流行的证据是卡妙依然可以轻松放倒地奇星。而我说,卡妙也受到结界的限制!因为地奇星的实力不怎么起眼,我可以推测,他就相当于一名白银圣斗士的水准,差不多了吧?而各位记得吧,在日本,小艾是怎么说黄金与白银的差距的?小艾说:“快逃,面对能穿上黄金圣衣的圣斗士,你们纵使来几十个也不是对手!”NB吧?几十个都不是对手,这就是黄金与白银的差距所在!而卡妙在结界内虽说只有1/10的力量,但按照比例,依然相当于数名白银的总和!也就是说,在结界的限制下,卡妙依然比数个地奇星还要强!那么放翻他就是小菜一碟了。而卡妙使不出全力的证据还有,那就是地奇星在中了招之后只是轻度伤风,而且说话打架两不误。天啊!要是完整的卡妙,用接近绝对零度的冻气攻击的话,一般白银是立马归天的!这就可以说明,复活的黄金圣斗士,即使在身备冥衣的情况下,依然受结界制约!那么迪克和阿布完败于拉达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赢了才不正常!接着说,人品方面。在这点上面要为他们翻案的确希望渺茫。迪克杀人如麻,他的宫里找不出1平方米的空隙没有人脸的;而阿布也是不问青红皂白杀人不见血,明知仙王座阿鲁比奥是非常正气的圣斗士,但依然出杀手毫不犹疑。但这是他们的世界观,虽然残酷无道,但那刻,在他们的理解中只有教皇才是唯一而又正确的,教皇的敕命无论如何都要办。而且当时崇信教皇的大有人在,又不止他们两个,只不过他们做得稍稍极端了些而已……在冥王篇,白羊宫前没一点好人的样子。那当然,当然要把生前的作风拿出来,否则一本正经地回圣域冥王军不起疑心才怪!而他们作为刺杀哈迪斯的先遣军,敢于舍生率先返回哈城行刺的勇气,这就已经把他们的邪恶洗刷干净了!在哈城打不过拉达逃。首先,是人总会在乎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圣斗士也一样。何况如果就这样被拉达杀死,那他们这次复活的意义就全消失了,而且死得一点没有价值!人总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地消失,他们两个也不例外。所以,请不要根据这点来贬低他们。好了,他们的事迹就快到头了!就在童虎等人对着极乐世界叹息时,所有已故的黄金圣斗士的灵魂们,都控制着自己尚在圣域的圣衣聚集到叹息之墙前!当然,里面包括着迪克和阿布的灵魂。他们啊!这次没有任何诱惑,而且他们在面对着自己灵魂的彻底消失都毫不犹豫,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说他们不好呢?没有他们,雅典娜就将为她的卤莽行为付出死亡的代价,大地就会陷入无尽的黑暗,10名黄金同僚就算把小宇宙再怎么燃烧都不会对叹息之墙产生一丝一毫的裂缝!最后,迪克笑了……阿布也笑了……当然,12名黄金的兄弟们都微笑起来但是在那一刻,我反而觉得,迪克的笑很不羁,笑中透着霸气与帅气,不输给12黄金中任何一个人的帅气;阿布也笑了,我感觉他的微笑很舒服,这次绝对配得上他‘88位圣斗士最美’的微笑!“我们,是手足兄弟!”“从神话时代开始,我们一直向着邪恶挑战,热血相连!”“现在,我们这些兄弟已经到了分手的时刻……每个人都在微笑……”“再见了,热血沸腾的……战士们!”“再见了!黄金圣斗士们!!!”“就在这一刻!!!燃烧吧!黄金小宇宙!!!”“向这黑暗的地狱!!!!”“送出一线光明!!!!!”就是这一线光明!让整个地狱都颤抖起来。同时它让我的心也悸动起来……因为……因为……所有的黄金圣斗士都消失了……所有的……为了维护大地的爱与正义而亲手把自己年轻的灵魂消灭而无怨无悔的勇士!!!
就试这么一天 文/本杰明·斯因坦就试这么一天,不再老吹毛求疵,挑剔别人。下一次你出门去上班,满心忧虑,不知这天怎样过时,先别担忧。下定决心,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处事待人,就试这么一天。积极乐观一点,你也许会因此而对自己的所为有所改观。就试这么一天,对同事尽量友善。我会把他们当作恩人来看待,好像我能留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全该归于他们,因此幸得有他们做同事。就试这么一天,不再老吹毛求疵,挑剔别人。我会设法找出每一件事物的优点,并且找出每个跟我一起工作的人值得赞扬的地方。就试这么一天,如要纠正别人,就尽量以幽默出之,不要出语伤人;设身处地,就像要纠正的人是自己。就试这么一天,当自己对工作能胜任有余,不再不停地反躬自问:我的表现跟职位和薪酬是否相称?就试这么一天,心存感激,庆幸自己活在这个社会和时代,无须在恶劣环境下做好劳累讨厌的工作。就试这么一天,不去预期别人会如何对待我,活得好而满心欢喜,庆幸自己不是在战壕里或在医院中等待手术。就试这么一天,不计较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只想到在每件事情上我帮得了什么忙。就试这么一天,下班后不再继续想今天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反之,盼望傍晚到来,不管完成了什么,都感到欣慰。这些想法都不复杂,更非天方夜谭。它们的好处是可以令你活得更有意义、更快乐。最重要的是,它们能使你心情平静,而这是你最珍贵的东西。请你,就试这么一天。
[转贴]木吉它的声音 文/魔道阴阳写下这个题目心中泛起的却是一丝苦涩,那感觉仿佛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在凝视着窗外,外面的景色并没有丝毫可以触动他的东西,无论是平静还是嚣哗,都与他无关。但泪水还是慢慢地流了下来,正是那种感时花溅泪的心情。我们当然可以毫无缘由地猜测,那是心理作用,引起这个作用的是过去的点点回忆,支离破碎了,不成体系,却牵动着某根神经,也许是喜悦,也许是懊丧,总之,回忆,即使是很不经意的,那也是触及灵魂的,痛苦也好,幸福也罢,回忆之后总会落入一个意犹未尽的,淡淡的失落之中。 我不反对回忆,那是现代人难得的感触,尤其是年青人,用无暇来搪塞的情感的释放方式。听木吉它的声音最能勾起人们的回忆,我不例外,任何一个情感稍微丰富的人都不会例外。让感情放纵一下竟然成了这个时代所追寻的目标,是人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没有任何答案。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悲哀,但这种悲哀值得回味。 《木吉它》这盘磁带,我也是无意中买来的。那时,校园民谣风靡着整个中国,象《同桌的你》,《青春》,这些歌曲唱动多少学子的心这无法统计。那时,我还在上着高中,后来,走入大学后,走廊里,树荫下时常传来那种声音,淡淡的忧伤,青春的迷茫在空气中弥散开来,那心情正是处在变革中的社会思潮的反映。于是,我关注着当时蜂拥而出的此类歌曲,《木吉它》也在其中。 但《木吉它》的声音显然与这些歌曲有着很大的不同,不是那雨巷中的伞,也不是那等待出鞘的宝刀,它只是美丽的彩虹,宁静的湖面与芬芳的花朵。没有悲苦也没有锋芒,只有陶渊明式的恬静,恬静中充满了理想,纯洁并不伟大的理想,善良绝不做作的理想。 木吉它的主创是年青的李宗盛。想到他那个年代,我也许不能从本质上来体会当时李先生是种什么样的心情,甚至从现在那个台湾顶级音乐制作人李宗盛身上,我也无法追溯到木吉它声音中所传出的情感,岁月与沧桑,成功与荣耀也许会改变许多事情,人面依旧在,桃花已不再是那一朵了。 听老狼的歌,感觉很亲切,在我这个不懂乐理的人心中,除了感觉以外,剩下的也许只有经历,同样的年代,相仿的年龄,不同的人也许经历着同样的忧愁与欢颜。那曲调,那歌词当然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有些象老朋友,熟悉得拥有任何理由。于是,歌曲被传唱,心情时刻萦绕在心头,忧郁的美伴随在左右。 对于忧郁的或说有些颓废的美,我有所偏好,甚至有所迷恋。但通过比较,我更欣赏木吉它声音中所传出的清新,宁静的美。两者的区别如同雨巷与雨中的山路一样。常看电影的人不难理解,街巷总给人一种压抑的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但雨中的山路则不然,即便是倾盆大雨过后,泥泞的地面,只要是山,只要有树,那清爽的气息永远是扑面而来的。我并不能说清这种感受是属于美学还是艺术的范畴,但它的确可以区分九十年代大陆与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民谣的风格。 木吉它所唱出来的青春是一个从外形到内在都十分美丽,令人感动的青春,那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的年代,未曾被社会上一切世俗所影响的年代,无忧无虑,充分地享受自由,充分地展望未来,那样的青春才是最值得记忆或怀念起来的青春。 木吉它中的歌词朴实无华,一切很民俗的东西似乎都用上了,而且代表着欣欣的气息,锣鼓,山雨,微风,都平淡得意味十足,即便是对挫折,对困难的描述也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那仿佛是一幅图景,色彩永远是淡淡的,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一群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少年在山间行走,那是雨后,一切都很新鲜,脚步自然也很轻快,哼着歌曲,摇曳着手中采摘来的嫩柳,看看天边的彩虹,望望家乡的小桥,闻闻徐风中飘来的淡淡饭香,田园生活永远是这样宁静,舒适与安祥。也许这就是木吉它所带来的理想主义,反映的主题恰是要以欢乐的心态去奔向理想,实现心中的梦想。没有丝毫的急功近利,也没有迷茫与不安,只要在走,路永远是通向成功的。 但以我这样的人来看,也许仅仅是个心态的原因,这份恬淡过于轻松了,有些可望而不可及。理想主义的愿望还能实现吗?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或说面对这个实实在在的世界,我们当然要把这一切仅仅保留在幻想中,但就是这份幻想,才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起来。 回想那首《青春》,被评价为最冷静的写实作品。于是,我们终于找到了木吉它与现代校园歌曲的区别所在。木吉它是浪漫主义的作品,而我们常听的却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品之所以流行或传唱是因为听众在歌曲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轨迹,毕竟,从小到大什么都一帆风顺的人太少了。我想这也是一种共鸣吧。我当然会衷爱那些为自己发言的作品,因为我写东西也是这样做的。这是现实社会中现实的人接受艺术作品时所惯行的思维方式。当然这里面没有丝毫的对与错的问题,只是这种过分现实的处世方式只会令心灵枯萎。 其实,当初创作木吉它的李宗盛未必眼前不是现实中的失败与成功,喜悦与无奈。但最终,他凭着年轻时还曾具有的朝气创作了浪漫气息浓烈的理想主义作品,为自己也为听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境界。将梦变为现实的李宗盛在努力追寻着。只要心中还有梦,世界会因此而变得精彩。这句话是人们通向未来的捷径,生活中的艰辛,无奈都被淡化了,美好因此而存在,这就是李宗盛的初衷。尽管在李先生现在的作品中,这份冲动,这份勇气已经逐渐地消亡,但木吉它这盘磁带却流传下来。并且,那凝结在一首首歌曲中的理想主义依然散发着它的光辉。 岁月的确可以淘尽英雄,白发暮年的人也不再会有多少豪情壮语。当回首时,聆听这盘磁带,我们自然会发现,其实,梦想永远不曾熄灭,只是我们将它暂忘了。
[转贴]一篇奇怪的乐评:《一斤理想》 《一斤理想》 他们已经不时髦了。 如果时髦对摇滚乐很重要,那么阴影乐队的《一斤理想》对我们也许已不太重要,何况这支乐队已经解散。 未解散时,阴影也不是时髦、牛逼、在圈内兴风作浪的乐队,尽管参与过数张“青山”的摇滚合辑,也被颜峻表扬过,可这三个沉默的外省青年始终没有接近发迹边缘。在北京断断续续的地下生活中,他们如进城务工者般同吃同住,有一个洗脚兼脸的铁盆,没有固定鼓手,也没捞到女朋友。他们在各个酒吧扛活,等待,最终离开。这种故事早已不新鲜,并还在上演。 然而正如永远时髦的David Bowie有时挺不招人待见,并非所有人都赶着darkwave或trip hop的浪潮。所以,当这张五年前就录好的专辑终于出版发行,摆上音像店的货架,我们也不感到意外。毕竟,他们的音乐不需要太多聆听另类摇滚的经验也能触及人的脆弱心肺;毕竟,质朴与沉静是现在罕有的音乐品质 大家都在比拼玩花时,一根筋胜出了。 整张专辑的音乐是温和的,干净的,认真的文气着,偶尔嘶嚎,基本遵循三段式的结构,甚至连神经质也是有节制的,好象对自己的乖张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的伤感和愤怒与现在的孩子们比,显得如此纯情——他们不会打着滚挤眉弄眼,只会干瞪绝望的小眼神。 他们的大部分歌都没有跟旋律较劲,相反,非常好听(这使他们更接近一支Pop-Rock乐队),好听到能够做一个悲剧的片尾曲,为什么不。或者说,他们的每一首歌都收发有度,严整而朴素,但因了这朴素,甚而显得清寡——不够操蛋!你是摇滚乐啊!他们也有时候想起这件事情来,旋律性悲情后常常紧随着重金属效果、无常的节奏型以及扭曲粗砺的唱腔,但这怪异也并不造作,反而比那些流畅的部分更为出色,这个乐队就这样奇特的整体着,在或软或硬的面孔后你似乎难见真章,又或者他们天生就是在阳光下的阴影。 《一斤理想》共收录阴影乐队的早、中期作品十首。 其中有四首比较轻,以旋律胜。《生命中的阴影》、《雁》被收进过早二年间的摇滚合辑,因而略感耳熟,这两首歌放在整张专辑的前面,似乎显露了一点商业野心。前者悲情叙事,讲述了爱人死别,高潮部分的吉他solo感人至深,证明了他们的技术,甚至有人翻唱过这首歌;后者有些过于流畅好听,出现了口哨等民谣手法,吉他有秋天旷远意味,歌词依然真挚的感伤着,仿佛预见了乐队解散:“望着你们飞去,我目光已成灰”。专辑最后的《迷失》与《生命中的阴影》相呼应,情节也相仿,只是更加单纯通透,全部背景简化为一把吉他,童谣般吟唱着干净、甜美的死亡。 中间的《雾》是我在这张专辑中最喜欢的歌之一。全歌仅一个动机,反复低吟,如同静寂流动的夜雾,最终仍是离散:“寒流已轻轻的到来,她无声无息,升起在黑色的夜空,你就要远去……”离散,这是否是他们特别喜欢的主题。 《腐烂》、《晚欺》比较黑、重、大气,属于要考验大众听觉的部分。《腐烂》中主唱的音高到了升¥#%&……?仍然坚韧富穿透力。应该说,主唱的嗓音有难得的锐利质感,但在很多情况下,他的转折、吐字略带孩童般的紧张滞涩,在这两首里却发挥的很好,或许他不该去唱那些精致的小调。这两首的编排也是整张专辑中最有想象力的,可惜因为没有固定鼓手,否则,《腐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经典。两首歌词今天看来依然诡谲,伴生着卡夫卡式的清晰意象: 小镇上一片阴沉 人群缓缓飘移 门窗都已关闭 却不能阻止蚀 腐烂吧 腐烂吧 腐烂了 他们的头发脱落 他们的皮肤剥落 在寂静的小镇上 一团团混乱飞舞 腐烂吧 腐烂吧 腐烂了 ——《腐烂》 瞳孔扩散流下泪 阴影穿越你梦里 阴风已吹灭了那盏灯 …… 我们原来是怪胎,发育以后枯萎了 ——《晚欺》 可以想象,关于生与死、荒诞与分裂、恐惧与黑暗的问题曾怎样牵引过他们的青春期疼痛,80年代末后期的中国文坛和60年代的美国诗人也共同灌溉了他们的思维,但那个时代人们曾经思索的问题,现在是否依然动人心旌。 除此之外,《我是好人》强烈而执拗,主唱关于“希望”的嚎叫令人绝望。 专辑同名曲《一斤理想》是最好玩轻松的一首,正是在吉他玩闹的碎拨和主唱漫不经心的吐字中,显露了他们的核心命题: 晚饭以后 我们来谈 理想…… 上完厕所 你要洗手 洗手…… 多么奇怪 睡着以后 我梦见了 一斤理想 两斤米饭 半斤姑娘 理想谈完 我们吃饭 吃饭…… 洗手以后 去想姑娘 姑娘…… 然而谈及理想已是上个世纪的事,它早在阴影里风干,并在这个世纪参与搞笑。阴影乐队大部分时间里过于认真,因而不够狡猾、老练,不合时宜,但足够诚实,足够强烈深沉。 倘若你有离情别痛需要真切安慰,有文化病态需要再次清理,又或者不幸保有关于音乐的理想,就听听这张专辑吧,它有一斤沉。
[转贴]靖蓉之恋,世间绝美 永远怀念他们,怀念他们之间超越生死的爱情。 起初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干净得不带一丝杂色。黄蓉女装出现,郭靖惊为仙女,疑在梦境,也许从那一刻开始,郭靖就傻傻地,痴痴地爱上了这个仙女。而从小娇生惯养,天真任性的蓉儿,也把靖哥哥当成一棵大树,靖哥哥也用自己的树阴,小心翼翼、毫无保留地庇护着这个纯真的小师妹。那时他们的爱情是美丽的,美得无法超越。没有感天动地的山盟海誓,有的只是默默无言的关心和痴情。在蓉儿这个带七分邪气的小女孩眼里,什么世俗,什么礼教,都不重要,她的世界里,只有她的靖哥哥。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生死相随,那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在他们心里,他们所信奉的爱情真谛是:在这对少年人心里,对方是永远不会死的。 后来,他们的爱情在国家的利益之下,显得不那么光彩夺目了,但却依然绝美,无可超越。因为他们的爱情,已不仅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痴爱,而升华为了一种博爱,爱国,爱百姓,爱天下。尽管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爱情不但没有任何消减,反而更深到无可比拟。相视的一个眼神,已经能够了解对方世界里的一切。这时他们的爱更是美丽的,只因其中多了一份责任而更加美丽。 写到这里,想起了林觉民的绝笔信:“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和他比起来,靖蓉是幸运的,他们终究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了一起。 但是我相信,死亡不是他们爱情的终点。他们相携相拥的身影,还在江南朦胧的水雾中若隐若现,他们天下绝美的旷世之恋,还在继续……
首页 1 2 下一页